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規章制度
㈠ 協會的管理制度怎麼寫
參考一下:
上海食品協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協會名稱:上海市食品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英文名稱為: Shanghai Food Association
第二條: 本協會是由上海食品行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以及從事食品行業的工作者自願組建的綜合性、行業性的社會團體組織。
第三條: 本協會的宗旨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維護食品企業的合法權益,為食品行業開展全方位服務;協調發展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聯系與合作,發揮政府和企業的助手和橋梁紐帶作用,促進上海食品行業更快、更好發展。
第四條: 本協會的業務主管單位是上海市商業委員會接受社團管理部門的監督和管理第二章 任 務
第五條:本協會的主要任務是:
(一)調查食品市場需求,研究國內外食品產業的發展趨勢,提出本市食品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及有關政策、法規的建議。
(二)幫助、指導食品行業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三)發展食品行業同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經濟聯合 ,疏通、協調食品行業與相關部門、相關行業之間的關系,推動食品行業的發展。
(四)加強信息交流,溝通食品經濟信息和科技信息,推動科技進步,接受委託、組織科技成果的鑒定,開展咨詢服務。
(五)參與有關食品標准制定、食品質量管理、食品衛生管理、環境保護和技術監督活動,接受委託,組織貫徹實施並進行監督;幫助企業完善標准、計量等基礎管理工作;為企業申報名牌產品。
(六)舉辦與食品相關的技術、管理講座和培訓班,接受委託,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咨詢服務。
(七)開展國際食品界的民間交流,發展同國內外相關團體的聯系與合作,組織國內外展銷活動,促進企業與國際市場競爭。
(八)搞好行業統計,收集和積累行業年鑒資料 ,辦好行業刊物。
(九)參與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的有關工作,參與資質審查。
(十)制訂並監督執行行規行約,規范行業行為,協調同行價格爭議,維護公平競爭。
(十一)反映會員要求,協調會員關系,維護會員合法權益,提出合理化建議,爭取社會各界對本行業的重視和支持。
(十二)承辦政府委託、交辦的各項任務。
(十三)本協會的業務范圍:中介服務、咨詢培訓、組織交流等有關業務。
第三章 會 員
第六條: 協會會員分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一)團體會員:本市從事食品生產、流通、科研、設計、教學的企事業單位、相關團體,承認本會章程,均可申請加入本協會為團體會員;
(二)凡熱心於本會事業,有志於促進食品行業發展的專家、學者、海內外人士,承認本會章程,均可自願申請加入本協會為個人會員。
第七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是:凡符合入會條件自願參加本協會者,須填寫入會申請表,經本協會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批准,方可成為本協會會員。
第八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選舉權、被選舉權、表決權;
二、參加本協會組織的各種活動;
三、優先獲得本協會提供的信息、資料、培訓和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四、對本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會員正當利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提供幫助;
六、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九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會章程和行規公約,支持協會工作,維護協會的聲譽;
二、積極參加本會活動,執行本會各項決議,完成本會委託的工作;
三、支持本協會工作,提供有關信息、資料、報表;
四、對本協會非公開的數據、資料協助做好保密工作;
五、按規定如期交納會費。
第十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協會。會員如果兩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協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一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協會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機構表決通過,可取消其會籍。
㈡ 協會會員管理制度
協會會員是協會的主體,為了提高協會會員質量、增強協會凝聚力、激發協會的組織活力,依據協會章程,作為章程的補充,特此制訂本辦法。第一條 協會成立會員管理部,設專人管理會員工作。管理人員必須了解全省計算機用戶的整體情況,了解核心會員的主要情況。會員管理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在會員管理部成立之前,會員管理工作由辦公室負責。第二條 協會會員要分類管理,分類方法有4種:1.按照會內職務,2.按照會員單位類型,3.按照會員所在區域,4.按照會員所在行業。分類管理的目的是要對每一類別的會員的代表性進行評估,提高協會針對各類型會員工作的專業化程度。第三條 協會要為每一個會員建立會員檔案,會員檔案主要包括:1.會員登記表(包括會員照片),2.會員單位的計算機應用情況簡介,3.會員的會內工作記錄。單位會員其會員登記表要加蓋會員單位公章或用單位負責人的電子信箱遞交的電子會員登記表;個人會員要有本人的親筆簽名或用本人電子信箱遞交的電子會員登記表。對於登記表上的各個項目要准確、全面的填寫。對於因故退出協會的會員,其檔案也要妥善保管。第四條 協會要編制會員通信聯絡表,對於會員的主要情況及全部的聯絡方式,都要認真登記,包括:單位、職務、固定電話、手機、傳真、電子信箱等,在通信方式方面不能存在盲點和錯誤,以便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快捷、准確的聯絡。第五條 對於會員的會內工作,要進行會員考核登記。對會員參加活動、繳納會費以及基於協會開展的各種交流與合作等,都要進行登記,並將考核結果作為確定其會內職務和待遇的重要依據。對於會員單位的社會表現,也要及時登記並記入檔案,會員必須做社會公共准則的模範執行者,要為協會樹立社會形象,一旦發現會員有不良社會行為,證據確鑿且社會影響嚴重者,要依照章程規定提交常務理事會,討論取消其會員資格。第六條 協會規定理事及理事以上會員均視為單位會員,一個會員單位可以設立1-2名會員單位代表,會員單位代表又分為主代表和副代表。第七條 會員實行動態管理,當會員單位代表調離工作崗位時,其會內相應職務也將被自動取消,若其新的工作崗位仍在本省,則自動降為普通個人會員;若會員單位代表或個人會員調離本省,則普通會員資格也將自動取消。第八條 具有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職務的會員單位代表調離崗位後,新就任人員不能直接代理原單位代表的會內職務,經協會考核、本人同意,提交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後方能接任原會內職務,也可就任新的會內職務。第九條 會員要堅持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取消會員資格的條件除了違犯法律、欠繳會費之外,還要將會員對其它會內義務的履行情況,如參加協會活動等,作為衡量會員資格及享受相應待遇的主要條件之一。對此規定如下:1、不參加活動的各級別會員,對於活動中的討論的事項不具有發言權,也不享受活動現場的其他待遇。2、對於連續3次無人參加活動,連續6次本人不參加活動的,停止享受會內一切會員權利和待遇,只保留會員名譽,並給予警告,對於連續1年或6次以上不參加活動的,視同自動退會處理,不再享有會員名譽。3、對於連續6個月不參與相應工作的會內領導,包括: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做自動離職處理,恢復原職,需要重新審定其資格並經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第十條 本辦法經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後執行。
提示:回答問題幸苦不易————請幸苦加分!否則問問以後拒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