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保戶條例
❶ 2017年五保戶新政策規定
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六條規定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第七條規定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應當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因年幼或者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願的,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對符合本條例第六條規定條件的。
在本村范圍內公告;無重大異議的,由村民委員會將評議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評議意見之日起2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將審核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核意見和有關材料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批准給予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的,發給《農村五保供養證書》,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對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和經濟條件進行調查核實。
必要時,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進行復核。申請人、有關組織或者個人應當配合、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第八條規定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不再符合本條例第六條規定條件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敬老院等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以下簡稱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報告,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並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准後。
核銷其《農村五保供養證書》。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死亡,喪葬事宜辦理完畢後,村民委員會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報告,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准後,核銷其《農村五保供養證書》。
(1)河南省五保戶條例擴展閱讀:
農村五保供養包括下列供養內容:
1、供給糧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5、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❷ 河南省五保戶宅基地繼承相關規定
五保戶的宅基地如果有房子,是其個人財產,可以用於繼承;
五保戶的宅基地專房繼承,首先要看其簽的五保協議屬中是否對宅基地房約定了處理方式,如果有約定要按約定處理,不能再用於繼承;如果五保協議中沒有約定宅基地房的處理方式,主人也沒有留下有效遺囑或遺贈撫養協議的,可以由繼承人繼承。
至於河南的五保戶宅基地繼承規定,請查找:河南省宅基地管理條例、河南省民政局或當地設區的區政府關於五保戶的相關規定。
❸ 國家對五保戶的個人有什麼規定
五保戶是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的五保供養對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對象:
(一)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二)無勞動能力的人;
(三)無生活來源的(不包括撿垃圾者,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即撿垃圾者為有生活來源);
(四)老年、殘疾、未滿16周歲的村民。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五保對象的確定:應當由本人申請或者由村民小組提名,經村民委員會審核,報鄉鎮政府批准,發給《五保供養證書》,憑《五保供養證書》享受五保待遇。
五保內容:
(1)供給糧油和燃料;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
(4)及時治療疾病,對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6)五保對象是未成年人的,還應當保障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五保標准:
農村五保供養經費不得低於本地區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60%。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第十條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內公布執行,也可以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制定,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國務院民政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制定工作的指導。
五保形式:實行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相結合。根據五保對象的意願,可吸收五保戶入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戶入院自願,出院自由。實行分散供養的,應當由鄉鎮政府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受委託的撫養人和五保對象三方簽訂五保供養協議。
❹ 河南省農村五保戶一年補助多少錢
不知道每個市是不是一樣的。我大伯2019年一個季度是1254元。
❺ 農村五保戶標準是咋規定的
1、五保對象標准:
(一)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回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答
(二)無勞動能力的人;
(三)無生活來源的(包括撿垃圾者,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即撿垃圾者為有生活來源);
(四)老年、殘疾、未滿16周歲的村民。
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五保對象的確定:應當由本人申請或者由村民小組提名,經村民委員會審核,報鄉鎮政府批准,發給《五保供養證書》,憑《五保供養證書》享受五保待遇。
2、供養內容:
(1)供給糧油和燃料;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
(4)及時治療疾病,對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6)五保對象是未成年人的,還應當保障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❻ 河南村民五保戶生活標準是多少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
幫助的權利」的規定,為保障五保戶的生活,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製定
本規定。
第二條 對五保戶實行供養,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組成部分,是農
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每個村民應盡的義務,是各級人民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
。做好這項工作,對於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
群眾的關系,實行計劃生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具有
重要的意義。
第三條 五保戶是指農村中喪失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
老年人、殘疾者和孤兒。
喪失勞動能力、有成年子女的老人,按《憲法》、《婚姻法》規定,
由成年子女贍養;其子女常年患病或殘疾無力贍養者,也應視為五保戶。
第四條 確定五保戶,須由本人申請,群眾評議,村民委員會審查,
報鄉人民政府批准,發給五保戶供給證,並報縣人民政府備案。《五保戶
供給證書》由省統一規定格式,以縣人民政府名義印發,鄉(鎮)人民政府
承辦。
第五條 對五保戶要做到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對孤兒實
行保教。
保吃:包括糧、油、菜、柴及零花錢等;
保穿:保證有必需的衣、帽、鞋、襪、被褥;
保住:保證有房住,房屋安全牢固,不漏雨雪,能避風寒;
保醫:五保戶患病要及時治療,並派人護理,醫療費由供養單位負擔
;
保葬:五保老人去世的安葬,由供養的單位負責;
孤兒保教:孤兒到入學年齡,要安排就學。
第六條 五保戶供給標准,應不低於當地一般村民的實際生活水平,
具體標准由縣或鄉人民政府規定。集體供給五保戶的經費和物資(包括辦敬
老院的經費和物資)要按規定標准,以鄉為單位,列入各戶承包合同,統一
籌集。也可以從集體企業的利潤中開支。
五保戶由親友或其他人代耕土地包養的,包養人要負擔五保戶生養死
葬所需的全部費用和日常生活所需一切勞務。
第七條 供養五保戶的辦法:
1、舉辦敬老院。凡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鄉或村為單位舉辦敬老院,也
可以幾個村聯辦敬老院。要堅持依靠集體,依靠群眾,勤儉辦院,敬老養
老的原則。
2、集體供給,分散生活。採取這種辦法,必須保證供給的經費和物資
及時兌現。對生活自理有困難的五保戶,村民委員會要派專人照料,妥善
安排好他們的日常生活。
3、由親友或其他人代耕土地包養。這種辦法只有在五保戶有其要求,
親友自願,確能保障五保戶生活的條件下才能實行。
集體供養,親友或其他人代耕土地包養,都要簽訂《五保供養協議》
和《遺贈扶養協議》。
第八條 對貧困地區的五保戶,集體供給後仍有困難的,當地政府要
列為重點,給予救濟。對重災區的五保戶,集體供給有困難的,在發放救
災款物時,應予照顧。
第九條 五保戶的房屋及其它財產,受法律保護。
五保戶去世後,其財產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處理。按照《五
保供養協議》和《遺贈扶養協議》屬於集體供養的,五保戶的財產歸所在
村村民委員會所有;屬於親友或其他人包養的,由包養人繼承。
第十條 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都要選派責任心強,積極熱情
,作風正派的幹部負責做五保工作,並建立健全嚴格的五保工作責任制。
縣(市)、鄉(鎮)人民政府要特別注意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
解決問題。對成績顯著者給予表彰;對剋扣、勒索、侵佔五保戶財物,刁
難、虐待五保戶者,要嚴肅處理,對造成五保戶非正常死亡者,要追究責
任。
第十一條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地
情況作出補充規定。
❼ 河南省的五保戶第二季度五保金什麼時候發放
農村五保戶具備申請的條件,在《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六條中,已經明版確規定。權
即 :「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即可以申請五保。
❽ 對於河南省內鄉縣趙店鄉強制五保戶到敬老院生活是中央下發的文件規定嗎
強制五保戶到敬老院生活,並不是上級的統一規定。
國家《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內十二條說的非容常明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可以在當地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也可以在家分散供養。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可以自行選擇供養形式。」
也就是說,地方是不應該強制五保戶到敬老院生活的。
❾ 請問河南省農村關於五保戶的政策.
河南省農村五保戶供養工作暫行規定
(1985年12月23日)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的規定,為保障五保戶的生活,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對五保戶實行供養,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組成部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每個村民應盡的義務,是各級人民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對於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實行計劃生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條五保戶是指農村中喪失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老年人、殘疾者和孤兒。
喪失勞動能力、有成年子女的老人,按《憲法》、《婚姻法》規定,由成年子女贍養;其子女常年患病或殘疾無力贍養者,也應視為五保戶。
第四條確定五保戶,須由本人申請,群眾評議,村民委員會審查,報鄉人民政府批准,發給五保戶供給證,並報縣人民政府備案。《五保戶供給證書》由省統一規定格式,以縣人民政府名義印發,鄉(鎮)人民政府承辦。
第五條對五保戶要做到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對孤兒實行保教。
保吃:包括糧、油、菜、柴及零花錢等;
保穿:保證有必需的衣、帽、鞋、襪、被褥;
保住:保證有房住,房屋安全牢固,不漏雨雪,能避風寒;
保醫:五保戶患病要及時治療,並派人護理,醫療費由供養單位負擔;
保葬:五保老人去世的安葬,由供養的單位負責;
孤兒保教:孤兒到入學年齡,要安排就學。
第六條五保戶供給標准,應不低於當地一般村民的實際生活水平,具體標准由縣或鄉人民政府規定。集體供給五保戶的經費和物資(包括辦敬老院的經費和物資)要按規定標准,以鄉為單位,列入各戶承包合同,統一籌集。也可以從集體企業的利潤中開支。
五保戶由親友或其他人代耕土地包養的,包養人要負擔五保戶生養死葬所需的全部費用和日常生活所需一切勞務。
第七條供養五保戶的辦法:
1、舉辦敬老院。凡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鄉或村為單位舉辦敬老院,也可以幾個村聯辦敬老院。要堅持依靠集體,依靠群眾,勤儉辦院,敬老養老的原則。
第八條對貧困地區的五保戶,集體供給後仍有困難的,當地政府要列為重點,給予救濟。對重災區的五保戶,集體供給有困難的,在發放救災款物時,應予照顧。
第九條五保戶的房屋及其它財產,受法律保護。
五保戶去世後,其財產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處理。按照《五保供養協議》和《遺贈扶養協議》屬於集體供養的,五保戶的財產歸所在村村民委員會所有;屬於親友或其他人包養的,由包養人繼承。
第十條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都要選派責任心強,積極熱情,作風正派的幹部負責做五保工作,並建立健全嚴格的五保工作責任制。縣(市)、鄉(鎮)人民政府要特別注意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對成績顯著者給予表彰;對剋扣、勒索、侵佔五保戶財物,刁難、虐待五保戶者,要嚴肅處理,對造成五保戶非正常死亡者,要追究責任。
第十一條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地情況作出補充規定。本規定自198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