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加彭勞動法對超時規定
『壹』 加彭的工作環境怎麼樣
在這里生活有點單調,自然環境不錯,空氣清新沒污染,太陽很毒,城市裡車少人少,某個在山腰上的城市更加安靜,坐在椅子上喝杯飲料,聽著風吹過城市的聲音,會感覺很舒適。但是飲食實在是單一,翻來覆去的就那麼些。即將離開,發個帖子叨叨一下。說一段今天的經歷吧,由這件事你們可以看出來加彭人對自己是加彭人有多自豪,對中國人是有多傲慢。今天我帶著同事去辦離境簽證,我男朋友開車送我們去。在移民局中,等待的時候,我男朋友站在了電視機前,擋住了坐在斜對面的某個移民局的工作人員。這個工作人員沖著他說坐下坐下,不坐下就讓你出去了,當然他喊得是法語。我坐在對面的沙發上,只聽見了前面坐下,就轉告我男朋友讓他坐下,他擋住人家看電視了。當時我們都沒太在意。所以他只是往旁邊讓了讓,然後這個人就走上前來,粗魯的一手抓著他的胳膊,一手推著他的背往外走,鑒於我男朋友的脾氣是有些躁的,當時就起了沖突。接著幾個移民局的人就上前來了,直接把我們三人都請了出門。還找我要走了我的加彭居住證,說拿去掃描。這還沒完,之後還把我跟我男朋友帶到他們局長辦公室里,在局長面前告狀,我們解釋是因為你們的人先動手推人,所以我們才跟你們起沖突了。但是人家振振有詞,說我們這里不僅僅是個辦簽證的地方,還是個service policier,也就是警察機構的意思。雖然我們都沒穿警服,但是你們在我們這里,我們讓你坐你就得坐下,你們要尊重我們。我當時還有點不淡定,回了一句,你們讓我們坐下我們是不是必須得坐下,莫非你們讓我們去死我們也得去死?局長一本正經的回復我,你們來這個地方又不是為了去死的。好吧。。。在爭論期間,我方一直堅持是因為你們的人太粗魯了,你們先動手的,然後他們找了幾個黑人來證明,那兩人自然是站在他們那邊的。即使我說是因為他們先動手,也沒轍。局長一直強調雖然我們都沒穿警服,但是我們就是警察,你們在我們這里,我們讓你坐你就得坐下,你們要尊重我們。就像我們去你們那辦事情一樣,你們讓我們到一邊等我們也會等,所以你們來我們這也一樣。還讓我以後跟所有辦簽證的中國人或者一起去的中國人說清楚,這里是警察機關,不能那麼隨便什麼的,讓你坐就得坐。為了息事寧人,我們就解釋了一下:一來他不懂法語,那個人直接沖著他喊,我也得需要時間翻譯轉告啊,他也不是不聽,只是猶豫了一下,後來是你們的人先推人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誤會的,況且我們並不知道那個喊的人是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巴拉巴拉講了一些,局長表示理解。我們也表示我們也是尊重他們的,但是希望他們也尊重我。最後和解了,局長擺擺手,說繼續辦簽證去吧。其實事後看,他們真有點找茬的意思在裡面,加彭人對中國人並不怎麼尊重,在他們心中,中國人有錢,所以我們去買個iphone2手機,他們賣給當地人是十萬非郎,賣給我們變成了三十萬非郎。剛來這里的時候,工人鬧事總是這么叫囂:這里是加彭不是中國!他們的勞動法絞盡腦汁的保護加彭人的利益,中國人要開除一個加彭雇員則要小心翼翼,不能在程序上讓他們抓到一點錯誤。很是艱難。
『貳』 林產品概念
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木製品所用的木材原料如原木、鋸材及木漿來自於俄羅斯、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加彭及索羅門群島等供應國。這些國家存在非法採伐和《雷斯法案》中包含的其他違法行為,用這些木材生產的木製品出口到美國,生產商、出口商與零售商將面臨貨物被沒收、罰款、甚至被監禁的風險。 因此,了解和深刻領會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的內容和進口申報要求,對木製品生產商、出口商與零售商來說,是規避經營風險,減少貿易損失的最佳方法。
讓我們來聽聽參與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的美國司法部環境與自然資源司副司長邁克爾 J. 古茲曼(Michael J. Guzman)、中國林科院國際合作處處長陸文明研究員是如何對該修正案進行解讀的。
一、關於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
1、什麼是美國雷斯法案?
2008年5月22日,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正式生效。這部禁止非法來源植物及其製成品(林產品)貿易的新法律,是對一部具有百年歷史,以首個表示支持該法案的美國國會記議員雷斯來命名的「雷斯法案」修訂而成的。美國《雷斯法案》只是2007年美國糧食、保護和能源法案(俗稱「美國農業法案」)的一部分,一直以來是美國相關機構打擊野生動物犯罪最有力的工具之一。現新的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延伸至植物及其製品(林產品)貿易,它認可、支持其他國家管理本國自然資源中做出的努力,並對企業交易來自合法渠道的植物及植物製品(林產品)提供強有力的激勵。
美國雷斯法案修訂前,有關植物的條款規定很窄,僅限於美國本土植物並列入《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或美國州法律的物種。雷斯法案修訂案後,擴充了針對植物的執法條款,包括樹木、進口、運輸、銷售、接收、獲取或購買違反其他國家法律獲得的植物為非法,擴展了植物的界定包括來自天然林與人工林的林木以及由木材及其他植物製成的產品。
2、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是如何產生的?
多年來,專家們就指出,缺少關於「植物」的內容是雷斯法案一個明顯的不足。與此同時,有相當的證據表明,非法採伐及相關貿易對當地珍貴的生態系統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破壞性影響不斷增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品消費市場,美國自身採取措施打擊來源非法木材和植物製品進口的必要性,修改雷斯法案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2007年來自俄勒岡州的國會議員Earl Blumenauer 和參議院議員Ron Wyden 向國會提出修改雷斯法案的提議,得到美國環境保護組織、工業部門和勞工群體的支持。
3、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植物條款什麼時候開始生效?
2008年5月22日,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植物條款正式生效。美國進口商被要求將於2008年12月15日提供申報信息。
4、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在打擊非法木材採伐方面的做法?
為了解決非法木材採伐以及貿易,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採取以下三項措施:
(1)禁止非法來源於美國各州或其他國家的植物及林產品,如傢具、紙、鋸材的貿易。
(2)要求進口商報告構成其進口林產品木材的來源地、種屬名稱(拉丁名)。
(3)建立起違反該法案的處罰制度,包括沒收貨物和船隻、罰款以及監禁。
5、美國進口商必須申報哪些信息?
(1)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要求進口商在每次船運進口植物或林產品時都要提供基本申報。這些申報的目的是增加木材和林產品交易透明度,以便美國政府更好地執行這部法律。申報必須包括以下內容:植物種類的拉丁名;採伐的國家;數量和尺寸;進口貨值。
(2)如果進口商不知道所采購運輸的林產品材料的原產國或植物名稱,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允許申報每一種植物可能的名稱、可能的產地。
6、申報制度適用於所有林產品嗎?
不是。對於可回收纖維製成的紙製品、包裝材料如紙板或草墊,不需要申報可回收材料的種類名稱及來源地。
7、違法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案例:
(1)一家加利福尼亞公司從X國進口了一船木地板,而製作木地板的木材在Y國採伐時沒有遵守Y國相關法律。
(2)一家出口商故意標低一批運往美國貨物的價值,以避免高額關稅。
(3)一家造紙公司使用了非法採伐木材生產的紙漿並將製成的紙製品出口到美國。
(4)一家單板進口商沒有正確識別其進口產品所使用材料的原產國。
8、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對於非法貿易和不當申報規定了哪些處罰措施?
包括民事行政處罰、沒收交易產品、刑事處罰或監禁。違反《雷斯法案》還可能引起涉及走私或洗錢的指控。《雷斯法案》目前可適用於范圍廣泛的進口木製品與物種,遠遠超過《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出的物種。
二、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對中國林產品進出口的影響。
2008年受大環境影響,反傾銷頻頻施壓,人民幣升值,國內通貨膨脹,石油運輸價格上漲、俄羅斯關稅上調導致進口原木升漲,新勞動法的實施人工成本增加,房地產不景氣引發裝修業的蕭條,美國本國經濟受次貸危機影響導致不景氣、國內需求萎靡,美國國內企業受到大量進口產品的沖擊紛紛倒閉,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保護政策出台如森林認證、以環境保護為幌子的雷斯法案修正案的出台抬高污染門檻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林產品出口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傢具、人造板、木製品(包括木地板)等出口大幅下降,很多出口型企業倒閉、或慘淡經營。
美國是中國林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的實施對中國林產品進出口的影響,一是加劇了中國林產品進出口的困難,可以說是雪上加霜。雷斯法案修正案的通過,美國將會對從中國進口的木材、林產品進行嚴格監管,而美國進口企業會因此深感擔心被罰,而減少進口中國木製口。中國林產品進出口將全面下降。二是中國木製品出口美國門檻大大提高,經營成本、交易成本提高,沒有實力的中小企業極有可能因此被淘汰。三是開始階段難以提供相關合法性證明,因為不僅僅生產商或者出口商要提供,而且產材國也要提供合法證明,涉及面廣。四是美國執法效果的不確定性。美國各州法律訴訟不同,尺度不一,執法復雜性與未知性增大,對出口商是一大挑戰,如今天跟這個州的進口商談成了沒問題,明天跟另一個州的進口商談卻遭遇罰款。
三、中國企業應對雷斯法案的策略:
(1)增強企業環境責任(包括社會責任),建立企業環境責任制度,樹立企業環境形象。
(2)增強企業法律意識:購買原材料時索要相關合法性證明。
(3)充分利用雙刃劍,關注美國客戶情況和政府執法尺度:雷斯法案出發點是保護美國國內企業和市場,嚴格執行勢必首先影響美國企業自己,因此執法尺度會有一定靈活性(各州更不一致)。搞好與美國客戶的良好關系,有助於出現問題時得到妥善解決,因為法案懲罰的是美國自己的企業。搞好與非政府組織的良好關系:很多非政府組織很關心非法採伐和貿易並有相應行動,關系搞好了可以幫助企業,搞砸了也可能被攻擊,如金光集團(APP)攻擊非政府組織海外市場業務開拓遭遇重挫。注意合同條款:明確責任,一旦被罰,共同承擔。
四、歐盟木製品合法貿易立法進展情況。
歐盟為打擊非法木材採伐及貿易實行「歐盟FLEGT進程行動計劃」,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為木材生產國的治理改進和能力建設提供支持;致力於發展與木材生產國簽訂《自願夥伴關系協議》(VPA),以阻止其非法生產的木材進入歐盟市場。此協議是歐盟與木材生產國(也就是FLEGT進程的夥伴國)通過雙邊談判,自願簽署的協議。協議的核心是承諾和行動,核心目標是防止非法木材加入歐盟市場及開展能力建設、發展認證體系。具體措施是雙方建立木材合法性認證、認定、追蹤體系(控制和認可體系以保證合法性)。提供資金、技術、機構支持以提高森林施政。談判進程較為復雜,技術問題多方參與。針對最初產品原木、鋸材、膠合板、單板。局限是沒有包括所有木材產品、只針對夥伴國。
專家認為自願夥伴協議概念不錯,但是執行起來有不確定性,非法性的標准太多,共五六十條,並且各國不同,而且各國的自願夥伴協議(VPA)可以有所不同,可能出現不是違反就是違反那條現象,操作起來棘手。當前巴西堅決反對,拒絕參加;與馬來西亞雙邊談判進程剛半,政府有所動搖;非洲國家相對較為積極,與迦納、喀麥隆、加彭、賴比瑞亞雙邊談判2008年8月已結束談判達成協議;歐盟設了時間表希望中國加入。
二、是努力減少歐盟對非法採伐木材的消耗,並抑制歐盟公共機構可能助長非法採伐活動的投資。
三、是支持歐盟成員國發展可靠的木材跟蹤體系以區分合法木材和非法木材;通過提供准確的森林所有權、社會環境和法律法規的信息來增加透明度;加強政府機構和其他公共機構的能力,以執行現有的法律法規,貫徹管理改革,並處理與非法採伐相關的復雜問題;通過改進森林管理部門、公安、海關和司法部門的協作來增強森林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協助政策改革以保證為合法森林經營提供適當的激勵,並阻止森林犯罪活動;
四、是通過立法執行自願夥伴協議的條款來制止非法木材流入歐盟市場(還在醞釀中);
五、是對FLEGT進程認可(有許可證)的木材採取市場鼓勵政策納入歐盟綠色公共采購范圍,當前歐盟綠色公共采購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制止非法採伐和非法貿易,實施的國家有比利時、丹麥、西班牙、法國、義大利、荷蘭、英國,平均市場份額:10-20%,主要在建築、傢具、紙製品;
六、是與美國雷斯法案相比,雷斯法案涉及面更廣,包括動植物;英國議案僅限木材。雷斯法案表述較為復雜:一方面是內容較多(動植物),另一方面是美國法律條文都很長。英國議案懲罰更嚴厲:監禁最高都是5年;罰款美國5萬美元,英國10萬英鎊(相當於20萬美元)(約4倍)。
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還是較大,英國要求很高,大多數出口到歐盟市場的中國木製品被要求出具FSC證書。
『叄』 什麼是非洲增長和機遇法案
《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概述
美國的《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frica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以下簡稱《法案》),於2000年5月4日和11日分別在眾、參兩院獲得通過,5月18日由柯林頓總統簽批,並於10月1日起生效,期限至2008年9月30日。2002年 8月1日,《法案》修正案,即《法案》第二期獲得通過。
《法案》為48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以下簡稱"黑非洲")國家提供了單方面貿易優惠條件,符合該法案條件的黑非洲國家在8年內可按普惠制(GSP)向美國免稅出口460種商品。其中在《法案》安排下受益最顯著的是紡織品和服裝,而且其中5類可免關稅、免配額口
黑非洲國家普遍對《法案》表示歡迎。美國政府則表示,該法案可以加快非洲改革,促進非洲獲得美國的專業技術、信貸和市場,以及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開辟高層對話等途徑,給美國和非洲長期關系帶來變化,並幫助非洲實現繁榮。可以說,該法案的簽署和實施,是非洲與美國雙邊貿易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2003年1月,在模里西斯舉行的第二屆美非經濟論壇上,美國總統布希通過電視錄相向大會宣布,他將建議美國國會將《法案》的有效期延長。該建議一旦獲得美國國會批准,未來《法案》新的有效期將超出2008年。非洲國家對布希總統的動議表示歡迎,並希望能將它延長至2015年。因為自該法案實施以來,黑非洲各國進入美國市場的紡 織品服裝數量大增,一些國家藉此大力投資,興建棉紡和服裝廠,預計今後幾年輸出到美國的紡織品還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法案》的主要內容
(一)受益國的標准
《法案》對受益國提出下列標准:(1)必須已經建立或在建立市場經濟,明確保護私有財產,保證促進經濟自由化;(2)完善的法制體系和政治多元化,已經制定或在制定消除貧困政策;(3)取消對美國貿易和投資的壁壘,建立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保護知識產權;(4)反對腐敗,實行民主民政;(5)改善環境,加強衛生保健,注意食品安全, 增加教育機會;(6)採取措施,不侵犯國際認可的人權,保護勞工權利,消除童工現象;(7)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不能參與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的活動。目前有38個黑非洲國家已成為《法案》的合格受益國。
(二)適用零關稅的商品。
美國確定的非進口敏感性的黑非洲國家商品,都可在普惠制下免稅進人美國市場,這類商品約有460項,包括 石油等戰略性資源。2000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將可享受免稅待遇的商品增加了1800項,包括鞋類、行李、 手包、表、扁平餐具等。
(三)服裝條款
1.《法案》取消了對非洲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口配額。
2.《法案》的合格國家不一定能享受服裝條款的優惠待遇。該法案的標準是:必須能建立起有效的出口簽證體制;調查和杜絕非法轉口與假造文件;建立符合要求的服裝條款實施和認證程序,或正在此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同意 與美國進行海關合作,全力協助美國海關確認產品原產地。對具體國家的簽證體制及認證程序的要求,由美國駐這些 國家的使館根據情況提出。目前有《法案》19個合格國家成為服裝條款受益國。
3. (1)用美國不產的紗線和織物等原料加工製作的服裝;(2)用美國產的紗線和織物等原料加工製作的服裝; (3)以美利奴羊毛和開司米為原料的毛衫;(4)以絲綢、絨、亞麻等其他美國沒有商業產量的原料製成的服裝等,進入美國市場免關稅、免配額。
4.《法案》第一期規定,用黑非洲當地出產的紗線和織物為原料加工製作的服裝可有條件地享受免稅、免配額待遇,即免關稅、免配額進入美國市場的數量不超過美國當年全部服裝進口額的1.5%,且在8年內這個比例將逐步增至3.5%,這個限量之外仍使用最惠國關稅口
而《法案》第二期將上述比例提高了1倍,即到2008年,黑非洲國家按免關稅、免配額出口至美國的服裝佔美國服裝總進口的比例上限由3.5%提高至7%,黑非洲國家對美國服裝出口的年增長率由1.5%上升至3%。
5.對欠發達受益國的特殊政策:對於1998年人均國民收入低於1500美元的欠發達國家,其生產的服裝無論原料產地,即使用任何國家原料生產的服裝出口到美國,可在2004年9月30日前享受免關稅、免配額待遇,數量上限同以上第四條。目前共有32個黑非洲國家符合這一條件,即在原來的38個受益國中除去了6個,即:波札那、納米比亞、加彭、模里西斯、塞席爾、南非。如果這32個國家能達到服裝條款的其他要求,即可享受該項"特殊政策" 但事實上,波札那和納米比亞兩國可以例外地不受該條款限制。
6.美國商務部長將每月監督服裝進口,防止失控。如果進口嚴重影響或威脅到美國服裝工業,總統可下令中止某種產品的優惠市場准人。
7.《法案》對紡織品服裝的原產地規則按照產品必須在受益國"生長、生產或製造"的原則,一般都需要當地海關出具的原產地證,並且監督執行非常嚴格。目前,肯亞、波札那和模里西斯已加入該法案免審進入美國市場簽證系統。
《法案》的實施和作用
非洲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大陸,黑非洲地區尤甚。迄今為止,非洲在政治和經濟上被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 2002年非洲向美國出口也只佔美國全部進口額的2%。《法案》則為非洲提供了一個與產品廉價的亞洲國家、與地理位置優越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國家進行競爭的機會。
《法案》實施三年來,黑非洲國家普遍從《法案》中得到了實惠,盡管程度有所不同。目前自黑非洲國家進口的服裝已佔到美國服裝進口總額的1.5%。其中賴索托對美國出口增長了7倍,已取代模里西斯成為非洲第一大對美國服裝出口國;馬達加斯加的服裝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連續兩年翻番;肯亞2002年對美國出口增長119.5%,創造了5 萬個就業機會;南非擁有非洲最發達的紗線和紡織品工業,2002年對美國服裝出口增長174%,此外,南非通過大力發展製造業(主要是對美國汽車出口),就業人數增加了9萬。
但必須看到,在對美國貿易中,黑非洲國家對美國的依存度遠遠大於美國對非洲的依賴程度。美國是非洲最大的單一國別市場,理論上《法案》涉及的產品雖然有6則多種,但執行的只有紡織品服裝、石油、礦產品(鑽石、鉛)、汽車等少數幾種,其中最主要的是紡織品服裝。
1.非洲資源豐富,尤其是近些年來一些國家相繼發現石油,使美國對黑非洲的關注度加大。非洲原油已佔到美國原油進口總值的18%,奈及利亞、安哥拉分列美國的第五和第八大原油供應國。黑非洲石油供應地位的上升,可使美國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對美國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利用《法案》保證黑非洲對美國的資源出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法案》同時也起到靈活調整美國與黑非洲貿易投資戰略,促進美國對黑非洲出口和投資的作用。黑非洲是世界上最後一塊未開發的大市場,長期以來,黑非洲國家與其在歐洲的原宗主國關系密切,經濟貿易多依賴歐洲,美 國作為後來者欲搶占黑非洲市場,《法案》是個得心應手的工具。
3.《法案》是個非互惠協議,但它不僅有利於非洲國家,更有利於美國自身。首先,《法案》所列產品基本上都是美國需要進口的,擴大產品來源,使其多樣化,對美國消費者有好處。而且,由於目前很難尋找到高品質的非洲織品和紗線,非洲紡織服裝廠商很可能不得不轉向美國購買自己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美國公司可能從中找到新的機會,或者與非洲企業達成默契,並在一些基礎設施項目上進行合作。
4.掌控黑非洲的發展方向。《法案》的優惠條件絕不是元償享受的,美國附加了許多條件,其中一些要求根本與經濟貿易無關,如受益國要實行多黨民主政治、放開經濟、進行私有化改造和反腐敗等。
5.《法案》對促進黑非洲向美國出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石油等資源性商品方面。而作為美國夕陽工業的紡織業,《法案》條款非常苛刻,且審定程序繁瑣,絕大部分黑非洲國家難以真正享受該法案賦予的優惠條件。此外,該法案賦予合格國家的普惠制僅到2008年9月30日,而黑非洲國家目前的生產和出口能力極其有限,因此即使產品免關稅、免配額,也很難想像在此期限前,黑非洲國家的產品會沖擊美國市場,威脅美國國內工業。相反,美國則通過《法案》要求的開放市場條件,逐步擴大對黑非洲的出口,優化商品結構,搶占黑非洲市場。
我國企業如何利用《法案》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而黑非洲紡織服裝業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開發,雙方開展合作的前景廣闊。在非洲投資建紡織服裝廠,不僅符合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帶動出口的政策要求,而且如果在非洲投資獲得成功,投資回報率也是非常可觀的。
1.充分利用東南非共同市場、東非共同體、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等自由貿易區的優惠條件,在非洲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2.充分利用非洲國家與歐盟、特別是與其前宗主國的傳統合作關系,開拓歐洲市場。
3.在黑非洲選擇紡織服裝投資國的基本條件是:政局穩定、基礎設施較好、外資政策和法律環境完善、交通便 利、有原料或方便原料進口、具備一定技術水平、人工成本較低。鑒此,肯亞、納米比亞、馬達加斯加、賴索托、南非、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7個國家可以作為優先考慮的國家。
4.非洲國家棉紡紗及面料普遍缺口較大,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應是鼓勵投資的重點。
5.由於黑非洲各國情況不同,風險不一,可靈活採用直接投資辦廠、合資合營、技術合作、租賃、人股、技術改造、託管經營等多種投資方式。
6.隨著《法案》的實施,非洲各國會充分利用該法案的優惠條件,制訂相關配套政策,大力發展本國紡織服裝業,擴大對美國出口。但由於非洲大多數國家紡織工業基礎薄弱,設施陳舊,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無法跟上國際紡織服裝市場的潮流,它會對具有豐富經驗的中國技工有大量需求,同時也會進口中國物美價廉的紡織服裝設備。這就為我國擴大對非洲勞務輸出和成套設備出口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一些問題
1.非洲國家投資環境比較一般:(1)基礎設施。除南非、模里西斯、納米比亞等幾個國家外,多數非洲國家的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均不夠完善。(2)外匯風險。匯率波動和外匯管制是最主要的兩個問題。(3)社會治安問題。由於非洲國家貧富差距懸殊,失業率高,警力及其裝備有限,甚至存在貪污腐敗現象,致使非洲各國犯罪率較高。(4)工作簽證問題。非洲國家失業率高,各國均嚴格控制外國人在當地長期居留和就業,限制發放工作簽證, 條件苛刻,程序繁復。(5)勞工問題。黑人員工勞動技能較低,勞動積極性差,但工資水平不低,影響了企業生產效率。非洲各國均有詳細的勞動法對本國工人予以保護,且執行嚴格。此外,非洲工會通常勢力強大,工會組織健全, 經常組織罷工,要求提高工資,勞資糾紛較多。
2.由於《法案》紡織品服裝條款苛刻,且有一定的時效性,在短期內似乎更適合手中有定單、有客戶的國內企業。而且從現在算起到該法案規定的期限,我國企業的時間已經不多,有必要抓緊時機採取實際行動。3.要防止非法轉口問題。美國實施《法案》,對非法轉口問題非常重視,監督檢查也非常嚴格。 4.2005年後美國將取消對華紡織品配額限制,而《多種纖維協定》也將於2005年1月終止,非洲國家紡織服裝業面臨同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由於雙方在技術、設備、勞動力熟練程度、銷售等方面的差距,非洲恐怕很難享受到這個政策的好處,這妨礙了非洲國家擴大紡織品生產的積極性。
『肆』 尋找100種適合非洲市場的產品,大家給個建議吧。
《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概述
美國的《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frica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以下簡稱《法案》),於2000年5月4日和11日分別在眾、參兩院獲得通過,5月18日由柯林頓總統簽批,並於10月1日起生效,期限至2008年9月30日。2002年 8月1日,《法案》修正案,即《法案》第二期獲得通過。
《法案》為48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以下簡稱"黑非洲")國家提供了單方面貿易優惠條件,符合該法案條件的黑非洲國家在8年內可按普惠制(GSP)向美國免稅出口460種商品。其中在《法案》安排下受益最顯著的是紡織品和服裝,而且其中5類可免關稅、免配額口
黑非洲國家普遍對《法案》表示歡迎。美國政府則表示,該法案可以加快非洲改革,促進非洲獲得美國的專業技術、信貸和市場,以及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開辟高層對話等途徑,給美國和非洲長期關系帶來變化,並幫助非洲實現繁榮。可以說,該法案的簽署和實施,是非洲與美國雙邊貿易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2003年1月,在模里西斯舉行的第二屆美非經濟論壇上,美國總統布希通過電視錄相向大會宣布,他將建議美國國會將《法案》的有效期延長。該建議一旦獲得美國國會批准,未來《法案》新的有效期將超出2008年。非洲國家對布希總統的動議表示歡迎,並希望能將它延長至2015年。因為自該法案實施以來,黑非洲各國進入美國市場的紡 織品服裝數量大增,一些國家藉此大力投資,興建棉紡和服裝廠,預計今後幾年輸出到美國的紡織品還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法案》的主要內容
(一)受益國的標准
《法案》對受益國提出下列標准:(1)必須已經建立或在建立市場經濟,明確保護私有財產,保證促進經濟自由化;(2)完善的法制體系和政治多元化,已經制定或在制定消除貧困政策;(3)取消對美國貿易和投資的壁壘,建立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保護知識產權;(4)反對腐敗,實行民主民政;(5)改善環境,加強衛生保健,注意食品安全, 增加教育機會;(6)採取措施,不侵犯國際認可的人權,保護勞工權利,消除童工現象;(7)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不能參與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的活動。目前有38個黑非洲國家已成為《法案》的合格受益國。
(二)適用零關稅的商品。
美國確定的非進口敏感性的黑非洲國家商品,都可在普惠制下免稅進人美國市場,這類商品約有460項,包括 石油等戰略性資源。2000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將可享受免稅待遇的商品增加了1800項,包括鞋類、行李、 手包、表、扁平餐具等。
(三)服裝條款
1.《法案》取消了對非洲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口配額。
2.《法案》的合格國家不一定能享受服裝條款的優惠待遇。該法案的標準是:必須能建立起有效的出口簽證體制;調查和杜絕非法轉口與假造文件;建立符合要求的服裝條款實施和認證程序,或正在此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同意 與美國進行海關合作,全力協助美國海關確認產品原產地。對具體國家的簽證體制及認證程序的要求,由美國駐這些 國家的使館根據情況提出。目前有《法案》19個合格國家成為服裝條款受益國。
3. (1)用美國不產的紗線和織物等原料加工製作的服裝;(2)用美國產的紗線和織物等原料加工製作的服裝; (3)以美利奴羊毛和開司米為原料的毛衫;(4)以絲綢、絨、亞麻等其他美國沒有商業產量的原料製成的服裝等,進入美國市場免關稅、免配額。
4.《法案》第一期規定,用黑非洲當地出產的紗線和織物為原料加工製作的服裝可有條件地享受免稅、免配額待遇,即免關稅、免配額進入美國市場的數量不超過美國當年全部服裝進口額的1.5%,且在8年內這個比例將逐步增至3.5%,這個限量之外仍使用最惠國關稅口
而《法案》第二期將上述比例提高了1倍,即到2008年,黑非洲國家按免關稅、免配額出口至美國的服裝佔美國服裝總進口的比例上限由3.5%提高至7%,黑非洲國家對美國服裝出口的年增長率由1.5%上升至3%。
5.對欠發達受益國的特殊政策:對於1998年人均國民收入低於1500美元的欠發達國家,其生產的服裝無論原料產地,即使用任何國家原料生產的服裝出口到美國,可在2004年9月30日前享受免關稅、免配額待遇,數量上限同以上第四條。目前共有32個黑非洲國家符合這一條件,即在原來的38個受益國中除去了6個,即:波札那、納米比亞、加彭、模里西斯、塞席爾、南非。如果這32個國家能達到服裝條款的其他要求,即可享受該項"特殊政策" 但事實上,波札那和納米比亞兩國可以例外地不受該條款限制。
6.美國商務部長將每月監督服裝進口,防止失控。如果進口嚴重影響或威脅到美國服裝工業,總統可下令中止某種產品的優惠市場准人。
7.《法案》對紡織品服裝的原產地規則按照產品必須在受益國"生長、生產或製造"的原則,一般都需要當地海關出具的原產地證,並且監督執行非常嚴格。目前,肯亞、波札那和模里西斯已加入該法案免審進入美國市場簽證系統。
《法案》的實施和作用
非洲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大陸,黑非洲地區尤甚。迄今為止,非洲在政治和經濟上被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 2002年非洲向美國出口也只佔美國全部進口額的2%。《法案》則為非洲提供了一個與產品廉價的亞洲國家、與地理位置優越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國家進行競爭的機會。
《法案》實施三年來,黑非洲國家普遍從《法案》中得到了實惠,盡管程度有所不同。目前自黑非洲國家進口的服裝已佔到美國服裝進口總額的1.5%。其中賴索托對美國出口增長了7倍,已取代模里西斯成為非洲第一大對美國服裝出口國;馬達加斯加的服裝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連續兩年翻番;肯亞2002年對美國出口增長119.5%,創造了5 萬個就業機會;南非擁有非洲最發達的紗線和紡織品工業,2002年對美國服裝出口增長174%,此外,南非通過大力發展製造業(主要是對美國汽車出口),就業人數增加了9萬。
但必須看到,在對美國貿易中,黑非洲國家對美國的依存度遠遠大於美國對非洲的依賴程度。美國是非洲最大的單一國別市場,理論上《法案》涉及的產品雖然有6則多種,但執行的只有紡織品服裝、石油、礦產品(鑽石、鉛)、汽車等少數幾種,其中最主要的是紡織品服裝。
1.非洲資源豐富,尤其是近些年來一些國家相繼發現石油,使美國對黑非洲的關注度加大。非洲原油已佔到美國原油進口總值的18%,奈及利亞、安哥拉分列美國的第五和第八大原油供應國。黑非洲石油供應地位的上升,可使美國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對美國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利用《法案》保證黑非洲對美國的資源出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法案》同時也起到靈活調整美國與黑非洲貿易投資戰略,促進美國對黑非洲出口和投資的作用。黑非洲是世界上最後一塊未開發的大市場,長期以來,黑非洲國家與其在歐洲的原宗主國關系密切,經濟貿易多依賴歐洲,美 國作為後來者欲搶占黑非洲市場,《法案》是個得心應手的工具。
3.《法案》是個非互惠協議,但它不僅有利於非洲國家,更有利於美國自身。首先,《法案》所列產品基本上都是美國需要進口的,擴大產品來源,使其多樣化,對美國消費者有好處。而且,由於目前很難尋找到高品質的非洲織品和紗線,非洲紡織服裝廠商很可能不得不轉向美國購買自己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美國公司可能從中找到新的機會,或者與非洲企業達成默契,並在一些基礎設施項目上進行合作。
4.掌控黑非洲的發展方向。《法案》的優惠條件絕不是元償享受的,美國附加了許多條件,其中一些要求根本與經濟貿易無關,如受益國要實行多黨民主政治、放開經濟、進行私有化改造和反腐敗等。
5.《法案》對促進黑非洲向美國出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石油等資源性商品方面。而作為美國夕陽工業的紡織業,《法案》條款非常苛刻,且審定程序繁瑣,絕大部分黑非洲國家難以真正享受該法案賦予的優惠條件。此外,該法案賦予合格國家的普惠制僅到2008年9月30日,而黑非洲國家目前的生產和出口能力極其有限,因此即使產品免關稅、免配額,也很難想像在此期限前,黑非洲國家的產品會沖擊美國市場,威脅美國國內工業。相反,美國則通過《法案》要求的開放市場條件,逐步擴大對黑非洲的出口,優化商品結構,搶占黑非洲市場。
我國企業如何利用《法案》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而黑非洲紡織服裝業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開發,雙方開展合作的前景廣闊。在非洲投資建紡織服裝廠,不僅符合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帶動出口的政策要求,而且如果在非洲投資獲得成功,投資回報率也是非常可觀的。
1.充分利用東南非共同市場、東非共同體、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等自由貿易區的優惠條件,在非洲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2.充分利用非洲國家與歐盟、特別是與其前宗主國的傳統合作關系,開拓歐洲市場。
3.在黑非洲選擇紡織服裝投資國的基本條件是:政局穩定、基礎設施較好、外資政策和法律環境完善、交通便 利、有原料或方便原料進口、具備一定技術水平、人工成本較低。鑒此,肯亞、納米比亞、馬達加斯加、賴索托、南非、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7個國家可以作為優先考慮的國家。
4.非洲國家棉紡紗及面料普遍缺口較大,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應是鼓勵投資的重點。
5.由於黑非洲各國情況不同,風險不一,可靈活採用直接投資辦廠、合資合營、技術合作、租賃、人股、技術改造、託管經營等多種投資方式。
6.隨著《法案》的實施,非洲各國會充分利用該法案的優惠條件,制訂相關配套政策,大力發展本國紡織服裝業,擴大對美國出口。但由於非洲大多數國家紡織工業基礎薄弱,設施陳舊,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無法跟上國際紡織服裝市場的潮流,它會對具有豐富經驗的中國技工有大量需求,同時也會進口中國物美價廉的紡織服裝設備。這就為我國擴大對非洲勞務輸出和成套設備出口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一些問題
1.非洲國家投資環境比較一般:(1)基礎設施。除南非、模里西斯、納米比亞等幾個國家外,多數非洲國家的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均不夠完善。(2)外匯風險。匯率波動和外匯管制是最主要的兩個問題。(3)社會治安問題。由於非洲國家貧富差距懸殊,失業率高,警力及其裝備有限,甚至存在貪污腐敗現象,致使非洲各國犯罪率較高。(4)工作簽證問題。非洲國家失業率高,各國均嚴格控制外國人在當地長期居留和就業,限制發放工作簽證, 條件苛刻,程序繁復。(5)勞工問題。黑人員工勞動技能較低,勞動積極性差,但工資水平不低,影響了企業生產效率。非洲各國均有詳細的勞動法對本國工人予以保護,且執行嚴格。此外,非洲工會通常勢力強大,工會組織健全, 經常組織罷工,要求提高工資,勞資糾紛較多。
2.由於《法案》紡織品服裝條款苛刻,且有一定的時效性,在短期內似乎更適合手中有定單、有客戶的國內企業。而且從現在算起到該法案規定的期限,我國企業的時間已經不多,有必要抓緊時機採取實際行動。3.要防止非法轉口問題。美國實施《法案》,對非法轉口問題非常重視,監督檢查也非常嚴格。 4.2005年後美國將取消對華紡織品配額限制,而《多種纖維協定》也將於2005年1月終止,非洲國家紡織服裝業面臨同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由於雙方在技術、設備、勞動力熟練程度、銷售等方面的差距,非洲恐怕很難享受到這個政策的好處,這妨礙了非洲國家擴大紡織品生產的積極性。
『伍』 加彭的工作環境如何
總體而言還不錯,但是物價水平高。自然環境不錯,空氣清新沒污染,太陽很毒,城市裡車少人少。近半年來,加彭國內治安狀況較前惡化,治安案件與刑事案件的發生率明顯提高,搶劫、持槍搶劫、甚至命案等惡性案件時有發生,首都利伯維爾也難以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