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法律法規知識
1. 村幹部需要學習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村幹部需要學習的法律知識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
1、《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998年11月4日修訂通過,自1998年11月4日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決定。
2、《農村土地承包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2年8月29日通過,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2019年1月1日,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生效。通過修法,一些早就落後於農民實踐、阻礙農村發展的條款從法律中刪除。
3、《土地管理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製定本法。
4、《城鄉規劃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集約高效合理利用城鄉土地,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特製定本法。
5、《食品安全法》
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9年2月28日發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作出修改。
2. 農村政策法律法規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如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專《中華人民共和國屬農村土地承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勞動合同法》
《工傷保險條例》
《法律援助條例》
《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民法通則》
3. 適用於農村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沒有專門針對農村這種說法,你得看是什麼事情,我們對法律的劃分是以社會關系來劃地
4. 我國農村法律法規有哪些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土地承包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農村醫療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等
5.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有哪些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如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答地承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勞動合同法》
《工傷保險條例》
《法律援助條例》
《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民法通則》
6. 農村法律法規包括什麼內容
我國農民有九億,各方面的基本法都會涉及到農村,如國家憲法、刑事、民事、行政回等三大部門實體法與程答序法,均涉及廣大農村。還要加上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專業法律法規。主要關於農村的法律有《農業法》、《林業法》、《漁業法》等,和農民利益聯系比較密切的有《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權法》《村民組織法》等。其他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就太多了,需要用的時候再去「法律法規網」查看。
7. 請問當前農村有哪些法律法規
各方面的基本都會涉及到農村,因為我國農民有九億,忽視農村是不行的;但因為農民的法專律意屬識相對淡泊,在維護自身權益方面很少通過法律途徑,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律所集中在城市。據我所知,主要關於我們農村的法律有《農業法》、《林業法》、《漁業法》等,和農民利益聯系比較密切的有《土地管理法》、《物權法》等。其他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就太多了,自己需要用的時候再去查看。
8. 農村有哪些長用的法律法規
常用的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版民共和國權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法律援助條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各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至於憲法、民法通則、刑事法等系列那是每個人都相關的。
9. 農村養殖法律法規
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於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 220號)
其中有規定:
(一) 申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企業或個人,無論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還是其他企業或個人,需經鄉(鎮)人民政府同意,向縣級畜牧主管部門提出規模化養殖項目申請,進行審核備案。
(二) 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申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經縣級畜牧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鄉(鎮)國土所要積極幫助協調用地選址,並到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用地備案手續。涉及佔用耕地的,要簽訂復耕保證書,原則上不收取保證金或押金;原址不能復耕的,要依法另行補充耕地。
(三) 其他企業或個人申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經縣級畜牧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縣(市)、鄉(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積極幫助協調用地選址,並到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用地備案手續。其中,生產設施及綠化隔離帶用地佔用耕地的,應簽訂復耕保證書,原址不能復耕的,要依法另行補充耕地;附屬設施用地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按照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和要求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四) 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要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以出租、轉包等合法方式取得,切實維護好土地所有權人和原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有關手續完備後,及時做好土地變更調查和登記工作。因建設確需佔用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的,應根據規劃布局和養殖企業或個人要求,重新相應落實新的養殖用地,依法保護養殖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