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釋義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釋義

發布時間: 2021-01-19 21:00:33

⑴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怎麼解釋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 單位負責人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關系的不同供應商,不得參加同一合同項下的政府采購活動。

除單一來源采購項目外,為采購項目提供整體設計、規范編制或者項目管理、監理、檢測等服務的供應商,不得再參加該采購項目的其他采購活動。

第二十條

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一)就同一采購項目向供應商提供有差別的項目信息;

(二)設定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與采購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

(三)采購需求中的技術、服務等要求指向特定供應商、特定產品;

(四)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加分條件或者中標、成交條件;

(五)對供應商採取不同的資格審查或者評審標准;

(六)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或者供應商;

(七)非法限定供應商的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或者所在地;

(八)以其他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供應商。

(1)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釋義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九條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下列利害關系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與供應商存在勞動關系;

(二)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擔任供應商的董事、監事;

(三)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是供應商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

(四)與供應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

(五)與供應商有其他可能影響政府采購活動公平、公正進行的關系。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向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書面提出迴避申請,並說明理由。

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及時詢問被申請迴避人員,有利害關系的被申請迴避人員應當迴避。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條例解讀3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專家系列解讀文章系列之三——條例所體現的立法進步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康
繼黨的十八大作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三中全會形成關於以經濟改革為重點推進全面改革的頂層規劃部署之後,十八屆四中全會又作出了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把經濟改革與行政、政治、司法、社會等方面的改革貫通銜接,給出了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法治化」通盤指導。正是在這一背景下,2014年12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將成為我國財經領域法律法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條例》是自2003年1月1日我國《政府采購法》付諸實施以後,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客觀需要,在政府采購法制建設中實現的重大立法進步。《條例》從總則開始,對政府采購當事人、方式、程序、合同、質疑與投訴、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以專章作出了明文規定。
從研究者的視角來看《條例》,它在總結十餘年我國實施《政府采購法》過程中的成績與經驗、問題與教訓的基礎上,呈現了以下特點:
第一,貫徹「依法治國」大政方針,體現了「良法」建設中務實的「問題導向」。在我國政府采購規模逐年擴大、成績顯著的同時,這一領域的問題也不可忽視,如出現「天價采購」和腐敗案例、質量不高、效率低下等,引起社會質疑和民眾不滿,亟需出台有效對策。
第二,緊緊抓住政府采購「陽光化」這一關鍵特徵,結合預算制度的規范化建設和信息公開方針,推進政府采購制度創新。當年我國《政府采購法》的制定與實施帶有強烈的「改革使命」特徵,其基本邏輯是以「陽光采購」與市場公平競爭機制對接,優化相關制度安排,鏟除「吃回扣」等分散采購中容易發生腐敗行為的土壤,形成有效監督管理和提升政府采購資金績效的長效機制。《條例》提高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的相關規定,如從采購項目到采購方式、中標與成交、合同及投訴處理結果的信息都必須公開,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項目,應當就確定采購需求徵求社會公眾意見,驗收應邀請服務對象參與並將結果向社會公告等,將更有力地引入制度性約束和社會監督,遏制尋租腐敗,促進政府采購公平公正。
第三,著力強化優化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和調控作用,在「結果導向」上基於物有所值而提升績效水平。政府采購在以制度因素促進資金節約、物有所值的基礎上,也以其批量、集中采購為主的形式,帶來了特定的政策調節功能。《條例》通過一系列具體和盡量細化的規則規定,完善了制定采購需求標准、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採購等措施,有望更好地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目標。
此外,《條例》一系列具體、細致的規定,對實際工作和采購活動的指導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明確規定采購項目既使用財政性資金又使用非財政性資金,財政性資金與非財政資金無法分割采購的,統一適用《政府采購法》與《條例》;又如監督檢查、法律責任方面的詳細規定等都具有明晰的操作要領,必將促進政府采購制度落到實處。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條例解讀2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專家系列解讀文章系列之二——條例從制度上全面推進「陽光化」采購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劉尚希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背景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順應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以及政府采購實踐的迫切需要,加快政府采購法律制度體系建設的步伐。2014年12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可以預見,《條例》的頒布實施,將從制度上大大推進政府采購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條例》將《政府采購法》的原則規定進一步細化、明確和充實完善,給出操作層面權威性的規則細則,將有力推進規范透明、公平競爭、監督到位、嚴格問責的政府采購工作機制的構建;加快依法推進政府采購管理體系建設、采購監督機制的完善;同時,將有助於推進政府采購全過程信息公開以及完善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配套措施,加強政府采購信用體系建設。
《條例》的頒布實施將政府采購更進一步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在強化透明度的基礎上加強對政府采購行為的監管和社會監督,實現政府采購的陽光化運行全面推開。
《條例》強化信息公開,提高政府采購的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為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尋租腐敗,保證政府采購公平、公正,《條例》從四方面作出規定:一是采購信息須公開。比如,第八條規定政府采購信息應當在指定媒體上發布,第三十條規定采購項目預算金額應當在采購文件中公開等。二是變更采購方式須經批准。第二十三條規定采購人采購公開招標數額標准以上的貨物或者服務,需要採用其他采購方式的,應當符合法定情形且須經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准。三是采購合同、中標、成交結果須公開。第四十三條和第五十條要求中標、成交結果、政府采購合同應當在指定媒體上公告。四是投訴處理結果須公開。財政部門對投訴事項作出的處理決定,應當在指定媒體上公告。從國際經驗看,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議》(GPA)各成員國均很重視利用社會監督來加強對政府采購的管理,例如,英國、美國等都有一套完善的社會監督制度,重視社會公眾在政府采購中的監督作用。
同時,推動利用信息網路進行電子化采購活動。第十條強調國家實行統一的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台建設標准,在大數據日益被廣泛使用的背景下,利用電子采購來提高政府采購的績效和透明度勢在必行。
《條例》強化政府采購的源頭管理和結果管理。政府采購制度成熟的國家均很重視政府采購的績效管理。從近年來政府采購領域的案件看,突出問題是質次價高,實踐表明,僅僅依靠加強采購程序監督是不夠的,還需強化政府采購的源頭管理和結果管理,加強政府采購的績效管理,更加註重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績效,做到采購需求科學合理,履約驗收把關嚴格,減少違規操作空間,保障采購質量。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 特定行業的業績 是指什麼

《條例》第二十條第四項提到了「加分條件」和「中標、成交條件」,中標、成交條件應無爭議,即供應商的資格條件。結合該項內容來看,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的業績、獎勵等因素,應指評審過程中的加分。

《條例》第二十條第四項的規定也同樣適用。即評審結束後,不能以特定區域或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整體性的加分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4)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釋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一)就同一采購項目向供應商提供有差別的項目信息;

(二)設定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與采購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

(三)采購需求中的技術、服務等要求指向特定供應商、特定產品;

(四)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加分條件或者中標、成交條件;

(五)對供應商採取不同的資格審查或者評審標准;

(六)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或者供應商;

(七)非法限定供應商的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或者所在地;

(八)以其他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供應商。

⑸ 政府采購實施條例的釋義 有法律效力

看做出的主體是誰,有沒有行政解釋權。
有解釋權,有法律效力,沒有解釋權,沒法律效力。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條例解讀4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專家系列解讀文章系列之四——政府采購合同公開體現里程碑式進步
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何紅鋒
政府采購合同是不同政府采購方式的共同成果,同時,也是政府采購履約交付的依據和基礎。《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對政府采購合同管理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在政府采購中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好的合同文本,應當是雙方權利義務保持均衡,體現公平公正的。
《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這一規定,將使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進入實質性階段。同時,在《條例》中作出這一規定,能夠確保政府部門制定合同標准文本的效力。從理論上說,如果僅僅是財政部門規定製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必須依賴當事人的使用,如果采購人不使用,可能會違背財政部門的管理性規定,但不會導致合同無效。但由行政法規規定,如果不使用,則可能導致合同無效。
二、履約保證金的交納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在政府采購中,能否要求供應商提交履約保證金,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這些年的政府采購實踐告訴我們,供應商違約的情況屢見不鮮,有的甚至是十分嚴重的違約。而實踐中,采購人幾乎沒有主動追究供應商違約責任的情況,但政府采購合同的違約,往往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因此,政府采購合同中,采購人也需要有追究對方違約責任的手段,而要求供應商提交履約保證金,是經過政府采購市場長期實踐、國際上通行的、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約束供應商的手段。因此,《條例》第四十八條賦予了采購人向供應商收取履約保證金的權利,規定「采購文件要求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交納履約保證金的,供應商應當以支票、匯票、本票或者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出具的保函等非現金形式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數額不得超過采購合同金額的10%。」在履約保證金上,《條例》與《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實踐中在處理這一問題上的矛盾和無所適從。
需要注意履約保證金與投標保證金的區別。
三、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簽合同時采購人的選擇權
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絕與采購人簽訂合同的情況,在實踐中時有發生,尤其是排序第一的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與排序第二的存在較大價差的情況下,可能會對采購人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如某次采購項目評標過程中,北京某公司授權委託人提出不能按規定供貨而主動要求放棄中標資格,評標委員會發現,如同意其放棄中標資格,則由次低報價中標,中標價抬高20.2萬元,即便沒收該公司的投標保證金2萬元也無法彌補采購人的差價損失。由於采購人存在競爭不充分的擔心,以前很多采購人的做法是拒絕供應商放棄中標資格的要求。
對於投標人撤銷投標文件的行為,法律也只能規定法律責任,即不退還投標保證金。
《條例》通過規定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簽合同時采購人的選擇權,可以有效解決競爭不充分的情況。《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絕與采購人簽訂合同的,采購人可以按照評審報告提出的中標或者成交候選人名單排序,確定下一候選人為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也可以重新開展采購活動。實踐中,確實存在由於一個競爭力強大的供應商(其表現是其價格遠低於其他供應商)放棄中標資格,導致競爭不充分的情況;當然也存在排序第二的中標或者成交價仍然是有競爭力的情況。可以由采購人決定,是按照評審報告提出的中標或者成交候選人名單排序,確定下一候選人為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還是重新開展采購活動。
四、政府采購合同的公告
提高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度,是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條例》時非常關注的問題。
《條例》第五十條規定:「采購人應當在政府采購合同簽訂之起2個工作日內,將政府采購合同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公告,但政府采購合同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內容除外。」這一規定,大大提高了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度,強化了公眾對政府采購的監督。

熱點內容
對於中標通知書的法律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4-05-03 11:49:42 瀏覽:196
刑事訴訟法二百八十五條規定百度文庫 發布:2024-05-03 11:33:06 瀏覽:143
南岸區政府法律顧問 發布:2024-05-03 11:14:36 瀏覽:63
勞動法合同到期不予續簽 發布:2024-05-03 04:53:47 瀏覽:188
工勤人員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4-05-03 01:02:13 瀏覽:493
醫療損害鑒定司法鑒定 發布:2024-05-03 01:01:57 瀏覽:656
2015民法李建偉 發布:2024-05-02 23:52:47 瀏覽:592
民事訴訟法第187條和179條內容 發布:2024-05-02 23:49:30 瀏覽:843
商法得分高 發布:2024-05-02 23:33:53 瀏覽:719
鄭州知名刑事律師 發布:2024-05-02 21:45:24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