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㈠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不可以是個人獨資企業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有五名以上內符合本法第十四容條、第十五條規定的成員; 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章程; 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組織機構; 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名稱和章程確定的住所; 有符合章程規定的成員出資。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召開由全體設立人參加的設立大會。設立時自願成為該社成員的人為設立人。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登記申請書; 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 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 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 出資成員簽名、蓋章的出資清單; 住所使用證明;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
㈡ 農民合作社的權利義務
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十六條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享有以下權利:
1.參加成員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按照章程規定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
(1)參加成員大會。這是成員的一項基本權利。成員大會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權力機構,由全體成員組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每個成員都有權參加成員大會,決定合作社的重大問題,任何人不得限制或剝奪。
(2)行使表決權,實行民主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全體成員的合作社,成員大會是成員行使權利的機構。作為成員,有權通過出席成員大會並行使表決權,參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重大事項的決議。
(3)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由成員大會從本社成員中選舉產生,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對成員大會負責。所有成員都有權選舉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也都有資格被選舉為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設有成員代表大會的合作社中,成員還有權選舉成員代表,並享有成為成員代表的被選舉權。
2.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生產經營設施。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有權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本社置備的生產經營設施。
3.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的盈餘依賴於成員產品的集合和成員對合作社的利用,本質上屬於全體成員。可以說,成員的參與熱情和參與效果直接決定了合作社的效益情況。因此,法律保護成員參與盈餘分配的權利,成員有權按照章程規定或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
4.查閱本社的章程、成員名冊、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成員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所有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事務享有知情權,有權查閱相關資料,特別是了解農民專亞合作社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以便監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營。
5.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上述規定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成員享有的權利,徐此之外,章程在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不抵觸的情況下,還可以結合本社的實際情況規定成員享有的其他權利。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為了實現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需要對外承擔一定義務,這些義務需要全體成員共同承擔,以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時履行義務和順利實現成員的利益。
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執行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成員大會和成員代表大會的決議,體現了全體成員的共同意志,成員應當嚴格遵守並執行。
2.按照章程規定向本社出資。明確成員的出資通常具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以成員出資作為組織從事經營活動的主要資金來源。二是明確組織對外承擔債務責任的信用擔保基礎。但就農民專業合作社而言,因其類型多樣,經營內容和經營規模差異很大,所以,對從事經營活動的資金需求很難用統一的法定標准來約束。而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交易對象相對穩定,交易相對人對交易安全的信任主要取決於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提供的農產品,而不僅僅取決於成員出資所形成的合作社資本。由於我國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特點和現階段出資成員與非出資成員並存的實際情況,一律要求農民加入專業合作社時必須出資或者必須出法定數額的資金,不符合目前發展的現實。因此,成員加入合作社時是否出資以及出資方式、出資額、出資期限,都需要由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章程自己決定。
3.按照章程規定與本社進行交易。農民加入合作社是要解決在獨立的生產經營中個人無力解決、解決不好、或個人解決不合算的問題,是要利用和使用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務。成員按照章程規定與本社進行交易既是成立合作社的目的,也是成員的一項義務。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可能是交售農產品,也可能是購買生產資料,還可能是有償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技術、信息、運輸等服務。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情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應當記載在該成員的賬戶中。
4.按照章程規定承擔虧損。由於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存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可能會出現波動,有的年度有盈餘,有的年度可能會出現虧損。合作社有盈餘時分享盈餘是成員的法定權利,合作社虧損時承擔虧損也是成員的法定義務。
5. 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成員除應當履行上述法定義務外,還應當履行章程結合本社實際情況規定的其他義務。 ①提倡互助合作精神。合作社就是一個大家庭。
互助,就是互相幫助,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通過互相幫助,在合作社內部形成講團結講奉獻的良好風氣。合作就是共同勞動。合作社崇尚勞動最光榮。我們的合作社就是在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上通過我們共同的勞動把它辦好,但是一家一戶能辦好的事情仍然由一家一戶來辦。我們充分保護社員的個人利益,但又要強調我們合作社的共同的利益,樹立社員的集體觀念。
②強調合作社的服務功能。社員是我們合作社的所有者,也是合作社的顧客,還是合作社的受益者,所以社員和我們的合作社的命運息息相關。我們合作社要想社員之所想,急社員之所急,牢固樹立為社員服務的思想。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使合作社社員感覺到集體的溫暖。
③針對目前農村中道德的滑坡,大力弘揚社會公德、比如孝敬老人、鄰里和睦等,使社員感覺到作為合作社社員的光榮。
④強調合作社的社會責任,比如保護環境。有了這些精神的支撐,我們的合作社就成為了一個很有人情味的集體,我們的社員也不再是僅僅屬於他自己,而且還屬於我們共同的家——合作社。
㈢ 注冊專業合作社五個人誰承擔法律責任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是按照工商營業執照來確定的,也就是說工商營業執照裡面有法人,專有你們幾個注冊資金合屬資的這種法人,每個人按照其比例來確定股權的,所以這個時候已經很明確了每個人在裡面佔比例是多少,所以相對應比例比較大的這個人對於主要承擔責任者是比較多的,一般情況下出現問題以後都是大傢伙共同來承擔解決問題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㈣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成員對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義對外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合作社的債權人不版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員的權責任。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合作社用以對外承擔責任的獨立財產,包括成員的出資、公共積累、政府扶持的資金和社會捐助。
盡管合作社的債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員的責任,但成員對合作社債務也承擔責任。《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成員對合作社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成員以其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也就是說,除了成員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外,成員不再對合作社債務承擔其他的清償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責任制度的明確,可以消除成員與合作社之間不必要的權責糾紛,成員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合作社的服務。同時可以保障交易對象的利益,交易雙方不必擔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責任承擔能力,也不用擔心需要直接面對眾多單個成員進行談判的高成本支出。
㈤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成員對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義對外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合作社的債專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屬作社成員的責任。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合作社用以對外承擔責任的獨立財產,包括成員的出資、公共積累、政府扶持的資金和社會捐助。
盡管合作社的債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員的責任,但成員對合作社債務也承擔責任。《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成員對合作社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成員以其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也就是說,除了成員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外,成員不再對合作社債務承擔其他的清償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責任制度的明確,可以消除成員與合作社之間不必要的權責糾紛,成員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合作社的服務。同時可以保障交易對象的利益,交易雙方不必擔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責任承擔能力,也不用擔心需要直接面對眾多單個成員進行談判的高成本支出。
㈥ 農民合作社5人合作,破產5人都要服法律責任嗎
農民合作社5人合作,破產5人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由成員大會推舉成員組成清算組,開始解散清算。逾期不能組成清算組的,成員、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成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指定成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
第四十八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二)成員大會決議解散;
(三)因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被撤銷。 因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原因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由成員大會推舉成員組成清算組,開始解散清算。
逾期不能組成清算組的,成員、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成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指定成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6)合作社對外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
第四十九條 清算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處理與清算有關未了結業務,清理財產和債權、債務,分配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代表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訴訟、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並在清算結束時辦理注銷登記。
第五十條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和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債權。
如果在規定期間內全部成員、債權人均已收到通知,免除清算組的公告義務。 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並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應當對債權進行審查、登記。 在申報債權期間,清算組不得對債權人進行清償。
第五十一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的原因解散,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不能辦理成員退社手續。
第五十二條 清算組負責制定包括清償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的工資及社會保險費用,清償所欠稅款和其他各項債務,以及分配剩餘財產在內的清算方案,經成員大會通過或者申請人民法院確認後實施。 清算組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
第五十三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在解散、破產清算時,不得作為可分配剩餘資產分配給成員,具體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四條 清算組成員應當忠於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及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破產適用企業破產法的有關規定。但是,破產財產在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應當優先清償破產前與農民成員已發生交易但尚未結清的款項。
㈦ 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備案的農民合作社能承擔民事責任嗎
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專例》等法律屬法規已經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第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由成員出資、公積金、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資產所形成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並以上述財產對債務承擔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
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登記機關依法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以下簡稱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未經依法登記,不得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第四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機關。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工作。
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所在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
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對規模較大或者跨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管轄做出特別規定。
㈧ 農業合作社倒閉 法律責任如何追究
《農業專業合作社法》,目的是期望先富起來的一部分農民,利用他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帶動周邊的農民共同富裕,形成一個農業合作社。如果說把合作社的性質界定為私營有限責任公司,這個是錯誤的,農業合作社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一個群體,它屬於集體經濟組織,它不是公司法意義上的有限責任公司。因為,第一個它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加強農業合作社成員之間的協作,比如說銷售渠道的共享,農業種植了機械化推廣。當然,它可以對外盈利,但是它的主要目的是共同致富、加強合作。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是它80%以上的成員必須是農民。另外一點,它可以自由加入、自由退出,不像公司的股東一樣,你加入以後必須像公司法的要求,想退出,要清算,清算完了以後轉移給其他的公司股東,你才能退,這個不需要,只要當年度結算完畢了,可以及時退出。所以這個隨時加入隨時退出,這個是保證專業農業的合作社新鮮血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所以它不等同於有限責任公司,跟公司不一致的,它只是一個經濟組織。
在本案中,這個聽眾的問題說具體如何執行,這個可以明確地說,在我們國家的法律上目前還是一個空白。關於如何承擔責任,雖然《農業專業合作社法》有明確的規定,如果合作社倒閉了,應當進行清算,清算的時候,應當由原來的發起人即專業合作社的社員進行清算。但是,如果具體來講,比如說投資不到位如何承擔責任,這塊有待於法律的進一步明示。但是有案例已經有判例,是參照公司法由它的成員來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