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政策法規
『壹』 殘疾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殘疾證事實上就是一個身份證明,就跟身份證一樣,只是證明你是一個殘疾人。回如果是地方殘疾證的話,一至答四級,可以申請低保。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市區的公園內享受免費,但在郊區一些特殊景點不免費。其他方面的優惠如下:搭乘火車、飛機,優先購票和搭乘;市內公共汽車免費;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免費攜帶。殘疾人專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費停放;盲人讀物普通郵件免費寄遞;殘疾人就醫,優先掛號、就診,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多重殘疾人免交掛號費;殘疾人免費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宮)等場所;使用收費公廁免費;影劇院、體育場(館)提供半價優惠。
『貳』 保障殘疾人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
1990年,國家頒布實施《殘疾人保障法》,國務院1994年頒布實施《殘疾人教育條例》,2007年頒布實施《殘疾人就業條例》。據不完全統計,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律法規有50多部,現已形成以殘疾人保障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為支撐的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體系,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對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無障礙環境和法律責任做了明確規定。
《殘疾人教育條例》對殘疾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級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師、物質條件保障和獎勵與處罰做了明確規定。
《殘疾人就業條例》對用人單位的責任、保障措施、就業服務和法律責任做了明確規定。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 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高等教育法》第9條規定:「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
《收養法》第8條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收養孤兒或者殘疾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年滿35周歲以及收養一名的限制。」
『叄』 國家對殘疾人的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三、殘疾人如何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1、殘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糾紛,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還可委託律師事物所或法律服務所辦理有關事項。申請具體流程如上圖所示。
2、如果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需要提起上訴還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援助幫助,具體程序相同。
四、事業單位必須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1、根據《河南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省政府[1997]第37號令)規定:
本省行政區域的機關、團體、企業、 事業單位,均應按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暫時未達到比例的單位,每年度必須向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 金。
五、互聯網產業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工作
互聯網可以幫助很大一部分殘疾人就業問題,一來減去了肢體走動的不便,二來也可以了解世界。
六、平等參加高考的權利
2017年4月28日,為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殘疾人平等參加高考的權利,教育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為殘疾人參加高考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
2019年1月,經天津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天津市殘疾人就業規定》,將於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3)殘疾人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殘疾人的社會保障:
1、立法上要平等
在制定法律法規各項政策時,避免對殘疾人行使公民各項權利和自由產生不利影響,消除歧視,確保其獲得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機會。
2、就業機會平等
大多數殘疾人具有勞動能力,加以幫助可按現行的工作標准從事工作,保證其平等的參與就業,可增強其自主能力,而經濟獨立是獲得其他平等機會的基礎。
3、平等的享有環境
對一個人日常生活影響的最主要因素是環境,殘疾人應與其他公民一樣享有物質環境。
4、教育和培訓機會平等
殘疾人有權與其他公民一樣接受教育和培訓,應建立專門的教育機構,保證他們平等的接受教和培訓。
5、平等的履行義務
享有同等的權利,應承擔同等的義務,國家社會為其創造條件,使其能夠承擔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
『肆』 殘疾人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是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回法權益,發展殘答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憲法而制定的法規。於2008年4月24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伍』 國家出台了哪些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殘疾人可以享受以下優惠:
《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政府有關部門鼓勵、幫助殘疾人自願組織起來從業或者個體開業。」那麼,政府對扶助殘疾人就業有哪些優惠政策呢?
根據有關規定,對於申請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優先核發營業執照,工商、衛生、公安、房管、勞動、城管、文化等部門減半收取有關規費,並在場地、攤點、攤位等方面提供方便。
殘疾人員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營業收入,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予以免徵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殘疾人從事商業經營的,如營業額較小,未達到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殘疾人員個人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的,免徵增值稅。對農村殘疾人,減免義務工、公益事業費和其他社會負擔。對各類殘疾人工療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予以減免稅收和管理費。
盲人就業仍以個體私營和組織起來從事保健按摩為重點,飯店、浴室、保健康樂機構等有按摩業務的服務行業和社會醫療機構的按摩推拿科室,應優先錄用有按摩技術並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盲人按摩人員。
另外,國家對殘疾人福利性事業組織和城鄉殘疾人個體勞動者,實行稅收減免政策。國稅部門對生產銷售供殘疾人專用的假肢、輪椅、矯形器,經批准免徵增值稅;對殘疾人工商戶從事其他經營所取得的應征增值稅的收入,按適用稅率(徵收率)徵收增值稅。地稅部門對殘疾人個體工商戶從事個體經營所得,經批准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對殘疾人員個體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殘疾人個體工商管理費、個體協會會員費予以酌情減免。
殘疾人個體工商戶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原件和復印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副本以及申請減免報告書直接向當地國稅、地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經批准後予以減免。
殘疾人就業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義烏新聞網 2005-05-25 08:26:36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 列印 | 關閉
現行稅收政策法規中,針對殘疾人個體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有:對殘疾人員個人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的,免徵增值稅;供殘疾人專用的假肢、輪椅、矯型器(包括上肢矯型器、下肢矯型器、脊椎側彎矯型器),免徵增值稅;對殘疾人本人為社會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對殘疾人員所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可依法減征個人所得稅;為便利殘疾人行動而特製專為殘疾者使用的車輛,可免徵車船使用稅。
同時,國家還對安置殘疾人員就業達到一定比例的民政福利企業制訂了稅收優惠政策。一是增值稅方面:對安置盲、聾、殘、啞「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50%以上(含50%)的民政福利工業企業,其生產增值稅應稅貨物,先征後返還全部已納增值稅;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35%以上,未達到50%的民政福利工業企業,其生產銷售的增值稅應稅貨物,如發生虧損,以不虧損為限,可給予部分或全部返還已征增值稅照顧;屬於小規模納稅人的民政福利工業企業,符合條件的,可按6%的徵收率返還已征稅款。二是營業稅方面:對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35%(含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業,其經營屬於營業稅「服務業」稅目范圍內(廣告業除外)的業務,免徵營業稅。三是企業所得稅方面: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以上的民政部門辦福利工廠和街道辦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暫免徵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樓主,可能各地還有一些具體的殘疾人優惠的政策,都不一樣,最好到當地殘聯或者民政部門咨詢一下,這樣得到答案比較准確
『陸』 國家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
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章第45條:「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合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合應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編寫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學用具及其他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合供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9、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7、15條、32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殘疾人職業教的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對接受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學生適當收取學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當酌情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專門涉及特殊教育有5處,具體內容見本書教育部分第九條。
(6)殘疾人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國家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柒』 殘疾人優惠政策
殘疾來證事實上自就是一個身份證明,就跟身份證一樣,只是證明你是一個殘疾人。如果是地方殘疾證的話,一至四級,可以申請低保。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市區的公園內享受免費,但在郊區一些特殊景點不免費。其他方面的優惠如下:搭乘火車、飛機,優先購票和搭乘;市內公共汽車免費;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免費攜帶。殘疾人專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費停放;盲人讀物普通郵件免費寄遞;殘疾人就醫,優先掛號、就診,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多重殘疾人免交掛號費;殘疾人免費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宮)等場所;使用收費公廁免費;影劇院、體育場(館)提供半價優惠。
『捌』 持殘疾證有哪些免費政策
殘疾證事實上復就是一個身份制證明,就跟身份證一樣,只是證明你是一個殘疾人。如果是地方殘疾證的話,一至四級,可以申請低保。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市區的公園內享受免費,但在郊區一些特殊景點不免費。其他方面的優惠如下:搭乘火車、飛機,優先購票和搭乘;市內公共汽車免費;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免費攜帶。殘疾人專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費停放;盲人讀物普通郵件免費寄遞;殘疾人就醫,優先掛號、就診,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多重殘疾人免交掛號費;殘疾人免費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宮)等場所;使用收費公廁免費;影劇院、體育場(館)提供半價優惠。
『玖』 殘疾人體育的政策和法規
建國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體育事業,給予了極大關懷。為了使殘疾人體育事業逐步走向正規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為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0)
第三十六條 國家和社會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努力滿足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三十七條 殘疾人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應當面向基層,融入社會公共文化生活,適應各類殘疾人的不同特點和需要,使殘疾人廣泛參加。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1995)
第十六條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支持老年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為老年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方便。」「學校應當創造條件,為病殘學生組織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 第四十六條規定:「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向社會開放,方便群眾開展體育活動,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實行優惠辦法,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
1995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其中第十五條規定:「廣泛開展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提高殘疾人的身體素質和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豐富殘疾人體育健身方法,培養體育骨幹,提高殘疾人體育運動水平。」
《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00)
《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00)對今後十年體育運動的發展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和規定。其中第十一條規定:「關注老年人、殘疾人體育。老年人、殘疾人是一個弱勢群體,各類體育組織應當為他們參加體育活動提供幫助。新建體育場館要照顧老年人、殘疾人的特點。體育組織要為老年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進行科學指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200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2002)明確指出:籌辦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及殘疾人奧運會,既是北京市和體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國人民的盛事;既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把2008年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辦成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加快我國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並藉此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是全黨、各級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一項共同任務。
要重視和支持殘疾人運動員的選拔、集訓、組團、參賽等工作,按照國際慣例來舉辦,確保2008年殘疾人奧運會的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