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交警不按法律判定責任

交警不按法律判定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3 08:34:51

❶ 交通事故,交警大隊不按現場實際情況認定,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各一半責任是不合法的認定該怎麼辦

你認為交通事故處理不公,是指交警根據事故的現場勘查後,製作的交通事故版責任認定書中對責任權的劃分不公呢?還是在交警隊,交警主持下的事故調解過程中,你對調解的結果認為不公呢?
實際上,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當事人如果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三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如果是對在交警隊進行調解時存有異議的話,可以馬上中止調解,可以走法律程序去打官司的。
因此,你盡管不能對認定書作出更改,但是如果在訴訟中,人民法院應在綜合分析交通管理部門依法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事故現場照片、鑒定結論、勘查筆錄、影像數據及其他證據的基礎上,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各方當事人的過錯及原因力等因素認定各自的損害賠償責任。有充分證據足以推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的,人民法院應確認其證明力。
所以,你確實認為處理不公的話,還是有途徑來申張自己的主張的。

❷ 交警在不能判定車速的時,就判定了各50%的責任,是否符合法律

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是按照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公安機版關交通管理部門應權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的規定確定的。
車速可能是認定事故責任的一個因素,但也不一定是造成事故的過錯,例如雖然快一些,但尚未超速,再如,對方車逆行與自己相撞等等,不見得每個事故都要精確的認定車速後才能認定事故責任。因此,如果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都已經明確,交警在不能判定,或不需要判定車速具體是多少公里/小時的情況下,就判定各方責任的情況是經常有的,是正常的合法的。
希望採納。

❸ 私人簽署事故認定書不按交警劃分責任合法嗎嗎

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後按雙方同意的責任劃分是可以的,但是簽署的是責任劃分協議而回不是事故認定答書。交通事故認定書,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通過對交通事故現場勘察、技術分析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該結論不具有拘束力和執行力。

❹ 車禍後交警無法判定責任,該怎麼處理

1、如果有保留完整的事故現場,交警沒有無法判定事故責任的理由。最多隻能會是個責任判定不內准確,判容不出來是沒道理的。
2、交強險是不論責任大小多少都要賠償的,可要求交警發出賠償通知。
3、如果確實因為現場條件所限,客觀上難以認定,你可以選擇有利於盡快處理事故和盡量減少個人經濟損失的責任認定,譬如您的小車購買了保險,該損失可由保險公司賠償,您可以要求多承擔些責任,這樣傷者願意,交警無憂。
4、如果您的車沒有購買保險,最少的經濟損失的少負責任。您可以要求該交警的上級部門作出仲裁,理由是認定不了是不行的,估計會有貓膩。

❺ 交通事故交流,交警無法判定責任的情況下要怎麼辦

您好,1、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無法認定責任的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對於機動車一方規定的是過錯推定責任,在該類交通事故發生後,首先推定機動車方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但如機動車一方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一方存在過錯的,可以適當減輕機動車方的責任。如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一方故意造成事故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事故責任。
2、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情況
這在道路交通法中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在責任無法認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條的規定,由雙方承擔公平責任。雖說,從事故的實際發生情況來說,確實可能發生一方責任小於另一方的情況,但由於事故現場沒有留下相應的證據足以證明這一點,導致交警以及當事人雙方都無法對事故舉證,並還原出事故現場,從而證明一方存在過錯,因此,從法律程序角度出發,以公平責任分配雙方當事人的責任,是較為合理的模式。
3、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情況
如果發生在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並且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同樣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首先,如果任何一方當事人能夠舉證另一方存在過錯的,就可以減輕己方的責任,如果能進一步舉證對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己方可以不承擔責任。至於雙方都無法證明對方存在過錯的,那麼同樣的,也應當按照公平責任,分擔賠償責任。
結合上述情況,公安機關交通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已經從原來的具體行政行為轉化為一份證據,而只要有相關的證據證明對方存在過錯行為的,就可減輕己方的責任。因此,在交通事故賠償過程中,並非僅憑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就可以作為最終賠償責任認定的標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司長 發布:2025-09-29 11:28:19 瀏覽:383
統計法治原則 發布:2025-09-29 11:19:03 瀏覽:351
法院梁明 發布:2025-09-29 11:18:25 瀏覽:657
行政法的功能作用及價值 發布:2025-09-29 11:11:49 瀏覽:740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聲明 發布:2025-09-29 11:11:48 瀏覽:738
暨大宿舍法學 發布:2025-09-29 11:03:56 瀏覽:804
勞動法中關於哺乳期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10:50:53 瀏覽:642
紹興市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29 10:45:46 瀏覽:303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