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校園欺凌法規

校園欺凌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24 13:27:17

1. 校園欺凌相關法律法規

【一】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校園欺凌的相關規定:
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三節 侵犯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和處罰
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第四十一條 脅迫、誘騙或者利用他人乞討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反復糾纏、強行討要或者以其他滋擾他人的方式乞討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第四十四條 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二】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
2、對受害者的重復的物理攻擊,身體或物件。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11、畫侮辱畫。

2. 教育部最近出台了哪些校園欺凌的法律法規

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預防的具體舉措,規范了處置程序,對學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確了懲戒措施。

3. 校園暴力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最高來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源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第7條中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 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 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 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 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4. 有沒有校園欺凌的處罰法規

校園欺凌是有相應處罰法規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4)校園欺凌法規擴展閱讀:

校園欺凌案例:

中新網4月6日電 近日,一段關於吳忠市某中學「校園欺凌行為」的視頻在朋友圈廣泛傳播。5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公安分局官方微信回應,目前,東塔寺派出所民警已經聯合校方對吳某某(視頻中打人者)進行了批評教育,對被打的學生安排老師進行心理疏導。

消息稱,2019年4月3日21時許,利通區公安分局東塔寺派出所接到群眾反映稱在其朋友圈有一段視頻,視頻內容是兩名身著吳忠市某中學校服的女子在衛生間,一名女子在另一名女子臉上打了兩巴掌。針對視頻反映情況,利通分局迅速組織警力開展調查工作。

經調查,因學生吳某某(視頻中打人者)與韋某(視頻中被打者)發生糾紛,3月29日下午,吳某某叫來其同學鄔某、馬某(拍攝者)、丁某某等人(均為未成年人),將韋某叫到女衛生間後,吳某某在韋某臉部打了兩巴掌,打人過程被馬某用手機拍成視頻,後相互發送並上傳至微信朋友圈。

目前,東塔寺派出所民警已經聯合校方對吳某某進行了批評教育,對被打的學生安排老師進行心理疏導,同時,民警會同學校老師與家長正在進一步協商處理後續事宜。

利通公安鄭重提醒:不造謠、不傳謠,是對受傷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受傷學生的安撫和保護,請勿再傳播相關視頻,保護未成年人,從我們做起。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寧夏吳忠「校園欺凌行為」事件通報:已批評教育

5. 校園欺凌的相關法律法規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第四十四條 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5)校園欺凌法規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可能構成刑法,對於成年的孩子是有責任進行承擔後果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 關於校園暴力的法律條款

校園暴力如構成刑法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於成年的孩子是有責任進行承擔後果的。

根據《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十二條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6)校園欺凌法規擴展閱讀:

天津對於校園暴力的措施:

2018年1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規定》採取了歸納與列舉並用的方式,對校園欺凌的行為作出界定,從主觀上的蓄意或者惡意、行為造成的後果、行為的方式等方面,對校園欺凌作出界定,使校園欺凌與學生之間的一般性打架斗毆、打鬧嬉戲區別開來。

在班級等集體中實施歧視、孤立、排擠的;多次對特定學生進行恐嚇、謾罵、譏諷的;多次索要財物的;多次毀損、污損特定學生的文具、衣物等物品的;實施毆打、體罰、污損身體等行為的;記錄、錄制、散布實施欺凌過程的文字、音頻、視頻等信息的,都被視為校園欺凌。

《規定》明確,對實施欺凌的學生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不同方式的懲戒,學校可通過批評教育、紀律處分、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強教育,對實施校園欺凌屢教不改的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其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和矯治。

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犯罪的學生,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執行。

7. 校園欺凌可能觸犯的法律有哪些

一、同學間因故看不順眼挑釁生事、辱罵、互毆、群毆等行為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

過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故意傷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過失至人重傷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

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聚眾斗毆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尋釁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等等。

二、同學間以保護、借錢為名向同學勒索財務或以其他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務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

搶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盜竊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搶奪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敲詐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綁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7)校園欺凌法規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行為有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

現在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負刑事責任,我們知道,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校園暴力的施害人如達到法定年齡,則法院應對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罰,以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我刑事訴訟法採取國家追訴主義的原則,由檢察官代表國家,向法院提起公訴。

民事責任

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8. 國家有關於校園暴力的相關法律嗎

現在校園暴力發生的越來越頻繁,在校園中有一些自稱為老大的人向一些老實的人去索要保護費,要是不給的話他們就會用暴力手段進行索取,對那些人進行恐嚇,甚至毆打,有時候是一個人打,有時候是一群人打,還威脅他們不允許告訴老師和家長,否則見他們一次就會打他們一次,由於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還處於尚不成熟的階段,所以就會自己默默地忍受這些事情。

當我們遭受了校園暴力的時候千萬不要害怕,也不要因為霸權者的恐嚇而退縮,要敢於同他們作斗爭,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給他們欺負自己的第二次的機會。

9. 中國大陸有哪些防治校園暴力的法律法規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第7條中規定: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9)校園欺凌法規擴展閱讀

預防和應對校園暴力

第一點:作為個人,我們絕對不能參與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並非無源之水,它的存在標志著有些學生在心理上出現了問題。而作為健康的我們,如果參與了校園暴力,只會讓那些本來心理就有問題的人,雪上加霜。因此,從源頭將校園暴力阻止,才是有用的方法,絕對不能參與到校園暴力的活動中去。

第二點:我們看到校園暴力也不能熟視無睹。

有的人可能會說,反正受到暴力的又不是我,我為什麼要去管?萬一被人記仇了怎麼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校園暴力必須禁止,如果不管不顧,只會讓校園暴力分子的氣焰更加囂張,這對整個校園精神文明的建設都是有害的。

況且,如果有一天,遭受校園暴力的人是你,倘若你的大聲呼救沒有任何人去幫助,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呢?因此一旦見到校園暴力,一定要及時通知家長和老師,不要自己去勸阻,這樣也有可能對你自身造成危險。

第三點:家長與老師一定要與有暴力傾向的同學進行深入溝通交流。

校園暴力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那些有暴力傾向的人心裡一定有著某些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才能真正解決校園暴力。作為學生時代最親密的人,老師和家長是同學們唯一能夠傾訴的對象之一。

他們為這些同學提供正確的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了解到他們的問題,再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去解決這些問題。

預防校園暴力,人人有責。要想做到這點,需要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全力配合,不要讓校園暴力污染了整個校園的精神文明,學校成為學生們真正的學習聖地,而不是遭受迫害的暴力場所。

10. 有關校園暴力法律有哪些規定

校園暴力可能構成刑法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於成年的孩子是有責任進行承擔後果的。

根據《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十二條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10)校園欺凌法規擴展閱讀

北京市校園暴力的預防措施

設置校級欺凌事件舉報電話 :在此次北京市各區公布的中小學欺凌治理方案中,除了限時上報外,還特別明確提出了設置校級舉報電話。

例如在海淀區的實施方案中,除了要求各學校都要成立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工作小組之外,還要求學校必須設立學生欺凌事件舉報和咨詢熱線電話,並且要公布在校園顯著的位置,同時,學校還必須設專人進行核實、處理。

每學期要進行三次「防欺凌」教育 :各區還明確要求學校必須將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每學期都要在學期初、中、末進行三次「防欺凌」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欺凌他人不僅是極端錯誤的不道德行為,對造成的後果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湯溝司法 發布:2025-07-04 23:42:01 瀏覽:990
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7-04 23:41:55 瀏覽:903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發布:2025-07-04 23:40:34 瀏覽:276
新公司法講義 發布:2025-07-04 23:40:30 瀏覽:681
項目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7-04 23:38:44 瀏覽:396
司法處罰法條 發布:2025-07-04 23:38:33 瀏覽:551
上海政法學院法學經濟法 發布:2025-07-04 23:38:29 瀏覽:849
民事訴訟法上訴期 發布:2025-07-04 23:27:25 瀏覽:438
科三的法規 發布:2025-07-04 23:26:46 瀏覽:927
勞動法停產放假規定 發布:2025-07-04 23:19:32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