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條目
A. 廠區安裝監控符合那條法律法規,請給出具體的法律法規條目
1、安裝監控只要在公司規章制度中規定,且不會侵犯員工的隱私即可,即不能安裝在洗手間、更衣室、宿舍等可能影響到隱私的區域;
2、無具體的法律法規做出相關規定,即只要此行為不違法即可。
B. 我國的有那些法律條目規定了對公民的人格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版法律保護,禁止用權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
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
家利益的除外。
所以可以根據具體情節採取民事起訴或刑事自訴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C. 法律條目
http://www.civillaw.com.cn/
D. 法規條例中的條和款怎麼區分
一、區分
1、組成
(1)法律規范的「條」,是組成法律規范的基本單位。一部法律,都是由若干法條組成的。
(2)「款」是「條」的組成部分。「款」的表現形式為條中的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為一款。款前均無數字。有數字排列的不稱為款。
2、適用
(1)法律規范條文的適用:一個法條只有一款的,應當直接適用該法條,不應稱作該條第一款;一個法條有兩款或者兩款以上的,應當適用到款。
(2)「款」的適用:款一般可以獨立適用。
二、對於書寫
關於條、引用款的數目的書寫應使用中文,不能使用阿拉伯數字。如《立法法》第十條、《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不能寫成《立法法》第10條、《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第2款。
三、法律條款項目區分意義
法律條文中的條款項目的區分,是由編、章、節、條、款、項、目構成的法律條款項目區分。意義是在執法活動中正確使用法律規范的條、款、項、目,對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一條 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編、章、節、條、款、項、目。
編、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
法律標題的題注應當載明制定機關、通過日期。經過修改的法律,應當依次載明修改機關、修改日期。
(4)法律法規條目擴展閱讀:
法律中的條款項目:
法律是由編、章、節、條、款、項、目構成。
一部法律根據《立法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一般由編、章、節、條、款、項、目組成。編、章、節是對法條的歸類。所以,在使用法律時只需引用到條、款、項、目即可,無需指出該條所在的編、章、節。
因此,弄懂法律規范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使用法律規范的條、款、項、目,對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法律條文中的條款項目的區分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E. 電梯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有沒有人按條目總結出來的
1、「電梯的相關法律規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下稱《條例》);
2、(1)「比如電梯困人多小時內救援人員必須趕到現場?」:《條例》第64條第3款規定「電梯轎廂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的」為一般事故。以此作為基點,不同的電梯使用單位與維修保養單位之間在維保合同上會有不同的約定。(2)「電梯報警電話是需五方對講還是必須設置外線?」:a、只要是能以電梯所在大廈、小區等的救援服務機構有效聯系的雙全供系統即可,形式不限,不一定要安裝外線電話;b、按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與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規定:電梯行程超過30米的,至少要有:轎廂與救援服務機構——轎廂與電梯機房(無機房為緊急操作地點,下同)三方能夠有效聯系的雙全供通話系統;電梯行程不超過30米的,至少要有:轎廂與救援服務機構之間能夠有效聯系的雙全供通話系統。這主要考慮的是被困乘客,而轎頂、底坑可能困住的都是持證的專業人員。按GB7588-2003《電梯製造與安裝安全規范》規定:緊急報警裝置應安裝於「可能有困人危險的地方」,這就包括了底坑、轎頂、轎廂,加上機房和救援服務機構,就是大家常說的「五方對講」。(3)「電梯相關保養記錄規定摘錄?」:請參看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裡面有詳細規定。(4)「電梯無年檢合格標簽群眾是否可以舉報?」:可以。
先回答這么多,但願可以幫到你。
至於「等等。。。」,等你問了再答吧——因為電梯涉及面很廣,沒有針對性很難作答。
F. 如何高效備考法律法規
首先,我們要明確在考試中,總共會考察哪些法律,在這其中,又有哪些是重要的法律,需要去進行進行識記和掌握。在全國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除四川外),通用的法律條目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犯罪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
(7)《學校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8)《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針對這些法律,我們需要掌握哪些內容呢?具體如下:
(1)法律具體的頒布時間、試行時間
(2)法律的立法依據
(3)法律中的數字類信息
(4)法律責任怎麼判
(5)重要的法條識記
前四個都是比較簡單的識記內容,針對每部法律的重要法條,就需要從出題的考察點去進行識記,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第一章總則中的第四條中規定: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在這條法文中,需要去明確哪裡是可以考察的點,首先是四個教的主體、四個教育和三個主義可以做多選考點,其次是會將集體主義替換成共產主義來進行判斷對錯,因此掌握這兩個命題點就為考生減輕了識記困難。
下面,我們來做幾道真題,進行實戰訓練:
1.學生在學校各項權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項權利是_____
A.受教育權 B.生命健康權
C.人格尊嚴權 D.人身自由權
解析:對於學生而言,受教育權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權利,而人身權是作為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因此本題選A。
2.我國教育法律法規的「母法」是_____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解析: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憲法,具體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指導,教育界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對我國教育界的各項工作進行指導,因此本題選B。
G. 聊天記錄被非法公開,具體涉及哪些法律條目別給我說泛化的。
可以以隱私來權被侵犯向法院起訴要求:自其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隱私權被侵犯適用《民法通則》。 我國民事立法中尚未明確規定隱私權,因為當時制定《民法通則》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當時我國還正處於計劃經濟時代的末尾,公民意識上還都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國家的,不允許姓私的東西存。雖然法律上沒有直接規定隱私權,但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重申這一原則。該《解答》第七條第三款規定:「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這一司法解釋繼續沿用1988年司法解釋的原則,對隱私權仍然採用間接保護的方式。
H. 請將安全生產涉及到的相關法律法規列舉出來,並簡要說明。
安全生產涉及到各行各業,適用的法律各有不同。不知道你指的是哪個行業?
有關建設工程版的有:
序號 名稱權 編號 施行時間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004年3月14日第四次修正 1982、12、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主席令第28號 1995、1、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主席令第70號 2002、11、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60號 2002、5、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修改) 主席令第62號 2001、10、27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主席令第91號 1998、3、1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主席令第74號 2008、1、1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主席令第83號 1997、10、1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2008) 主席令第6號 2009、5、1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保護》 主席令第22號 1989、12、26
I. 收集法律依據(請問這法規條目的出處)
我給你一些建議吧~
律師協會是社團法人 民間自律組織,作用微弱~ 沒有實權! 工作人員內的層級容就那樣,不敢恭維,你也不要計較他們,層次問題……
建議你向上一級部門反映,例如律師管理處, 它屬於司法行政機關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是拿納稅人的錢運作的。因此,它必須要對納稅人負責! 效果或許要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