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工資暫行支付條例

工資暫行支付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9 07:49:14

Ⅰ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按照國家規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一) 原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89號,以下統稱《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八條,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應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所稱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是指用人單位按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時間間隔。實行月薪制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為一個月,實行周、日工資制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為一周、一日。

(三) 用人單位在執行原勞動部關於印發《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第一條時,鑒於我省勞動合同制正處於推進過程中,各地、各部門可按以下原則處理:

1. 勞動合同規定了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的,按規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2. 勞動合同未規定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的,應盡快完善勞動合同予以規定;

3. 目前尚未實行勞動合同制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在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制定內部工資支付制度時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按上述原則確定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標准應與計扣勞動者病假、事假、曠工等缺勤工資的標准口徑一致。

(四) 經勞動保障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其工資支付標准按以下辦法確定:用人單位以月或季為單位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按每超8小時為一個工作日計算,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標准200%的加班工資;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不足8小時的部分,按實際超時小時數,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准150%的加點工資。

(五)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內,由於勞動者本人原因未完成額定的工作任務而自行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加班加點工資。

(六)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內超額完成計件定額,其超額部分仍按超額計件的辦法支付工資,用人單位不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標准支付其工資。

(七) 根據《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徵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後,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期限由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

(八) 根據原勞動部關於印發《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的通知第五條第三款的規定,新就業復員軍人的工資待遇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其確定工資待遇的原則應按照省政府、省軍區川府發[1995]24號文件規定執行,即:「退伍士兵的工資福利待遇應與同工齡、同工種的職工同崗同酬」。

(九) 用人單位應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和《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的精神,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Ⅱ 工資暫行支付規定,企業每月必須按時發放工資,有的企業壓一個月工資,合法嗎

企業必須每月發工資,如果企業有時資金周轉困難,壓一斤月工資也是合法的,但拖欠職工工資最長不超過二個月。將心比心,職工也要生活和養活家人。

Ⅲ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還有效嗎 工資暫行規定是什麼

勞動部對於其頒發的規定在勞動部網站上均標有其時效性,對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回如下規答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發布日期:1994.12.06實施日期;1995.01.01發文字型大小;勞部發《1994》489號時效性;現行有效效力級別:部門規章。從中可以看出,《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現行有效。
在1994年,我國勞動部就發行了《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這份《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主要針對關於勞動報酬,工資支付等問題的法律而發行的。

Ⅳ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是否適用於試用期員工離職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專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屬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所以,試用期員工離職是使用該規定的。

Ⅳ 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已發布

勞部發[1994]48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勞動人事司、解放軍總後勤部勞動工資局,國家計劃單列企業集團:

為配合《勞動法》的貫徹實施,充分保障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規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特製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貫徹執行。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六日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維護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規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於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

第四條 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 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理。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條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視同其提供了正常勞動而支付工資,社會活動包括:依法行使選舉權或被選舉權;當選代表出席鄉(鎮)、區以上政府、黨派、工會、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召開的會議;任人民法院證明人;出席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大會;《工會法》規定的不脫產工會基層委員會委員因工會活動佔用的生產或工作時間;其它依法參加的社會活動。

第十一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 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 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 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 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依法破產時,勞動者有權獲得其工資,在破產清償中用人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規定的清償順序,首先支付欠付本單位勞動者的工資。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根據本規定,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 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來自職Q用戶:第一時間
勞部發[1994]48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勞動人事司、解放軍總後勤部勞動工資局,國家計劃單列企業集團:

為配合《勞動法》的貫徹實施,充分保障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規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特製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貫徹執行。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六日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維護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規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於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

第四條 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 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理。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條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視同其提供了正常勞動而支付工資,社會活動包括:依法行使選舉權或被選舉權;當選代表出席鄉(鎮)、區以上政府、黨派、工會、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召開的會議;任人民法院證明人;出席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大會;《工會法》規定的不脫產工會基層委員會委員因工會活動佔用的生產或工作時間;其它依法參加的社會活動。

第十一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 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 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 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 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依法破產時,勞動者有權獲得其工資,在破產清償中用人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規定的清償順序,首先支付欠付本單位勞動者的工資。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根據本規定,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 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來自職Q用戶:第一時間

Ⅵ 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內濟損失的,用容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Ⅶ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是指什麼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中「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專」,一般屬是指:應當由勞動者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個人所得稅;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損失應當賠償部分;勞動者因為個人原因佔用用人單位資源應當支付的使用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墊付的費用;其它法律法規允許從工資中扣除的費用。

Ⅷ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中,支付周期不超過一個月的工資和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工資。怎麼理解

可以了,勞動法來有規定離源職可以要求公司當天內結算完成全部工資~如果公司沒有執行,你的要求,可以致電勞動局求助的。
但是現在很多公司操作,除非員工特別要求一次性結算工資,一般都會放在工資表裡面,跟其他員工一樣處理

熱點內容
深圳特區房產登記條例 發布:2025-05-09 06:07:52 瀏覽:977
上地法庭法官 發布:2025-05-09 06:05:57 瀏覽:928
1999年刑法 發布:2025-05-09 06:03:03 瀏覽:759
武漢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9 05:46:04 瀏覽:550
社會與法普法心債 發布:2025-05-09 05:41:41 瀏覽:878
法院案件裁決 發布:2025-05-09 05:21:00 瀏覽:150
律師的編制 發布:2025-05-09 05:10:37 瀏覽:444
2016李建偉民法音頻 發布:2025-05-09 04:49:12 瀏覽:428
日本商業道德 發布:2025-05-09 04:49:06 瀏覽:735
刑法犯罪案例 發布:2025-05-09 04:48:26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