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簡述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

簡述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19 13:51:05

㈠ 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有以下特徵內:
(1)民事責任容以民事義務為基礎,是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人的權利為目的。
(3)民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4)民事責任是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㈡ 民事責任具有哪些特徵

民事責任是指進行了民事違法行為的人在民法上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法律後果。

民事責任專的特徵:(屬1)民事責任是因為違反民事義務而承擔的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的方式以財產責任為主;

(3)民事責任的范圍與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范圍相適應;

(4)民事責任是對違法行為人的一種制裁。

㈢ 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

同意樓上的觀點:)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回體違反答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可以說民事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的簡寫,因此,二者應該沒有區別

㈣ 簡述民事責任的本質

一 民事法律責任概述
(一)民事責任的涵義
1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合同或不履行其它民事義務,由此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依法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2 民事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它指的是民事主體因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具有強制性財產性和補償性等特徵。
3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應依法承擔的後果。
4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民事義務,侵害其他民事主體的財產或人身權益,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5 民事責任的責任一語,其意指不履行法律義務因而應受某種制裁,相當於liability。
6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的義務主體違反法律規定的或者合同約定的民事義務,侵害民事權利主體的民事權利,依民法之規定而產生的一種法律後果。
7 所謂責任,於日爾曼法上,為服從攻擊權之義。蓋謂於債務不履行時,得訴之強制手段,要求債務之滿足,損害之賠償及復仇者也。
8凡因人為因素引起損害時,被害人得以民法或其他法律規定,向加害人請求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
9「責任者,則系義務不履行之擔保」,並指出責任概念之演進:「早期—→以「人」(人格、身體)作為擔保,是為人責。發展後—→以物(財產)作為擔保,是為物責。從而產生債法上一項基本原則—→『債務人之所有財產,是為所有債權人之總擔保。』而所謂物責,即以債務人之財產,擔保債權之實現」。並進一步指出擔保的方式有:一般擔保和特定擔保。一般擔保是指債務人之所有財產為所有債權人之總擔保。特定擔保分為人保和物保。人保(仍為物責)包括債務保證和人事保證。物保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
10民事責任是指法律對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人強加的使受害人在沒有受害時所應置身的狀態的義務。
11民事責任,亦即民事法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12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違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13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合同義務或法定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14民事責任「是由民法規定的對民事違法行為人所採取的一種以恢復被損害的權利為目的並與一定的民事制裁措施相聯系的國家強制形式。
綜合分析以上觀點, 關於民事責任的概念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也有多種定義,總體上看可分為擔保說(實質上是義務說)和後果說(當然也有學者持另外觀點認為民事法律責任一詞蘊涵不同的語詞定義,一為本義,一為引申義。引申義的法律責任,就是一般法律義務。本義的法律責任則是義務人不履行一般法律義務所導致的由國家直接確認的法律義務,實即一種新的法律義務。不履行一般法律義務的行為的成立,有一系列條件,此之謂構成要件。其概括形式是法律責任的歸結原則,也是法律責任的成因。不同的構成要件取決於不同的歸責原則,以不同的歸責原則為分類標准,即以不同的構成要件為成立依據,本義的法律責任有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兩種基本類型。)筆者贊成後果說,贊成民事責任與民事制裁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觀點,並認為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自動承擔、請求承擔和強制承擔三種,即1、責任人自動承擔責任。2、責任人不自動承擔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責任人承擔責任。3、經權利人請求,責任人仍不承擔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強制責任人承擔責任。
(二)民事責任的本質
1制裁說。此說認為,法律責任是指義務人違反其義務時,所應受的法律上的處罰。因此,所謂民事責任不過是不履行義務而應受某種制裁。李宜琛認為,「責任與義務不同,責任蓋處於違反義務而受制裁之地位。」
2 義務說。此說認為,民事責任是根據法律規定,在民事上應負的給付義務,包括一般的民事義務和侵權行為或債務不履行所造成的賠償義務。梁慧星認為,民事責任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債權債務關系,這種特殊的債,乃以義務的不履行為停止條件,此條件成就前,責任關系雖已存在,但未生效,即效力處於停止狀態。若義務人能夠正確履行其義務,則此責任關系終不生效。一旦條件成就,即義務人違反義務時,則此責任關系發生效力。
3 擔保說。此說認為,民事責任的本質是義務履行的擔保。諸葛魯認為「責任者,對於債務履行之擔保也。詳言之,即債務人不履行其債務時,債權人得聲請法院,依強制執行程序,而使之履行者,乃基於債務人之責任也。」林誠二認為「責任者,系指應為一定給付義務之擔保,既為一種擔保,則應為給付而不為給付時,債權人自可強制債務人實現給付義務。」
4 法律後果說。此說認為,法律責任是某種不利後果。責任就是一個人必須承受他的行為給自己造成的不利後果。因此民事責任作為法律責任的一種,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三)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
民事責任具有一切法律責任所固有的一般特徵外,還有其自身獨具的法律特徵:
1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為基礎
2民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
3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
4民事責任在內容性質和原則方面具有區別於其他法律責任形式的特徵。
(四)民事責任的地位與作用
民事責任制度的意義在於,以其特有的職能和作用,來確保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順利實現,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穩定,有效地完成民法規定的任務。 設立民事貴任制度是保障民事權利的自然邏輯現代通說稱法律為權利之規定,法律學即權利之學,民法學尤其如此。民事權利與每一個民事主體息息相關,是民事主體賴以存在的基本條件。沒有民事權利,民事,主體就無法存在。各種市場經濟活動是民事主體通過設立民事法律關系而實現的。與民事權利相對應的是民事義務,二者相互對立,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一個矛盾統一體,束縛著民事主體。故有權利就有義務,權利者,乃法律為特定人,因充實其所認許之利益,對之所付之力也 ,即權利人為實現自己的某種利益,依法得為或不為某種行為,在這過程中,必然要求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在民事主體自覺履行義務時,權利人的權利自然可得以實現,若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權利人的權利就面臨著得不到實現的危險。既然法律出於滿足社會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需要而賦予民事主體以權利,也就必然要保障權利得以實現,故必須設立一項制度以國家強制力約束義務人履行其義務,這就是民事責任制度。法律讓違反義務者承擔民事責任,這既是維護社會秩序,實現公平、正義的需要,也是法律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完善自身的需要。故設立民事責任制度是保障民事權利的自然邏輯 。

㈤ 簡述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

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

這里所述的法律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法產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為。它是法律事實的一種,具有以下特徵:

1.法律行為是以達到一定的民事法律後果為目的的行為

這一方面表明法律行為應是行為人有意識創設的、自覺自願的行為,而非受脅迫、受欺詐的行為;另一方面表明法律行為是行為人以達到預期目的為出發點和歸宿的。法律行為的目的性,是決定和實現行為的法律效果的基本依據。

2.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達於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也是法律行為與非表意行為,例如事實行為等相區別的重要標志。行為人僅有內心意思但不表達於外部,則不構成意思表示,法律行為也不能成立;行為人表達於外部的意思如果不是其內心的真實意思,法律行為原則上也不能成立。

3.法律行為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法行為

法律行為只有從內容到形式均符合法律要求或不違背法律的規定,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也才能產生行為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否則,該行為不但不會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法律後果,而且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非法行為不是法律行為,例如侵權行為。確認法律行為的合法性,有利於指導行為人樹立正確的行為模式,明確何種行為是可為或不可為、是否為法律所認同,從而達到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的目的。

注會

熱點內容
合同法九十四條主要債務 發布:2025-09-30 00:04:07 瀏覽:765
寧夏京川律師 發布:2025-09-30 00:04:02 瀏覽:801
11法律援助去西部 發布:2025-09-29 23:57:50 瀏覽:731
勞動法中的五險一金是第幾條 發布:2025-09-29 23:56:50 瀏覽:180
法官態度都很兇嗎 發布:2025-09-29 23:51:46 瀏覽:974
香港立法議員工資 發布:2025-09-29 23:09:32 瀏覽:432
歷史立法人 發布:2025-09-29 22:58:23 瀏覽:426
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9 22:55:59 瀏覽:568
清真食品立法怎麼回事 發布:2025-09-29 22:55:57 瀏覽:144
上海新勞動法2019 發布:2025-09-29 22:55:55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