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法規
『壹』 「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規上海正式實施是怎麼回事
中新網上海3月20日電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規——《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20日正式付諸實施。這意味著,上海將建立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最嚴監管長效機制及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以最嚴的法治保障,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
根據《條例》,上海將落實生產經營各環節企業主體責任:將加強食品生產企業標准化管理;強化食品安全全過程式控制制,對食用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臨近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等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條例》還嚴格規范公開食品加工過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等制度。
《條例》探索對網路食品經營的監管。據此,上海將對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自建網站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備案義務,網路食品經營者的公示制度,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管理責任,網路交易食品配送要求等進行規范。鍾燕群說,條例草案強化了重點食品和相關業態的監管,包括,增加了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酒類、食用鹽、糧食等重點食品的監管,將農村集體聚餐納入食品安全監管范疇等。
在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事故處置和社會監督方面,《條例》細化並完善了上海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食品安全事故處置與報告、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食品安全應急控制等措施。《條例》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著力解決食品安全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的問題。據此,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也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管理人員。
當日,上海多個區市場監管部門都出動執法檢查組,開展執法。
『貳』 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新《環境保護法》被譽 為史上最嚴,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新增「按日計罰」制度:新法對持續性的環境違法行為實施按日、連續的罰款。這意味著,非法偷排、超標排放、逃避檢測等行為,持續時間越長,罰款越多。
2. 行政拘留處罰:新《環境保護法》作為一部行政法律,首次規定了行政拘留的處罰措施,對污染違法者將動用最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新法規定,對情節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適用行政拘留;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環境監測機構以及環境監測設備和防治污染設施維護、運營機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3. 嚴懲「保護傘」:新法將拿「保護傘」開刀。其具體規定是:領導幹部虛報、謊報、瞞報污染情況,將會引咎辭職;面對重大的環境違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領導、環保部門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將「引咎辭職」。
二、依據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具體規定如下:
1. 第五十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2. 第六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3. 第六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2)最嚴法規擴展閱讀:過去環保執法過松過軟,環保不守法是常態,而今新環保法實施後,要將這個常態翻過來,讓守法成為常態。「守法是底線,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要守法,這不是高要求,這是一個底線的要求。」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曾如是稱。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環保,制度不斷完善,公民權利意識不斷勃興,我們沒有理由不將環境治理到位。去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明確,要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不斷呵護新環保法的尊嚴,不斷調動執法部門的監管自覺,我們就有理由對環境治理更有信心,對法治建設更有期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環境保鏈爛護法
『叄』 世界上法律最嚴的國家德國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之一的法治國家,「法治國家」這個概念就出自德語,德國制定的法律法規也被不少國家拿去做範本。
仔細研究研究德國的法條,小夥伴們就會發現,德國的法律里,有那麼一些令人噴飯的搞笑法律存在於各種法律條文之中...
今天,我們來盤點十個令人忍俊不止的法規。
一、酒駕自行車
德國是自行車王國,幾乎人手一輛。在德國,如果你喝了酒騎自行車被抓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相關機構不僅會沒收你的駕駛證,你還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還有闖紅燈,邊騎車邊玩手機都要面臨高額罰款呢!
二、 稱呼德國警察 還是Sie
學德語的小夥伴注意了,在德國,根據法律,你必須用 Sie 稱呼而不是 !!!不然你可能會收到高達600歐元的罰款。記住了哈!
三、 打架不能用枕頭
在德國,枕頭被認為是被動型攻擊武器,只有在你被攻擊的時候可以用來反抗。如果你主動用枕頭打人,你可能面對指控~
四、辦公室要有窗戶
在德國的僱傭法律里,所有雇員都有權利要求所工作的環境有窗戶,否則可以認為自身的安全和生命受到威脅。
五、工作期間睡覺摔傷算工傷
如果員工在工作時睡著了並且因此從椅子上摔了下來,那這可以算作工傷,大家可放心大膽的睡覺了……
六、下水道里游泳要辦游泳手續
注意!如果你想在下水道里游泳的話,只有憑有關部門開具的書面允許才能在下水道里游泳。沒有人想在下水道里游泳好嗎!
七、可以光著身子開車,但不可以光著身子下車
德國法律規定可以光著身子開車,但是如果你光著身子下車,那就要被罰款40歐。下車前請記得把衣服穿回去!
八、如果養蜂人不立即追回自己養的蜂,那麼他會失去對這群蜂的所有權
飛啊飛啊,小蜜蜂你一定要記得回家啊~
九、如果你的狗偷走了客人的假牙,並埋在花園里,那麼你必須用責任保險予以賠償。
這條法規不禁讓小編腦洞大開,想不明白狗狗是怎樣從客人的嘴裡把假牙偷走的?並且還埋在了花園里?
十、 德國法律中並沒什麼用的法律
黑森州憲法規定,在黑森州犯罪,嚴重者可以被判處死刑。但是沒有人會被判處死刑,因為這條法律與聯邦憲法《德國基本法》第102條的廢除死刑條款相抵觸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