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去哪裡簽具有法律效力的

去哪裡簽具有法律效力的

發布時間: 2021-02-23 09:00:52

Ⅰ 如何簽訂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可履行的合同

合同的成立,是指訂約當事人經由要約、承諾,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即雙內方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建立了合同關系,表明了合同訂立過程的完結。
合同成立後,能否產生法律效力,能否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要視合同是否具備生效要件。合同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Ⅱ 借條 簽名是在什麼地方簽有效

是借條上有時來間,然後自借款人在簽字的時候又簽了個時間么?這個沒有影響,只要能證明本次的借款就是有效的。

因為借款時經常出現,先簽訂借條,後支付借款;或者先支付借款,後補借條的情況,所以時間不同也是有效的,只要說明本次借款的金額、借款人、借款人本次簽字等關鍵要素就可以。

律師事務所可以出示具有法律效應的糾紛協議急急就是和別人一起在哪裡簽字證明

如果想出具就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建議你們去公證處公證。律師事務所可以提供相關意見,可以組織簽訂,但是簽訂的沒有法律強制力。
求採納

Ⅳ 婚後協議去哪兒簽有效

只要協議真實、體現了雙方的真實意思,簽字生效,不用其它程序。

Ⅳ 電子簽章去哪裡弄有法律效力

市面上第三方電子來簽章平台是如源何做到可靠電子簽章的呢?以台我平台為例,電子簽章嚴格按照《電子簽名法》規定執行,同時做到了以下三點:

① 權威認證系統:採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我平台電子合同簽署主體真實身份;

② 防篡改技術:採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③ 第三方取時技術: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我平台通過以上三種技術可有效地確保其電子簽章符合《電子簽名法》的要求,使得我平台的電子簽章具備較高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章是電子簽名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將電子簽名操作轉化為與紙質文件蓋章操作相同的可視效果,同時利用電子簽名技術保障電子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簽名人的不可否認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1)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2)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Ⅵ 要跟誰簽才有法律效力呀

是的,只是合同蓋上公司公章就行了,不一定非要老總簽.

Ⅶ 怎樣簽訂才具有法律效力

1具有相應的民事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 3 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 合同的內容必須確定或可能。
二、合同待定
所謂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因此其效力能否發生,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
合同法》規定了以下三種情況為效力待定合同:
(l)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才有效;
(2)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才能對被代理人產生法律拘束力,否則,後果由行為人承擔;
(3)是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權利而訂立的合同,經權利人追認才有效。

三、無效合同,
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在內容和形式上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應確認為無效。無效合同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四、可撤銷的合同
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與否,取決於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的合同。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3、因欺詐而訂立的
4、因脅迫而訂立的
5、因乘人之危而訂立的

Ⅷ 一般個人簽訂的協議要怎樣才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雙方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雙方簽字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Ⅸ 簽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有哪些要求

  1. 主體適格,即雙方必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主體欠缺的,可能導致合同無版效或者被撤銷。

  2. 內容權:協商一致即可,但約定的內容不能具有合同法規定的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

  3. 雙方簽字確認,簽訂日期。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非常需要你的好評。

Ⅹ 在微信上怎麼樣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有的。

《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分別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等多種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這里的數據電文,包含通訊網路在內的網路條件下,當事人之間為了實現一定目的,通過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所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因此,通過微信簽訂合同同樣具備法律效力。

(10)去哪裡簽具有法律效力的擴展閱讀:

合同的法律特徵

①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②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④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劃分為:

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雙務合同即締約雙方相互負擔義務,雙方的義務與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合同。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等。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無息借貸、無償保管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有償合同為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取得權利需向對方償付一定代價的合同。無償合同即當事人一方只取得權利而不償付代價的合同,故又稱恩惠合同。前者如買賣、互易合同等,後者如贈與、使用合同等。

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以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的,為諾成合同。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須實物給付,合同始能成立,為實踐合同,亦稱要物合同。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司長 發布:2025-09-29 11:28:19 瀏覽:383
統計法治原則 發布:2025-09-29 11:19:03 瀏覽:351
法院梁明 發布:2025-09-29 11:18:25 瀏覽:657
行政法的功能作用及價值 發布:2025-09-29 11:11:49 瀏覽:740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聲明 發布:2025-09-29 11:11:48 瀏覽:738
暨大宿舍法學 發布:2025-09-29 11:03:56 瀏覽:804
勞動法中關於哺乳期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10:50:53 瀏覽:642
紹興市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29 10:45:46 瀏覽:303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