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銷毀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7-10 13:51:23
① 企業注銷後印章怎麼處理
企業注銷後,印章的處理方式如下:
原公章:應交由其制發機關進行銷毀。若無制發機關,則企業可自行銷毀。需注意的是,公安機關並不負責處理注銷企業的公章銷毀事宜。
設立的公司印章:一旦公司注銷,其印章通常不會被回收,而是由股東自行決定處理。
非公司制企業法人印章:在辦理注銷時,其印章應交回工商部門。
企業在注銷過程中,務必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妥善處理印章,以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② 使用已經作廢的公章應該怎麼處理
使用已經作廢的公章進行任何活動都是違法的,且此類行為產生的後果是無效的。如果該行為已經對第三方造成了損失,那麼責任方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國家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因撤銷、名稱變更或啟用新章而停止使用舊章時,應當將舊章上交至制發機關進行封存或銷毀,或者按照公安部及相關部門制定的其他規定進行處理。
若使用作廢公章簽署補充協議,這種行為構成了合同欺詐,因此簽署的合同是無效的。情節嚴重者,還可能觸犯合同詐騙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以下勞動合同是無效的:
1.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2. 採用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自訂立之始便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勞動合同的部分內容被確認無效,但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則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有效性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來確認。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