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Q條例作用

Q條例作用

發布時間: 2022-05-17 08:15:29

⑴ 貨幣政策的相關工具

貨幣政策的運用分為緊縮性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總的來說,緊縮性貨幣政策就是通過減少貨幣供應量達到緊縮經濟的作用,擴張性貨幣政策是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達到擴張經濟的作用。
貨幣政策工具,指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運用的策略手段。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有主要的一般性的工具、選擇性的工具和補充性工具等。 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政策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指存款貨幣銀行按法律規定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與其吸收存款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政策的真實效用體現在它對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對貨幣乘數的調節。由於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與中央銀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存在乘數關系,而乘數的大小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銀行採取緊縮政策,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則限制了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降低了貨幣乘數,最終起到收縮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但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政策存在三個缺陷:
一是當中央銀行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時,存款貨幣銀行可以變動其在中央銀行的超額存款准備金,從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對貨幣乘數的影響很大,作用力度很強,往往被當作一劑「猛葯」;
三是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影響要通過存款貨幣銀行的輾轉存、貸,逐級遞推而實現,成效較慢、時滯較長。因此,法定存款准備金政策往往是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自動穩定機制,而不將其當作適時調整的經常性政策工具來使用。
2、再貼現政策(rediscount rate)
再貼現是指存款貨幣銀行持客戶貼現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請求貼現,以取得中央銀行的信用支持。就廣義而言,再貼現政策並不單純指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業務,也包括中央銀行向存款貨幣銀行提供的其他放款業務。
再貼現政策的基本內容是中央銀行根據政策需要調整再貼現率(包括中央銀行掌握的其他基準利率,如其對存款貨幣銀行的貸款利率等),當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時,存款貨幣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上升,基礎貨幣得到收縮,反之亦然。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工具相比,再貼現工具的彈性相對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對要緩和一些。但是,再貼現政策的主動權卻操縱在存款貨幣銀行手中,因為向中央銀行請求貼現票據以取得信用支持,僅是存款貨幣銀行融通資金的途徑之一,存款貨幣銀行還有其他的諸如出售證卷、發行存單等融資方式。因此,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政策是否能夠獲得預期效果,還取決於存款貨幣銀行是否採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3、公開市場業務(open market operation)
中央銀行公開買賣債券等的業務活動即為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開展證券交易活動,其目的在於調控基礎貨幣,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公開市場業務是比較靈活的金融調控工具。 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都屬於對貨幣總量的調節,以影響整個宏觀經濟。在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以外,還可以有選擇的對某些特殊領域的信用加以調節和影響。其中包括消費者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優惠利率、預繳進口保證金等。
消費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不動產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的銷售融資予以控制。主要內容包括規定分期付款購買耐用消費品的首付最低金額、還款最長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費品種類等。
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卷交易的各種貸款進行限制,目的在於限制過度投機。比如可以規定一定比例的證券保證金,並隨時根據證券市場狀況進行調整。 1.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從質和量兩個方面,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和最低限制、信用配額、流動比率和直接干預等。其中,規定存貸款最高和最低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如1980年以前美國的Q條例
2.間接信用指導是指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創造。
道義勸告是指中央銀行利用其聲望和地位,對存款貨幣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經常發出通告或指示,或與各金融機構負責人面談,勸告其遵守政府政策並自動採取貫徹政策的相應措施。
窗口指導是指中央銀行根據產業行情、物價趨勢和金融市場動向等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對存款貨幣銀行提出信貸的增減建議。若存款貨幣銀行不接受,中央銀行將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可以減少其貸款的額度,甚至採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窗口指導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影響力往往比較大。
間接信用指導的優點是較為靈活,但是要起作用,必須是中央銀行在金融體系中有較高的地位,並擁有控制信用的足夠的法律權利和手段。

⑵ 利率市場化以後,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但具體有哪些因素呢

所謂利率市場化,是指利率的數量結構、期限結構和風險結構由交易主體自主決定,中央銀行調控基準利率來間接影響市場利率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利率作為貨幣資金和金融產品的價格,是整個金融市場上能動而活躍的因素。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我國金融改革中的關鍵因素和中心環節,對我國金融機構的生存環境和管理模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實踐證明,嚴格的利率管制,不利於金融部門的內部治理,不利於資產負債風險管理,也不利於金融創新,它導致整個金融業進入抑制性狀態,難以實施金融深化。所以,不斷推進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的既定目標。
作為世界上經濟和金融業都十分發達的美國,對銀行機構利率管理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是從自由到管制,再從管制到自由,而且利率市場化的實施比其他發達國家更顯得慎重,利率市場化後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制度、體制的影響也有其不同的特點,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目前正在積極而穩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結合我國的實際,借鑒和吸收發達國家利率市場化的實施戰略和經驗教訓,從美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也許能有所啟示。
一、利率市場化進程
美國的利率市場化經歷了「自由——管制——自由」的利率市場化進程。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貨膨脹率提高,市場利率開始明顯上升,有時已經超過存款利率的上限。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國際化、投資多樣化,又導致銀行存款大量流向證券市場或轉移至貨幣市場,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斷和「金融脫媒」現象的發生,且愈演愈烈,Q條例約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使銀行處於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地位。各存款類機構都出現經營困難,一些儲蓄協會和貸款協會出現了經營危機,銀行信貸供給能力下降,全社會信貸供給量減少。此時,人們不得不考慮Q條例的存廢問題。
從70年代起,美國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設想。1970年6月,根據美國經濟發展和資金供求的實際情況,美聯儲首先將10萬美元以上、3個月以內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後又將90天以上的大額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時,繼續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以此來緩和利率管制帶來的矛盾。但是,這種放鬆利率管制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Q條例限制帶來的現實問題,短期資金仍然大量從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流出,「金融脫媒」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現實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當局必須從法律上和制度上考慮利率的全面市場化。
1980年3月,美國政府制訂了《存款機構放鬆管制的貨幣控製法》,決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對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條例。1982年頒布的《加恩-聖傑曼存款機構法》,詳細地制定了廢除和修正Q條例的步驟,為擴大銀行業資產負債經營能力,還列明了一些其他與利率市場化相關的改革。
1983年10月,「存款機構放鬆管制委員會」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額為2500美元以上的極短期存款利率上限。並於1986年1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對最小余額的要求,同時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4月,取消了存摺儲蓄賬戶的利率上限。對於貸款利率,除住宅貸款、汽車貸款等極少數例外,也一律不加限制。Q條例完全終結,利率市場化得以全面實現。
二、利率政策及市場化進程的特點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和未能形成市場利率的形成機制,是30年代美國金融市場利率由自由轉為管制的主要原因。自由競爭型和沒有現代銀行監管制度是20世紀30年代前美國銀行的主要特徵。銀行存貸款利率幾乎不受任何干預,無序而盲目的競爭未受到一定的約束與監管,健康的市場利率形成機制也未能形成。惡性競爭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並對經濟金融產生巨大沖擊,才使政府採取實行存款保險制度、限制利率水平、分業經營、加強聯邦監管機構權力等措施來恢復金融秩序。
2、貨幣市場發展引起的不公平金融競爭和金融中介中斷,啟動了美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Q條例實施,限制利率和低利率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增長和金融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Q條例的適用范圍擴大至儲蓄、貸款協會和互助儲蓄銀行後,受通脹率提高市場利率高於規定上限影響,存款機構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尤其是貨幣市場互助基金的面世,直接對銀行業的存款提出了挑戰。不平等的競爭引發了「金融脫媒」。為穩定存款,逃避管制,存款機構已經採取了各種手段提高實際存款利率,監管機構不得不考慮推進利率市場化。
3、利率市場化的實施經歷了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與英、德、法等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利率市場化起步晚、時間長、推進慢,從醞釀到實施,從實施到實現,先後用了約16年的時間。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阻力較大,國會、聯邦儲備體系、儲蓄貸款協會,各州政府及存款者個人,都從自身利益角度去考慮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阻撓。盡管如此,美國政府表現了極大的耐心,循序漸進,最終實現了利率的全面市場化。
4、利率市場化對提高銀行機構的競爭力和促進經濟的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利率市場化營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提高了存款機構吸收存款的能力,繼而增加了競爭力。「金融脫媒」現象得到了明顯緩解,銀行支付和信貸供給能力迅速提高。
5、利率市場化使得眾多中小銀行倒閉。利率市場化以後,取消了利率上限,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實現了市場化,過去依靠限制競爭才能生存的中小銀行難以為繼。從1980年開始,眾多的小銀行開始倒閉。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小銀行倒閉。從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間,美國因銀行問題所造成的損失達4000億美元。
三、改革的過程分析
1、各國的利率市場化是整個經濟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進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以適應整個經濟變革的需要。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是以提高銀行經營效率、加強金融業競爭和合理配置資金資源為目的的。利率市場化是經濟自由化的反映。
2、應該在建立了完備的市場經濟體系後,才可能推行利率市場化。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推行利率市場化之前,均已經建立了完備的市場體系,實現了間接的金融宏觀調控,並且其他方面的金融管制已經放鬆。在完備的市場體系下的利率改革成為金融深化的一個方面,從而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避免因利率放開而導致經濟的波動。
3、利率市場化的立法具有先在性。這一點在發達國家表現尤為突出,它們以利率法案為先導,在一個法定性文件的框架內來運作利率市場化改革。這是在立法指導下的利率市場化,如美國先後有三個金融銀行法規涉及放鬆利率管制問題,即《1973年金融機構法》、《1976年金融改革法案》、《1980年銀行法》。這反映了在法律的框架內處理利率市場化問題的做法,立法先行成為放鬆利率限制的一個顯著特點。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如韓國、阿根廷和我國台灣同樣也以利率法案來指導利率市場化改革。
4、利率市場化改革要有周密的步驟安排。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漸進的利率改革過程中都應該按時間、分步驟地推進利率市場化。如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銀行法中分別提出,在五六年的時間內,分階段取消Q條款。
5、金融創新推動著利率的市場化。繞開管制的金融創新成為利率市場化的催化劑。為了規避利率管制,大額可轉讓存單(CD)等金融工具的出現,模糊了管制利率與自由利率的邊界,使得利率管制失效,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利率的市場化。
6、利率市場化並非利率的完全自由放任,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之中及之後,金融監管始終存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的金融監管是利率穩定的安全閥。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並沒有放棄對利率的監管權,它們或者用中央銀行利率,或者用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市場利率,影響銀行利率,以保持利率處於穩定狀態。有些國家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對市場利率進行直接干預。
四、美國利率市場化對我國的啟示
1、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是個長期的過程,漸進方式應該是較為確當的選擇。盡管美國有較完備的法律和金融制度、較強的經濟基礎,但是,實施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仍然是漫長而又十分復雜,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當時的金融制度是分業經營。由於不同金融機構的特點不同,其對利率變動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全能制銀行制度的德國相比要復雜許多,因為多元化的金融機構必然要對利率市場化產生多種不同的結果。對於當前我國的金融體制來說,分業經營的制度與美國有所相同,所不同的是,我國的法律和金融制度還不健全。因此,我國的現行金融制度現狀決定了推進利率市場化必須要選擇逐步放開利率的漸進方式,在加快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同時,適時推進利率市場化,切不可急功近利。
2、金融機構的公平競爭是利率市場化的充要條件。利率市場化的結果是要廢除原先通過行政手段確定利率,而由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來確定,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是在同一種環境下開展業務競爭,沒有任何國家保護。現行我國的金融制度中,不平等的金融競爭仍然存在,金融業經營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如國有商業銀行的國家信用及壟斷地位、郵政儲蓄的「零風險」經營等等。這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競爭的絕對優勢是利率市場化的主要障礙之一,近幾年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發生支付危機及關閉破產,更拉大了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力差距。不從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設上解決不平等的金融競爭,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就缺少必要的基礎。
3、中小金融機構對利率市場化承受能力是監管當局必須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如前所述,美國利率市場化後,由於取消了行政性的保護,使得直面市場的一大批中小金融機構因難以獨立經營而倒閉,儲蓄貸款協會陷入嚴重經營危機。雖然美國有存款保險制度可以暫時吸收中小金融機構倒閉的影響,但也不能完全消化倒閉帶來的全部影響和危害,大量的中小金融機構倒閉及經營危機,仍然對美國的經濟和金融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損害。由於近幾年來對城市信用社、信託投資公司的整頓關閉,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現實最大問題是農村信用社的經營風險。一旦發生經營風險,其後果就不僅僅是一個金融機構的問題,而是事關國民經濟的基礎和農村穩定的大問題。
4、培育利率的市場形成機制是利率市場化的主要目標。美國的利率市場化經歷了從自由競爭到管制,再從管制到自由化的階段,但是,前後的自由競爭有著本質的區別。從利率方面來考察,最大的不同是後者已經形成了市場利率的形成機制,而前者是盲目的自由競爭;後者有健全的金融監管制度實施有效的監管,前者沒有必要的監管制度和對自由競爭的應有約束。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市場利率形成機制的培育過程。這其中,放開利率後,要防止出現大銀行利用其在金融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而聯合控制市場利率,把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演變為少數銀行的利率壟斷機制。那樣,利率市場化的結果就會背離初衷,形成更不平等的金融競爭機制。
5、謹慎選擇存款保險制度配合利率市場化。在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化解中小金融機構受沖擊帶來的影響和危害,存款保險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我國要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為實現利率市場化提供存款人的風險保障。近幾年來,我國對於實行關閉破產中小金融機構的個人存款,採取了大包大攬,必要時由中國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給予支持。利率市場化以後,一旦銀行發生支付危機,存款人的利益就可能得不到保障,從這點考慮,急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但是,若實行了存款保險,就有可能為銀行道德風險的發生創造可能。農村信用社如實行存款保險,又可能引發存款人的反向選擇。由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完全,銀行體系不健全,銀行體制改革不到位,銀行監管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並不具備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必要的政治、法律、經濟、金融環境和客觀基礎。

⑶ 中央銀行一般性貨幣政策的影響,這一政策工具是如何傳導的

中央銀行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規武器,它們被稱作選擇性政策工具和補充性政策工具。高居金融金字塔頂端的中央銀行,若能嫻熟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便可閑庭信步,處變不驚了。有人說,貨幣是現代經濟社會的血液,不可或缺,無處不在。中央銀行則好比心臟,吞吐萬象,舉足重輕。它不以贏利為目的,也不經營普通銀行業務,其主要職能之一,就是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控制貨幣供應量,影響信貸總規模,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提起貨幣供給,人們很容易想到「發票子」。其實,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不僅指流通中的現金,而且包括存款。不同的貨幣資產,流動性殊異。比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提現方便,用現金進行交易,又比活期存款少了許多麻煩。各國根據貨幣資產的流動性,將貨幣供給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在我國,將流通中的現金稱為M0,它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流動性最強。M0加上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通稱M1,也叫狹義貨幣供應量,其數量變化,反映企業資金松緊狀況。在M1的基礎上,加上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儲蓄存款,構成廣義貨幣供應量,通稱M2,它的流動性最弱,但反映社會總需求的變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考指標。當經濟蕭條時,央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刺激經濟復甦;經濟過熱時,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各國的金融法規都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將吸納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行,這部分資金與存款總額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流通中的貨幣會成倍縮減。這里邊的道理不難理解:商業銀行往中央銀行交的准備金多了,自身可支配的資金便少了,於是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減少,企業在銀行的存款相應地會更少,「存款—貸款」級級遞減,整個社會的貨幣總量大大降低。這很像我們調試音響——降低功放機的功率,輸出的音量自然會減小。反之,如果央行調低存款准備金率,流通中的貨幣量便會成倍增加。中央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充當著最後貸款人的角色。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囊中羞澀,最後往往要向中央銀行求借。借錢不是空手套白狼,總得有所付出。企業向商業銀行求貸時,經常將未到期的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貸款,這稱為貼現。商業銀行如法炮製,將手中的商業票據轉讓給央行,稱為再貼現。中央銀行接受商業銀行的票據,要在原價基礎上打折,折扣率即再貼現率。顯然,央行改變再貼現率,相當於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貸款成本,對其信用擴張積極性或抑或揚,貨幣供應量便也相應地收縮或膨脹。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率,有一個相似的特點,就是力度大,顯效強。1999年3月,我國人民銀行將存款准備金率降了兩個百分點,商業銀行一下子便多出了2000多億元的用資金。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再貼現率生成機制,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三年時間里連續四次調低再貼現率,使商業銀行和企業有了大量的活錢可用。以上兩項大動作,大大增加了貨幣供應量,對刺激投資,拉動經濟,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葯猛傷身,正由於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率對一國金融影響至深,所以,不到重要關頭,中央銀行並不輕易動用。央行「三大法寶」中,使用最多的還是公開市場業務。它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如國債)的活動。當央行買進有價證券時,向出賣者支付貨幣,從而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量。反之,則減少貨幣量。公開市場業務最大的優點,是央行可以經常運用它,對經濟進行微調,操作靈活方便,對經濟的震動小。所以,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聯儲90%的貨幣吞吐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進行,德、法等國也大量採用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應量。但公開市場業務有效地發揮作用,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比如央行要有雄厚的實力、利率要實行市場化、國內金融市場發達、可供操作的證券種類齊全等。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箱里,「三大法寶」威力無邊,使用頻繁,被稱為一般性政策工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規武器,它們被稱作選擇性政策工具和補充性政策工具。前者指央行對某些特殊領域的信用進行調控。比如,為防止房地產投機,央行對金融機構不動產放款作出專門規定;通貨膨脹時期,央行對耐用消費品信貸消費作出限制,可以抑制消費需求,緩解物價上揚;提高證券保證金率等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措施,可以遏制證券市場的過度投機;要求進口商預繳進口商品總值一定比例的存款,能夠控制進口的過快增長;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和經濟部門,實行優惠的利率政策,則為多數國家所採用。補充性政策工具大致可分為直接信用控制與間接信用指導兩類。美國在1980年以前,有一個Q條例,規定了商業銀行存貸款最高利率限制,防止銀行抬高利率吸儲,從事高風險融資活動。規定商業銀行的流動資產對存款的比率,也是限制信用擴張的強制措施。信用配額、直接干預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等,雖然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但其直接、強制性的信用控制,對於問題的解決往往立竿見影,收效神速。中央銀行採取選擇性政策工具,或者使用直接信用控制時,象嚴厲的父親管教不聽話的孩子。而間接信用指導,則像慈母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其中,道義勸告是各國央行最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央行行長與金融巨子們見面懇談,共進晚餐,在握手舉杯之間,點明央行貨幣政策意圖,求得理解與合作。例如,當國際收支出現赤字,央行會勸告金融機構減少海外貸款;房地產與證券市場過熱時,又會要求商業銀行縮減對這些市場的信貸。戰後的日本,長期盛行窗口指導。中央銀行根據產業行情、物價趨勢和金融市場動向,規定商業銀行的利率、貸款額,並要求其執行。如果商業銀行不聽招呼,央行則會削減向該行的貸款額度,甚至停止提供信用。從二戰結束到1974年,日本通過嚴格規范和高度管制的窗口指導,維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是,間接信用指導畢竟沒有法律約束力,這種貨幣政策工具要發揮作用,中央銀行要有較高的威望和控制力,否則商業銀行便難免會為一己之利,與央行意願背道而馳。

⑷ 條例Q是什麼意思

Q條例是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按字母順序排列的一系列金融條例中的第Q項規定。1929年之後,美國經歷了一場經濟大蕭條,金融市場隨之也開始了一個管制時期,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頒布了一系列金融管理條例,並且按照字母順序為這一系列條例進行排序,如第一項為A項條例,其中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的規則正好是Q項,因此該項規定被稱為Q條例。後來,Q條例成為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的代名詞。

Q條例的內容
Q條例的內容是:銀行對於活期存款不得公開支付利息,並對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設定最高限度,即禁止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會員銀行對它所吸收的活期存款(30天以下)支付利息,並對上述銀行所吸收的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規定了利率上限。當時,這一上限規定為2.5%,此利率一直維持至1957年都不曾調整,而此後卻頻繁進行調整,它對銀行資金的來源去向都產生了顯著影響。

Q條例的意義
貨幣市場基金誕生後,對美國基金市場產生了重要意義。1981年、1982年,在美國的基金市場上,貨幣基金占基金市場70%左右的份額,最高曾達到73%。可以說,是貨幣基金挽救了整個美國的基金市場。

⑸ Q條例的基本信息

Q條例的實施,對20世紀30年代維持和恢復金融秩序、40至50年代初美國政府低成本籌措戰爭資金、戰後美國經濟的迅速恢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到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進入60年代之後,這一條例的弊端便暴露出來。依據當時的情形,美國通貨膨脹率曾一度高達20%,而Q條例執行的結果是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受到管制。這一方面使銀行存款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急劇下降,公眾對存款越來越沒有興趣;另一方面,銀行的吸存能力受到很大影響,以致存款性金融機構的生存岌岌可危;並且在1970年,美國國會取消了Q條例中關於10萬美元以上存款利率最高限額的規定,這就造成了對存款小戶的利率歧視。
於是,商業銀行不得不開始進行金融創新,貨幣市場基金便隨之應運而生(將小戶的資金集中起來,以大戶的姿態出現在金融市場上)。這種基金規避掉銀行存款的許多限制,又保留了銀行存款的許多特性。比如,貨幣市場基金具備了活期存款的許多特徵,可以提現,可以轉賬結算,甚至可以轉入資本市場的其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雖然不保底,但實際上由於其投資風險較小,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客戶可以通過投資這種基金獲得遠遠高於Q條例所規定的最高存款利率的收益,因而至今在發達國家仍佔有最大比重。
貨幣市場基金誕生後,對美國的基金市場產生了重要意義。1981、1982年,在美國的基金市場上,貨幣市場基金占基金市場70%左右的份額,最高曾達到73%。可以說,是貨幣市場基金挽救了整個美國的基金市場。 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貨膨脹率提高,市場利率開始明顯上升,有時已經超過存款利率的上限。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國際化、投資多樣化又導致銀行存款大量流向證券市場或轉移至貨幣市場,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斷和「金融脫媒」現象的發生,且愈演愈烈,Q條例約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使銀行處於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地位。各存款類機構都出現經營困難,一些儲蓄協會和貸款協會出現了經營危機,銀行信貸供給能力下降,全社會信貸供給量減少。此時,人們不得不考慮Q條例的存廢問題。
從70年代起,美國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設想。1970年6月,根據美國經濟發展和資金供求的實際情況,美聯儲首先將10萬美元以上、3個月以內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後又將90天以上的大額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時,繼續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以此來緩和利率管制帶來的矛盾。但是,這種放鬆利率管制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Q條例限制帶來的現實問題,短期資金仍然大量從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流出,「金融脫媒」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現實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當局必須從法律上和制度上考慮利率的全面市場化。
1980年3月,美國政府制訂了《存款機構放鬆管制的貨幣控製法》,決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對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條例。1982年頒布的《加恩-聖傑曼存款機構法》,詳細地制定了廢除和修正Q條例的步驟,為擴大銀行業資產負債經營能力,還列明了一些其他與利率市場化相關的改革。
1983年10月,「存款機構放鬆管制委員會」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額為2500美元以上的極短期存款利率上限。並於1986年1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對最小余額的要求,同時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4月,取消了存摺儲蓄賬戶的利率上限。對於貸款利率,除住宅貸款、汽車貸款等極少數例外,也一律不加限制。至此,Q條例完全終結,利率市場化得以全面實現。

⑹ 在經濟體系中證券化和金融中介的作用有何聯系金融中介在證券化過程中會受到什麼影響

一、金融中介是溝通投資人和借款人的橋梁,使更多社會資本包括中小資本流入證券市場,促進了證券化。證券化過程中資本可以方便地通過二級市場直接購買證券,不需要金融中介的參與,金融中介的作用也就被消弱了。
二、具體而言:
(一)證券化導致非中介化;也就是說,它提供給市場參與者一種無須經過中介機構的方法。例如,抵押支撐的證券將資金融通到房地產市場而無須銀行或儲蓄機構從它們的自有資產中提供貸款。隨著證券化的進程,金融中介必須增加它在其他方面的業務能力,例如提供金融服務或向消費者和小企業提供短期資金的融通。
(二)金融非中介化:
1、金融脫媒是指隨著直接融資(即依託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金融工具的融資)的發展,資金的供給通過一些新的機構或新的手段繞開商業銀行這個媒介體系,輸送到需求單位,也稱為資金的體外循環,實際上就是資金融通的去中介化,包括存款的去中介化和貸款的去中介化。
2、從存款的角度看,資金繞開低收益的商業銀行向高收益的方向走。這個現象直接取決於美國Q條例的限制,活期存款不收利息。Q條例的實行一方面使商業銀行感到它的資金成本低,另一方面使人們感到以活期的形式將存款存到商業銀行是不合算的。因此就有一些機構提供類似於存款的工具,以逃避Q條例的限制。貨幣市場的發展就使得相當一部分的資金轉向貨幣市場工具。
3、從貸款的角度講,資金的需求方在獲得資金的時候也逐漸脫離中介。企業要獲得資金,可能不再向商業銀行借款,可能直接發債、發股票或者短期的商業票據。

三、證券化:
(一)證券化是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1、從狹義上來講,它是指傳統的銀行和儲蓄機構的資產(主要是貸款或者抵押物) 被轉變成可轉讓證券的過程。這類證券可能由存款式金融機構也可能由非銀行的投資者購買。
2、從廣義上講,證券化就是指近年來各種各樣新型可轉讓票據市場的新發展,如出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票據發行便利的浮動票據等,它們替代著傳統銀行貸款的作用,是一種借款機制籌資的新工具。這個過程的發展意味著投資者和借款者繞過了銀行直接進行商業交易,事實上削弱了銀行體系的中介作用。
(二)表現為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徵:
1、從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新的國際信貸構成已經從主要是辛迪加銀行貸款轉向主要是證券化資產。傳統的通過商業銀行籌措資金的方式開始逐漸讓位於通過金融市場發行長短期債券的方式。
2、銀行資產負債的流動性(或稱變現性)增加。銀行作為代理人和投資者直接參與證券市場,並且將自己傳統的長期貸款項目進行證券化處理。
證券化包括資產證券化和融資證券化兩類。

四、金融中介:
1、金融中介一般由銀行金融中介及非銀行金融中介構成,具體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以及信息咨詢服務機構等中介機構,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2、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金融活動與經濟運行關系密切,金融活動的范圍、質量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績效,幾乎所有金融活動都是以金融中介機構為中心展開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經濟活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經濟金融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經濟全球化的迅速推進,金融中介本身成為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並且這個體系的運作狀況對於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⑺ 中央銀行的貨幣工具在我國貨幣政策工具運用中存在哪些問題

中國貨幣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盧慶傑
摘 要: 從應用方面看,基礎貨幣由流通中的現金、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構成,這些都是中央銀行負債的構成要素。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控制自身的資產負債表,也就控制了基礎貨幣,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與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仍存在以下問題:信貸政策仍具有行政性色彩;准備金率影響了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公開市場業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匯率制度影響了外匯操作工具的運用;非市場化利率影響利率調整工具效果。
關鍵詞: 貨幣政策,資產負債表,信貸政策,准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匯率制度,利率市場化

一、貨幣政策工具與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從應用方面看,基礎貨幣由流通中的現金、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構成,這些都是中央銀行負債的構成要素。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控制自身的資產負債表,也就控制了基礎貨幣,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表1是中央銀行簡化的資產負債表,基礎貨幣數額通過資產方表示為:
B=NPA+NPG+L+OIN (1)
基礎貨幣數額通過負債方表示為:
B=C+R (2)
根據式(2),基礎貨幣等於流通中的現金及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根據式(1),從基礎貨幣的來源方面看,外匯市場的干預、對政府的借款以及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借款影響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的控制。首先,如果中央銀行從國內信貸機構購買外幣,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開立的賬戶本幣值相應增加,中央銀行的凈國外資產(NFA)就會上升。當中央銀行購買外幣以支持本幣幣值時,這種外匯市場干預就會發生。如果為避免本幣貶值而在外匯市場出售外幣時,中央銀行的凈國外頭寸就會下降。其次,中央銀行對政府貸款的增加會使其對政府的凈頭寸(NPC)上升。不過,只要相應貸款仍存在其在中央銀行的賬戶上,凈頭寸還是保持不變的;一旦政府用這些貸款向在商業銀行開立賬戶的私人部門經濟代理人進行支付時,基礎貨幣就會增加。如果中央銀行在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中購買政府債券,基礎貨幣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增加。第三,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的增加可以通過信貸工具(Credit Facility)或執行拍賣程序(如證券回購協議)進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控制基礎貨幣的主要工具有:再融資工具,包括再貸款和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二級市場上的一次性交易或回購協議;公開市場類操作,即中央銀行在一級市場出售政府或中央銀行證券,類似於公開市場操作;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一次性非沖銷操作、外匯互換以及儲備要求。表2概括了貨幣政策工具如何影響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表1:簡化的中央銀行資產債務表

(一)再融資工具

通過再融資工具中央銀行以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再貸款、再貼現)的方式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提高中央銀行對存款貨幣銀行的債權(表1中L項),同時增加了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流動資金賬戶余額。如果商業銀行以現金的形式接受中央銀行的部分信貸,商業銀行持有的庫存現金也會增加,使凈國內資產、銀行儲備和基礎貨幣擴張。相反,償還現有貸款以減少商業銀行的儲備,同時減少中央銀行對它們的債權,收縮基礎貨幣。

(二)公開市場操作及公開市場類操作

公開市場買入(一次性買斷交易或回購)提高了銀行儲備、凈國內資產和基礎貨幣;公開市場賣出(一次性賣出交易或逆回購)則減少銀行儲備、凈國內資產和基礎貨幣。公開市場類操作與公開市場操作的區別是前者發生在一級市場,而後者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公開市場類操作可通過政府或中央銀行的證券發行進行。票據正的凈發行(即新發行的票據的價值高於到期票據價值)提取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負的凈發行向商業銀行注入流動性。出售中央銀行票據時,中央銀行的負債增加;出售政府票據時,政府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增加。兩種操作均導致商業銀行流動資金賬戶余額的減少,使凈國內資產和基礎貨幣下降。

(三)法定準備金比率

調整准備金比率並不是流動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業銀行並不持有大規模的超額儲備的條件下,提高法定準備金比率會使商業銀行資金的流動性減小,結果造成利率的提高,而對基礎貨幣的影響是不確定的。短期內,盡管有高的儲備率,基礎貨幣有可能擴張,但對銀行而言,不可能將資產負債表迅速調整。為了能夠履行更高的儲備要求,中央銀行將不得不向銀行體系提供必要的流動性資金,在短期內增加了基礎貨幣。

(四)外匯操作

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通過銀行體系的一次性操作,影響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和負債方,改變銀行儲備和基礎貨幣水平。購買外匯會通過增加中央銀行對非居民的債權和銀行儲備,具有擴張性效果,基礎貨幣上升;出售外匯則通過減少中央銀行對非居民的債權和銀行儲備,具有收縮性效果,基礎貨幣下降。在兩種操作中凈國內資產均保持不變。若法律允許,中央銀行一般以證券形式持有大部分外匯儲備。
中央銀行根據貨幣政策目標控制基礎貨幣的能力取決於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及相應的制度安排:(1)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自主權。在固定匯率制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自主權受到限制。不過,如果中央銀行為維持固定匯率而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大規模的干預,只要中央銀行能夠通過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減少來沖銷外匯市場上的擴張,使NPA=-L,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的有效控制仍然是有可能的。(2)中央銀行獨立於中央政府。中央銀行不必被迫通過發行貨幣為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提供最後的融資。(3)中央銀行必須能夠控制對商業銀行的借款。

表2:不同貨幣工具下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移動概括

二、中國貨幣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與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仍存在以下問題:信貸政策仍具有行政性色彩;准備金率影響了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公開市場業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匯率制度影響了外匯操作工具的運用;非市場化利率影響利率調整工具效果。

(一)信貸政策仍具有行政性色彩

1990年之前,我國的融資渠道為單一的間接融資渠道,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只通過銀行信貸渠道進行傳遞,但不是典型的信貸渠道傳導機制。中央銀行根據經濟發展和價格的控制指標來確定貸款規模計劃,根據貸款規模計劃執行貨幣政策。貸款規模計劃既是貨幣政策工具,又是操作目標,還是中介目標。這種傳導機制簡單、過程短。1991年以後證券市場的運作開辟了直接融資的渠道,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因此發生了變化。但我國金融市場並不發達,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的統計,貸款仍是當前我國非金融機構主要的融資渠道。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國內非金融機構貸款融資分別占融資總量的86.8%和87.8%(見表3),因而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仍以信貸渠道為主。不同的是,1998年貸款規模控製取消以後,原來非市場化的信貸傳導機制就變為市場化的信貸傳導機制了。

表3:2006年上半年國內非金融機構融資情況簡表

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信貸政策一般只作為短期的窗口指導,不承擔結構調整、信貸創新等多重任務。而我國的信貸政策不僅要進行窗口指導,還要規范和引導商業銀行信貸創新。中國的信貸政策在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對商業銀行的窗口指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調整經濟結構,以及支持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試點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信貸政策仍具有較濃的計劃性色彩,還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另外,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等問題影響了信貸政策的運用,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改革仍是影響信貸政策工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高准備金利率影響了准備金率及公開市場業務工具的有效運用

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准備金支付較高的利息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市場化利率的運行需要一個合理的利率結構框架。中國中央銀行的超額准備金利率和准備金利率是中國非常特殊的兩個利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對准備金付息,更不可能對超額准備金付息。中國中央銀行的支付系統不夠發達,同業拆借市場的交易規模一直較小,中國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由其總行在所在地人民銀行集中繳納,而商業銀行分 (支)行又需要保留部分超額准備金以保證在當地的大額支付,因而商業銀行一般保持了較高的超額准備金水平。為了減少商業銀行的財務負擔,中國人民銀行仍對超額准備金付息。較高的超額准備金利率使商業銀行缺乏減少超額准備金的動機,從而使同業拆借,特別是隔夜拆借的需求下降,使中央銀行不能有效調動商業銀行充分使用所持資金,阻礙了中央銀行對宏觀經濟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轉變的過程。另外,對商業銀行的准備金支付較高的利息已經影響了央行的貨幣控制及貨幣政策的效率:首先是因為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存款支付利息構成了央行基礎貨幣增加的渠道之一;其次是准備金利率降低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傳導效率,尤其是在市場利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的套利行為使准備金利率構成了貨幣市場利率的下限,從而使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引導貨幣市場利率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對准備金存款支付較高的利息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實施信貸規模控制而對商業銀行的必要補償制度,但在取消了信貸規模控制及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已經降到極低的水平之後,對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支付利息的制度基礎已不復存在。
下面分析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及超額准備金)支付的利率與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間的關系,以及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收取的利率與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間的關系,說明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層面的利率結構的合理性。理論上而言,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人,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及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應低於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再貼現及再貸款利率應高於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為此,我們選取了1996年1月到2005年9月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的月度數據,以及相應期間的准備金利率、超額准備金利率、再貼現利率及20天再貸款利率進行分析(我們在此選取的數據均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http://www.pbc.gov.cn)及中國經濟統計資料庫(http://db.cei.gov.cn)。從圖1可以看出,對於再貼現利率而言,合理的利率結構開始於2001年9月,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和准備金(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組成的通道內運行,即商業銀行為補足准備金,從銀行間市場進行高成本融資;同理,若從銀行間市場融資並將其上存央行則收益為負。而從1998年4月到2001年8月期間,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高於再貼現利率,即對商業銀行而言,若存在資金缺口,更有利的選擇是向中央銀行進行再貼現,而不是從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融資。這一扭曲的利率結構限制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同時,從圖1我們也可以看到,從2003年12月2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准備金存款利率制度,對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存款和超額准備金存款採取"一個賬戶、兩種利率"的方式分別計息,法定準備金存款利率維持1.89%不變,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調到1.62%,2005年3月17日再次調低到0.99%,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也應聲下降,2005年4月以來處於低於准備金存款利率的水平,但高於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水平。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構成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的下限,也是中國利率的底線。所,以說,中國央行對准備金存款支付利息,縮小了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空間。

圖1:貨幣市場利率結構圖a

接下來分析圖2。對於再貸款利率而言,從1998年6月開始在合理的利率結構區間運行。在此之前,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高於20天再貸款利率,即若商業銀行存在資金缺口,首選是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貸款,而不是從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融資。同樣的道理,這一扭曲的利率結構限制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的發展。另外,我們從圖1、圖2中還可以發現,由再貸款、再貼現利率與(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組成的利率通道越來越寬,說明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中央銀行管理利率結構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率結構。

圖2:貨幣市場利率結構圖b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支付利息, 2005年3月之前超額准備金利率水平為1.62%,而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僅為0.72%,商業銀行的吸儲成本低於資金上存的獲利,商業銀行有增加超額准備金的利益驅動,致使超額准備金率偏高。對准備金支付利息影響了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 2005年3月超額准備金利率調整為0.99%後,大量資金又調頭進入貨幣市場,導致銀行間市場利率不斷走低。大量資金脫離了銀行媒介,在銀行體外"空轉"。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率仍高達4%以上(見表4),超額准備金起著貨幣政策調控緩沖器的功能。當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或公開市場業務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降低超額准備金率來抵消政策沖擊。

表4:中國銀行業超額准備金率(%)

因此,對准備金支付利息不僅從利率結構的角度而言降低了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效果,而且導致商業銀行保持高的超額准備金比率的偏好,從而降低了准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三)公開市場業務工具的運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公開市場業務通過政府債券來完成,則公開市場業務連接國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一般會干預政府債券的二級市場,將貨幣控制與債務管理間的干擾降到最低。而在金融市場不發達的條件下,中央銀行難以執行真正意義上的公開市場操作業務。通過圖3可以看出,近年來,在中國的中央銀行資產結構中,外匯占款是基礎貨幣的主要投放方式;中央銀行對政府的債權所佔比例仍然很低,2005年末,這一比率僅為3.13%。作為公開市場業務工具的政府債券的不足仍是制約中央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的瓶頸。與中國基礎貨幣供應方式相比,美國基礎貨幣的投放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進行,對中央政府的債權是其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主要資產。

圖3:中國中央政府資產負債結構表

為避免運用政府債券開展的公開市場業務使貨幣和債務管理在同一市場上、運用同一種工具進行,中央銀行有時更願意用中央銀行票據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通過中央銀行票據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共發行125期央行票據、27882億元(面值),年末央行票據余額為20662億元; 2004年共發行105期央行票據,發行總量為15072億元,年末央行票據余額為9742億元。票據的運用給了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更大的自主權和自由度,但若大量發行,會給中央銀行形成支付成本的壓力,而且中央銀行票據佔用的貨幣資源會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上其他金融工具的發展。
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由直接轉向間接使中央銀行與財政部門的相關性更強。兩個部門協調不足會破壞中央銀行的操作機制,影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因而,在選擇用於執行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減少貨幣與債務管理的干擾及促進金融市場發展方面,兩個部門的協調尤其重要。

(四)匯率制度影響了外匯操作工具的效果

1994年我國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人民幣匯率雖然名義上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實際上卻是一種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伴隨著金融全球化、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國內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逐漸加強,合法和違規的資本大量湧入。外匯儲備佔中央銀行資產的比例不斷上升,影響了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能力。截至2006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 9411.15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外匯儲備的激增使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影響。外匯儲備的增加會導致貨幣供給的增加,加大通貨膨脹壓力。為了緩解外匯儲備增長而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央行不得不加大力度進行沖銷操作來阻止貨幣供給的增加,但這又會造成信貸收縮,進而增大人民幣利率上升的壓力,反過來又迫使央行買入外匯儲備,最終增加貨幣供給,導致央行試圖改變貨幣供給的努力大打折扣。2005年,我國出現了"寬貨幣、緊信貸"的局面,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面臨嚴峻挑戰。其次,外匯儲備的大規模增加加大了央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調控的難度;最後,大量"熱錢"進入房地產市場,直接影響了我國政府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效果,即影響了信貸政策的效果。
目前,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邁出了歷史性步伐。2005年7月 21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即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參考一籃子貨幣可以使投機資本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失去依照,從而使我國在匯率管理中獲得主動權。人民幣匯率不再釘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2006年1月3日,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 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即 OTC方式)和做市商制度。詢價方式即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匯率制度改革使得人民幣匯率更具靈活性,增強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第一,匯率制度改革使我國的匯率波動區間變寬,意味著我國在資本自由流動程度逐漸提高的背景下,通過放棄匯率穩定的目標而增加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第二,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根據市場價加權平均形成的,是一種浮動的匯率制度;同時,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確定,並規定浮動范圍,是一種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使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有一定的調控空間,擺脫了為穩定匯率而在外匯市場上買入(賣出)外匯,從而被動地增加 (減少)基礎貨幣投放的困境,提高了我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第三,浮動匯率制下,調節利率對國際收支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匯率波動來進行反向平衡,從而增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五)利率市場化進程影響了利率調整工具的效果

利率市場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指在政府的指導下,利率水平由市場主體行為及市場資金的供求決定。2004年10月29日,中央銀行宣布徹底放開金融機構(不含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的上限;允許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利率在不超過各檔次存款基準利率的范圍內下浮,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實現了"貸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階段性目標。美國從1982年到 1986年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美國的利率市場化過程實際上就是關於存款利率上限"Q條例"逐步取消的過程。我國目前的存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同時貸款利率有下限限制,非市場化的利率機制制約了利率調整工具的效果。要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仍需要商業銀行定價能力的提高、金融市場的完善及利率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首先,利率市場化將使商業銀行獲得更大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自主定價權,商業銀行的自主定價能力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條件。在利率由官方制定的條件下,商業銀行只能被動接受央行統一確定的貸款利率及其浮動范圍,沒有利率定價權,利率管理比較簡單;而在利率市場化以後,商業銀行必須根據資金市場的供求狀況、自身的成本以及信貸客戶的信用情況來制定適合的利率,利率定價能力將成為商業銀行經營與發展的關鍵。利率市場化的趨勢將是貸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提高,也就是說,銀行的存貸款利息差將縮小。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比較單一,存貸款業務占絕大比重,利息差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盈利模式。利率市場化後,存貸款利率將由資金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變動頻繁且可預見性差,必將引起銀行的成本、收益不確定性增加,加大銀行經營風險。市場化的利率會使商業銀行面臨重新定價風險、基本點風險、收益曲線風險和內含選擇權風險。根據不同的利率風險,商業銀行可以選擇表內管理方法和表外管理方法以及資產證券化技術等利率風險管理技術。正確的利率定價管理是利率風險管理的基礎,是立足於數據處理基礎上的分析技術與決策藝術的結合。因而,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就成為利率市場化的微觀基礎,對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的穩健運行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需要商業銀行定價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其次,市場化的金融市場是利率市場化的基礎條件。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首先引起官方利率的變化,貨幣市場短期利率隨之變動,然後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以發達的金融市場為依託,貨幣市場利率通過各個市場之間高度的相關性和利率期限結構的調整,影響長期利率,然後通過各種傳導途徑最終影響總需求。在我國的利率體系中,目前實際被管制的主要是銀行存款利率。從各國經驗看,所謂利率管制,主要就是指存款利率管制。穩定的存款利率有助於穩定存款,進而穩定貨幣供應,同時,穩定存款事實上還是穩定支付清算的基礎。在發達國家,存款利率市場化一般是通過"脫媒"過程來推動的,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以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的充分發展為前提條件。我國同樣需要在金融市場上創造更多的工具和服務來逐步替代銀行存款,逐步推動整個利率市場化。在我國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市場中,銀行貸款是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股權融資只佔很小部分。只有資金在市場中的份額足夠大、市場化機制佔主導地位的時候,利率市場化改革才能最終完成。
最後,利率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是利率市場化的輔助條件。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加快時期,也是利率風險增大時期,各種利率風險管理工具也就應運而生。我國金融市場中的利率,除企業債外絕大部分都已經市場化。銀行體系的利率是半市場化的,存款利率還有上限管制。我國目前的國債現貨市場利率已經完全實行了市場化,國債招標發行利率的下限也已取消,這使債券市場利率,特別是長期利率波動十分頻繁。利率波動使商業銀行等持有大量債券的金融機構承受著巨大的利率風險,為債券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強烈的內在需求與前提條件。同時,對於投機者而言,價格的波動性提供了賺取價差的機會,利率市場化會吸引投機者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利率衍生產品的推出為利率的變動提供了避險工具,反過來促進了市場化利率的形成,有助於利率市場化的推進。

作 者:盧慶傑
出 處:金融與保險
經濟類別:財經政策
庫 別:國內論文子庫

相關文章
關於當前貨幣政策的八點看法 (2007-04-27)
目前的貨幣政策不會導致通縮 (2007-04-26)
貨幣與貨幣政策:1999~2006年歐洲央行經驗回顧 (2007-04-26)
不控制新增流動性進入,貨幣政策將無功而返 (2007-04-24)
貨幣政策的供給效應與我國現階段的宏觀調控 (2007-04-23)
貨幣政策應防止出現過高資產泡沫 (2007-04-23)

版權所有:中經網數據有限公司

⑻ 什麼是「Q條例」

所謂「Q條例」,即第Q項條例。美聯儲按照字母順序排出了一系列條例,如第一項為A項條例。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的規則正好是Q項。

該條例規定,銀行對於活期存款不得公開支付利息,並對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設定最高限度。後來,「Q條例」變成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的代名詞。

1929年之後美國經歷了一場經濟大蕭條。金融市場隨之也開始了一個管制時期,並同時頒布了「Q條例」,為存款利率規定了上限機制。

「Q條例」的實施,對20世紀30年代維持和恢復金融秩序、40至50年代初美國政府低成本籌措戰爭資金、戰後美國經濟的迅速恢復,起了一定積極作用。

弊端

到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進入60年代之後,這一條例的弊端暴露出來。依據當時的情形,美國通貨膨脹率曾一度高達20%,而「Q條例」執行的結果是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受到管制。這一方面使銀行存款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急劇下降;另一方面,銀行的吸存能力受到很大影響,以致存款性金融機構的生存岌岌可危。

於是,商業銀行不得不開始進行金融創新,貨幣市場基金也應運而生。

這種基金規避掉銀行存款的許多限制,又保留了銀行存款的許多特性。比如,貨幣市場基金具備了活期存款的許多特徵,可以提現,可以轉賬結算,甚至可以轉入資本市場的其他基金。

這種基金的收益雖不保底,但實際上由於其投資風險較小,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客戶可以通過投資這種基金獲得遠遠高於「Q條例」所規定的最高存款利率的收益,因而至今在發達國家仍佔有最大比重。

廢除

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發現「Q條例」已經形同虛設,因為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在內的多種金融工具在保留銀行存款特點的同時,已經成功地繞開了最高存款利率的限制。更為關鍵的是,這種「繞行」並沒有影響經濟秩序。因此人們認為,嚴格的金融管制只能降低金融運行的效率,市場開始對金融管制政策「逼宮」。

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解除存款機構管制與貨幣管理法案》,揭開了利率市場化的序幕。此後的6年中,美國分階段廢除了「Q條例」,而於1986年3月實現了利率市場化。

應該說,在美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在內的多種貨幣市場工具功不可沒。從美國的經驗看,金融創新推動了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革,並對宏觀經濟產生了良性的影響。

⑼ 如何運用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執行緊縮性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規武器,它們被稱作選擇性政策工具和補充性政策工具。高居金融金字塔頂端的中央銀行,若能嫻熟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便可閑庭信步,處變不驚了。有人說,貨幣是現代經濟社會的血液,不可或缺,無處不在。中央銀行則好比心臟,吞吐萬象,舉足重輕。它不以贏利為目的,也不經營普通銀行業務,其主要職能之一,就是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控制貨幣供應量,影響信貸總規模,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提起貨幣供給,人們很容易想到「發票子」。其實,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不僅指流通中的現金,而且包括存款。不同的貨幣資產,流動性殊異。比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提現方便,用現金進行交易,又比活期存款少了許多麻煩。各國根據貨幣資產的流動性,將貨幣供給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在我國,將流通中的現金稱為M0,它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流動性最強。M0加上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通稱M1,也叫狹義貨幣供應量,其數量變化,反映企業資金松緊狀況。在M1的基礎上,加上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儲蓄存款,構成廣義貨幣供應量,通稱M2,它的流動性最弱,但反映社會總需求的變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考指標。當經濟蕭條時,央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刺激經濟復甦;經濟過熱時,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各國的金融法規都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將吸納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行,這部分資金與存款總額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流通中的貨幣會成倍縮減。這里邊的道理不難理解:商業銀行往中央銀行交的准備金多了,自身可支配的資金便少了,於是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減少,企業在銀行的存款相應地會更少,「存款—貸款」級級遞減,整個社會的貨幣總量大大降低。這很像我們調試音響——降低功放機的功率,輸出的音量自然會減小。反之,如果央行調低存款准備金率,流通中的貨幣量便會成倍增加。中央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充當著最後貸款人的角色。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囊中羞澀,最後往往要向中央銀行求借。借錢不是空手套白狼,總得有所付出。企業向商業銀行求貸時,經常將未到期的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貸款,這稱為貼現。商業銀行如法炮製,將手中的商業票據轉讓給央行,稱為再貼現。中央銀行接受商業銀行的票據,要在原價基礎上打折,折扣率即再貼現率。顯然,央行改變再貼現率,相當於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貸款成本,對其信用擴張積極性或抑或揚,貨幣供應量便也相應地收縮或膨脹。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率,有一個相似的特點,就是力度大,顯效強。1999年3月,我國人民銀行將存款准備金率降了兩個百分點,商業銀行一下子便多出了2000多億元的用資金。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再貼現率生成機制,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三年時間里連續四次調低再貼現率,使商業銀行和企業有了大量的活錢可用。以上兩項大動作,大大增加了貨幣供應量,對刺激投資,拉動經濟,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葯猛傷身,正由於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率對一國金融影響至深,所以,不到重要關頭,中央銀行並不輕易動用。央行「三大法寶」中,使用最多的還是公開市場業務。它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如國債)的活動。當央行買進有價證券時,向出賣者支付貨幣,從而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量。反之,則減少貨幣量。公開市場業務最大的優點,是央行可以經常運用它,對經濟進行微調,操作靈活方便,對經濟的震動小。所以,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聯儲90%的貨幣吞吐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進行,德、法等國也大量採用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應量。但公開市場業務有效地發揮作用,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比如央行要有雄厚的實力、利率要實行市場化、國內金融市場發達、可供操作的證券種類齊全等。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箱里,「三大法寶」威力無邊,使用頻繁,被稱為一般性政策工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規武器,它們被稱作選擇性政策工具和補充性政策工具。前者指央行對某些特殊領域的信用進行調控。比如,為防止房地產投機,央行對金融機構不動產放款作出專門規定;通貨膨脹時期,央行對耐用消費品信貸消費作出限制,可以抑制消費需求,緩解物價上揚;提高證券保證金率等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措施,可以遏制證券市場的過度投機;要求進口商預繳進口商品總值一定比例的存款,能夠控制進口的過快增長;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和經濟部門,實行優惠的利率政策,則為多數國家所採用。補充性政策工具大致可分為直接信用控制與間接信用指導兩類。美國在1980年以前,有一個Q條例,規定了商業銀行存貸款最高利率限制,防止銀行抬高利率吸儲,從事高風險融資活動。規定商業銀行的流動資產對存款的比率,也是限制信用擴張的強制措施。信用配額、直接干預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等,雖然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但其直接、強制性的信用控制,對於問題的解決往往立竿見影,收效神速。中央銀行採取選擇性政策工具,或者使用直接信用控制時,象嚴厲的父親管教不聽話的孩子。而間接信用指導,則像慈母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其中,道義勸告是各國央行最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央行行長與金融巨子們見面懇談,共進晚餐,在握手舉杯之間,點明央行貨幣政策意圖,求得理解與合作。例如,當國際收支出現赤字,央行會勸告金融機構減少海外貸款;房地產與證券市場過熱時,又會要求商業銀行縮減對這些市場的信貸。戰後的日本,長期盛行窗口指導。中央銀行根據產業行情、物價趨勢和金融市場動向,規定商業銀行的利率、貸款額,並要求其執行。如果商業銀行不聽招呼,央行則會削減向該行的貸款額度,甚至停止提供信用。從二戰結束到1974年,日本通過嚴格規范和高度管制的窗口指導,維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是,間接信用指導畢竟沒有法律約束力,這種貨幣政策工具要發揮作用,中央銀行要有較高的威望和控制力,否則商業銀行便難免會為一己之利,與央行意願背道而馳。
希望採納

⑽ 轉讓存單和大額存單存什麼區別

大額可轉讓存單與普通的定期存單不同:
第一,它有規定的面額,面額一般很大。而普通的定期存款數額由存款人決定。
第二,它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轉讓,具有較高流動性。而普通定期存款只能在到期後提款,提前支取要支付一定的罰息。
第三,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利率通常高於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並且有的大額可轉讓存單按照浮動利率計息。
第四,通常只有規模較大的貨幣中心銀行才能發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款單。
拓展資料
大額存單質押擔保的方式
存單作為自然人的債權憑證,在現實中是權利人一項特殊的財產證明,它賦予權利人存單所有人)隨時向出具存單的金融、儲蓄機構請求支付存單所載金額的權利,一旦提出請求,則債務人須無條件支付權利人全部款項本息,除非債務人出具有效證據證明存單的非真實性或者司法、行政機關的查封、凍結程序已執行,否則無任何抗辯理由。基於此,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存單常被用於債權債務關系的擔保形式,即存單質押。
存單質押的方式有兩方面,一是以自己或他人的定期存單做質押從金融機構貸款;二是自然人之間或者自然人與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法人、其他組織相互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由債務人以自己所有或是第三人所有的存單作為債權的質押擔保。
用於向金融機構貸款質押的存單,貸款機構會在核實存單的真實性以後,通知出具存單的存款銀行辦理資金凍結即登記止付手續,俗稱「核押」,並與借款人簽訂質押貸款合同,同時將存單保存在貸款機構手中,以防止存單所有人在借款人歸還全部貸款本息之前將存款提走。
第二種方式中,債務人為向債權人(非金融機構)擔保自己的履約能力,把自己或第三人所有的存單交由債權人佔有,以此作為自己的債務能如期履行的擔保,並與債權人約定,在債務到期後,如債務人不能全部履行債務,則債權人可以此存單上的款項優先受償。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簡稱NCDS,指銀行發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轉讓流通的一定期限的銀行存款憑證。商業銀行為吸收資金而開出的一種收據。即具有轉讓性質的定期存款憑證,註明存款期限、利率,到期持有人可向銀行提取本息。
主要特點編輯 播報
NCDs主要特點是流通性和投資性
具體表現在:NCDs具有自由流通的能力,可以自由轉讓流通,有活躍的二級市場;NCDs存款面額固定且一般金額較大;存單不記名,便於流通;存款期限為3~12個月不等,以3個月居多,最短的14天。
第一張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是由美國花旗銀行於1961年創造的。其目的是為了穩定存款、擴大資金來源。由於當時市場利率上漲,活期存款無利或利率極低,現行定期儲蓄存款亦受聯邦條例制約,利率上限受限制,存款紛紛從銀行流出,轉入收益高的金融工具。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較高,又可在二級市場轉讓,對於吸收存款大有好處,於是, 這種新的金融工具誕生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款存單除對銀行起穩定存款的作用、變銀行存款被動等待顧客上門為主動發行存單以吸收資金、更主動地進行負債管理和資產管理外,存單購買者還可以根據資金狀況買進或賣出,調節自己的資金組合。
歷史發展編輯 播報
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最早產生於美國
美國的Q條例規定商業銀行對活期存款不能支付利息,定期存款不能突破一定限額。20世紀60年代,美國市場利率上漲,而美國商業銀行受Q條例的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不能支付較高的市場利率,大公司的財務主管為了增加臨時閑置資金的利息收益,紛紛將資金投資於安全性較好又具有一定收益的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等,銀行的企業存款急劇下降。為了阻止存款外流,美國花旗銀行率先設計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這種短期的有收益票據來吸引企業的短期資金。此後,這一貨幣市場工具迅速在各大銀行得到推廣。大額可轉讓存單一般由較大的商業銀行發行,主要是由於這些機構信譽較高,可以相對降低籌資成本,且發行規模大,容易在二級市場流通。
其他相關編輯 播報
與傳統定期的不同
第一,定期存款記名、不可流通轉讓,而大額可轉讓存單則是不記名的,可以流通轉讓。
第二,定期存款金額不固定,可大可小,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金額較大,在美國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面額最少為10萬美元,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單位100萬美元,但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面額最少為100美元。在香港最小面額為10萬港元。
第三,定期存款利率固定,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動的,且一般來說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高。
第四,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時要損失一部分利息,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能提前支取,但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
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貨幣市場基金、商業銀行、政府和其他非金融機構投資者,市場收益率高於國庫券。

熱點內容
什麼樣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15:03:16 瀏覽:185
贊成難民法 發布:2024-05-05 14:46:28 瀏覽:740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寫辭職書 發布:2024-05-05 13:30:10 瀏覽:550
刑法71條和69 發布:2024-05-05 11:18:48 瀏覽:650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4-05-05 10:11:50 瀏覽:381
代繳社保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05:02:59 瀏覽:523
經濟法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什麼 發布:2024-05-05 02:06:04 瀏覽:816
法律援助農民工存在問題 發布:2024-05-05 01:13:58 瀏覽:438
審計法治建設路徑 發布:2024-05-05 00:23:17 瀏覽:79
司法考試主觀題答案 發布:2024-05-04 23:13:15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