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法律責任
⑴ 高空拋物,你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專落屬、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⑵ 高空拋物應背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1、如果拋物行為致人死亡,則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並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如專果拋物行為致人損屬傷,則依法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4、具體的賠償項目和金額的計算標准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裡面有詳細的介紹,建議你查閱一下
⑶ 高空拋物致人損害如何賠償
隨著小高層建築的日益增多,小高層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最為嚴重的就是高層拋物,致人傷亡,致人死亡的越來越多。雖然會追究責任,但是賠償畢竟只是心理安慰,受傷的人還是要受罪,死亡的人也無法復活,真的是悲劇。
對於這種高空拋物如何賠償呢,這也是要分情況的。我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樓上掉下來一個花盆,正巧砸中了過路的行人導致死亡,於是就有警察來介入了這一起意外案件,從一樓到六樓逐一調查,但是花盆得主人一看出了人命,不敢承認,所以就都不承認是自己的花盆,找不到主人,找不到證據,怎麼辦呢,但是也得給死者家屬一個交代吧,面對這種沒人承認的意外花盆,最終判定的是整個樓棟的住戶,平均來承擔責任,賠款給受害人。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知道高空拋物的主人,這種界限劃分就比較清晰了,就看到底是故意的還是意外的主觀動機就可以,一般的賠償損害就限於民事賠償吧,涉及到刑事的案件就算是大案了,也比較復雜。這種的只要調查清楚是誰拋的物,就自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就可以了。
不管責任如何劃分,個人感覺這種高空拋物還是不文明行為,要避免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就要從自我做起,自覺遵守相應的住宅規定和要求,提高個人的自身素質最為重要,避免這種悲劇的情況發生。
⑷ 高空拋物,這些嚴重的法律後果你想到了嗎
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侵權人應該承擔何種責任?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時,受害人應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高空拋物時物品下落速度快,沖擊力度大,是一種害人害己的危險行為。對於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事件,除了法律的規范,更重要的是公民個人自我規范意識的提升,不管是貪圖便利的故意拋擲,還是粗心大意的無心之舉,歸根到底都是責任意識不強。
因此,高層建築物的使用人,應該提高自我以及家人的責任意識,為自己以及他人創造更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⑸ 高空墜物致人損害,如何承擔責任
隨著人們居住越來越密集,住宅、公寓、辦公樓越建越高,從高空拋物或是墜物致人損害的事件也是屢屢發生,但往往找不到真正的侵權主體。比如從高樓的窗戶飛出一個普通的煙灰缸,砸傷樓下行人,具體煙灰缸是從那層扔出,從誰家扔的根本不知道,而且煙灰缸也是家家都有的常用物品,所以找到真正的侵權人很難。受害人訴諸法院後,各地法院的判決也不統一,有的是因找不到責任主體駁回原告的訴求或者以沒有明確的被告為由不予立案,但「有權利必有救濟」,人身權利受到損害而不能得到救濟顯然是不合適的;也有的法院是判決整個居民樓二層以上的人家共同承擔責任,這種判決結果雖然保障了受害人的權利,但對於大部分樓層居住人員來說又顯示公平,行為無過錯卻要承擔責任,人們覺得很冤,不服判決,執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侵權法》針對這一問題作了專門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這里適用的實際上是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但用「補償」一詞來代替了「賠償」。 因為高空拋物、墜物的侵權行為與具體時間和特定的建築物緊密相連,所以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最好證明就是「不在場」的證據,比如物品墜落傷人時全家在單位上班,或是出去旅遊,那就能證明自己不是具體侵權人。如果當時自己在建築物內,說實在的有些情況真的很難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就像上面舉到的煙灰缸飛出砸人的例子,家家都有煙灰缸,你怎能證明飛出去的不是你家的呢?這種情況下,建議應申請或是法院依職權啟動調查證據的程序,或是受害人傷情嚴重的情況下也有必要採取刑偵手段查找加害人。
⑹ 高空拋物犯法嗎
違法。
高空拋物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包括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和從建築物上墜落物品兩種行為,一般情況下很難確定具體是由誰造成的,或者確認是誰拋棄的物品。法律為了保護受害人,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做了規定。
1、承擔責任的主體
(1)侵權行為發生時建築物的實際使用人,包括建築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築物的人;
(2)高空拋物行為的實施人;
(3)無法舉證排除自己是侵權人的建築物使用人。
2、賠償的計算
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賠償金一般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適用補償原則,實際發生多少損失,則獲得多少賠償。受害人不能因損失而得到額外收益。
3、高樓拋擲致人損害責任的免責事由
(1)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免責;
(2)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其他人免責。
4、如何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
(1)發生損害時,自己並不在建築物中;
(2)證明自己根本沒有佔有造成損害發生之物;
(3)證明自己所處的位置客觀上不具有造成拋擲物致人損害的可能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6)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
2014年11月20日下午,武漢市漢陽區世紀龍城小區11棟樓,一塊從天而降的水泥塊砸中樓下剛出生44天的嬰兒欣怡的頭部,造成嬰兒7級傷殘,留下了腦萎縮、肢體偏癱、顱骨缺損等嚴重的後遺症。
由於無法找到肇事者,今年7月,嬰兒的父母將11棟樓上128戶居民告上了法庭,11月10日,湖北武漢市漢陽區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80名涉案樓棟的業主補償原告共39.5萬元。
在本案審判員提供的34頁的判決書上,被告信息就佔了一半以上。這些被告人都是涉案樓棟——武漢市漢陽區世紀龍城小區11棟樓2單元的業主。他們中有的持有一戶,有的持有多戶,按照一戶補償4079.94的原則,共補償原告39.5萬余元。
對於需要平攤這39.5萬元補償款,大部分住戶的態度比較激動。面對住戶們的反應,欣怡爸爸表示最後還是尊重法律判決。
⑺ 我國對於高空拋物的造成的損失,法律上責任如何規定
第七十來四條 遺失、拋棄高度危源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八十七條 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侵權責任法
(7)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侵權責任法》明確高空拋物責任分擔一直以來高空拋物行為倍受關注,由於沒有具體的法律制約,此類事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而且處理此類事件的結果也不同。
根據國家物權法等規定,高空拋物是違法行為。遇上這樣的情況,首先應第一時間向社區所在物業管理公司反映。如果發生了高空拋物,造成財產、人身傷害,物管公司不是一點責任也沒有,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應當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
因為,物管公司有管理小區公共秩序的責任,或維護區域內秩序的責任。高空拋物是破壞小區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設法防止應是物管公司的職責之一。根據法規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⑻ 民法典草案如何規定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
民法典草案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發生此類情形的,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同時,還明確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才適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規定。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介紹,近年來高空拋物時有發生,成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一些案例由於找不到肇事者,最後判定全樓業主和物業共同賠償,引發了很多爭議。
民法典草案對此要求有關機關要查處責任人,大大減少「一人拋物、全樓買單」的情況。因為明確了物業公司責任,也會從源頭上守護好頭頂上的安全。
(8)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高空拋物的危害:
有數據表明:一個30克的蛋從4樓拋下來就會讓人起腫包;從8樓拋下來就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高甩下來就可以砸破行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場死亡。
一個拇指大的小石塊,在4樓甩下時可能傷人頭皮,而在25樓甩下時可能會讓路人當場喪命,因為從上而下的力度會變得很大。空啤酒瓶在18樓和25樓的高度拋下,均可造成致命傷害。一個4厘米的鐵釘在18樓甩下時,可能會插入行人的腦中。
⑼ 關於高空拋物中的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四條規定
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內有人承擔侵權責任容。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
窨井是指港澳及廣州市稱為沙井,是城市地下管線中轉、控制的地下空間。其地面出入口稱沙井口或者窨井。窨井通常被窨井蓋覆蓋。
(9)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特點:
1.因高樓中拋擲和墜落的物致人損害: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
2.物品是從高樓中拋擲或墜落而導致他人損害。
3.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
4.歸責原則上的特殊性:主要採取公平責任原則,例外情況下採取過錯推定責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