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私募基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私募基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03 11:44:16

『壹』 請問基金購買合同能用來擔保么具有法律效力

基金合同是有法抄律效力的。襲基金財產屬於金融資產,屬於個人財產的一部分,是合法收入所得。
如果,你的基金合同有效,並且,有一定財產約定,是可以當成個人財產用來進行融資或再融資,比如,抵押,質押,轉讓,繼承等。

不過,基金合同不能直接用來擔保,需經過公證處公證財產明細及財產資產約定及金額後才可以用來轉讓或抵押。

『貳』 私募基金的合同是合法的嗎

私募基抄金是指:以非公襲開方式,針對特定人群進行募集。
私募基金的合同基本上是屬於投資人與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間簽訂的受到法律約束的合同。所以是合法的。
除非這只私募基金是某種手段類公開募集 或者 針對多有自然人募集。這是違法的

『叄』 我想請問下關於私募基金合同具有的法律效應的問題。

合同法明文規定:內容違法的合同無效!!私募基金違法,因此無論怎麼簽訂,合同都是無效的

『肆』 做私募基金,簽訂合同法律保護嗎

私幕也有正規與非正規的。陽光私幕就可以。

『伍』 我想請問下關於私募基金合同具有的法律效應的問題。

1、合同法明文規定:內容違法的合同無效,私募基金違法,因此回無論怎麼簽訂,合同都是無效的答。
2、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其方式基本有兩種,一是基於簽訂委託投資合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於共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

『陸』 契約型私募基金的風控沒有在主合同里體現,而寫在產品說明書里,具有同等法律效應嗎

說明書和合同產品在基金協會備案時都需要,都是底稿,都有效。

『柒』 私募基金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私募基金的法律責任有以下五方面: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有下列7種違規情形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1.不履行登記備案義務;
2.向非合格投資者募資或者變相公募;
3.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4.未對投資者採取評估、確認等措施,未對基金進行評級,或者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
5.未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信息或者未按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報送信息;
6.未按要求保存相關資料;
7.有損害基金財產行為的。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規定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等行為的,按照相關規定處罰。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證券投資基金法》有關規定的,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處罰。
(五)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主要是指變相公募,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或非法集資罪。

『捌』 私募基金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辦法》規定,私募基金的法律責任有以下五方面: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有下列7種違規情形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1.違反《辦法》第七條、第八條,不履行登記備案義務;
2.違反《辦法》第十一條、第十四條,向非合格投資者募資或者變相公募;
3.違反《辦法》第十五條,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4.違反《辦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未對投資者採取評估、確認等措施,未對基金進行評級,或者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
5.違反《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未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信息或者未按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報送信息;
6.違反《辦法》第二十六條,未按要求保存相關資料;
7.違反《辦法》第二十三條,有第一項至第七項和第九項所列禁止行為之一。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辦法》第二十三條第八項規定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等行為的,按照《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二百零三條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處罰。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證券投資基金法》有關規定的,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處罰。
(五)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私募基金風險
對廣大私募基金投資者而言,最應該警惕的私募基金風險可以分為六大類:
第一信息不透明的風險,由於私募基金沒有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信息不透明是最大的私募基金風險,凡是涉及投資運作及管理的過程,例如投資方案、資金轉移及項目跟蹤管理等過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很大可能。
第二投資者抗風險能力較低。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參與私募基金投資,都是看重了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後也對應著高風險,很多投資者並沒有相應的抗風險能力,所以投資需重點關注此類私募基金風險。
第三基金管理人導致的私募基金風險。由於缺乏嚴格的行業准入標准,基金經理門內的管理能力、行業地位及市場認同度等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同樣的市場環境,一部分基金經理能夠憑借精準的投資為投資者帶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經理則可能造成投資者的損失。
第四較高的道德風險。基金項目一般是以合夥形式成立的,但受到專業、地理及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投資者並不能有效的對項目進行監督與管理,所以道德風險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私募基金風險。
第五項目融資缺乏專業度。項目融資一般需要很高的實務經驗及專業能力等,但一些私募基金經理或管理團隊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的監控、管理項目融資。
第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風險。部分私募基金會通過故意誇大收益、隱瞞項目等來吸引投資者參與投資,而這些私募有很大可能是在非法吸引公眾存款。
雖然投資者往往被私募基金的高風險所吸引,但私募基金認購門檻高達百萬,對許多投資者來講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一切可能導致私募基金風險出現的因素投資者都必須知道。
私募基金高管人員要負法律責任嗎
我國公民,包括私募基金高管人員,其任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都受我國各類法律的約束。一旦投資私募基金遭遇虧損,經過查實,是由私募基金公司內部管理造成的,那麼其內部管理人員必然要承擔相應責任,如只是受其運營管理水平限制而導致虧損的,則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相關風險由投資人承擔。

『玖』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同能作為貸款抵押嗎

從權益性質角度,抄這份合同襲代表了股權(投資到基金的權益)。從法律上是可以質押的(股權是質押,房產才是抵押)。
但從實際操作的角度,要看這個私募基金的企業類型,是有限公司還是合夥企業,投資人是否在工商注冊中得到反映,這是解決股權質押的登記問題。如果可以登記,在法律手續上沒有問題。
最後,要看貸款人是否接受這種質押。這主要看貸款人對於這種類型的股權未來的變現能力的評估,如果變現較為容易,貸款人會接受的。

熱點內容
貨款欠條該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3 08:23:13 瀏覽:221
法治政府創新 發布:2025-10-03 08:21:38 瀏覽:3
森林公園立法調研 發布:2025-10-03 08:14:27 瀏覽:180
司法局平安建設 發布:2025-10-03 08:07:40 瀏覽:973
怎樣去記住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07:57:03 瀏覽:472
經濟法看哪個老師 發布:2025-10-03 07:56:36 瀏覽:505
2013中級經濟法電子書 發布:2025-10-03 07:47:12 瀏覽:92
在校生適用勞動法之探析 發布:2025-10-03 07:46:28 瀏覽:557
17歲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5-10-03 07:42:57 瀏覽:549
民法總則是什麼 發布:2025-10-03 07:37:19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