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職生應該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
① 中職學生應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由「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於斗爭」三目組成,分別介紹非訴訟手段、訴訟手段等維護權益途徑以及與侵權行為做斗爭的方法等內容。
第一目:「求助有路」。
主要介紹運用非訴訟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通過13歲女孩小芳要求上學遭到繼父拒絕的案例,指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當請求相關的機構給予幫助,從而引出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非訴訟手段。課文還列出了一些能提供法律服務的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通過相關鏈接欄目列出了一些可以反映情況、尋求幫助、解決爭議、處理問題的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群眾組織。
第二目:「敢打官司」。
主要介紹運用訴訟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通過小苗在學校擦日光燈時不小心摔傷並致殘以訴訟的途徑較好地解決了問題,引出維護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訴訟手段,並介紹了訴訟的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通過相關鏈接欄目,學生可以大致了解三種訴訟適用的范圍。最後,設計了一個辯論活動,以消除學生中的一些錯誤觀念(如以為打官司是丟臉的事),鼓勵他們勇敢地狀告侵權者,因為這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也維護了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否則不僅喪失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不利於維護社會穩定,是對侵權行為的縱容。
第三目:「善於斗爭」。
主要介紹為什麼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怎麼樣與侵權行為做斗爭等內容。本目首先告訴學生應當自覺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權,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健康成長,又能維護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然後,通過中學生小平遇上小痞子的案例,告訴學生同違法犯罪做斗爭、運用法律武器來維權,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接著,以女學生小婭智斗小流氓的事例告訴學生,對違法犯罪做斗爭時,要既勇敢又機智。最後,設計了一個活動來考察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用過教學讓學生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能夠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幫助學生樹立法律保護意識,增強學生敢於和善於同侵權行為作斗爭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怎樣於侵權行為作斗爭。
教學難點;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學生分析: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識,但依法維權意識仍然比較缺乏,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些違法侵權行為,不能進行正確的判斷,也不能進行堅決有效的斗爭。即使斗爭了,也常常因為方法不當或盲目斗爭,而使結果適得其反,因此,讓學生知道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本領,是非常必要的。對於初中學生當然不可能學習過多內容、講得很細,但要讓他們懂得遇到法律問題找誰,怎樣尋求幫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② 中職生應該如何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中職生維護社抄會主義法襲律權威:
1、從國家角度來說,樹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既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應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消除損害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因素;
2、對於中職生來說,應當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積極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2)關於中職生應該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法律具有規范人們行為的作用。法律通過其規定和實施,能夠為人們提供一種既定的行為模式,從而引導人們在法律范圍內活動,影響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的依法行為,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法律具有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作用。中職生必須盡自己所能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③ 如何培養中職生法律意識 1500字
如何培養中職生法律意識
學習法律知識學習法律知識是法律素質培養首要的不專可缺少的環節,學校的法屬制教育對建立法治國家、預防與減少違法犯罪和培養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法制教育就必須從學校教育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高度重視,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學生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法律素質是一個內容非常充實、表現形式豐富、外延十分廣泛的概念。法律素質是由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能力基本組成,律己、維權、參與是法律素質的外在表現。公民中不同類別人員法律素質的要求是不同的。對中職生來說法律素質的培養就是學習與專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另外,法律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也是密切相關的。
④ 中職生應如何增強法律意識
中職生增強法律意識的途徑: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必須充分認識到提高中職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意義。中職生法律意識的提高,是順利推進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的基礎和前提。從行政與司法來看,能否實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決於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如果沒有他們相應的法律意識,依法治國工作就難以進行。從守法與護法的角度看,公民能否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取決於公民的法律意識。我國的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要充分認識到,目前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整體水平還不高,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任務還十分艱巨。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把它放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總之,認識必須到位,行動必須自覺,工作必須一貫堅持,才能打開工作的新局面。
2、切實抓好普法教育
一是要克服形式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普法教育不能只停留做表面文章、走過場上,只有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才能取得工作實效。二是工作形式必須靈活多樣。我國人口多,地區差異大,要以盡量少的投入取得最大收益,必須因地制宜,既可集中授講,也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既可採取就地辦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採取法律服務與幫助的方式進行,要注重教育材料的典型性、靈活性、生動性。三是要注意普法教育的廣泛性和針對性。
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中職生的整體素質
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內容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和互相促進的。在文化建設上要注重發展多種形式和多層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法制觀念。要堅持正確的輿論異向,弘揚正氣,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要用科學思想和理論武裝全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建設要努力培養「四有公民」,並且要在全體公民中廣泛進行「道德規范進萬家」和遵紀守法宣傳活動,普及法律常識,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使群眾懂得公民的權利、義務和與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促使他們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體素質,進而達到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識的目的。
4、加強立法,建立良好的法治環境
國家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那麼對於中職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顯然是句空話,為此,必須做到:一要通過立法健全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自覺守法護法,依法辦事。從中職生角度講,要自覺運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從執法者的角度講,要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權;三是要維護司法公正,通過冤、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強有力地促進司法人員公正辦案,使合法權益得到保護、法定義務得到履行、違法行為得到懲罰,這樣能夠避免徇私枉法等司法腐敗。另外,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弘揚正氣、打擊邪惡活動,使好人敢做好事,使壞人不敢抬頭;加大對社會弱勢群體的保護,為此在立法上要限制居於優勢一方,保護弱勢一方;在實際運行程序上,應給予弱勢群體更多更有效的公平救濟途徑,用法律為他們討回公道,用法律改變他們的命運;以此激發人們知法、守法和護法的積極性。
⑤ 中職生學習法律常識有什麼作用
中職生學習法律有重大意義。
(1)當今中國是法治社會,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及法律應當盡早開始。中職生學法對於國家、社會及其個人都有重要意義。
(2)近年來,我國中學生犯罪不斷上升,犯罪低齡越來越多,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預防犯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正確引導中學生樹立法治觀念,了解法律常識,增強是非觀念。
(3)中學生階段是人生重要階段。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進行普法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進中職學生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4)認真學習法律知識能夠促進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中職學生要想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最好是學法和知法,義務也是一樣,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哪些是法律禁止的,哪天自己觸犯了法律都不知道.因此,只有知道了法律規定了哪些義務,法律不允許哪些行為,自己才能充分的積極的去履行去遵守。自覺做到知法、守法、懂法、護法,做到自己應作出的貢獻。中學生自己也要增強法律自我保護意識,努力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既不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也不能採用非法手段去報復。要勇於挺身而出,尋求法律的保護,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侵犯自己合法權利的違法行為。
(5)中職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由於受到年齡和經歷的限制,缺乏生活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強,完全有必要通過學習法律常識,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6)作為國家的未來一代,中職生學法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崇尚法律的社會環境的,有利於法治社會、法治國家的建設!
⑥ 利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談自己如何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中職生
其實你的題目就是最好的答案。
但首先要學法,只有學法才能知法、懂法、守法。
⑦ 學習法律知識對中職生的健康成長的意義
中職學生需要具備法律意識,中職學生是社會的一個身份很特殊的群體。從年齡上看他們的社會閱歷淺、經歷少,對法律的理解和認識還處於模糊階段,從知識經歷上看,他們之前沒有經過系統科學的法制教育,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從心理素質上看,他們的情感和思想還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從社會關繫上看,他們是家中的寵兒,卻是中考失敗者。基於以上分析,中職生確實需要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提高其對法律的認識水平。
1.1中職生法律意識培養是他們綜合素質構建的需要。教育部、司法部等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也明確指出:學校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培養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制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是實現依法治國的百年大計。這就為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中職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社會的真實生活還有很多不成熟的看法,中職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增強其法制意識,學會從法的角度去認識社會和體驗人生,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1.2中職生法律意識培養是貫徹教育方針、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知識技能做人」的教育。我們只有把教學和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培育中職生的法律意識.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法制為基礎構造的市場經濟。職校生思想需要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提高其法律素質促進其全面成才。
⑧ 對於中職學生來說,應當通過那些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對於中職學生來說,應當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需要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辦事,專依法治理。遵紀屬守法。認真執法。在憲法的指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治的。治國作用。為維護社會主義的法律的權威而奮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會主義法律思維能否深入人心。我國法制宣傳教育的任務不僅包括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維水平。
(8)關於中職生應該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中職學生在自己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的同時,還要向其他人宣傳法律知識。特別是要宣傳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幫助人們徹底根除「權大於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殘餘思想,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優越性,使人們了解、熟悉和認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良好風尚。
此外社會主義法律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具有權威和尊嚴,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包括中職學在內的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樹立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
⑨ 中職學生應當如何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
中職生維復護社會主義法制律權威,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樹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既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應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消除損害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因素;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積極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9)關於中職生應該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法律具有規范人們行為的作用。法律通過其規定和實施,能夠為人們提供一種既定的行為模式,從而引導人們在法律范圍內活動,影響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的依法行為,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法律具有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矛盾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作用。中職生必須盡自己所能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此外社會主義法律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具有權威和尊嚴,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包括中職學在內的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樹立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
⑩ 作為中職學生應該從那些方面做的遵紀守法,起詳細說明
夢想讓我們青春、使我們快樂、攜希望走向明天……那我們如何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呢?中共中央、國務院曾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計劃》,從中提出「青少年學生要在法律素質的養成上下功夫。各級、各類學校要開設法制教育課,並且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保證普及基本法律常識的任務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完成」的要求,我們的身邊也彷彿多了一點點東西——法制。可見,在將來的法治社會中,擁有法律素質很重要;不僅如此,而且法律能為人們的生活護航,因為法律是由國家指定的,以規定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具有國家強制性和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法律。法律同時也發揮著許多作用:它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麼,有權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必須做什麼,這就使我們做事情有了方向,發揮了它指引的作用。而用法律評價某種行為是否正確,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規范人們的行為,起到為生活護航的作用,此為它的評價作用。它還可以使人們預先估計到自己行為的結果,從而決定自己行為的取捨和方向,這就是法律通過規定人們行為的法律後果,起到的預測作用。另外法律發揮了教育作用,就是通過其規范體現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從而使人們受到法制和正義的教育。最重要的,它發揮了強製作用,法律通過其強制力保護人們的合法權利,懲處違法犯罪行為,為公民的生活護航。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法制的時代。新時代的我們要成為發展社會中的一名合格公民,應該怎樣做呢?首先,我們中學生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特別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識必須了解和掌握。現在我們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一個法盲是很難在一個飛速發展、日益復雜的社會中生存,更不必說取得大的成就了。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是法治社會對我們的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我們守法、用法的前提。其次,我們應該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既是對他人權益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權益的保護。我們中學生要理解遵紀守法與保護自身權益的一致性,更要增強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堅持把遵紀守法視為自己的基本義務,視為尊重社會公德的具體表現;另外,法律包含了人類的道德要求,要成為高尚的人也必須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我們既要遵紀守法,又要修身立德,做一個有尊嚴、有美德、品行高的人。再次,我們應該善於用法,善於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我們的各項權利都是由法律賦予的,因此也會受到法律的保護。一旦我們的權益受到非法侵犯,而且不能用一般的方法獲得補償時,訴諸法律將是我們最明智、最有效的選擇。反之,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不僅讓人覺得你軟弱可欺,同時也縱容了違法和犯罪。而那些以牙還牙、逞血氣之勇,自行報復的則會觸犯法律,使自己從受害者變成害人者,結果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喝下自己釀造的苦酒,追悔莫及。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公民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不得損害他人的權利喔!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也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努力做個遵紀守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公民,從而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神聖使命。你准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