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幫助逃避法律責任罪

幫助逃避法律責任罪

發布時間: 2021-02-23 11:15:39

1.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情節嚴重如何認定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情節嚴重,可能涉嫌偽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等罪名,要負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零五條【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六條【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證人證言或者其他證據失實,不是有意偽造的,不屬於偽造證據。
第三百零七條【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2.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與包庇罪有什麼區別

主體和客體不同。

3.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立案標准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符合條件的可以判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內對於被判處拘役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4.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構成有哪些成分

幫助抄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構成有四個要件構成:1、犯罪客體。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後,潛逃在外,尚未抓獲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的犯罪分子。2、客觀方面。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3、犯罪主體。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只能是負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上述人員不能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主體。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指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此外,各級黨委、政府機關中主管查禁犯罪活動的人員也包括在內。4、主觀方面。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要求行為人必須出於故意才能構成。行為人明知其為犯罪分子處於查禁之列,仍然向其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目的在於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

5.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罪能判多久

屬於窩藏、包庇罪。犯本罪的《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專人而為其提供屬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情節嚴重,主要指窩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窩藏、包庇罪行極其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6. 幫助被扏行人逃避法律責任的算犯罪嗎

如果你幫助被執行人逃避法律你就犯了包避罪,這算是犯罪行為,如果是因你的包避罪造成重大後果是要追究你的刑事責任的

7. 什麼是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1、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版工作人員,向犯罪權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
2、《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條【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構成要件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構成 1、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後,潛逃在外,尚未抓獲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的犯罪分子。 2、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
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的行為可能發生在犯罪分子被發現後,也可能發生在犯罪分子被發現前。所謂通風報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關查禁犯罪活動的情況、信息,如查禁的時間、地點、人員、方案、計劃、部署等。其既可以當面口述,又可以通過電話、電報、傳真、書信等方式告知,還可以通過第三人轉告。所謂提供便利條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住處等隱藏處所;提供錢、物、交通工具、證件資助其逃跑;或者指點迷津,協助其串供、隱匿、毀滅、偽造、篡改證據,等等。無論其提供便利的方式如何,其目的則只有一個,即幫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即免受刑事追究或者其他處罰如行政處罰。
行為人實施上述行為必須是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動的職責便利,不論行為的結果如何,只要行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動的職責便利條件,實施了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即構成犯罪。情節是否嚴重,只是量刑輕重問題。 4、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要求行為人必須出於故意才能構成。行為人明知其為犯罪分子處於查禁之列,仍然向其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目的在於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至於行為人主觀上出於何種動機,是出於惻隱之心還是基於親朋關系等,在此不問。如果不知是犯罪分子,無意透露消息提供便利的,不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但是一旦發現是犯罪分子仍然為其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其逃避處罰的,則應以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論處。

9.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根據來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自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為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向犯罪分子及其親屬泄漏有關部門查禁犯罪活動的部署、人員、措施、時間、地點等情況的;
2、為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向犯罪分子及其親屬提供交通工具、通訊設備、隱藏處所等便利條件的;
3、為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向犯罪分子及其親屬泄漏案情,幫助、指示其隱匿、毀滅、偽造證據及串供、翻供的;
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行為人的行為具有以上情形,即應對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10. 涉嫌幫助犯罪嫌疑人逃避打擊罪如何量刑法律上怎麼依據的

涉嫌幫助犯罪嫌疑人逃避打擊罪如何量刑?法律上怎麼依據的?

手機一字一字打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司長 發布:2025-09-29 11:28:19 瀏覽:383
統計法治原則 發布:2025-09-29 11:19:03 瀏覽:351
法院梁明 發布:2025-09-29 11:18:25 瀏覽:657
行政法的功能作用及價值 發布:2025-09-29 11:11:49 瀏覽:740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聲明 發布:2025-09-29 11:11:48 瀏覽:738
暨大宿舍法學 發布:2025-09-29 11:03:56 瀏覽:804
勞動法中關於哺乳期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10:50:53 瀏覽:642
紹興市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29 10:45:46 瀏覽:303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