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西安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西安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22 14:40:52

❶ 西安市城市綠化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管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第三條城市綠化應當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植護並重的原則,注重生態與景觀相協調,突出古城風貌和歷史文化特色。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綠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城市綠化發展所需資金及綠化用地,保證城市綠地面積逐年增長。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市綠化工作的領導,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等多種形式的城市綠化活動。第五條市城市管理部門是本市城市綠化的行政主管部門。

區縣城市管理部門在市城市管理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本轄區內的城市綠化工作。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根據市城市管理部門的委託,負責本轄區內的城市綠化工作,並接受市城市管理部門的監督。

發改、資源規劃、住建、市場監管、財政、交通、水行政、文物、生態環境、農業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綠化工作。第六條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及其他組織和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城市綠化的宣傳教育,動員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城市綠化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愛護綠化成果和綠化設施的義務,對破壞城市綠化的行為有權制止、檢舉。第七條鼓勵和支持綠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轉化應用,選育、引進適應本市自然條件、節水耐旱及兼顧冬季綠化美化效果的新優植物品種,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增強城市綠化的科學性和觀賞性。第八條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投資、捐資、認養、植樹紀念等方式參與城市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鼓勵城鎮居民在其私人庭院內種植花草樹木,綠化環境。

市、區縣人民政府對在城市綠化建設、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九條市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市資源規劃主管部門,根據本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本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和市轄縣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由所在區縣城市管理部門和資源規劃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條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應當明確綠化目標、規劃布局和各類綠地的面積、控制原則、功能形態、分期建設計劃、建設標准。第十一條資源規劃、城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對下列區域劃定城市綠線,並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一)現有的和規劃的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他綠地;

(二)城市規劃區域內的河岸、湖畔、山坡及道路兩側等城市景觀生態控制區域;

(三)城市規劃區內的風景名勝及古樹名木保護范圍等;

(四)其他對城市生態和景觀產生積極作用的區域。第十二條城市綠線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和調整。

因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對城市綠地布局進行調整,或者因重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變更或者調整綠線的,資源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徵求城市管理部門的意見,並按照規劃審批許可權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調整綠線不得減少規劃綠地的總量。因調整綠線減少規劃綠地的,應當落實新的規劃綠地。第十三條代征綠地是城市公共服務綠化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出租和轉讓。

資源規劃主管部門負責確定代征綠地的位置、規模和四至界限,辦理代征綠地用地審批、土地登記等相關手續。

城市管理部門負責協調建設用地單位辦理產權移交手續,實施綠化任務並進行日常管理維護。

政府儲備項目或建設單位應按規定,將已完成征地補償、拆遷安置、達到土地平整條件的代征綠地移交城市管理部門,並簽訂《代征綠地移交書》。第十四條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項目的綠地率應當達到下列標准:

(一)居住區不低於35%,其中集中綠地面積應當不低於建設工程項目用地總面積的10%;

(二)學校、文化體育設施、機關團體等單位不低於35%;

(三)醫院、療養院不低於35%,衛生院及婦幼保健、衛生防疫站不低於25%;

(四)交通樞紐、倉儲、商業中心等項目不低於25%;

(五)園林景觀路不低於40%;紅線寬度大於50米的道路不低於30%;紅線寬度在40至50米的道路不低於25%;紅線寬度小於40米的道路不低於20%;

(六)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項目不低於40%,並應當建設寬度不低於50米的衛生防護林帶;

(七)公園綠地、防護綠地等其他建設工程項目綠地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列入舊城改造區建設工程項目綠地率達不到前款規定標準的,可比照規定的標准降低5%。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不得減少原有綠地面積。

獨體建築、文物保護街區確因條件限制,綠地面積達不到本條規定標準的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所缺的綠地面積繳納綠地補償費。綠地補償費應當上繳同級財政,專款用於綠地補建。

❷ 西安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199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保護生態環境,綠化、美化城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和管理。
本條例所稱城市綠化,包括城市綠地、樹木、花草及綠化設施等。第三條城市綠化應當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植護並重,逐步擴大綠地面積,提高綠化覆蓋率和綠化水平。
城市綠化應當按規劃廣植市樹中槐和市花石榴。第四條市園林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城市綠化主管機關。區、縣園林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管理本轄區內的城市綠化。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市綠化工作的領導,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城市綠化活動。
城市規劃、環保、房產、土地、市政、工商、交通、水利、農林、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協同園林行政管理部門搞好城市綠化規劃、建設和管理。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城市綠化建設和管理的義務,有權控告、檢舉、制止損害綠化成果和設施的行為。
市、區、縣人民政府或者園林行政管理部門對在城市綠化建設、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綠化規劃與建設第七條綠化建設必須服從綠化規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市園林行政管理部門會同規劃管理部門,根據本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綠化詳細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市綠化詳細規劃,編制本區綠化規劃,經市園林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縣園林規劃管理部門,根據本縣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綠化詳細規劃,報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各單位編制本單位的綠化規劃,報所在區、縣園林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後實施。第八條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的建設項目,總平面設計應有綠化設計方案,安排一定比例的綠化用地,經市園林行政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後,方可辦理建設工程的有關手續。第九條建設工程項目的綠化用地,所佔建設用地的面積應為:
(一)居民區、賓館、飯店、體育場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築設施不低於百分之三十;
(二)大專院校、醫院、療養院不低於百分之三十五;
(三)產生有毒有害污染的工廠及單位不低於百分之四十,並按有關規定營造衛生防護林帶;
(四)其他建設工程項目,舊城區內不低於百分之二十,舊城區外不低於百分之三十。
綠化建設資金列入建設項目投資,予以保證。第十條新建、擴建城市道路,綠地率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於百分之四十;
(二)紅線寬度大於五十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百分之三十;
(三)紅線寬度在四十至五十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百分之二十五;
(四)紅線寬度小於四十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百分之二十。第十一條建設工程項目綠化任務完成時間,不得遲於建設工程投入使用的第一個綠化季節,並由所在區、縣園林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驗收。第十二條綠化建設與道路、交通、電力、通訊及其他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應當統一規劃,相互兼顧。第三章綠化管理第十三條城市綠化應堅持栽植和管護並重,適時對樹木進行鬆土、灌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及時去除死樹枯枝,更新、補栽樹木。
園林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地域特點和氣候條件,加強城市綠化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綠化管理水平。第十四條城市綠化實行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按下列規定分工負責:
(一)公園、動物園、小游園、廣場綠地、公共草坪、行道樹、綠籬、林帶的綠化以及建設單位代征的綠地,由市、區、縣園林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和管理;
(二)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保護區的綠化由該管理部門負責;
(三)居民住宅區的綠化,由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組織轄區內的單位和居民分片分段負責;
(四)苗圃、花圃、母樹林的生產科研由其主管部門負責;
(五)公路、鐵路、河道兩側及水庫周圍的綠化分別由各該主管部門負責;
(六)單位內部及其生活區的綠化由各單位負責。

熱點內容
法院拍賣車輛的程序 發布:2025-07-22 21:35:04 瀏覽:663
海寶律師 發布:2025-07-22 21:34:47 瀏覽:984
大學生打架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22 21:20:03 瀏覽:636
民法通則無效民事 發布:2025-07-22 21:15:10 瀏覽:459
勞動法員工病假 發布:2025-07-22 21:10:36 瀏覽:610
繼承法司法解釋一二三 發布:2025-07-22 21:09:42 瀏覽:373
有法官app 發布:2025-07-22 21:03:01 瀏覽:180
有限責任公司注銷清演算法律規定 發布:2025-07-22 21:01:15 瀏覽:99
王燕君律師 發布:2025-07-22 20:41:21 瀏覽:514
司法改革臨時工 發布:2025-07-22 20:39:16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