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文書的特徵是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文書的特徵是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23 11:43:00

『壹』 試論司法文書的概念、特點、作用和寫作要求

1.法律文書的概念、特點
法律文書是指公民、法人、國家機關及其它組織在處理各種法律事務中,為實現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一系列文書的總稱。
法律文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法律文書,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書。狹義的法律文書,指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書和當事人在訴訟活動中所使用的訴訟狀。
法律文書的特點:
(1)適用法律的嚴肅性
適用法律的嚴肅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事實必須真實、清楚,證據必須確鑿、充分,論證必須嚴密、理由充足,結論必須正確、符合法律要求,語言必須嚴謹、明確,切忌模稜兩可、含糊其辭。另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程序法是確保各種實體法得以貫徹實施的保障,也是確保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必要條件。
(2)事實認定的客觀性
認定事實的客觀性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第一、准確地揭示案件的本來面貌;第二、全面闡述案件的各個側面;第三、准確表達案件關鍵部分的事實。
(3)生效執行的權威性
法律文書由法律保證其生效執行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具體表現在法律文書製作的合法性、執行的強制性和解釋的單一性三個方面:第一、製作法律文書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合法資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文書的許多文種都具有法律強制執行的效力,以此來保證法律實施的權威性;第三、法律文書的解釋必須是單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詞語的歧義和模稜兩可的提法。
(4)體裁格式的規范性
法律文書在長期的法律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內容和項目簡明扼要、條清理晰地表達出來,不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於製作、查閱、管理和執行,而且還是法律文書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需要,唯有規范的法律文書,才能保證其完整、准確和有效。
(5)語言文字的准確性
法律文書的語言表述必須與法律的精神相一致,必須與法律規定的提法相同。語言風格力求朴實簡練,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各種修辭手法,不能濫用文言文,造句多用肯定、陳述、判斷句式,少用或不用反問、設問、疑問、感嘆等加強語氣和感情色彩的句式。
2.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之間是一種屬種關系,法律文書的外延大,它包括立法文書、司法文書和訴訟文書。
立法文書,即規范性法律文書,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以及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並正式公布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司法文書,指司法機關(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實施法律的過程中,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訴訟文書,指司法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程序法的規定參加訴訟活動,在訴訟活動過程中所製作的各類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3.法律文書的作用
法律文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列四個方面:
(1)法律文書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重要工具;
(2)法律文書是維護社會穩定、懲罰犯罪的銳利武器;
(3)法律文書是國家機關對社會實現管理和調整的有力手段;
(4)法律文書是教育公民、宣傳法制的有效形式。
4.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
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律的學習;
(2)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寫作原則;
(3)認真研究各類法律文書的性質、作用和寫作方法;
(4)樹立嚴謹朴實的文風,不作形容描繪,不搞形象刻畫。
(二)起訴狀的寫作
1.起訴狀的概念和分類
起訴狀是向法院提起公訴或自訴的法律文書。公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起訴書或公訴書,指的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按照審判許可權的規定,對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所製作的法律文書。自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訴狀、狀子、狀紙等,指的是公民個人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起訴狀依據起訴對象的不同,分為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和行政起訴狀三類。
刑事起訴狀是刑事案件的自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附帶民事責任的法律文書。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為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行政起訴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其法定代理人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各類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公訴的起訴書和自訴的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略有差異。
(1)起訴書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書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具體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和編號。標題由行文機關名稱和文書名稱組成。編號由年度、院名(簡稱)、部門(簡稱)和序號組成。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況。需寫明姓名(別名、化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等。如有同案被告數人,需按主犯、從犯、脅從犯的順序分別寫明。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來源。寫明本案移送審查起訴的單位、時間和過程等訴訟程序情況。
第二、犯罪事實和證據。起訴書在敘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時,必須是經過檢察機關查證核實的事實。要如實記述被告人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經過、後果等。詳寫主要犯罪事實,略寫次要犯罪事實。犯罪證據需另起一段書寫,要把案件查證屬實的證據一一列舉,同時還要表明「證據確實、充分」等明確態度。
第三、起訴的理由和法律根據。要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進行高度概括,准確認定被告人觸犯刑法哪一條哪一款,構成何罪,說明提起公訴的目的和建議。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格式與書信相同。
第二、落款。檢察長或檢察員署名,年月日,並加蓋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冊、頁數目;證據名稱和數量;被告人姓名,羈押處所,未在押的,寫明其住址;證人職業及住址;附帶民事訴訟書狀的說明等。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狀的寫作格式請參考教材。起訴狀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如「民事起訴狀」、「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
第二、當事人基本情況:在原告欄和被告欄中要分別寫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等內容。如原告是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則需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與原告的關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電話及相關內容。原告無論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要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單位和代理許可權。
有數個原告、被告,應按照他們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說明其基本情況。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訴訟請求:主要寫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即起訴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實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訴狀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實和理由兩個方面的內容,是請求人民法院解決原告一方訴訟請求的重要根據,主要是擺事實、講道理。
第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址。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用「為此,特向貴院起訴,請依法判決」等。
第二、起訴人簽名、簽章、起訴時間。
第三、附件。包括起訴狀副本、物證、書證的數量。
3.起訴狀的寫作要求
(1)請求事項要明確具體,合理可行;
(2)陳述事實要客觀真實,突出重點;
(3)理由闡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確。
本文來自:3COME文檔頻道(www.reader8.cn)原文鏈接:http://www.reader8.cn/data/2007/0129/article_74114.html

『貳』 法律文書有哪些特徵

製作的合法性;②形式的程式性;③內容的法定性;④語言的精確性;⑤使用的實效性。形式的程式性特點主要表現在結構固定化和用語成文化兩個方面。

『叄』 法律文書寫作的法定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律來文書,是指我國公安機自關(含國家安全機關)、檢察院、法院、監獄或勞改機關以及公證機關、仲裁機關依法製作的處理各類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文書和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律師事務所自書或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的總稱,亦即指規范性法律文書(國家立法機關頒布的各種法律)以外,所有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的總稱。
法律文書寫作的法定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法律文書的內容具有法定性。要正確適用實體法和程序法;履行法定手續。大量的法律文書要解決實體問題,因而在製作時必須遵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敘述事實、論證理由、得出結論都應堅持與實體法相適應的原則。
二是法律文書寫作必須都有一定的法律根據,主要是遵循訴訟法,特別一些重要的法律文書,更是離不開程序法的規定。
三是法律文書要履行法定手續。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法律文書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免形式上出現瑕疵影響法律文書的效力。

『肆』 法律文書有哪些特點

從文書的製作和使用過程來看,法律文書主要有以下基本特點:
(回1)製作的合法性。各種法律答文書必須依法製作,這是法律製作的前提,也是文書立意的法律依據。
(2)形式的程式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結構固定化,二是用語成文化。
(3)內容的法定性。任何一種法律文書都有其明確的法律內容。解決實體問題的文書,應以相關的實體法為依據;解決程序問題的文書,應以相關的程序法為依據。
(4)語言的精確性。「精」是精確,「確」是確當。要求語義單一,准確精當,以給文書的實施兌現提供最便捷的條件。
(5)使用的實效性。法律文書都是為解決一定法律問題而製作的,因此最講求實效。

『伍』 下列法律文書中具有法律意義的是

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有:民事調解書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在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內則下,查明容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採取調解方式,
民事調解書
促使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議後而寫成的文書,稱為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
民事調解書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的司法應用文之一,具有法律效力。它既是當事人協商結果的記錄,又是人民法院予以批準的證明,也是當事人遵照執行的根據。因此,製作好調解書,對於及時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促進安定團結,宣傳社會主義法制,預防和減少糾紛,都有重要意義。民事調解書有一審、二審、再審調解書的不同。

『陸』 法律文書具有什麼意義

具體實施法律的重要手段,有關法律活動的忠實記錄。任何公民和機關實行的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都離不開法律文書。

『柒』 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有:( )

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有:民事調解書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內,在堅持自願容、合法的原則下,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採取調解方式,
民事調解書
促使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議後而寫成的文書,稱為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
民事調解書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的司法應用文之一,具有法律效力。它既是當事人協商結果的記錄,又是人民法院予以批準的證明,也是當事人遵照執行的根據。因此,製作好調解書,對於及時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促進安定團結,宣傳社會主義法制,預防和減少糾紛,都有重要意義。民事調解書有一審、二審、再審調解書的不同。

『捌』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

廣義的法律文書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內容的文書,它包括兩方面內容:版

一、是具有普遍約束力權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具體指各種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及規章等;

二、是不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律師及律師事務所、仲裁機關、公證機關和案件當事人依法製作的處理種類訴訟案件以及非訴訟案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非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8)法律文書的特徵是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生效法律文書既要符合立案條件,又要符合執行條件。立案條件是指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執行案件必須具備的條件。執行條件是指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給付內容或者行為所應當具備的能夠執行或者可以執行的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簡稱《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四百六十三條規定: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權利義務主體明確;

(二)給付內容明確。

『玖』 司法文書的原則,性質,特點與 作用

1.法律文書的概念、特點
法律文書是指公民、法人、國家機關及其它組織在處理各種法律事務中,為實現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一系列文書的總稱。
法律文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法律文書,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書。狹義的法律文書,指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書和當事人在訴訟活動中所使用的訴訟狀。
法律文書的特點:
(1)適用法律的嚴肅性
適用法律的嚴肅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事實必須真實、清楚,證據必須確鑿、充分,論證必須嚴密、理由充足,結論必須正確、符合法律要求,語言必須嚴謹、明確,切忌模稜兩可、含糊其辭。另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程序法是確保各種實體法得以貫徹實施的保障,也是確保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必要條件。
(2)事實認定的客觀性
認定事實的客觀性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第一、准確地揭示案件的本來面貌;第二、全面闡述案件的各個側面;第三、准確表達案件關鍵部分的事實。
(3)生效執行的權威性
法律文書由法律保證其生效執行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具體表現在法律文書製作的合法性、執行的強制性和解釋的單一性三個方面:第一、製作法律文書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合法資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文書的許多文種都具有法律強制執行的效力,以此來保證法律實施的權威性;第三、法律文書的解釋必須是單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詞語的歧義和模稜兩可的提法。
(4)體裁格式的規范性
法律文書在長期的法律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內容和項目簡明扼要、條清理晰地表達出來,不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於製作、查閱、管理和執行,而且還是法律文書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需要,唯有規范的法律文書,才能保證其完整、准確和有效。
(5)語言文字的准確性
法律文書的語言表述必須與法律的精神相一致,必須與法律規定的提法相同。語言風格力求朴實簡練,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各種修辭手法,不能濫用文言文,造句多用肯定、陳述、判斷句式,少用或不用反問、設問、疑問、感嘆等加強語氣和感情色彩的句式。
2.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之間是一種屬種關系,法律文書的外延大,它包括立法文書、司法文書和訴訟文書。
立法文書,即規范性法律文書,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以及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並正式公布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司法文書,指司法機關(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實施法律的過程中,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訴訟文書,指司法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程序法的規定參加訴訟活動,在訴訟活動過程中所製作的各類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3.法律文書的作用
法律文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列四個方面:
(1)法律文書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重要工具;
(2)法律文書是維護社會穩定、懲罰犯罪的銳利武器;
(3)法律文書是國家機關對社會實現管理和調整的有力手段;
(4)法律文書是教育公民、宣傳法制的有效形式。
4.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
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律的學習;
(2)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寫作原則;
(3)認真研究各類法律文書的性質、作用和寫作方法;
(4)樹立嚴謹朴實的文風,不作形容描繪,不搞形象刻畫。
(二)起訴狀的寫作
1.起訴狀的概念和分類
起訴狀是向法院提起公訴或自訴的法律文書。公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起訴書或公訴書,指的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按照審判許可權的規定,對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所製作的法律文書。自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訴狀、狀子、狀紙等,指的是公民個人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起訴狀依據起訴對象的不同,分為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和行政起訴狀三類。
刑事起訴狀是刑事案件的自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附帶民事責任的法律文書。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為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行政起訴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其法定代理人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各類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公訴的起訴書和自訴的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略有差異。
(1)起訴書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書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具體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和編號。標題由行文機關名稱和文書名稱組成。編號由年度、院名(簡稱)、部門(簡稱)和序號組成。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況。需寫明姓名(別名、化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等。如有同案被告數人,需按主犯、從犯、脅從犯的順序分別寫明。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來源。寫明本案移送審查起訴的單位、時間和過程等訴訟程序情況。
第二、犯罪事實和證據。起訴書在敘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時,必須是經過檢察機關查證核實的事實。要如實記述被告人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經過、後果等。詳寫主要犯罪事實,略寫次要犯罪事實。犯罪證據需另起一段書寫,要把案件查證屬實的證據一一列舉,同時還要表明「證據確實、充分」等明確態度。
第三、起訴的理由和法律根據。要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進行高度概括,准確認定被告人觸犯刑法哪一條哪一款,構成何罪,說明提起公訴的目的和建議。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格式與書信相同。
第二、落款。檢察長或檢察員署名,年月日,並加蓋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冊、頁數目;證據名稱和數量;被告人姓名,羈押處所,未在押的,寫明其住址;證人職業及住址;附帶民事訴訟書狀的說明等。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狀的寫作格式請參考教材。起訴狀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如「民事起訴狀」、「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
第二、當事人基本情況:在原告欄和被告欄中要分別寫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等內容。如原告是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則需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與原告的關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電話及相關內容。原告無論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要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單位和代理許可權。
有數個原告、被告,應按照他們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說明其基本情況。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訴訟請求:主要寫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即起訴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實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訴狀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實和理由兩個方面的內容,是請求人民法院解決原告一方訴訟請求的重要根據,主要是擺事實、講道理。
第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址。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用「為此,特向貴院起訴,請依法判決」等。
第二、起訴人簽名、簽章、起訴時間。
第三、附件。包括起訴狀副本、物證、書證的數量。
3.起訴狀的寫作要求
(1)請求事項要明確具體,合理可行;
(2)陳述事實要客觀真實,突出重點;
(3)理由闡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確。
本文來自:3COME文檔頻道(www.reader8.cn)原文鏈接: http://www.reader8.cn/data/2007/0129/article_74114.html

熱點內容
暨大宿舍法學 發布:2025-09-29 11:03:56 瀏覽:804
勞動法中關於哺乳期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10:50:53 瀏覽:642
紹興市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29 10:45:46 瀏覽:303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
皮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29:01 瀏覽:658
民法婚外情 發布:2025-09-29 10:24:18 瀏覽:776
裝修公司倒閉欠款字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9 10:17:52 瀏覽:232
客運職工職業道德 發布:2025-09-29 10:17:52 瀏覽:48
法律碩士畢業工作 發布:2025-09-29 10:12:43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