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條例
Ⅰ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對已經退化、沙化的草原應當怎麼治理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旨在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和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於2018年12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共十一章七十四條,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中文名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機關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務委員會
通過時間
2018年12月6日
公布時間
2018年12月6日
發文字型大小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公告第十二號
條例發布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十二號
2018年12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現予公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2月6日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第八章沙塵污染防治
第五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強植樹種草,增加綠地和水域面積,預防和治理土地沙化,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第五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進基本草原劃定和保護工作,加大退牧還草力度,實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對已經退化、沙化的草原,應當限期治理。
第五十七條治理沙化土地應當堅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參與原則,推進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技術持續化創新的沙漠治理方式。
第五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沙化土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土地類型、植被狀況、氣候和水資源狀況、土地沙化程度等自然條件及其所發揮的生態、經濟功能,對沙化土地實行分類保護、綜合治理和合理利用。
第五十九條治理沙化土地應當堅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因地制宜地採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封沙育林育草、建設防護林、小流域綜合治理以及合理調配生態用水等措施,恢復和增加植被。
第六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有效治理沙化土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沙區特色產業,調整沙區產業結構,發展太陽能、風能和沼氣等生物質能源,減輕沙區生活對植被資源的依賴。
Ⅱ 我國有哪些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和政策法規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
我國現行主要的環境保護法規、規章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等。
1、《環境保護法》
第二十二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應當依法採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
第二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改善環境,依照有關規定轉產、搬遷、關閉的,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
2、《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五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國家或者地方的經濟、技術條件,適時修訂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六條 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准。
3、《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十四條 建設項目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建設項目在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程序進行驗收;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4、《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第十四條 排污費數額確定後,由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向排污者送達排污費繳納通知單。
排污者應當自接到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之日起7日內,到指定的商業銀行繳納排污費。商業銀行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將收到的排污費分別解繳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5、《.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十四條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由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確定,並標明區界,予以公告。
確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應當兼顧保護對象的完整性和適度性,以及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Ⅲ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中隔絕空氣的條例有哪些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1.0.4同一建築內設置多種使用功能場所時,不同使用功能場所之間應進行防火分隔,該建築及其各功能場所的防火設計應根據本規范的相關規定確定。
5.1.6二級耐火等級建築內釆用難燃性牆體的房間隔牆,其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75h;當房間的建築面積不大於100m2時,房間隔牆可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0.50h的難燃性牆體或耐火極限不低於0.30h的不燃性牆體。二級耐火等級多層住宅建築內採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樓板,其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75h。
5.1.7二級耐火等級建築內採用不燃材料的吊頂,其耐火極限不限。
三級耐火等級的醫療建築、中小學校的教學建築、老年人建築及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的吊頂,應釆用不燃材料;當釆用難燃材料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25h。
二、三級耐火等級建築內門廳、走道的吊頂應採用不燃材料。
5.4.4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老年人活動場所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宜設置在獨立的建築內,且不應設置在地常或半地下;當採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不應超過3層;採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不應超過2層;採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應為單層;確需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築內時,應符合下列規萣:
1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
2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吋,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
3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
4設置在高層建築內時,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5設置在單、多層建築內時,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Ⅳ 為什麼要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或者採取其他來油煙凈化措施,使油煙達自標排放,並防止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環境造成污染。
禁止在居民住宅樓:http、改建、擴建產生油煙.gepresearch1、目前開餐飲店均需要去當地環保局申請環保資格。
2、符合如下條款才可以申請:
排放油煙的餐飲服務業經營者應當安裝油煙凈化設施並保持正常使用://www、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當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區域內露天燒烤食品或者為露天燒烤食品提供場地。
參考文獻
Ⅳ 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第三章 防治燃燒高污染燃料產生的大氣污染
第十九條 禁止在主城內使用超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硫份和灰份限值的煤炭,環保部門應當對爐前在用煤的硫份和灰份進行監測,推廣潔凈煤技術,淘汰原煤散燒裝置。
在本市生產和銷售的潔凈煤技術製品必須符合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的標准。
第二十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劃定並逐步擴大禁止銷售、使用國務院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區域(以下簡稱禁燃區)。禁燃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停止使用原(散)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改用清潔燃料。
禁燃區內不得建設新的燃燒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和裝置。原有的燃煤設施和裝置,二點八兆瓦以下的應當按照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改用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電等清潔能源,超過二點八兆瓦的禁止燃燒高污染燃料。
禁燃區外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其他區域,零點七兆瓦以下的燃煤鍋爐必須使用清潔能源。
第二十一條 嚴格限制在市區內新建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鍋爐和窯爐。
禁燃區外的建成區內新建七兆瓦以下的鍋爐,以及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與其相當的窯爐,不得使用高污染燃料。已建的七兆瓦以下的鍋爐,以及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與其相當的窯爐,應當使用潔凈煤技術。
第二十二條 主城范圍內不得新建燃煤發電廠、水泥廠、鋼鐵廠。
現有和已經批准建設的燃煤發電廠、水泥廠、鋼鐵廠等單位應當採用低硫份、低灰份煤炭,超過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總量控制指標,或者國家和地方有規定的,必須配套建設脫硫、除塵裝置或者採取其他措施,控制二氧化硫和煙塵、粉塵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Ⅵ 《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明確了各級政府哪些大氣監管職責
《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強化了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規定了明確的大氣監管職責:
(1)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制定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規劃,明確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建立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考核機制和分工明確、統籌協調的網格化監管體系,保障資金投入,強化污染防治措施。(第四條)
(2)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按照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工作安排,做好大氣污染防治的相關工作。(第五條)
(3)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提高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推行綠色交通、綠色建築,從源頭上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自然條件、地理特點和規劃發展方向,確定城市功能定位和空氣質量控制指標。(第八條)
(4)省人民政府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和經濟、技術條件,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燃煤燃油質量標准,並可以擴大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實施范圍。省人民政府應當定期組織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對前款規定的標准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適時修訂。進行評估、修訂時,應當徵求公眾意見並將評估情況和修訂後的標准及時向社會公布。(第九條)
(5)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確定削減和控制重點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和排放總量,將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逐級分解、落實到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第十條)
(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向社會公布並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並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第十七條)
(7)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劃定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落實區域聯動防治措施。重點區域內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大氣污染防治重大事項,推動節能減排、產業准入、落後產能淘汰和重污染天氣應對的協調協作,開展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第十八條)
(8)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和重污染天氣集中出現的採暖季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推行錯峰生產制度。(第十九條)
(9)未達到國家和省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的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編制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並組織實施。(第二十條)
(10)大氣環境質量同比改善的地區,由省人民政府向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發放補償資金;大氣環境質量同比惡化的地區,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繳納補償資金。補償資金應當專項用於大氣污染防治。(第二十二條)
(11)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民用散煤管理制度,加強民用散煤質量監督和節能爐具的推廣,並制定獎勵或者補貼政策,推進清潔煤炭、優質型煤的供應、使用和其他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第二十六條)
(12)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鍋爐整治計劃,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要求淘汰、拆除燃煤小鍋爐、分散燃煤鍋爐和不能達標排放的其他燃煤鍋爐,並對現有的燃煤鍋爐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第二十七條)
(1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合理確定產業布局和發展規模,制定產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嚴格控制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建築陶瓷等工業項目,鼓勵、支持現有的工業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第三十一條)
(14)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優化城市功能和路網布局,推廣智能交通管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倡導綠色、低碳出行,並可以根據本地實際發展軌道交通、實施錯峰上下班等措施。(第四十條)
(15)省人民政府應當採取下列措施減少機動車排氣污染:(一)提升車用燃油質量;(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三)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和新能源機動車;(四)逐步淘汰高油耗、高排放機動車;(五)其他減少機動車排氣污染的措施。(第四十一條)
(1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防治揚塵污染的需要,劃定禁止從事砂、石、粘土開采和加工等易產生揚塵污染活動的區域。(第五十二條)
(17)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農業、林業等部門應當制定農葯、化肥減量計劃和措施,積極推廣緩控釋肥等技術,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合理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減少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防止農業面源污染。(第五十三條)
(18)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發展改革、農業等部門應當制定鼓勵政策,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開發,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第五十四條)
(19)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劃定區域,禁止露天燒烤、騎牆(窗)燒烤或者為露天燒烤、騎牆(窗)燒烤提供場地。在其他區域內燒烤的,應當使用無煙燒烤爐具。(第五十七條)
(20)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和當地特點,劃定禁止或者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和時段。(第五十九條)
(21)本條例施行前,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規定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事項,確定具體負責的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機構,並向社會公布。(第八十條)
Ⅶ 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是什麼級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應當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
Ⅷ 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第四章 防治揚塵污染
第二十三條從事建築施工、道路施工、地下管線施工和房屋拆除等各類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承發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防治揚塵污染的責任,並將防治揚塵污染的費用列入工程概算。施工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制定揚塵污染防治方案,並報施工所在區縣環保部門備案。
第二十四條 主城、新市區和新城范圍內的建築施工,應當符合下列揚塵污染防治要求:
(一)施工工地四周應當設置不低於二米的硬質密閉圍擋,施工作業層外側必須使用密目安全網進行封閉;
(二)施工工地應當硬化並保持清潔,出口處必須設置沖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澱設施,運輸車輛駛出施工現場前應當將槽幫和車輪沖洗干凈;
(三)施工工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應當遮蓋或者在庫房內存放,建築垃圾、工程渣土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清運,不能按時完成清運的,應當在施工工地內臨時堆放並採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不得在施工工地外堆放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
(四)在建築物、構築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築垃圾和渣土的,應當採用密閉方式清運,禁止凌空拋撒;
(五)不得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
(六)閑置三個月以上的施工工地,應當對其裸露泥地進行臨時綠化或者採用鋪裝等防塵措施;
(七)工程項目竣工後,應當平整施工工地,並清除積土、堆物,不得使用空氣壓縮機清理車輛、設備和物料的塵埃。
第二十五條 在主城、新市區和新城范圍內從事道路施工與地下管線施工(市政搶修工程除外),除應當符合第二十四條(二)、(三)、(四)項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開挖工程完工後應當在五日內完成土方回填,有特殊施工技術要求的應當在七日內完成土方回填,並恢復原狀;
(二)施工工地應當嚴格採取圍擋措施,新建、大修道路工程應當採用符合行業主管部門要求的圍擋措施;
(三)使用風鎬等機械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應當向地面灑水。
第二十六條 主城、新市區和新城范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工程,除應當符合第二十四條第(三)項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工地周邊應當設置二米以上硬質密閉圍擋,人口密集區及臨街一面應當設置密目網,實行封閉拆除;
(二)風速達到五級以上時,應當停止爆破或者拆除建築物、構築物;
(三)人工拆除或者爆破拆除建築物、構築物,應當對被拆除的建築物、構築物進行灑水或者噴淋,但可能導致建築物、構築物結構疏鬆產生安全隱患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 主城、新市區和新城范圍內運輸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用密閉化車輛運輸。
運輸單位和個人應當加強對車輛機械密閉裝置的維護,確保正常使用,運輸途中的物料不得泄漏、散落或者飛揚。
第二十八條 在市區范圍內堆放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碼頭、堆場和露天倉庫,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地面應當進行硬化處理;
(二)採用混凝土圍牆或者天棚儲庫,配備噴淋或者其他抑塵措施;
(三)採用密閉輸送設備作業的,應當在落料、卸料處配備吸塵、噴淋等防塵設施,並保持防塵設施的正常使用;
(四)在出口處設置車輛清洗的專用場地,配備運輸車輛沖洗保潔設施;
(五)劃分料區和道路界限,及時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清潔。
第二十九條 主城、新市區、新城和中心鎮范圍內的道路保潔作業,應當採用機械化灑水清掃;採用人工方式清掃的,應當符合本市市容環境衛生作業服務規范。
Ⅸ 什麼是大氣污染防治"一法兩條例
根據《防治》抄明文規定:兩控區指酸雨控制區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 根據氣象、形、土壤等自條件已經產、能產酸雨區或者其二氧化硫污染嚴重區劃定酸雨控制區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即兩控區般說降雨pH值≤4.5劃定酸雨控制區;近三環境空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超家二級標准劃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Ⅹ 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第五章 揚塵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條 進行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施工、河道整治、建築物拆除、園林綠化等活動,建設單位應當制定揚塵污染防治方案,並按照規定提交建設項目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第四十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造價,並在工程承發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防治揚塵污染的責任。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揚塵違法行為及查處情況,納入本市企業信用評價系統。
第四十六條 施工現場應當採取下列措施:
(一)在施工現場出入口公示揚塵污染控制措施、施工現場負責人、環保監督員、舉報電話等信息;
(二)按照規定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系統;
(三)在施工現場周邊設置硬質密閉圍擋,工地內暫未施工的區域應當覆蓋、硬化或者綠化;
(四)土石方、拆除、洗刨工程作業時應當分段作業,採取灑水壓塵措施,縮短起塵操作時間;
(五)氣象預報風速達到四級以上或者出現重污染天氣狀況時,應當停止土石方作業、拆除工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
(六)建築施工工地出口處應當設置車輛清洗設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澱設施,防止泥水溢流;施工車輛經除泥、沖洗後方能駛出工地,不得帶泥上路行駛;進出口周邊一百米以內的道路應當保持清潔,不得存留泥土和建築垃圾;
(七)國家、省、市規定的其他措施。
第四十七條 堆存、裝卸煤炭、水泥、石灰、石膏、渣土、砂石、垃圾等易產生揚塵的作業,作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採取遮蓋、封閉、噴淋、圍擋等有效措施,防止拋灑、揚塵。
從事以上運輸作業的車輛應當符合規定的條件,並按照規定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密閉運輸。
第四十八條 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場、渣土消納場、垃圾填埋場應當實施分區作業,按照相關標准和要求採取防治揚塵污染措施。
第四十九條 在揚塵、揚沙等空氣重污染天氣情況下,對城市道路、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工作,應當增加機械清掃、灑水、沖洗頻次,降低地面積塵負荷。
第五十條 裸露地面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綠化或者鋪裝:
(一)待開發的建設用地,建設單位負責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超過三個月的,應當進行臨時綠化或者鋪裝;
(二)市政道路及河道沿線、公共綠地的裸露地面,分別由城市管理、園林綠化等有關部門組織進行綠化或者鋪裝;
(三)城鎮其他裸露地面由使用權人或者管理單位負責進行覆蓋、綠化或者鋪裝。
第五十一條 露天開采、加工礦產資源,應當採取噴淋、集中開采、運輸道路硬化綠化等措施防止揚塵污染。開采後應當進行生態修復。
第五十二條 城市建成區施工應當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施工工地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
其他區域的建設工程在施工現場設置砂漿攪拌機的,應當配備降塵防塵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