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安行政執法規范化

公安行政執法規范化

發布時間: 2021-01-24 13:15:41

Ⅰ 公安行政執法事前的監督制度有哪些

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監督是保證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內度.在現代法治容社會,建立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監督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監督主體、監督客體和監督內容.加強對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就要樹立自覺接受監督和依法監督的觀念,確保公安機關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就要制定和完善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監督的法律制度,使監督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要加強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的內部監督,從源頭和根本抓起,做到不斷改善自身的行政執法活動;就要將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如錯案責任追究制、執法責任制、執法檢查制度等,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使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監督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使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活動納入法治化的軌道.

Ⅱ 公安基層執法職位是干什麼的啊

也不一定是指定分配到某一個村子,因為執法類的職位一般都為直接履行監管、處罰、稽查等現場執法職責的職位。這是行政執法類職位的本質特徵。

一、執法類職位的特點:

1、純粹的執行性

只有對法律法規的執行權,而無解釋權,不具有研究、制定法律、法規、政策的職責。這一點,與綜合管理類職位的區別尤為明顯。

2、現場強制性

依照法律、法規現場直接對具體的管理對象進行監管、處罰、強制和稽查。行政執法類職位主要集中在公安、海關、稅務、工商、質檢、葯監、環保等政府部門,且只存在於這些政府部門中的基層單位。

二、作用

1、設置行政執法類職位,有利於為基層執法公務員提供職業發展空間,激勵他們安心在基層做好行政執法工作。基層一線行政執法隊是社會管理與市場監管職能的直接履行者,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老百姓接觸最多的特定公務員群體。

2、設置行政執法類職位,有利於加強對一線執法公務員隊伍的管理和監督。規范執法崗位職責,嚴格其任職資格條件,可以更好地規范執法行為,更好地提高一線行政執法隊伍的專業化水準,更好地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

3、設立行政執法類職位具有現實可行性。一些執法系統比較健全的崗位責任體系與不斷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為設置行政執法類職位提供了基本條件。對行政執法人員特有的管理制度,如持證上崗制度也為對行政執法人員實行專門的管理創造了條件。


(2)公安行政執法規范化擴展閱讀:

公安局基層執法工作內容:

1、對轄區內的各地段、各部位實行治安管理。

2、開展以治保會為主體的多層次的群防群治工作。

3、負責槍支彈葯、爆炸物品、危險物品、核材料和特種行業、公共場所及城鄉的治安管理。

4、負責全市徵兵、特招的政審工作;管理邊境區通行證的簽發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位類別

Ⅲ 公安執法工作中應堅持怎樣的基本原則

公安刑事執法的基本原則,是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執法工作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公安刑事執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1、依靠群眾的原則

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對群眾的報案等要認真受理,並要注重從群眾中收集犯罪信息和證據,在執行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等刑罰時更要依靠群眾來監督、教育和改造罪犯。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四條有明確規定,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必須以客觀存在的案件事實作為處理案件的依據,而不能憑主觀想像、臆斷和推測來定案;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無論是對案件的實體問題,還是程序問題,都必須以《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作為依據處理案件,不能另立標准,背離法律。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條規定,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3、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

一方面,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對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一律平等地適用法律予以追究,不因其社會地位、經濟狀況、職業、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對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內的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都應給予平等的重視和保護。

4、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的原則

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要嚴格執行刑事辦案程序的有關規定,根據各訴訟參與人參與訴訟的關系不同,充分保障各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並從偵查、訊問、採取強制措施、羈押等方面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特別加以保障。

(3)公安行政執法規范化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基本職權,是依照法律對刑事案件立案、偵查、預審;決定、執行強制措施;對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已經追究的撤銷案件;對偵查終結應當起訴的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對不夠刑事處罰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處理的,依法予以處理或者移送有關部門;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代為執行刑罰;執行拘役、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

同時,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要尊重各民族公民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要配備翻譯人員,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訊問,各種訴訟文書,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使用當地的一種或者幾種文字。

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必須重證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調查研究上,並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收集證據,要嚴禁刑訊逼供,禁止以非法的方法去獲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對待口供要慎重,不輕易相信,只有經過查證屬實的口供才可作為證據使用。

Ⅳ 公安局給予某人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屬於行政執法行為還是具體行政行為

公安局的治安處罰行為既屬於行政執法行為也屬於具體行政行為,這兩種行為的劃分標準是不一回樣的答。行政執法是行政管理行為中的重要方面,具體行政行為是相對於抽象行政行為而言的。
行政執法有廣義的行政執法和狹義的行政執法之分。
廣義的行政執法,是指所有的行政執法主體在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中遵守和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行政管理的活動,它可以發生在抽象和具體的行政行為之中。
狹義的行政執法,是指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行政執法主體,把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適用於具體對象或案件的活動,它一般只能發生在具體的行政行為中。

Ⅳ 公安行政執法的特徵是

公安行政執法活動的強制性
公安行政執法手段的多樣性
公安行政執法范圍的廣泛性

Ⅵ [221]公安人員的行政執法包括哪些具體行為

准確的說,應該為公安機關的許可權。有以下幾種:
   (一)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二回)實施行政處罰;
   (三)答當場盤問、檢查和繼續留置盤問;
   (四)按照規定使用武器;
   (五)按照規定使用警械;
   (六)執行刑事強制措施和搜查;
   (七)優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優先通行和優先使用機關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人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場地和建築物;
    (八)對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採取保護性的約束措施;
    (九)限制通行、限制停留和交通管制;
    (十)依照有關規定採取技術偵察措施;
    (十一)依照法定程序實行現場管制。

Ⅶ 如何理解公安機關行政執法

我理解公安抄機關行政執法是公安機關有行政執法權的人民警察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社會管理職能的一系列活動,包括戶籍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等社會管理活動。不是所有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都有執法權。其執法的主要法律有 《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行政處罰法》等等。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是公安機關的特權,其他行政機關無權行使 。

Ⅷ 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的許可權和主要職責

具體要分交警/森林/消防等警察 不同的許可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有明確規定
(一) 預防、制止、偵察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偵緝逃避偵
查、審判和執行判決的人犯;
(二) 依照法律管制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
(三) 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的工作,領導群眾進行防特、防匪、防盜、防火工
作;
(四) 警衛法庭,押解人犯,警戒監獄、看守所和勞動改造場所;
(五) 依照法律管理爆炸物品、劇毒物品、槍支彈葯、無線電器材、印鑄行業、
刻字行業;
(六) 管理戶口;
(七) 依照法律管理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居留、旅行等事項;
(八) 管理城市交通秩序、車輛和駕駛人員;
(九) 維護公共場所、群眾集會的秩序和安全;
(十) 維護車站、碼頭、機場、火車上和船舶上的秩序,保護旅客和運輸的安
全;
(十一) 保護各國駐華使領館的安全;
(十二) 警衛重要的機關、廠礦企業等部門的安全;
(十三) 監督公共衛生和市容的整潔;
(十四) 進行消防工作;
(十五) 追查被搶劫、偷盜的財物,查找迷失的兒童和下落不明的人,救護被
害人和突然患病處於孤立無援狀態的人;
(十六) 向居民傳達自然災害的預報,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動員群眾採取預防和
消滅災害的措施;
(十七) 積極參加和協助進行其他有關群眾福利的工作;
(十八) 向群眾進行提高革命警惕、愛護公共財產、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
和遵重社會公德的宣傳工作;
(十九) 其他屬於人民警察職責范圍內的事項。
第六條 人民警察的許可權如下:
(一) 對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可以依照法律執行逮捕、拘留和搜查;
(二) 在偵察刑事案件的時候,可以依照法律傳問犯罪嫌疑人和證人;
(三) 對公民危害公共秩序和社會治安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可以依照法律
取締或者予以治安行政處罰;
(四) 人民警察執行職務遇有拒捕、暴亂、襲擊、搶奪槍支或者其他以暴力破
壞社會治安不聽制止的緊急情況,在必須使用武器的時候,可以使用武器;
(五) 人民警察為了緊急追捕人犯、搶救公民的生命危險,可以借用機關、團
體、企業和公民個人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
(六) 法律規定的人民警察的其他許可權。

中國公安機關的職責是: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防範、打擊恐怖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管理交通、消防、危險物品;管理戶口、居民身份證、國籍、出入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場所和設施;管理集會、遊行和示威活動;監督管理公共信息網路的安全監察工作;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公安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公安工作的職能部門。各省、自治區設公安廳,直轄市設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設公安局(處);市轄區設公安分局,接受上級公安機關直接領導;各縣(市、旗)設公安局,分別接受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領導。縣(市、區、旗)公安局下設公安派出所,由縣(市、區、旗)公安機關直接領導和管理。
公安部設有辦公廳、警務督察、人事訓練、宣傳、經濟犯罪偵查、治安管理、邊防管理、刑事偵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衛、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監所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外事、裝備財務、禁毒、科技、反恐怖、信息通信等局級機構,分別承擔有關業務工作。鐵道部、交通部、民航總局、國家林業局的公安局和海關總署緝私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雙重領導。

Ⅸ 公安機關是不是行政機關

公安機關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行政機關,同時它又擔負著刑事案件的偵查任務,因而它又是國家的司法機關之一。

公安機關是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依法管理社會治安,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同時公安機關又依法偵查刑事案件,行使國家的司法權。公安機關的性質具有雙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從廣義上行政機關是一級政府機關的總稱,即國家政權組織中執行國家法律,從事國家政務、機關內部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部門。從狹義上行政機關僅指政府機關內部的綜合辦事機構,即辦公廳(室),是輔助進行全面管理工作的機構。

(9)公安行政執法規范化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的責任

三大責任包括: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三大責任的意義即為兩個「緊密聯系」、一個「賦予與明確」:把黨和國家及人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公安機關的職責、作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賦予了公安工作的新內涵,明確了公安機關肩負的崇高責任。

公安機關在新世紀、新階段擔負著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政治和社會責任。這三大責任把黨和國家及人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其賦予了公安工作的新內涵,明確了公安機關肩負的崇高責任。

熱點內容
湯溝司法 發布:2025-07-04 23:42:01 瀏覽:990
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7-04 23:41:55 瀏覽:903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發布:2025-07-04 23:40:34 瀏覽:276
新公司法講義 發布:2025-07-04 23:40:30 瀏覽:681
項目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7-04 23:38:44 瀏覽:396
司法處罰法條 發布:2025-07-04 23:38:33 瀏覽:551
上海政法學院法學經濟法 發布:2025-07-04 23:38:29 瀏覽:849
民事訴訟法上訴期 發布:2025-07-04 23:27:25 瀏覽:438
科三的法規 發布:2025-07-04 23:26:46 瀏覽:927
勞動法停產放假規定 發布:2025-07-04 23:19:32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