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娛樂管理條例
❶ 北京市關於跳舞場所最新要求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9號
現發布《北京市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管理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8月22日
北京市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實施《北京市文化娛樂市場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根據《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以下簡稱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單位,均須遵守《條例》和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歌舞娛樂場所是指歌廳、舞廳、卡拉OK廳(含附設激光卡拉OK設備的茶座、餐廳)等娛樂場所。
第三條市文化局是本市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主管機關;區、縣文化文物局負責本轄區內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條申請從事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面積適宜、並符合安全、消防有關規定的固定場所。
二、有與場所規模相適應,並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的燈光、音響設備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
三、歌舞娛樂場所負責人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一定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藝術修養,並經市文化局崗前培訓合格。
四、有同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專職管理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五條申請從事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必須持有關材料到所在地區、縣文化文物局申領經營許可證,持許可證向所在地公安機關申領安全合格證,並持兩證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領營業執照。
區、縣文化文物局應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給予批准或不批準的答復。
第六條經營者變更登記事項,須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領取許可證之日起滿半年不開展經營活動或停止經營活動滿一年的,視為歇業,由原發證機關收回經營許可證。
歌舞娛樂場所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一年。經營者必須每年向發證機關申報核驗換領新證後,方可繼續營業。未經核驗換領新證繼續經營的,視為無證經營。
禁止塗改、轉借、出租經營許可證。
第七條從事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維護場內秩序,保持場內清潔衛生和良好通風。
二、對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和業務培訓。
三、按核準的容量控制入場人數,不得超員。
四、不得轉包經營。
五、場內音響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標准,不得干擾四鄰。場內照明度應適度,不得低於5勒克斯。
六、各項經營收費,必須明碼標價。
七、不得擺放、出售、飲用烈性酒,舞池內禁止吸煙。
八、不得聘用未經市文化局登記或者批準的樂隊、歌手和其他表演人員在歌舞娛樂場所內演出。
九、未經市文化局批准,不得組織專場和組台性演出活動。
十、演奏、演唱、播放的樂曲、歌曲不得違反《條例》第十條規定的內容。播放或者供點播的音像製品,必須是國家正式出版發行或者經廣播電視行政機關審定的音像製品。演奏、演唱、播放供點播的樂曲、歌曲,應備有曲目單。
十一、不得以僱人或者由服務人員陪座、陪舞、陪飲等色情手段或者其他不健康手段招徠顧客。不得容留他人從事色情活動。開設包間必須保持良好的透明度。
十二、不得允許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入場,並設置明顯禁入標志。
十三、接受文化、公安、工商等行政機關的監督管理,並照章交納稅費。
第八條凡應聘在歌舞娛樂場所從事演出活動的人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從事演奏的樂隊和演唱的歌手,必須到市文化局登記注冊,辦理樂隊或者歌手證。
外省市樂隊、歌手在本市歌舞娛樂場所從事演奏、演唱活動,必須持所在地縣以上文化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樂隊、歌手證或者開具的證明信,到市文化局辦理登記手續。
二、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的演職員在歌舞娛樂場所從事業余演出活動,必須由歌舞娛樂場所負責人持演員所在單位開具的證明和雙方協議書到所在地區、縣文化文物局登記。
三、外國和港澳台地區的樂隊、歌手及其他表演人員在本市歌舞娛樂場所從事演出活動,必須由歌舞娛樂場所負責人按國家有關對外、對台文化交流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九條參加歌舞娛樂場所活動的人員,必須自覺遵守和維護場內秩序,尊重表演人員和服務人員,愛護場內設施,接受管理人員的管理。
對不遵守上述規定、擾亂秩序、影響治安的,歌舞娛樂場所管理人員應予批評勸阻,勸阻無效,可送交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條各級文化行政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時,必須出示文化娛樂市場檢查證。
第十一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由文化行政機關按下列規定處罰:
一、違反第五條第一款、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的責令停業,沒收非法所得,視情節輕重處以非法所得1至2倍罰款。
二、違反第六條第一款規定的,予以警告,並處以500元以下罰款。
三、對違反第六條第四款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經營許可證。
四、對違反第七條第八項規定的,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1至5倍罰款。
五、對違反第七條第十項規定的,責令停止演出、演播或者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和非法經營的物品,處以非法所得3至10倍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經營許可證。
六、對違反第七條第十一項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3至10倍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經營許可證。
七、對違反第七條第十二項規定的,予以警告,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
八、對違反第七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七項、第九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視情節輕重處以非法所得1至2倍的罰款。
九、對違反第七條第十三項規定的,予以警告,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責令停業整頓。
違反本辦法規定,屬演出、工商、稅務、治安、消防等管理方面的,由文化、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文化行政機關給予吊銷經營許可證處罰後,應立即通知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分別收回安全合格證、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注銷經營項目。
因違反本規定被吊銷經營許可證的歌舞娛樂場所,從經營許可證被吊銷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申辦。該場所的負責人,不得再從業於歌舞娛樂場所。
第十三條本辦法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市文化局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修訂的《北京市歌廳管理暫行辦法》和市政府辦公廳1988年12月25日京政辦發<1988>37號《北京市營業性舞會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❷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條如何理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文化主管部門依法予以取締"
可以單獨執法。法律中的頓號表明是選擇性,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文化主管部門」可以單獨執法予以取締,吊銷本部門辦法的許可證。
❸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的相關背景
促進文化市場繁榮
要從促進文化市場繁榮發展的高度,認識加強娛樂場所管理的重要意義,切實組織《條例》的學習宣傳活動。
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是各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遵照管理是為了促進繁榮的工作思路,以《條例》的頒布施行為契機,加強對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管理工作,推動娛樂市場有序繁榮和健康發展。各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要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站在全局的立場上,統一對加強娛樂市場管理重要意義的認識,採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改進管理工作方式,認真依照《條例》履行職責,使娛樂場所管理工作躍上一個新台階。
各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情況制定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條例》的實施方案,在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盡快組織娛樂場所的管理和稽查人員學習掌握《條例》的各項規定,明確管理職責,提高執法水平,規範文化行政執法行為。同時,要對娛樂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和主管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嚴格按照《條例》規定開展經營活動,規范經營行為。要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國際互聯網路等大眾傳播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條例》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容。文化部定於1999年7月5日至11日開展全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宣傳周活動,請各地根據文化部《條例》宣傳提綱抓緊做好工作。
依法審核娛樂場所,整頓娛樂場所經營秩序。
各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在《條例》施行前,暫停新的娛樂場所的審核工作。對《條例》施行前已經批准設立的娛樂場所經營單位,在1999年12月31日以前重新辦理審核手續,不符合《條例》規定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送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其《營業執照》。結合重新審核工作,對現有娛樂場所徹底清理整頓,堅決打擊違法經營活動。
審核范圍
根據《條例》第二條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應當重新審核的娛樂場所包括:1.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包括歌廳,舞廳,卡拉OK廳,夜總會等;2.營業性游藝娛樂場所,包括電子游戲機、游藝機娛樂場所,以及檯球、保齡球等游戲、游藝娛樂場所;其中電子游戲機,是指通過電子屏幕顯示活動聲光、影像的游藝機具;3.營業性多功能綜合娛樂場所;4.其他兼營娛樂項目的場所,包括含有歌樂手演唱、演奏等表演活動的酒吧、茶座、餐廳、咖啡廳等營業性場所;設有卡拉OK包房或者設有卡拉OK設備等娛樂設備的茶座、餐廳等營業性場所;5.其他營業性歌舞、游藝等場所。
審核內容
根據《條例》第八條,要求娛樂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向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提供下列文件:1.申請報告;2.章程;3.法定代表人和主管人員的有關證明材料;4.場所設施、器材設備資料;5.經營場所房屋或者其他場地使用證明;6.經營場所地理位置圖及平面圖。實行俱樂部會員制等經營形式的,應當提供俱樂部章程等有關材料。
娛樂場所經營單位的章程應當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須載明下列主要事項:宗旨;單位名稱、地址和場所名稱;經濟性質;注冊資金數額及來源;經營范圍和娛樂項目;組織機構及其職權;法定代表人的產生程序和職權范圍;勞動用工及收入分配製度等。
審核條件
經營場地和營業面積應當符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娛樂項目的器材設備應當符合國家行業技術標准及有關規定;對顧客人身安全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游藝機具,應提供有關部門出具的安全合格證明。娛樂場所不得在可能幹擾學校、醫院、機關正常學習、工作秩序的地點設立;從實際出發,在中小學校周圍二百米以內禁止設立電子游戲娛樂場所,並禁止在室外從事電子游戲經營活動。娛樂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管人員曾經因經營娛樂場所被吊銷《營業執照》未滿五年的,或者因從事違法活動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尚未結案的,不予審核。
審核程序
娛樂場所經營單位應當首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管理職責審核合格,核發審核合格文書。然後由公安機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和許可權審核,並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注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可經營。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合格文書由省級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改建、擴建、拆除或者暫停營業、歇業的娛樂場所應當向原審核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備案手續。合並或者分設娛樂場所應當依照《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手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對受理的審核申請,應當在30日內作出審核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決定,並及時通知申請人。不合格的要說明理由。
❹ 四川省娛樂場所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設 立
第六條 設立娛樂場所應當符合省以上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總量與布局規劃、使用面積;其中,游藝娛樂場所應符合游藝機、游戲機分區經營要求。
不得在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七條所列地點設立娛樂場所。
設立娛樂場所應當有與開辦娛樂場所經營項目相適應的資金,有符合規定的技術監管設備;娛樂場所名稱應當符合行業特點。
第七條 設立娛樂場所,應當向所在地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的娛樂場所,應當向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娛樂場所籌建期間,申請人向文化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業務咨詢,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履行告知義務,加強籌建服務指導。
第八條 申請人取得公安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等部門核發的批准文件後,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印製的娛樂經營許可證,許可證應當明確有效期限;申請人持娛樂經營許可證和有關批准文件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娛樂場所取得營業執照後,應當在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公安機關備案。
第九條 文化、公安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等部門對受理的申請,應當在法定審批時限內作出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同時告知其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十條 申辦娛樂經營許可證,應當向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申請材料,申請材料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載明單位名稱、地址、場所名稱、經營性質、經營項目、注冊資金數額和來源等內容的申請報告。
(二)工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三)投資人、擬任法定代表人和其他負責人身份證明以及確無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五條所列情形的書面申明。
(四)經營場所的產權證明;租賃經營場所的,提交使用權證明。
(五)娛樂場所地理方點陣圖、內部布置平面圖。
(六)娛樂場所設施設備、技術監管系統的有關材料。
(七)公安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等部門核發的批准文件和法律、法規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娛樂場所的,還應提交商務部門核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第十一條 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受理娛樂場所設立申請,應當依法進行公示,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程序舉行聽證。公示、聽證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審批期限內。
第十二條 娛樂場所增加、變更游藝機、游戲機機型、機種、電路板或者對娛樂場所進行改建、擴建,或者變更娛樂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事項,應當向原發證機關申請重新核發許可證,並向原公安機關備案;需要辦理變更登記的,應當依法向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三條 延續娛樂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原發證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准予延續的決定;不準予延續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准予延續。
第十四條 娛樂場所逾期未辦理娛樂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延續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依法辦理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
❺ 急需兒童娛樂場所規章或各種制度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設立的消費者自娛自樂的營業性歌舞、游藝等場所(以下統稱娛樂場所),必須遵守《條例》和本辦法。
第三條 本市對娛樂場所的發展實行規模控制、布局合理的方針。
本市提倡健康有益的、大眾化的文化娛樂活動,鼓勵和扶植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的文化娛樂活動,培育和發展農村文化娛樂市場,限制不適於發展的娛樂項目,依法打擊娛樂場所內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四條 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依法對娛樂場所進行管理。
第五條 下列地區不得設立娛樂場所:
(一)東西長安街及延長線(建國門至復興門)。
(二)中央黨、政、軍等主要機關周邊200米之內。
(三)大、中、小學校周邊200米以內。
(四)居民樓內(含商住兩用樓)。
(五)市政府規定的其他不宜設立娛樂場所的地區。
第六條 下列場所內不得設立電子游藝場所:
(一)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
(二)青少年宮、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
(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
第七條 在本辦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范圍以外的其他市級以上黨、政、軍等機關和區縣級以上醫院周邊200米以內申請設立歌舞娛樂場所、電子游藝場所,申請人應當在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指定報紙上就該娛樂場所的設立意向連續公告三次,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30日內,上述范圍內的機關、醫院不提出反對意見,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方可受理。
第八條 設立娛樂場所,其經營面積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歌舞娛樂場所的經營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上。
(二)檯球廳經營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球台間距不少於1.5米。
(三)電子游藝廳經營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上。
第九條 設立娛樂場所除具備《條例》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應當具有中等以上學歷。
(二)場所內的燈光、音響必須符合文化部頒布的技術標准,操作人員必須有文化行
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資格證。
(三)娛樂場所內的設施、設備應符合《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並按要求配備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器材。
第十條 申請設立娛樂場所,應當向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書面申請。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三)擬任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簡歷、學歷證明。
(四)組織機構、章程和規章制度。
(五)經營場所的產權證明或使用證明。
(六)設備名稱、型號和數量及歌舞娛樂場所使用的音像製品來源、數量。
(七)歌舞娛樂場所燈光、音響檢測合格證明。
(八)場所地址方點陣圖和場所平面圖。
第十一條 申請設立娛樂場所,應當向公安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場所建築安全使用證明和場所平面圖。
(二)場所防火檢驗合格證明。
(三)場所內大型設施、設備(指迪斯科舞廳、大廳內的大型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證明。
(四)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的擬任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無《條例》第十條所列情形的證明。
(五)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審核合格證明。
(六)場所安全保衛制度。
第十二條 下列經營單位不受本辦法第五條、第七條、第八條的限制;
(一)星級賓館、飯店。
(二)營業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場或寫字樓,以及集歌舞、電子游藝、檯球等娛樂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娛樂服務場所。
第十三條 申請設立娛樂場所,申請人須持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的材料,到區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辦理審核手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應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予以審核;對不符合條件給予書面答復。申請人經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審核合格後,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注冊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經營單位內設娛樂場所的,應當單獨辦理營業執照。
第十四條 娛樂場所經營單位在領取營業執照後30日內向公安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從業人員登記表和保安公司出具的保安人員情況材料。
(二)經營場所火災和公眾責任險保險單復印件。
第十五條 有營業性演出的歌舞娛樂場所,須遵守國家營業性演出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 歌舞娛樂場所須在明顯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電子游藝場所須在明顯位置設置未成年人非法定節假日禁入標志。對未成年人的年齡有異議的,應請其出示身份證明。未成年人在法定節假日進入電子游藝場所,須由成年親屬陪同。
前款所稱法定節假日包括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際兒童節、國慶節和雙休日。
第十七條 電子游藝場所使用的機型、機種、電路板由區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電子游藝場所增加或更換機型、機種、電路板的,自增加或更換之日起3日內報區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未經審核的,不得從事營業活動。
第十八條 娛樂場所的營業時間不得早於8時,晚於凌晨2時;特殊情況經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
第十九條 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條 娛樂場所的安全管理,必須遵守《條例》和下列規定:
(一)歌舞娛樂場所定員標准為歌舞廳每2平方米1人。
(二)保安人員數量按場所核定定員的一定比例配備,定員不足100人的,保安人員
不得低於5名。
(三)娛樂場所內設置的包間、包廂,應當在房門上安裝高度適宜、面積不小於0.2平方米、能夠展現室內整體環境的透明窗口,不得設置內鎖和套間、衛生間;設置長明燈,不得設置可調燈光。
(四)禁止在歌舞娛樂場所內以陪酒、陪舞、陪唱等形式從事有償陪侍活動。
(五)電子游藝場所不得給予消費者貨幣、獎券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物質獎勵。
第二十一條 向娛樂場所經營者出租場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向承租人進行遵紀守法的宣傳教育,積極協助公安機關做好防火、防盜和防止發生治安案件的工作。
(二)發現承租人有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嫌疑的,應當予以制止,並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不得包庇、縱容。
第二十二條 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每年對娛樂場所的審核項目進行年檢。
第二十三條 未經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審核,擅自設立娛樂場所經營單位的,或者娛樂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條例》規定情節嚴重,必須立即制止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予以取締,並可以暫扣其從事違法經營所使用的器材設備,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暫扣器材設備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
第二十四條 娛樂場所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擅自延長營業時間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放任、包庇、縱容違法行為的,由公安
機關予以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不按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辦理年檢或年檢不合格仍繼續營業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予以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娛樂場所經營單位因違反《條例》規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的,自執照被吊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申辦原經營項目,該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不得再從業於娛樂場所經營活動。
第二十八條 各級文化、公安、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參與娛樂場所經營活動,或者為違法行為者通風報信、提供保護、包庇違法行為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屬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在遠郊區縣設立的娛樂場所經營面積標准可以適當降低,具體標准由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三十條 有音樂演奏或卡拉0K設備和表演活動的旱冰場、酒吧、茶座、餐廳等場所兼營娛樂項目的,參照《條例》和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一條 在本辦法實施以前已開辦的娛樂場所,應當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3個月內按《條例》和本辦法規定整改;凡不符合《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應當限期轉業或停業。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娛樂場所員工基本規章制度
(1) 嚴格遵守作休時間,上下班打卡簽退,不無故缺席,不擅自職守,有事請假。
(2) 當工作需要加班加點時應服從安排。
(3) 上崗前檢查個人儀容儀表,保持精神飽滿,情緒愉快。
(4) 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聽的不聽,不該看的不看,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5) 上崗時不吃零食、不吸煙、不會客、不接聽私人電話。
(6) 不向客人索要物品、小費、私收回扣、不隨意接受禮物。
(7) 不亂動客人的物品,不亂拿客人遺失拋棄的物品。
(8) 任何情況下不客人爭辯,不與領導同事爭辯。
(9) 愛護公共財產,節約能源。/
(10) 不依次充好,缺斤短量,不任意變動收費標准。
(11) 未經同意員工不得向外界傳播內部一切管理資料及有關消息。
2、 著裝儀容
(1) 服裝:按公司規定服裝上崗。
(2) 工牌:員工工牌一律佩帶於左胸指定位置。
(3) 鞋:工作時間穿指定的工作鞋,鞋面無污,不赤腳穿鞋,女肉色襪,男深色襪。
(4) 頭發:應天天洗頭,保證無頭宵,均貼,不可蓬亂。(男不遮耳、女不披肩)。
(5) 面容:女員工以淡妝上崗,男員工保證隨時面部清潔。
(6) 手機、BP機、相關物品一律不得佩帶上崗及包含各種飾物。
(7) 班前自檢查儀容儀表後方可上崗。
3、 形體規范
(1) 站姿:堅持站立服務,挺胸、收腹、沉肩、兩腳分開15厘米左右,站姿優雅,棉帶微笑。
(2) 眼睛平視服務對象,不斜視客人或東張西望,不得依靠任何物品、不插兜、插腰、抱肩及不良毛病。
(3) 兩手自然下垂或交*。女性以V型為主、男士兩腳與兩肩同寬。
4、 禮節禮貌
(1) 熟悉掌握問候語言,主動問候客人,能夠根據時間、場所、情景、接待對象的不同,准確應用問候禮節。
(2) 熟悉掌握稱呼禮節,根據客人應用不同稱呼親切和諧,盡量記住客人的姓氏、職位,以便再次遇見時准確稱呼。
(3) 熟悉掌握應答禮節,根據場景,准確回答、反應靈敏,應對得體。
(4) 熟悉掌握迎送禮節,根據迎接、送別,做到講究禮儀順序、禮儀形式,語言親切准確示意得體。
(5) 掌握操作禮節,服務操作規范,不打擾客人,禮貌大方。
(6) 當客人走過時,主動問好,當領導經過主動點頭致意。
(7) 對客人時時表示謙虛大方、朴實、表情自然、面帶微笑、態度誠懇。
(8) 尊重客人習慣習俗和動作,不評頭論足,按客人習慣和要求提供服務。
(9) 與客人交談時保持微笑,聲調平穩,站立直腰挺胸,姿態優美,注重傾聽,不插嘴,精神集中,時時表示尊重。
5、 崗位職責(服務員)
(1) 熟悉本區域的設施設備,項目特點,負責本區域的接待及安排工作,為客人隨時提供有效的服務。
(2) 具有本區域娛樂項目的基本知識,熱情大方主動,有禮貌的接待來客,引導、安排客人入座,善於運用語言技巧為客人提供最佳的服務。解決客人要求及疑難問題。
(3) 負責所屬區域的清潔衛生,在主管的領導安排下,每日清潔衛生,保持設施設備的衛生,環境整潔,空氣清新。
(4) 負責場所每日所需工作物品,保證營業的需要。
(5) 遵守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6) 與部門和其他的部門員工緊密配合,協作完成各項工作計劃和安排。
按公司規范內容,對新進員工進行傳幫帶工作。望採納~~~
❻ 公共場所的《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是什麼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娛樂場所的管理,保障娛樂場所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娛樂場所,是指以營利為目的,並向公眾開放、消費者自娛自樂的歌舞、游藝等場所。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對娛樂場所日常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公安部門負責對娛樂場所消防、治安狀況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開辦娛樂場所,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娛樂場所的經營活動。
與文化主管部門、公安部門的工作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不得開辦娛樂場所,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娛樂場所的經營活動。
❼ 文化娛樂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什麼制度
答: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巡查制度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
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巡查制度,發現娛樂場所內有違法犯罪活動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縣級公安部門、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報告。
❽ 如何理解《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
因為娛樂場所經營許可證是由文化部門核發的,公安部門無權吊銷,公安部門負責日常監管工作。所以如果娛樂場所因違反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在公安部門行政處罰後,主管的文化部門是可以視情況予以吊銷許可證等處罰的!
❾ 文化主管部門能否依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四條查處和處罰擅自從事娛樂經營活動的行為
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文化主管部門作回為許可審批答部門,在依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查處擅自從事娛樂場所經營行為時,應當依照《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實施處罰。
❿ 娛樂場所未按規定配備保安的違法行為在沒取得文化許可證時公安機關是否可以處罰
保安不合規的,可以由公安處罰;沒有《娛樂場所經營許可證》公安也可以依法取締。有證的,公安可以向文化部門提出處罰的建議。
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從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由文化主管部門依法予以取締;公安部門在查處治安、刑事案件時,發現擅自從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應當依法予以取締。
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娛樂場所取得營業執照後,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向公安部門備案的,由縣級公安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10)文化娛樂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6個月:
(一)歌舞娛樂場所的歌曲點播系統與境外的曲庫聯接的;
(二)歌舞娛樂場所播放的曲目、屏幕畫面或者游藝娛樂場所電子游戲機內的游戲項目含有本條例第十三條禁止內容的;
(三)歌舞娛樂場所接納未成年人的;
(四)游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機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的;
(五)娛樂場所容納的消費者超過核定人數的。
第四十九條
娛樂場所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3個月:
(一)變更有關事項,未按照本條例規定申請重新核發娛樂經營許可證的;
(二)在本條例規定的禁止營業時間內營業的;
(三)從業人員在營業期間未統一著裝並佩帶工作標志的。
第五十條
娛樂場所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建立從業人員名簿、營業日誌,或者發現違法犯罪行為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報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縣級公安部門依據法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