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所安全規章制度
① 如何提升鄉鎮供電所農電安全管理水平
一、農村電網安全 1.對農村電網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設計,以及檢修、變更、施工、竣工驗收等實行全過程安全監督。 2.農村電網在規劃設計中一定要按照《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程》《農村低壓電氣安全規程》《農村安全用電規程》等相關要求,搜集有關設計資料,寫出初步設計說明書、投資概算、動工圖紙、負荷預測、施工方案等。 3.農村電網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和《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措施》及《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嚴格執行「二票三制」,通過制定危險點分析預控措施,規范施工現場人員行為,杜絕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4.農村電網竣工後,要組織驗收,對所施工的設施要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規定,特別是電力線路的線間距離、交跨距離、對地距離要符合規定。 5.在從事農村電網運行、維護、檢修的工作中,防止發生觸電和高空跌落事故,實行「五步作業法」,能夠推動全所創造穩定的安全生產新局面,提高農電安全管理水平。 6.加大《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建立健全鄉、村、戶三級電力設施保護組織。 二、農村電工安全 1.發揮供電所所長在農村供用電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所長在開展工作中,要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確保不違章指揮,精心組織好各項安全生產活動。 2.目前,鄉(鎮)供電所管理的首要工作應放在農村電工的培訓上,包括業務理論、生產技能、相關法律法規等。 3.建立健全科學管理的規章制度,依照《國家電網公司農電安全生產有關管理辦法》《安全生產法》等,結合鄉(鎮)供電所實際情況,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三不傷害」。一旦發現有違章作業或不安全行為從嚴考核,對已經發生的各類事故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分析處理,認真吸取教訓,採取防範措施,堅決不允許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三、農村居民用電安全 1.加強農村剩餘電流保護裝置管理,防止發生農村居民間接觸電事故。在農村低壓電網安裝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尤為必要,同時也必須告知農村居民用戶:安裝在農村配電台區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不是任何形式的觸電都能保護的,用戶必須安裝家用剩餘電流斷路器,防止家庭中可能發生的直接接觸觸電造成傷亡事故,用電戶應具有自我保護意識。 2.提供優質服務,增強農村居民安全用電意識。目前,大量家用電器進入農家,由於多數農民對這些電器的使用和維護知識知之甚少,農村電工要對電能計量裝置出線側(產權分界點),農村居民用戶室內的電氣線路、設備的安裝、維修,做到耐心解釋:以產權分界點為限,產權屬於誰,誰就是該產權的安全責任人。對於在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或違章建築,及時下達《事故隱患通知書》,限期整改或拆除,否則造成的一切後果由用戶自負。秦州區農電局賈小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