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殺人犯罪法律責任

殺人犯罪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7 07:37:09

『壹』 殺人犯罪嗎

正當防衛屬於無罪過事件,因此無須承擔刑事責任,但在正當防衛的認定上必須符合專「對正屬在對自己進行的犯罪危害行為進行防衛」。過當防衛依然負法律責任
此外提醒;對正在進行的八種犯罪范圍可以超出限度,造成犯罪分子死亡的亦不負刑事責任,稱為無過當防衛。

『貳』 為什麼公海殺人,犯罪.不需要追究法律責任

1、依據屬人管轄:在公海殺人,犯罪嫌疑人如果是中國人,則根據《刑法》232條定罪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依據屬地主義管轄:在公海殺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殺害中國人,切該犯罪嫌疑人所在船隻屬於中國籍的,也可以依據刑法來定罪量刑。

3、依據保護主義:在公海殺害中國人,犯罪嫌疑人非中國國籍,且並非在中國船隻的,根據保護主義管轄原則,對中國人的犯罪,可以適用刑法來定罪量刑。

電影中常說的出公海殺人只是為了逃避死刑或者過重的刑罰,而不是說不用判。

(2)殺人犯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 、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犯罪:

《刑法》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2、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的國家或者公民犯罪:

《刑法》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3 、在我國領域外的一切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參考資料:

網路-保護主義

網路-屬人管轄

網路-屬地主義

『叄』 涉嫌故事殺人造成二級傷害的法律責任

應以故意殺人來罪來定源罪量刑。
當事人以追求被害人死亡為目的實施犯罪行為的,構成故意殺人罪,依法可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將被害人殺害的,是犯罪未遂,在量刑時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
第二十三條【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肆』 意外殺人罪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我國法律沒有規定意外殺人罪,如果是過失致人死亡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過失致人死亡罪回,是指由於普答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客觀上必須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並且已經造成死亡結果,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法律特徵: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二)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是:
1、行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為;
2、客觀上必須發生了致人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十六周歲以上、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主體;
(四)本罪在犯罪主觀上的表現為過失,包括過於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兩種,該過失是針對死亡結果而言。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伍』 瘋子殺人犯法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公安機關要進行精神病司法鑒定,如果沒有刑事責任能力則不負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首先由你叔叔自己的財產賠償,不夠由監護人賠償,。如果你奶奶是監護人,由你奶奶賠償。你父親是監護人,你父親賠償。

『陸』 警察卧底犯罪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比如殺人

警察卧底會享受一定的法律豁免權,但不是無限的,同樣要受到國家基本法的約束。

專責卧底行動的主管警官須在派出卧底警員執行任務前,向特區政府律政司申請「免於起訴保證書」(出於公眾利益考慮),則該警員的違法行為不會被起訴,但違法事項的嚴重程度有一定限制。

具體就殺人這一行為來說,如果殺害的是非犯罪分子,那麼肯定會判刑的,如果殺害的是犯罪分子但是其罪行輕微的,也會被判刑,如果殺害的是重罪的犯罪分子,一般就是停職反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的規定,人民警察違反規定使用武器、警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規定,對違反紀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時可以對其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50條規定:「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賠償。」

(6)殺人犯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隱匿身份偵查措施」具體是指:在重特大案件偵查過程中,偵查機關及其偵查人員依法採取直接或者間接隱匿其身份的方式,以搜集情報信息、收集相關證據以及查清案件事實、抓捕犯罪嫌疑人等為主要目的的特殊偵查措施,其主要包括特情偵查措施、化裝偵查措施等。

檢察機關在辦理職務犯罪偵查案件中適用隱匿身份偵查措施具有充足的正當理由。

首先,符合國際准則。為有效打擊腐敗……允許其主管機關在其領域內酌情使用控制下交付和在其認為適當時使用諸如電子或者其他監視形式和特工行動等其他特殊偵查手段,並允許法庭採信這些手段產生的證據。因此,在職務犯罪偵查中依法適用隱匿身份偵查措施符合國際公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柒』 什麼情況下故意殺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或不需要承擔很大的法律責任

精神病來人在不能控源制自己行為的時候,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發作期間不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尖扎法院 發布:2025-09-28 17:26:23 瀏覽:281
百度搜索2015年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9-28 17:25:38 瀏覽:824
超帥的法官 發布:2025-09-28 17:09:09 瀏覽:476
職業道德考核材料 發布:2025-09-28 16:59:56 瀏覽:619
2017年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9-28 16:53:26 瀏覽:404
勞動法第六十條 發布:2025-09-28 16:53:26 瀏覽:850
市長跟法院 發布:2025-09-28 16:51:50 瀏覽:228
公司法168 發布:2025-09-28 16:45:13 瀏覽:16
中華民法典民國 發布:2025-09-28 16:19:02 瀏覽:731
法律顧問服務的模塊化 發布:2025-09-28 16:14:11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