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交通事故責任相關法律

交通事故責任相關法律

發布時間: 2021-02-05 12:55:39

Ⅰ 交通事故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交通事故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裡面的法律法規。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第一百三十四條【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2、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3、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4、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5、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6、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7、第七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8、第八條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9、第九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執行
1、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2、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3、第一百零二條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4、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5、第一百零四條 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6、第一百零五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7、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8、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9、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Ⅱ 界定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依據和劃分標准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事關事故雙方是否承擔民事賠版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的關權鍵,也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出的具體認定。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於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安
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
事人的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必須依法確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法定義務;依法確認各方當事人法定義務的優先原則;確認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認不同的交通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應掌握行為責任原則、因果關系原則、路權原則和安全原則。

Ⅲ 認定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相關法律是什麼

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趙某負主要責任,一般3、7比例承擔,你的車輛有無保險?在保險額度內由保險公司承擔,額度外由你父親或對方公司承擔,趙某的損失有多少?10萬的話,你父親承擔3萬,但趙某家屬若已從對方公司拿到錢便不能再以自己名義向你父親索要,
2.李某的損失首先要確認數額,各個地方不一樣,李某家屬或你父親可向對方公司主張賠償損失,按3、7比例,當然你父親的直接損失也可向對方公司或李某主張,至於你給李某家屬的1.5萬可以從其承擔的賠償額中抵扣,
3.這是簡單回答,此案較復雜,牽涉到各方利益,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起訴對象(涉及到賠償能力及受害各方關系及證據取得方式)、選擇人身損害賠償或合同違約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因此職務行為不存在追償權的問題,如果是僱傭關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Ⅳ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依據什麼法規

專門有一門學科叫交通事故現場勘定,根據現場的狀態,位置,散落物,剎車痕跡等等,計算碰撞點的撞擊強度,碰撞速度,以及司機的操作情況,從而決定責任劃分。這屬於技術類的,不可能以法規條文的形式出現。

Ⅳ 交通事故怎麼判定責任有些什麼法律

(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版錯的嚴重權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1、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2、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3、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二)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准。(三)發生死亡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前,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公開調查取得證據。證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的證據不得公開。當事人不到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記錄。

Ⅵ 求交通事故涉及到的法律法規!

1、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中核心的法律依據。全文共124個條,施行於2004年5月1日,主要對交通相關人及物:車輛、駕駛人等的道路通行條件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除此之外,還對事故責任認定、罰款標准、調解等事項均作了較詳盡的規定。

2、發生交通事故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判斷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行為是否存在錯誤,有無遵守交通法規。是相關部門通過判斷交通事故的成因,進而劃分各方交通事故當事人事故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

3、《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主要涉及的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方面的內容。針對交通事故處理的管轄權、處罰等等作了較詳盡規定。

4、當交通肇事者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時,依據《治安處罰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對交通事故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是行政部門對事故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重要法律依據。

5、若行政部門組織調解,則《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事故當事人關於民事賠償問題的法律依據。

6、對於構成犯罪的肇事者,依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度規定》第30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刑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先打官司後收費,沒有拿到賠償款不收任何費用!0元為你打官司。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我們24小時免費咨詢電話400-6659-593

熱點內容
聯邦司法部 發布:2025-10-02 21:45:00 瀏覽:981
司法考試商法出題 發布:2025-10-02 21:31:19 瀏覽:973
民事訴訟法的撤訴 發布:2025-10-02 20:47:45 瀏覽:976
美國聯邦法院的大法官實行的是 發布:2025-10-02 20:40:51 瀏覽:38
行政法主要內容 發布:2025-10-02 20:36:06 瀏覽:664
廈門市思明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02 20:15:36 瀏覽:805
司法考試緊張 發布:2025-10-02 20:11:12 瀏覽:819
阜南律師電話 發布:2025-10-02 20:04:36 瀏覽:700
機械租賃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9:59:22 瀏覽:149
法官的權利大 發布:2025-10-02 19:54:24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