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的法律知識
㈠ 法律中關於盜墓著罪行的定義
《刑法》有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第三百二十八條規定:「內盜掘具有歷史、藝術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外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㈡ 刑法中對盜墓行為的量刑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二條盜竊、侮辱屍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三百二十八條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有關規定,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盜墓的量刑則重得多,為三年以上直至死刑。而對於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量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上不封頂。
㈢ 盜墓是否違法
盜墓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3)盜墓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近年來,文物犯罪的職業化、智能化趨勢明顯,作案愈加隱蔽,打擊和防範文物犯罪形勢非常嚴峻。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每年立案的文物犯罪案件有2000起左右。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劉銘威表示,文物犯罪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一些地區文物犯罪手段不斷升級。雖然打擊的力度不斷增大,但案件勢頭還沒有完全得到遏制。
目前,國家文物局著力培育新時代收藏文化,試點探索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完善「一庫一警示一目錄」機制,建立「中國被盜文物資料庫」市場通報和文物案件市場警示機制;
出台禁止交易文物指導性目錄,優化文物經營主體准入條件,加快形成多層次文物鑒定供給格局,落實執法監管責任,構建誠實守信、風清氣正的文物市場環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要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誰審批、誰主管、誰監管」的要求,強化外部聯動,健全跨部門信息通報、隱患排查、綜合執法、聯席會議等協調聯動機制。
人民網—多部門聯手重拳打擊盜墓犯罪
㈣ 盜墓違法嗎
盜墓肯定是違法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4)盜墓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具體案例:
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每年立案的文物犯罪案件有2000起左右。
2018年上半年,山西公安機關打掉了盤踞在山西聞喜地區十多年、以侯氏兄弟為首的「盜墓涉黑」犯罪集團,追繳被盜文物289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24件。
在打掉這個團伙之後,警方繼續追查,截至8月8日,山西警方已破獲與該團伙相關的各類刑事案件3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66人。今年7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涉案人員全部到案、文物沒有流失、證據鏈全部閉合,實現了對文物犯罪有效打擊。
在此次案件中,涉案文物達到646件,一級文物16件,涉案人員26人。2018年來,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此類案件涉案文物之多、文物等級之高、犯罪人數之多,受到各方關注。
㈤ 盜墓屬於什麼罪
盜墓屬於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規定:盜掘具有回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答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㈥ 關於盜墓的法律
關於盜墓的法律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訂) 第三百二十六條 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女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10月28日修訂)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 (三)擅自將國有館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將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給外國人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盜竊、哄搶、私分或者非法侵佔國有文物的; (八)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87年11月27日)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的規定處罰。
㈦ 盜墓是什麼罪
盜墓屬於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7)盜墓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
【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過失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相關事件
2018年上半年,山西公安機關打掉了盤踞在山西聞喜地區十多年、以侯氏兄弟為首的「盜墓涉黑」犯罪集團,追繳被盜文物289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24件。
在打掉這個團伙之後,警方繼續追查,截至8月8日,山西警方已破獲與該團伙相關的各類刑事案件3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66人。
今年7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涉案人員全部到案、文物沒有流失、證據鏈全部閉合,實現了對文物犯罪有效打擊。在此次案件中,涉案文物達到646件,一級文物16件,涉案人員26人。
今年來,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此類案件涉案文物之多、文物等級之高、犯罪人數之多,受到各方關注。
在山西盜墓大案中,案件主犯為侯金亮、侯金發、侯金海、侯金江四兄弟。在當地,侯氏四兄弟不僅僅盜掘古墓葬,還存在開設賭場、霸佔礦山、高額放貸、暴力討債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
據該案辦案民警段林輝說,犯罪團伙組織十分嚴密,探好墓後,當晚組織盜墓,誰來打坑、誰下去平拱洞、誰去清貨,分工明確。
在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中,經大量調查、勘驗、審訊等工作,公安機關查明自2017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夏某某太、張某、索某某吉、蘇某奎等人預謀在都蘭實施盜墓。
並經踩點確定了盜掘地點,由張某從河南等地糾集了具備盜掘古墓葬技術的韓萬里以及張某青、葉某松、孔某彬、朱某海等人到都蘭,由朱某海聯系了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孫某林出資。
並商定了分贓規則。在都蘭縣准備鐵鍬、繩子、十字鎬、編織袋、布匹等作案工具,蘇某奎准備車輛負責運輸前往熱水鄉一號墓東側的羊圈墓處進行盜掘。
經過幾次盜墓未果後,該團伙轉移至血渭一號墓(「九層妖塔」)東側平台處實施盜掘,兩個晚上共盜得文物646件,商定各自尋找買主銷贓,直至案發被公安機關抓獲。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刑警支隊隊長盧成章說,經過分析和總結,本次犯罪呈現本地人員和外來人員內外勾結,並且分工明確、形成團伙犯罪等特點。
近年來,文物犯罪的職業化、智能化趨勢明顯,作案愈加隱蔽,打擊和防範文物犯罪形勢非常嚴峻。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每年立案的文物犯罪案件有2000起左右。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劉銘威表示,文物犯罪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一些地區文物犯罪手段不斷升級。雖然打擊的力度不斷增大,但案件勢頭還沒有完全得到遏制。
「盜掘古墓葬、古遺址的案件占每年文物犯罪案件的一半以上,甚至發生了一些暴力案件。」
㈧ 盜墓是怎麼判刑的
一、《刑法》有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第三百二十八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外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二、關於從犯,《刑法》第27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具體判處多少年,法官有裁量權。
(8)盜墓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古代處罰規定:
一、《大明律》:凡發掘墳冢見棺槨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開棺槨見屍者,絞;發而未至棺槨者,杖一百、徒三年(招魂而葬亦是)。
二、若冢先穿陷或未殯埋,而盜屍柩者,杖九十、徒二年半;開棺槨見屍者,亦絞。其盜取器物磚石者,計贓,凡盜論,免剌。
三、若卑幼發尊長墳冢者,同凡人論;開棺槨見屍者,斬;若棄屍賣墳地者,罪亦如之。買地人如知情,各杖八十,追價入官,地歸同宗親屬,不知者不坐。
四、若尊長發卑幼墳冢,開棺槨見屍者,緦麻,杖一百、徒三年;小功以上,各遞減一等。發子孫墳冢、開棺槨見屍者,杖八十。其有故而依禮遷葬者,不犯法。
五、若殘毀他人死屍、棄屍水中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㈨ 盜墓看什麼書
如果你對倒斗有興趣,看盜墓筆記或者鬼吹燈純屬誤人子弟,你首先應該看的是《中國盜墓史》,然後看一些考古知識與文物鑒別知識。原因很簡單,你應該對古墓有個最基本的判定(根據墓葬的形制判定是哪個年代的古墓,大概墓葬結構應該是什麼樣的)這些比較專業的書,還要掌握一定的土木專業的知識,不要指望一把鐵鍬就能開一座古墓,簡單的爆破知識也必須掌握,有些墓在人工很少的情況下需要暴力破壞,這個爆破就能用上了。最後你需要學一些古典風水學知識,因為古人選擇下葬的地點都是風水比較好的地點(還有一些比較玄乎的東西,比如望氣之類的)不懂風水是無法判斷哪有墓葬的。
我國法律規定盜墓是違法行為,所以需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