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規劃條例
❶ 大同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主要內容
為加強城市節約用水管理工作,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大同市制定本條例。本條例適用於城市規劃區內使用公共設施供水及自建設施供水的單位和個人。城市實行計劃用水,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並統籌兼顧其他用水。
各級政府應加強對城市節約用水的領導,將城市節約用水納入經濟發展計劃。開展節水周活動,提高公民節約用水意識。鼓勵和支持節水技術研究與推廣,逐步淘汰高耗水項目和設備。
市節約用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城市節約用水工作,負責制定節約用水規劃、計劃,監督指導城市節約用水,推廣節水技術和經驗,管理節約用水項目發展基金。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條例的行為,均可舉報。
市節約用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節約用水發展規劃和計劃,管理行業用水定額,下達用水計劃,考核執行情況。用水單位需申請辦理用水計劃,超計劃用水需繳納累進加價水費。城市節約用水工作需制定發展規劃和計劃,用水單位加強管理,安裝節水設備,安裝計量水表,進行水平衡測試,定期檢測。
工業生產應循環用水,提高重復利用率,建設中水設施,開展污水資源化研究,減少水的漏損量。供水單位需做好設施維護,減少水損。違反規定排放間接冷卻水、未建設中水設施、損壞設施未及時修復等行為將受到處罰。
違反規定擅自供水、轉讓用水計劃指標、改變用水性質、長期超計劃用水不採取措施、未進行水平衡測試等行為將受到限制或核減用水計劃,逾期不改則可能停止供水。城市節約用水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將受行政處分。
本條例適用於大同市城市規劃區內,其他城鎮和工礦區可參照執行。由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❷ 大同市私有房產交易暫行辦法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關於《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為加強對房產交易管理,保障房產買賣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買賣房產必須到大同市房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市交易所)辦理交易手續。禁止私賣私買房產或利用房產交易進行牟利等非法活動。第三條私有房屋交易必須符合下列原則:
1.售房者房屋自住有餘,產權明確,並具備合法的產權證件。凡售房者已居住公產房屋的,其私房不準出售。
2.買方應具有大同市常住戶口證件,以自用為目的。買房後三年之內一般不得將所買房產出售。後若出售,須扣除折舊費後方可進行交易。
3.出售經有關部門批准改建、擴建的房產,產權人應向房產登記部門辦妥房屋變更登記手續後方可出售。
4.凡屬繼承、贈與、交換和分家析產的房產,必須提交公證機關確認的公證書和房產所有證。
5.經人民法院判決、調解、裁定後產權發生轉移的房產,必須提供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和房產所有證。
6.遺失房產所有證者,出售其私產房時必須提交申述原因的報告,街道辦事處證明,並經房管部門核實無誤方可成交。
7.出售本市建城區和郊區鎮建城區內由個人自籌資金、投工投料興建的房產,賣方應提供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經審查無誤後方可辦理交易手續。
8.凡出售已出租的私有房產,賣方應提前三個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
9.凡私人享受國家、單位補貼或以優惠價格購買、建造的房產需出售時,按有關規定辦理。第四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準進行房產交易:
1.產權有糾紛未經確認為合法的私產房;
2.已出租給他人居住因出賣逼遷其住戶的房產;
3.已批准為城市改造或擴建地域內的房產;
4.拖欠國家房地產稅的房產;
5.已列入規劃拆遷范圍、戶口凍結的房產;
6.經市房地產管理局或人民法院裁定限制產權轉移的房產;
7.臨時房屋、違章建築的房產。第五條房產交易可由市交易所介紹買賣雙方商談,也可由買賣雙方自行商議,嚴禁黑市經紀活動。第六條房產交易的價格,買賣雙方應本著按質論價的原則協商,不得隱瞞真實價格,不準投機鑽營任意抬高房價。成交後必須如實向市交易所申報成交價格,經市交易所審查批准後方能辦理過戶手續。第七條單位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城市私有房產。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如因新建或業務擴大等特殊需要,確需購買私房的,應事先報經其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再向市交易所提出申請,並報經市房地產管理局批准後方可辦理交易手續。第八條城市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出售私產房時不準將原佔地皮作價出售或變相作價出售。第九條私房交易的買賣雙方,應持身份證明和房產所有權證到市交易所申請填寫《大同市房產交易申請書》,親自辦理房產交易手續。如本人不能經手辦理的,可由代理人辦理,代理人應有合法的資格證書。第十條房產買賣成交後,買賣雙方應按成交總價的3%向市交易所繳交易手續費;契稅按房產成交總價的6%繳納,由買方負責。第十一條凡違反本辦法第二、五、六規定,私買私賣房產,利用房屋交易進行牟利活動,隱瞞成交價格者,除沒收其全部非法所得、隱瞞金額外,並按其非法所得總額、隱瞞金額的一至五倍處以罰款。第十二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任何人都可以檢舉、揭發。第十三條房產買賣成交後,如發生產權糾葛時,由原賣方負責。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大同市房地產管理局負責解釋。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❸ 城市歷史建築保護的保護范圍
中國1982年11月19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1984年1月5日頒發的《城市規劃條例》,都對保護城市歷史建築作出規定。按照規定,城市歷史建築的保護項目由文化行政部門會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門共同確定,其保護措施納入城市規劃。 中國國務院1982年發出了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通知。對於歷史文化名城,要求在逐步實現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充分保存和發揚其固有的歷史文化特點,並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於集中反映歷史文化的老城區、古城遺址、文物古跡、名人故居、古建築、風景名勝、古樹名木等,要採取有效措施,嚴加保護。列入第一批保護名單的有24 個城市: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 開封、 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編制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時,應根據確定的保護對象的歷史意義、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制定保護規劃和措施,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 除了各級政府確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城市規劃和城市改建中一般應考慮保護的歷史建築為:
①在城市發展史、建築史上有重要意義的歷史建築,即代表某一歷史時期建築技術或藝術的最高成就,或是某種建築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
②具有較強個性特點的歷史建築,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城市的標志性建築(或建築群)。
③著名建築師設計的、在建築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優秀建築。
④藝術價值較高、造型優美、對豐富城市建築面貌有積極意義的某些外來藝術形式的建築。
⑤代表城市發展某一歷史時期傳統的民居建築,通常保留較完整的典型街區。
⑥城市歷史上同某一重大事件或某種社會現象有關的紀念性建築,如唐山市在新建市區內保留的1976年大地震中損壞的建築殘跡,上海蕃瓜弄新建住宅區保留的1949年以前貧民窟中的窩棚建築──「滾地龍」等。
⑦一些同城市文化傳統有關的街區也是重點保護對象,如北京的琉璃廠文化街和大柵欄商業街等。某些造型別致、地方色彩濃厚的街區也可列為保護對象,如江南地區的臨水民居,四川民居,山西晉中、晉南民居等。
❹ 大同市哪裡可以得到規劃圖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辦函〔2006〕81號
山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上報〈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經國務院批准,現通知如下:
一、原則同意修訂後的《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年-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二、大同市是山西省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能源城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做好大同市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堅持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注意完善城市的功能和布局,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依託大同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工業優勢,大力發展其他產業。逐步把大同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三、重視城鄉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2357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主城區逐步形成由城區、御東區、口泉區等組成的組團式用地布局結構。以主城區為中心、以市域中部109國道等交通走廊為發展軸,構建合理的城鎮體系。要在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指導下,做好縣域城鎮體系規劃,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主城區實際居住人口控制在135萬人以內,建設用地控制在127平方公里以內。具體規模要與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根據《總體規劃》確定的空間布局,積極引導產業與人口的合理分布,著力提高人口素質,防止人口規模盲目擴大。堅持集中緊湊的發展模式,切實做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
五、完善基礎設施體系。要重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公路、鐵路相協調的對外交通運輸系統。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公共客運服務系統。統籌規劃和建設城市給水、排水、生活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加快污水處理廠和管網的建設。充分重視城市防災工作,加強重點防災設施和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建立包括消防、人防、防洪和抗震等內容的綜合防災系統。
六、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城市發展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集約化道路,堅持節流、開源、保護並重的原則。要節約利用建設用地,合理開發城市地下空間資源。保護好城市水源地,避免過度開采地下水,通過發展節水技術、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工業、交通和建築節能工作,逐步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嚴格實施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要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嚴格按照規劃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強對煙塵、酸雨、污水、機動車尾氣等的治理,加強以植樹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實現生態良性循環,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城市功能要以人為本,創建宜居環境。要切實做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交通、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將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從方便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與就業出發,保障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現有危舊房屋的改造。
八、切實加強世界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進一步做好雲崗石窟保護區范圍內的治理整頓工作。保護區范圍內的建設活動必須符合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要重視大同古城整體格局和風貌特色的保護,重點做好以鼓樓東西街為軸線的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傳統功能和風貌的保護。要採取劃定保護范圍、制訂專門保護辦法等有效措施,加強對平城遺址保護區和市域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
九、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大同市城市建設、發展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包括各類開發區在內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大同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大同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大同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大同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二○○六年十月十二日
❺ 最新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補償辦法
由國務院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是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而制定的法規文件,是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成熟和完善的表現。現將具體內容與大家分享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共16條:
第一條:拆遷房屋的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拆遷。
第二條: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三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第五條: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六條: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七條:拆遷范圍確定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八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九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條: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一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二條: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三條: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十五條: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十六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辦法共12條:
第一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條: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第三條: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條: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五條: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六條: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七條: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於拆遷安置。
第八條: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九條: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十條: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一條: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十二條: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註:城鎮房屋拆遷賠償管理條例不補償辦法會都大同小異,但也會有所不同,大家要多關注地方相關部門的動態以及時了解城市房屋拆遷信息。
以上就是有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土巴兔裝修網,全行業的領導者。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