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在法律淵源上屬於
㈠ 國家頒布的條例是否屬於法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版員行使權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因此,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所頒布的才是法律。國務院頒布行政法規,國務院辦公廳及其下屬的各個部委頒布的管理辦法、條例等不屬於法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條、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
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因此,在沒有法律適用於案件的情形下,法院可以依據相關的帶有國家政策屬性的
管理辦法、條例等作為裁判案件的依據
㈡ 地方市條例屬於什麼淵源
行政法的法律淵源。
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地方性法規是除憲法、法律、國務院行政法規外在地方具有最高法律屬性和國家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
㈢ 以下屬於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是( )。
【答案】:C
本題考查法的淵源。法的淵源簡稱「法源」,主要指法律規范的來源或源頭,是指能作為法律決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資料。法的淵源理論通常把法的淵源分為正式意義上的和非正式意義上的兩種。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以規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現出來的成文法,如立法機關或立法主體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條約等。因此,條例屬於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C項正確。
A、B、D三項: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具有法的意義的觀念和其他有關准則,如正義和公平等觀念,政策、道德和習慣等准則,還有權威性法學著作等。因此,道德、習慣、政策均屬於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㈣ 我國正式法律淵源有哪些
法律分析:
當代中國的正式的法的淵源主要是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件、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還包括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等。(1)憲法。(2)法律①廣義:法律泛指一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②狹義: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此處法律為狹義。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具有規范性的決議、決定、規定、辦法等,也屬於「法律」類的法的淵源。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等。(3)行政法規: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國務院所發布的決定和命令,凡屬於規范性的,也屬於法的淵源之列。我國行政法規的名稱為「條例」「規定」「辦法」。如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4)監察法規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保障國家監察委員會依法履行最高監察機關職責,根據監察工作實際需要(5)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規章包括兩大類,即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①部門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制定②地方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6)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由省、設區的市、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我國的地方性法規,一般採用「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等名稱。7)特別行政區的法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在特別行政區范圍內實施的法律。該法律制定後即可生效,僅需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且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8)軍事法規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的軍事法規以及軍內有關方面制定的軍事規章。(9)國際條約、國際慣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衍生問題:
違法和犯罪的區別是什麼
違法與犯罪的聯系是犯罪一定違法,違法不一定犯罪。 區別是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比違法行為嚴重,犯罪行為大多數要負刑事責任,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與其他一些行為的存在著區別。 首先,違法行為不同於違反道德的行為。 許多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同時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但是,並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同樣,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為並不構成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