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2 05:19:11

① 寧波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科技創新,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科技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F1]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科技創新的促進及其相關活動。

本條例所稱科技創新,是指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的活動。第三條科技創新促進應當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動,全社會參與的原則,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培育創新主體,完善創新體系,培養創新人才,優化創新環境。第四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科技創新促進工作的領導,採取有效措施,推進科技創新。第五條市和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科技創新促進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科技創新促進的有關工作。第二章科技創新體系第六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制定科學技術進步發展規劃,確定科技創新發展目標、任務、投入、關鍵技術與重大專項等內容,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提高科技創新效率,推動建立和完善各類創新主體緊密聯系、有效互動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第七條鼓勵企業增加研究開發投入,組織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增強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能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企業從境外引進先進技術、設備,鼓勵企業對引進的先進技術、設備消化吸收再創新。第八條高等院校應當組織研究開發機構和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廣和應用。第九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科技創新的要求,統籌規劃、優化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研機構。

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設立科研機構。

科研機構應當面向市場和社會需求,開展科學技術攻關,為企業和社會提供科技服務。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研機構應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產業關鍵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第十條科技創新應當發揮產學研聯合舉辦的科研機構的優勢,實行產學研合作的產業化方式。

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舉辦研究開發機構,或者採取委託開發、聯合開發、共建經濟實體和產學研戰略聯盟等方式,加強產學研合作,實現創新成果產業化。

企業根據發展需要編制科技創新項目、計劃,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研究開發和解決技術難題的,由政府有關部門依照規定給予資助。第十一條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根據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加強物流、港口等現代服務業和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研究開發、推廣應用。

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農業新品種、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推進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的發展。

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海洋安全和環境保護、海洋工程技術等海洋科技領域的研究,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海洋產業發展。第十二條科技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本地產業發展要求,編制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究開發指南,指導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第三章科技創新服務第十三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促進服務科技創新的技術咨詢、技術評估、技術轉讓、專利代理、科技信息、法律服務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完善技術服務市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動建立與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

鼓勵相關行業協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開展科技創新咨詢、評估、經紀等服務。第十四條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等投資興辦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科技企業。

科技企業孵化器應當拓展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實現專業化、社會化、功能化發展。

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依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② 重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第五章  科技創新保障

重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的第五章專門闡述了科技創新保障的相關內容,旨在通過多種途徑促進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


首先,條例強調了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計劃等重大政策制定時應充分聽取科學技術人員的意見,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其次,條例建立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由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旨在提高科技經費的使用效率。


市、區縣(自治縣)政府應逐年提高科技經費投入,確保其增長速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速度,體現了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


整合市級各類財政性專項科技資金,實行分項管理、統籌使用,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科技經費使用效率。


財政性科技經費支持的研究活動涵蓋了從發展戰略研究到科技創新試點示範的多個領域,旨在推動科技創新的全面發展。


財政性科技計劃項目實行專家評審、招標投標、政府決策相結合的立項制度,確保項目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與產業發展相關的項目應由企業組織實施或產學研聯合實施,體現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


對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開發項目,可採取後補助方式給予財政性科技計劃項目立項資助,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


科技重點基礎設施、重大科技工程等建設項目應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公共投資計劃,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政府鼓勵境內外組織和個人捐資設立科學技術基金,支持科技創新活動,並對捐贈實行優惠政策。同時,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創新型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和獎勵,支持其發展。


對本市企業通過商品進口國家或地區認證、進行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備案等活動給予政策扶持,旨在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獎勵,用於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對新產品項目計劃給予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獎勵,支持科技創新。


各級政府應建立財政性資金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制度,優先購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


市人民政府建立了科技發展考核制度,對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科技發展工作進行考核,確保科技創新目標的實現。


市人民政府設立科學技術獎、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等獎勵項目,對發展科學技術事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進行獎勵。同時,對取得國家或市級新產品認定、發明專利授權的企業進行獎勵。


區縣(自治縣)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鼓勵科技創新的獎項,進一步激發地方科技創新活力。


建立和完善財政科學技術經費投入績效評估機制,公開評估結果,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監督檢查,確保科技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監督,提升科技創新效率和質量。


(2)科技創新促進條例擴展閱讀

(2009年7月24日重慶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熱點內容
普通冰凍血漿有效期法規 發布:2025-07-12 11:40:13 瀏覽:261
兩法銜接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2 11:39:29 瀏覽:730
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法律顧問 發布:2025-07-12 11:33:07 瀏覽:270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 發布:2025-07-12 11:32:22 瀏覽:18
肇事逃逸律師 發布:2025-07-12 11:27:24 瀏覽:83
婚姻法法律培訓 發布:2025-07-12 11:10:22 瀏覽:849
道德空洞化 發布:2025-07-12 11:10:05 瀏覽:647
勞動社會保障法最新 發布:2025-07-12 11:03:31 瀏覽:93
社會與法見證網 發布:2025-07-12 10:51:35 瀏覽:719
法官助理考試取消 發布:2025-07-12 10:48:21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