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包裝食品標簽法律責任
Ⅰ 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什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
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
定的,不得進口。」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09年7月30日公布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第十二款規定禁止「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進口的預包裝食品」。
同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四章法律責任中的第五十六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第九條(十二)項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經營的工
具、設備等物品;違法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
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食品標簽:是指在食品包裝容器上或附於食品包裝容器上的一切附簽、吊牌、文字、圖形、符號說明。
食品標簽是反映商品內資品質及相關信息的載體,它對於指導消費者、保護消費者利益、防止欺詐、規范市場有關鍵的作用,標簽的主要功用是對食品名稱、配料
表、凈含量及固型物含量、廠名、批號、日期標志等食品質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飲用的說明,消費者購買預包裝食品只能通過標簽上的文字、圖形、符號了解
食品的特性。
Ⅱ 預包裝食品標簽必須標注哪些內容
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注的內容: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准代號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
注意事項:
1、食品名稱:應在食品標簽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
2、配料表:各種配料應按要求標示具體名稱,食品添加劑按照要求標示名稱。
3、凈含量的標示應由凈含量、數字和法定計量單位組成。
4、規格的標示應由單件預包裝食品凈含量和件數組成,或只標示件數,可不標示「規格」二字。
5、生產者、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應當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能夠承擔產品安全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6、日期應按年、月、日的順序標示,如果不按此順序標示,應註明日期標示順序。
拓展資料:
預包裝食品:經預先定量包裝,或裝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費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預包裝食品標簽基本要求:
1、預包裝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並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
2、預包裝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應清晰、醒目、持久;應使消費者購買時易於辨認和識讀。
3、 預包裝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應通俗易懂、准確、有科學依據;不得標示封建迷信、黃色、貶低其他食品或違背科學營養常識的內容。
4、預包裝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虛假、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型大小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
5、預包裝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直接或間接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導致消費者將購買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質與另一產品混淆。
6、預包裝食品的標簽不得與包裝物(容器)分離。
7、預包裝食品的標簽內容應使用規范的漢字,但不包括注冊商標。
8、包裝物或包裝容器最大表面面積大於20cm2時,強制標示內容的文字、符號、數字的高度不得小於1.8mm。
9、 如果透過外包裝物能清晰地識別內包裝物或容器上的所有或部分強制標示內容,可以不在外包裝物上重復標示相應的內容。
10、如果在內包裝物(或容器)外面另有直接向消費者交貨的外包裝(或大包裝),可以只在外包裝(或大包裝)上標示強制標示內容。
Ⅲ 在夜市賣預包裝食品由哪個部門依據哪個法律法規處罰
在夜市賣預包裝食品的話,應該由市場監督管理所依據流通市場的產品管理辦法來進行。管理。
Ⅳ 食品標識違法行為有哪些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
分享
(1995 年 6 月 20 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 40 號發布,自 199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加強對食品標簽的監督管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維護食品生產者和銷售者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或者銷售的預包裝食品的標簽必須符合強制性國家標准《食品標簽通用標准》(G B7718)、《飲料酒標簽標准》(G B10344)、《特殊營養食品標簽》(G B13432)的規定,食品標簽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預包裝食品不得出廠和銷售。
第三條 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可處以 5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 10% 的罰款:
(一)食品標簽應當標注而未標注質量等級、產品標准號、「輻照食品」(經電離輻射線或電離能量處理過的食品)字樣任何一項的;
(二)食品標簽標注的項目內容齊全,但不符合《食品標簽通用標准》規定的四條基本原則(注 1)的;
(三)食品標簽不符合《食品標簽通用標准》中規定的六條基本要求之一(注 2)的。
第四條 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限期改正,並可通報批評;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可處以1000 元以上3000 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 15% 的罰款:
(一)食品標簽缺少食品名稱、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生產(分裝)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分裝)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配料表、保質期或者保存期任何一項的;
(二)特殊營養食品標簽缺少食品名稱、配料表、熱量、營養素、凈含量、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和保存期、食用方法任何一項的;
(三)飲料酒食品標簽缺少酒名、配料表、酒精度、凈含量、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原汁量、保質期、產品類型或者糖度任何一項的;
(四)進入流通領域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缺少中文的食品名稱、凈含量,原產國或者地區(指香港、澳門、台灣)名,生產(分裝)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配料表、保質期或者保存期任何一項的。
第五條 預包裝食品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可處以 3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 15% 至 20% 的罰款:
(一)無食品標簽的;
(二)無中文標簽的國產或者進口食品。
第六條 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並處 5000 元罰款或者該批食品貨值金額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冒用他人食品標簽的;
(二)偽造、篡改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保存期的;
(三)利用食品標簽弄虛作假的。
第七條 銷售超過保存期的預包裝食品,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食品和違法銷售收人,並處 5000 元罰款或者該批食品貨值金額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條 對於超過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應當停止銷售,並送法定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如食品內在質量合格應當明示銷售,未明示銷售的,比照本規定第三條給予行政處罰;如食品內在質量不合格或者拒不提供法定質量檢驗機構出具檢驗報告的,比照本規定第七條給予行政處罰。
第九條 違反上述第四條的規定,其中預包裝食品標簽缺少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保存期的,應當提供法定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如食品內在質量合格,按照本規定第四條給予行政處罰;如食品內在質量不合格或者拒不提供法定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的,比照本規定第七條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對違反食品標簽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行為,依據本規定予以處罰。
國家技術監督局對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實行統一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 本規定由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 199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注1)基本原則
1.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錯誤的、引起誤解的或欺騙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紹食品。
2.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直接或間接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導致消費者將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質與另一產品混淆。
3.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的規定,並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
4.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必須通俗易懂、准確、科學。
(注2)基本要求
1.食品標簽不得與包裝容器分開。
2.食品標簽的一切內容,不得在流通環節中變得模糊甚至脫落;必須保證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時醒目、易於辨認和識讀。
3.食品標簽的一切內容,必須清晰、簡要、醒目。文字、符號、圖形應直觀、易懂,背景和底色應採用對比色。
4.食品名稱必須在標簽的醒目位置。食品名稱和凈含量排在同一視野內。
5.食品標簽所用文字必須是規范的漢字。
可以同時使用漢語拼音,但必須拼寫正確,不得大於相應的漢字。
可以同時使用少數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須與漢字有嚴密的對應關系,外文不得大於相應的漢字。
6.食品標簽所用的計量單位必須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准,如:
質量單位:g 或克,kg 或千克;
體積單位:mL、ml 或毫升,L 或升。
(摘自:國家標准《食品標簽通用標准》G B7718)
(註:根據(技監局頒發 [1977]205 號)《關於執行罰款決定與罰款分離制度和正確適用規章有關意見的通知》要求,地方技術監督部門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執行《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第六條中「沒收產品」的規定。)
Ⅳ 預包裝食品標簽的內容虛假怎麼處罰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明確食品標簽應當符合以下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四)保質期;(五)產品標准代號;(六)貯存條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准中的通用名稱;(八)生產許可證編號;(九)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准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對標簽、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在第八十六條明確了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對食品標簽的內容要求,在《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作了以下規定:食品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並在第八十七條第一款第(六)項,對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明確了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未對除「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以外的食品標簽、說明書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如何處理作具體規定。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43號令《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條第二款也對食品標簽的內容作了以下規定:「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此規定與《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內容完全一致,並在第五十五條對違反食品標簽內容的行為明確了具體罰則:「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對《食品安全法》未明確的除「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以外的食品標簽、說明書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如何處理的問題作了明確規定。也就是說按《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工商部門對食品標簽中含有虛假、誇大內容的,應「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眾所周知,大家在選擇食品時,參考食品標簽內容極為重要,食品標簽內容一但出現虛假不實,就有可能買到假冒食品,造成經濟損失事小,出現食品安全事故事大。對在食品標簽上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在產品上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等行為,雖然這些也屬於虛假內容,但不能簡單地按「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理。
筆者認為,對於《食品安全法》未明確除「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以外的食品標簽、說明書含有虛假、誇大內容的情況,工商部門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應按照「法律優先原則」首先適用法律,法律無明確規定的,按《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處理。(郭鑫生)
Ⅵ 關於進口食品的預包裝食品標簽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
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
定的,不得進口。」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09年7月30日公布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第十二款規定禁止「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進口的預包裝食品」。
同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四章法律責任中的第五十六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第九條(十二)項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經營的工
具、設備等物品;違法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
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食品標簽:是指在食品包裝容器上或附於食品包裝容器上的一切附簽、吊牌、文字、圖形、符號說明。
食品標簽是反映商品內資品質及相關信息的載體,它對於指導消費者、保護消費者利益、防止欺詐、規范市場有關鍵的作用,標簽的主要功用是對食品名稱、配料
表、凈含量及固型物含量、廠名、批號、日期標志等食品質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飲用的說明,消費者購買預包裝食品只能通過標簽上的文字、圖形、符號了解
食品的特性。
Ⅶ 食品標簽內容虛假如何處理
食品標簽內容虛假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二)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未按規定進行標示;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存在瑕疵但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7)預包裝食品標簽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條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Ⅷ 標簽上標注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號已過期怎麼處罰
標簽上標注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號已過期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等物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第二點 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存在瑕疵但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8)預包裝食品標簽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定:
第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採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證食品安全。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承擔社會責任。
第四條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為公眾咨詢、投訴、舉報提供方便;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了解食品安全信息。
第四十條 進口的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法和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載明食品添加劑的原產地和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食品添加劑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Ⅸ 違反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應該是《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條
第八十六條違反本專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二)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Ⅹ 因字體大小違法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處罰標準是什麼
工商機關執法人員通過查看食品標簽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更加及時地發現食品安全隱患,擴大食品違法案件線索的收集范圍。經初步歸納,與食品標簽有關的違法行為主要有5種情形。
1.銷售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情形。
對此,工商機關可直接適用該法第八十六條進行處罰。
2.銷售的食品的標簽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情形。
對此,工商機關可直接適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條進行處罰。
3.銷售的食品的標簽沒有標注生產許可證編號的情形。
對此,工商機關可直接適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條進行相應的處罰。如果銷售的食品的標簽上標注了生產許可證編號,但該許可證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至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的,工商機關可以依照該條例第四十六條至第五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4.銷售的食品的標簽上違法標注QS安全認證標志或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志的情形。
對此,工商機關可以適用《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進行處罰。《認證認可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偽造、冒用、買賣認證標志或者認證證書的,依照《產品質量法》等法律的規定查處。在這一方面,主要是超范圍使用認證標志的現象。比如,利用產品或服務認證證書、認證標志和相關文字、符號,誤導公眾認為其管理體系已通過認證;或者利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認證標志和相關文字、符號,誤導公眾認為其產品、服務已通過認證。上述兩種行為都是《認證認可條例》第二十五條禁止的,也都是工商機關可以依法查處的。
5.在銷售的食品的標簽上的其他內容中,只要有一項不符合《通則》要求,就意味著該食品不符合國家強制標准。
對此,依照《標准化法》第二十條和《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四款的規定,工商機關應當責令經營者停止銷售,並限期追回已售出的食品,監督其銷毀食品或作必要技術處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人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通則》對食品標簽的要求比較具體。食品標簽必須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以下簡稱《通則》)。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通則》具體規定了關於食品標簽的標准和要求。根據《通則》的相關規定,流通環節的食品標簽只要不符合有關強制要求,都應視為不符合國家強制標准,工商機關可以依照《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予以查處。
《通則》對食品標簽除了規定許多專業性很強或需要進行檢測才能確認結果的標准外,還規定了一系列憑借肉眼觀察就能基本確認結果的標准。
比如,對於食品標簽的日期標注,不得另外加貼、補印或篡改;不得利用字型大小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預包裝食品的標簽不得與包裝物(容器)分離;包裝物或包裝容器最大表面面積大於
20平方厘米時,強制標注內容中的文字、符號、數字的高度不得低於1.8毫米;不得標注封建迷信、黃色內容以及貶低其他食品或違背科學營養常識的內容;標簽內容應使用規范的漢字(不包括注冊商標);標簽應標注食品的製造、包裝或經銷單位經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集團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應標注各自的名稱和地址;受其他單位委託加工預包裝食品但不對外銷售的,應標注委託單位的名稱和地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