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政法規誰批准

行政法規誰批准

發布時間: 2021-01-24 13:48:17

1.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屬於內部監督還是外部監督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由相應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區的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報上省級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大常務會備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區別在於規定事項,自治條例涉及民族自治地方全面的事務,而自治條例盡涉及某一方面的具體事務。

地方性法規:制定主體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較大市(省級政府所在市、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要報相應的省級人大常委會批准,並有省級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區域自治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的單項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對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立法許可權作了特別規定,即「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人大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區別在於適用地區不地樣:地方性法規只適用於制定地方; 自治條例及單行條例只在民族自治地方內部適用。

2. 自治區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審批權在誰

3. 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需不需要報全國人大審批通過

不用。根據立法法第五十七條 第五十八條 第五十九條 第六十條 第六十一版條的規定,行政權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經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後,起草單位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最後,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並予公布。

4. 國務院批准部門發布是行政法規嗎

不是。來

部門的規則制定和源頒布的規范性文件部門、委員會、審計辦公室和國務院其他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務院的決定在各自的權力范圍內調整行政關系范圍內各自部門不得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主要形式有命令、指示、規章等。如國家科委制定的《科技保密條例》、勞動部頒布的《技工學校招生條例》等,都是部門規章。

(4)行政法規誰批准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等,除為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而作出的特別規定外,溯及既往。兩個法律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適用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5. 地方性法規由誰制定

地方性法規由復省、自治區、制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
《憲法》第100條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6. 自治區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由誰批准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來民代表大會有自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6)行政法規誰批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落實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堅持立法進度服從立法質量,統籌安排年度立法工作。繼續審議食品安全條例法規案。及時審議公民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地方金融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水污染防治條例、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電梯安全條例、柑橘黃龍病防控規定等法規案。

修改北部灣經濟區條例、測繪管理條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條例等法規。落實機構改革等重大決策部署,對自治區本級法規進行清理,及時修改、廢止有關法規。

7. 行政法規草案由誰審議、審批

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由國務院審批。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版行政法規草案時權,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或者起草部門作說明。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務院對行政法規草案的審議意見,對行政法規草案進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報請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施行。 簽署公布行政法規的國務院令載明該行政法規的施行日期。 行政法規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匯編出版行政法規的國家正式版本。 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8. 6、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提交有關的批

、申請從事飲食業、食品加工和銷售業的,須經縣(市)以上食品衛生監督機關審查同意,並取得《衛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證;
2、申請從事機動車船客貨運輸的,須經縣(市)以上交通運輸、航政管理部門檢驗合格,辦理報戶(過戶)等手續,取得運輸許可和營業等證明,經公安機關辦理車船牌照、駕駛執照,從事機運的還要向保險機關辦理責任保險;
3、申請從事采礦業的,須經縣(市)以上礦產管理部門審查同意,並取得《個體采礦許可證》;
4、申請從事工程設計的須經省城建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5、申請從事建築和混凝土預製件製造業的,須經縣(市)以上城建部門審查同意;
6、申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的,須經縣(市)以上科委審查同意;
7、申請從事製造、修理計量器具業的,須經縣(市)以上標准計量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8、申請從事葯品銷售業的,須經縣(市)以上醫葯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9、申請從事書刊、報紙出售或出租,電影放映、電子游戲、撞球、溜冰場及其他們家允許的文化娛樂的,須經縣(市)文化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涉及治安管理規定的,還須取得縣(市)以上公安機關核發的《公共場所治安許可證》。
10、申請從事旅店、刻字、典當、信託寄賣和營業性的印刷行業(包括印刷廠、打字、曬圖、謄印店、鑄字以及專業製版廠、裝訂廠等)的,須經縣(市)以上公安機關審查同意,並取得特種行業許可證;
11、申請從事涉及「三廢」和噪音嚴重的行業,須經縣(市)以上環保部門審查同意;
12、申請從事技術性較強的服務性行業,如家用電器維修,機動車輛修理等,須經培訓考核,取得有關部門技術考核的合格證書;
13、申請從事其他特種行業或規定持有生產許可證的行業,按有關規定辦理。
還有一些,具體可以到當地工商部門查詢.

9. 環評審批誰審批誰驗收有相關條例規定嗎

建設項目抄的環境影響評價文襲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後,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辦理。
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六十日內,收到環境影響報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內,收到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十五日內,分別作出審批決定並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熱點內容
湯溝司法 發布:2025-07-04 23:42:01 瀏覽:990
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7-04 23:41:55 瀏覽:903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發布:2025-07-04 23:40:34 瀏覽:276
新公司法講義 發布:2025-07-04 23:40:30 瀏覽:681
項目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7-04 23:38:44 瀏覽:396
司法處罰法條 發布:2025-07-04 23:38:33 瀏覽:551
上海政法學院法學經濟法 發布:2025-07-04 23:38:29 瀏覽:849
民事訴訟法上訴期 發布:2025-07-04 23:27:25 瀏覽:438
科三的法規 發布:2025-07-04 23:26:46 瀏覽:927
勞動法停產放假規定 發布:2025-07-04 23:19:32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