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中的責任限制

法律中的責任限制

發布時間: 2021-02-04 05:38:45

合同法中的免責條款是什麼,哪些免責條款是有效的

免責來條款是指當事人約源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免責條款常被合同一方當事人寫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之中,作為明確或隱含的意思要約,以獲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承諾,使其發生法律效力。就其本意講是指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時,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責任而設立的條款。因此說,免責條款以意思表示為要約,以限制或免除當事人未來責任為目的,屬於民事法律行為。

合同法關於免責條款有一定的限制,特別是提出格式合同一方如果免除自己的主要責任,使交易雙方的利益分配喪失公平性,那麼這樣的條款會被認定為無效

㈡ 《海商法》規定限制賠償責任是什麼意思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中特有的一種法律救濟制度。這種制度非常古老,在海商法形成之初就已經確定。大體上是說,海上貨物運輸過程中出現了貨損事故,承運人按照規定只賠償其中的一部分(有最高的賠償限額)而不是實損實賠或者全陪。

最初的航海貿易是非常危險的,船舶的駕駛和貨物的管理水平都很低,受天氣(海上風浪)影響很大,而且,早期的船東(承運人)就是貨物的主人,貨主自己駕駛或者僱用人員駕駛船舶將貨物運往別處賣掉或者交換別的貨物。加上船舶運輸的貨物都是大宗貨物,價值很高,有的甚至超過船舶本身的價值(這點到今天也是這樣),因此,一旦出現貨損,承運人是賠不起的,承運人就成了弱勢群體。為了保持承運人對航海貿易的積極性,人們創立了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規定了賠償的最高限額,只賠一部分,這就保護了承運人,保持了海商貿易的發展。

後來,航海貿易進一步發展,承運人和貨主漸漸分離,航運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經歷過海上戰爭、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英國等列強國家逐漸成為船東大國和船東強國,幾乎壟斷了海上貨物承運,並制訂了許多偏袒承運人的國際公約,如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等。這些規則一直沿用至今,誰都不想去改變。一是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於這種規則;二是英國等老牌船東大國依然是國際上發達的國家,他們不願意修改對自己有利的規則;三是司法實踐中也越來越多的開始保護貨主和租船人;四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也已經成長為船東大國,為保護自己的利益,也不想修改現行的規則。

與賠償責任限制制度類似的制度還有,承運人免責制度、共同海損制度、船東互保協會制度等。

㈢ 什麼是刑法中的限定責任能力

刑法中的責任能力(年齡)分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限定刑事責任能力(年齡)和無刑事責任能力(年齡)。
其中,無刑事責任能力指未滿14周歲的人和不能辨認自己的狀況的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則指14-16周歲的人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則指其他的。
就是說刑事責任能力的劃分是根據年齡和精神狀況來進行的。其中,有個「16周歲」,而不是18周歲。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
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
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人非完刑事責任能力,不是對所有的刑事犯罪承擔責任.而只是具備對上述八種嚴重刑事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
在量刑方面,如果是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正在發病狀態,免除處罰,如果是不在發病狀態,聾啞人盲人,則減輕處罰。
確認一個人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要由精神病鑒定部門根據其作案時的精神狀況加以鑒定。

另外,如laweditor 所說,
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㈣ 詢問限制責任能力人在刑法中有何規定

我國刑法中沒有規定詢問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該如何處理,但是在刑事訴訟法中有所規定。
簡言之,詢問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的,如果是未成年人,在詢問時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如果被詢問人是女性,同時應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詢問的如果是聾啞人,應當安排翻譯人員在場,其他的沒有特殊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第二百七十條
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八十二條:
訊問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採取不同於成年人的方式;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當通知其家長、監護人或者教師到場;訊問可以在公安機關進行,也可以到未成年人的住所、單位、學校或者其他適當的地點進行。
訊問聾、啞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在訊問筆錄上註明犯罪嫌疑人的聾、啞情況,以及翻譯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業。
訊問不通曉當地語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配備翻譯人員。

㈤ 哪部法律包含了對高度危險責任賠償限額的規定

我國法律法規對「高度危險責任賠償限額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以下法律法規中。
一、在《侵權責任法》第77條規定:「承擔高度危險責任,法律規定賠償限額的,依照其規定。
二、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限額賠償責任的規定:
(一)、核損害賠償
國務院《關於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第7條 核電站的營運者和乏燃料貯存、運輸、後處理的營運者,對一次核事故所造成的核事故損害的最高賠償額為3億元人民幣;其他營運者對一次核事故所造成的核事故損害的最高賠償額為1億元人民幣。核事故損害的應賠總額超過規定的最高賠償額的,國家提供最高限額為8億元人民幣的財政補償。
對非常核事故造成的核事故損害賠償,需要國家增加財政補償金額的由國務院評估後決定。
按照這一規定,核電站等營運者對一次核事故所造成的損害事故的最高賠償額為3億元人民幣,加上國家提供的最高限額8億元,一次核事故造成損害的最高賠償額為11億元人民幣。因此,在核損害事故中,一次事故的損害賠償限額,企業承擔的最高限額為3億元,不足部分,國家承擔的仍然是限額賠償,為8億元。不論受害人有多少,只能在這個限額中按照債權平等的原則,按比例受償。
(二)、鐵路交通事故賠償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
第33條 事故造成鐵路旅客人身傷亡和自帶行李損失的,鐵路運輸企業對每名鐵路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15萬元,對每名鐵路旅客自帶行李損失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2000元。
第34條 事故造成鐵路運輸企業承運的貨物、包裹、行李損失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35條 除本條例第33條、第34條的規定外,事故造成其他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賠償。
這里規定的是,對於鐵路旅客的傷亡賠償,實行限額賠償,最高賠償額為15萬元,自帶行李也實行限額賠償,最高額為2000元。這種損害賠償實際上是運輸合同的損害賠償責任,由於發生競合,當然也可以侵權損害賠償起訴。這種最高限額,也是無過錯責任中的限額賠償。對於路外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不在此列,沒有賠償限額的限制。
(三)、國內航空事故賠償
《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
第3條 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以下簡稱承運人)應當在下列規定的賠償責任限額內按照實際損害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民用航空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對每名旅客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40萬元;
(二)對每名旅客隨身攜帶物品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3000元;
(三)對旅客托運的行李和對運輸的貨物的賠償責任限額,為每公斤人民幣100元。
第5條規定 旅客自行向保險公司投保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保險的,此項保險金額的給付,不免除或者減少承運人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
按照這一規定,國內航空運輸中發生的旅客人身、財產損害的賠償,按照上述限額進行賠償。超出以上限額的,不予賠償。其賠償性質與鐵路交通事故相同,也不包括對航空旅客之外的其他人的損害賠償問題。
(四)、海上運輸損害賠償
《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規定》
第3條 承運人在每次海上旅客運輸中的賠償責任限額,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旅客人身傷亡的,每名旅客不超過40000元人民幣;
(二)旅客自帶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名旅客不超過800元人民幣;
(三)旅客車輛包括該車輛所載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一車輛不超過3200元人民幣;(四)本款第(二)項、第<三)項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千克不超過20元人民幣。
第4條 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制,按照4萬元人民幣乘以船舶證書規定的載客定額計算賠償限額,但是最高不超過2100萬元人民幣。
這個規定至今已經有15年多了,規定的賠償限額顯然過低,但它仍然是限於合同之中對旅客損害的限額賠償,而不是全額賠償。

㈥ 海商法中賠償責任限額問題

1、價值低於賠償抄責任限額的襲,按照貨物件數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計算,每件或者每個其他貨運單位為666.67計算單位,或者……。
2、價值高於賠償責任限額的,不必遵循666.67特別提款權或……。
海商法問題很專業的,義務回答的話,這兩點就對得起你咯。加之,你無故撤銷問題成癮,「為什麼」就免談了吧,不想白費勁。

㈦ 法律上如何界定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

本案由於加害人惡意注銷了被害人的去程機票,導致被害返程機票不能使用,被害人為了彌補損失才被迫退返程機票,應看作是極力挽救損失以降至最低的舉動;故,本案的加害人應對返程機票造成的損失負直接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員工離職賠償金 發布:2025-10-03 03:14:53 瀏覽:902
蕭山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10-03 02:56:15 瀏覽:846
道德之章 發布:2025-10-03 02:51:01 瀏覽:441
經濟法所得稅獎金 發布:2025-10-03 02:43:34 瀏覽:604
道德經將於 發布:2025-10-03 02:32:45 瀏覽:471
司法責任製法官訪談 發布:2025-10-03 02:32:08 瀏覽:470
道德感超我 發布:2025-10-03 02:31:26 瀏覽:776
規章制度後評價管理辦法 發布:2025-10-03 02:02:03 瀏覽:157
經濟法的兩個基本特徵 發布:2025-10-03 02:01:21 瀏覽:36
新婚姻法女方不能要彩禮 發布:2025-10-03 01:43:45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