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條例內容
A. 快遞新規有什麼內容
5月1日起,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泄露寄件人隱私等行為都將受到處罰。
另外,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B. 快遞物品丟失適用合同法哪些條例
快遞物品丟失或損復失賠償,應制當適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有關規定。
在實踐中,快遞公司通常參考郵政普遍業務賠償限額的規定的做法,通過在運單上印製保價條款,對於沒有保價的物品最高不超過運費的3倍進行賠償。而運輸合同的保價條款屬於典型的限制承運人責任的格式條款,保價條款能否適用,法院須進行審查。根據《合同法》第39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應對其中的免責、限責條款盡到提示、說明義務,否則對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撤銷或認定該條款無效。
C. 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什麼內容最受關注
8月29日消抄息, 近日,國務院法制襲辦就《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從全國消協系統收到的約300條消費者所提修改意見看,關注集中的前五位分別是快件延誤、丟失、損毀的賠償問題;快遞企業義務及民事責任;貴重物品、保價和保險問題;行政監管及處罰;簽收問題。
快件被冒領、被私拆,個人信息被出售、被泄露,這些是消費者常常遭遇的權益痛點,迫切需要相關法律予以維護。有消費者建議,加大對快遞企業不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安徽消協認為,通過從業禁入加強管理,並建議增加「快遞從業人員有本條行為的,5年內不得從事快遞行業」。
行業有了規范,肯定就會好多了。
D. 為何要制定快遞暫行條例
據報道,2月27日國家郵政總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制定快遞暫行條例專,正是為了保障我國快遞屬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促進高質量發展、建設郵政強國,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用郵需求。
此次發布的快遞暫行條例是在我國快遞業實現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的。
E. 中通快遞員遵守條例有哪些
部門規章制度:
1、熱愛公司、熱愛中轉部,盡忠職守。
2、遵守公司各項章程。
3、愛護公司財物,愛護轉運部公物,不浪費、不化公為。
4、維護公司榮譽,維護中轉部聲譽,不作任何有損公司及中轉部的行為。
5、准時上班,對所負責的工作爭取高效,保質保量,不拖延、不積壓。
6、待人接物要謙和,謹慎保持與公司個部門及關聯單位的良好關系。
7、服從上級領導,如有不同意見,須先執行後反映8、嚴謹操守,不得收受與公司及轉運部業務有關聯的各種好處及回扣。
9、著裝儀表整潔大方,勿穿著花俏誇張服飾。
10、須保持作業環境的清潔安全,不準在公司轉運部吃飯;不準在上班時間吃零食;不準在公司轉運部抽煙。
11、工作時須全神貫注、細致認真,不做無謂的閑聊。
12、嚴禁用轉運部電話私聊,業務電話應簡潔明了。
13、需要調班、工休時,須經上級領導批准後方能生效,不準擅自離崗。
14、病假休息者在上班前一小時內須向主管領導請假,次日上班後補齊假條,同時附上醫生證明或病歷;事假須提前一天向部門經理書面提出申請,經同意後方可請假。
15、職員辭職須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經上級領導批准且工作交接清楚後方可辦理離職手續。
16、分工合作,轉運部全體職員須時刻提醒自己的職操職守,盡心盡力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並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
17、轉運部管理人員須注意自身涵養,以身作則,領導員工同舟共濟,增強團隊精神建設,提高工作情緒。
18、每周例會,轉運部全體職員須參加,如有特殊情況,應及時通知上級。
F. 快遞暫行條例
等著出吧
G. 《快遞暫行條例》都有什麼規定
5月1日消息, 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快件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一張快遞單上,收件人手機號碼被部分隱藏。
損壞索賠
——可要求快遞運單所屬企業或服務企業賠償
在運送途中,因快件損壞或丟失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
關於索賠問題,《條例》規定,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型大小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另外,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來源:網易新聞
H. 《快遞暫行條例》公布,哪些不能寄
這個很多很多,在這一兩句話說不清。像什麼化學類物品,粉末、液體、包括電池、人民幣、野生動物製品、古董等,都是不能郵寄的。這些在每個快遞網點,都應該有明確公示。
I. 快遞暫行條例要求了什麼
國務院公布了《快遞暫行條例》,這個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將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回應了哪些行業「痛點」?
問
快件延誤、丟失
誰來賠
收寄快件,大量用戶個人信息流轉於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如何預防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是快遞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條例》從多個層面保護用戶信息安全。首先,《條例》禁止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減少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點,明確了企業搜集用戶信息的行為邊界。
其次,根據《條例》,快遞企業應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有責任採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對於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而對於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非法檢查他人快件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一般情節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法律法規最重要的作用是規范預期,這個條款將對私拆包裹、非法檢查他人快件等行為起到震懾作用。」劉俊海說。
J. 快遞新規對你有哪些新要求
2 月 7 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快遞暫行條例》,該項快遞新規已經於 5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規定寄件人交寄快件時,需要提供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條例》規定在未定期銷毀快遞運單;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等情況,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將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 5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