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稅收相關法律知識抗稅罪的量刑

稅收相關法律知識抗稅罪的量刑

發布時間: 2021-02-25 17:16:20

㈠ 抗稅罪應怎樣處罰求答案

抗稅罪主體探析
內容提要: 應當以是否具備實質的納稅主體資格來認定扣繳義務人、無稅務登記經營者、無營業執照經營者、通過違法或者犯罪手段進行經營活動者、納稅擔保人等能否成為抗稅罪的主體。從應然的角度,應當增加規定抗稅罪的單位犯罪主體。
刑法第201條偷稅罪明確規定了犯罪主體是納稅人以及扣繳義務人,刑法第202條抗稅罪則未對犯罪主體做出具體規定,結果導致在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對抗稅罪的犯罪主體存在較大爭議。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對抗稅罪的懲治與防範,需要認真研究。
一、扣繳義務人的主體問題
雖然刑法關於抗稅罪的規定並未涉及犯罪主體的內容,但理論上通常肯定納稅人為抗稅罪主體。然而,與納稅人並列的扣繳義務人是否為抗稅罪主體,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否定說認為,抗稅罪主體僅僅限於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成為抗稅罪主體。因為偷稅罪主體之所以包括扣繳義務人,是因為有特別規定,而在抗稅罪的條文中並沒有這一特別規定,其犯罪主體也就不包括扣繳義務人[1](P353)。肯定說認為,抗稅罪主體既包括納稅人,又包括扣繳義務人。因為扣繳義務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其已代扣、代征的稅款的情況在實...
閱讀全文>>認定抗稅罪應注意幾種界限
抗稅罪,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認定抗稅罪,應注意劃清以下幾種界限: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鑒於抗稅性質重於偷稅,因此,刑法對抗稅罪之構成,沒有規定以數額較大或情節嚴重為定罪的量化標准。但是,抗稅案件情況也是比較復雜的,雖然方法都具有暴力、威脅性質,但是程度大小不等,有的相差較大。雖然刑法未規定以數額較大為定罪標准,但是,數額大小是影響行為社會危害性的重要因素,處理任何經濟犯罪案件都不能不予考慮。因此,必須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考察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對於暴力、威脅程度顯著輕微,拒不繳納稅款數額較小,對社會危害不大的,根據刑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應不作犯罪處理。
根據《刑法》第202條的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對於其中的「情節嚴重」的理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的規定:實施抗稅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
(二)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多次抗稅的;
(四)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
(五)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閱讀全文>>抗稅罪的刑罰規定
對於抗稅罪的處罰,根據情節輕重,《刑法》第202條規定了兩檔處罰:
(1)對情節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有下列嚴重情節的:a.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b.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c.多次抗稅的;d.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e.具有其他嚴重情節,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3)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㈡ 納稅人抗稅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 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七條。
二、對於抗稅的處理, 《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對刑法中的「情節嚴重」的理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的規定:實施抗稅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
(二)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多次抗稅的;
(四)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
(五)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三、根據 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席令第61號《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第六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五倍以下的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五倍以下的罰金。
以暴力方法抗稅,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按照傷害罪、殺人罪從重處罰,並依照前款規定處以罰金。

㈢ 抗稅罪的處罰

對於抗稅罪的處罰,根據情節輕重,《刑法》第202條規定了兩檔處罰:
(1)對情節輕的,處3年以下專有期徒刑或者屬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有下列嚴重情節的:a.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b.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c.多次抗稅的;d.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e.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3)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㈣ 抗稅罪是如何規定處罰

《刑法》第二百零二條【抗稅罪】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㈤ 抗稅罪判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㈥ 抗稅罪如何處罰

抗稅罪首先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稅收法規主要指《稅收徵收管理法》。如果行為沒有違反稅收法規則不能構成抗稅罪。抗稅行為不僅破壞了國家稅收監管,而且侵犯了人身權利,從而進入刑法的評價視野。抗稅罪,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應繳稅款的行為。 抗稅罪(刑法第202條),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應繳稅款的行為。 抗稅罪與使用暴力、威脅方法拒繳錯征稅款的界限。 錯征稅款是因稅收人員工作疏忽或者不熟悉稅法等原因搞錯征稅對象、征稅項目和應稅數額等錯誤征稅的行為,如該減免未減免、應少征卻多征以及重復徵收等。在該種情況下: 如果稅務人員堅持征稅而引起抗拒繳納的、不以抗稅罪論處; 如果使用暴力造成稅務人員傷害的,可以按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於抗稅罪的處罰,根據情節輕重,《刑法》第202條規定了兩檔處罰: (1)對情節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有下列嚴重情節的:a.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b.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c.多次抗稅的;d.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e.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3)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㈦ 什麼是抗稅對抗稅行為如何處罰

抗稅罪(刑法第202條),是指負有納稅義務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的個人或專者企業事業單位屬的直接責任人員,故意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抗稅罪與使用暴力、威脅方法拒繳錯征稅款的界限。對於抗稅罪的處罰,根據情節輕重,《刑法》第202條規定了兩檔處罰:
(1)對情節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有下列嚴重情節的:a.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b.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c.多次抗稅的;d.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e.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熱點內容
按照婚姻法大壓彩禮 發布:2025-09-29 00:47:13 瀏覽:706
民法典講述 發布:2025-09-29 00:19:36 瀏覽:303
國家建築勞動法 發布:2025-09-29 00:18:08 瀏覽:171
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的好處 發布:2025-09-29 00:10:54 瀏覽:5
道德民謠 發布:2025-09-29 00:05:58 瀏覽:171
貴港法院拍賣網 發布:2025-09-29 00:05:57 瀏覽:913
規范規章總結 發布:2025-09-29 00:04:59 瀏覽:413
一月勞動法 發布:2025-09-28 23:46:45 瀏覽:260
中國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8 23:46:30 瀏覽:106
合同法約定不明有利 發布:2025-09-28 23:35:47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