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港無人收貨的法律責任
A. 海運中貨到目的港沒人提貨承運人應該怎麼辦
你可以向當地公證處申請提存
B. 目的港無人提貨怎麼辦
但貨到目的港後已經一個多月,但B公司一直未付款也不未提貨,已經產生了很多。我們要求指定貨代退運,指定貨代稱退運需要取得收貨人B公司的同意。請問,指定貨代的說法能否成立,我們應該怎麼辦? 答復: 貴公司所遭遇的這種目的港無人提貨的情況並不少見。貴司目前的處境很被動,一方面貨物無法處理,另一方面面臨著日益增加的滯箱費、滯港費等費用。如貨物繼續滯港,極有可能被當地海關拍賣。貴司必須及早採取相關措施處理此事。現就貴司問題簡單答復如下: (一)指定貨代是否必須接受貴司的退運請求? 首先,必須確認貴司所持有的提單上的承運人是否是該指定貨代。如果不是,該指定貨代與貴司則不存在運輸合同關系。除非貴司與該指定貨代之間有書面約定,否則該指定貨代作為代理沒有義務接受貴司的退運請求; 其次,如果貴司所持有的貨代提單上的承運人是該指定貨代,那麼貴司便與該指定貨代之間存在運輸合同關系,貴司是托運人,該指定貨代是承運人。對於作為托運人的貴司能否要求承運人安排貨物退運的問題,存在爭議。但是,目前理論界和司法實踐普遍認為,根據《海商法》基於承運人和托運人之間形成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法律關系,承運人如果已按約將涉案貨物運抵目的港,托運人在承運人將貨物交付收貨人之前,又要求將貨物退運回起運港,如果雙方當事人通常事先沒有就有關退運事宜作出特別約定,托運人的要求退運實質上是要求承運人變更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承運人有權拒絕。因此,作為承運人的指定貨代有權拒絕貴司的退運請求; (二)指定貨代關於回運必須接受收貨人的同意的說法是否成立? 貴司持有的可能是記名提單。對於記名提單項下貨物回運是否必須記名收貨人同意,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或者不同的港口會有不同的規定,不能排除某些港口或海關會有一些特別的規定或者操作慣例。因此,對此我們無法作出判斷。貴司可以要求該指定貨代提供依據或者自行委託相關代理查實是否有這種規定。 (三)貴司的應對措施1、聯系將這票貨物進行轉賣。2、與該指定貨代保持溝通安排回運並支付相關費用;3、如果該指定貨代堅持不配合,貴司可以找其他在目的港有代理機構的國內貨代安排回運;4、如果安排回運不可行,貴司可以找代理憑提單提貨並作進口以達到回運的效果,但相關關稅必然要多支出;5、在貿易合同項下,試著向打折給B公司。不少情況下,國外客戶不來提貨的目的是企圖在價格上有更多優惠。當然,不排除某些不良商販期望貨物被拍賣以低價拍得該貨物。
C. 貨到目的港了,如果老外一直不去提貨,最後會是怎麼處理的 我這頭作為廠家,有什麼責任嗎
整箱貨的抄話,那邊的堆存費你要付掉,時間越久,費用越多。拼箱貨的話,目的港所產生的各種費用也要你付掉。不然你就棄貨,等那邊把貨拍賣掉。CIF的話,如果你一直不管,這邊的船公司或者貨代公司會讓你付錢或者起訴你,因為那邊的費用會很高,總要有人負責。
D. 我放棄到港貨物要付法律責任嗎
不需要法律責任,來但需要支付源報關費或者貨物被拍賣。
解決思路:盡早退運,或轉售他人。面對目的港無人提貨的困境,解決問題通常有三個選擇:退運、轉售他人、棄貨。
退運,意味著要承擔回程的海運費、目的港的港雜費等;轉售,往往不是那麼容易去找新的買家,即使找到,價格可能還很低;棄貨,意味著,貨款(尾款)真的回不來了,錢貨兩空。
面對上述困境,賣家只好在利弊中權衡取捨,哪種選擇都是要損失的。但,無論是選擇還是退運,前提是賣方還控制著貨權,正本提單還在自己手上。
另外,提單收貨人盡可能TO ORDER ,因為有的國家規定,退運需要收貨人同意。真要遇到這種情況,TO ORDER 要比明確收貨人好處理。
E. 貨到目的港後一切責任由誰承擔
只能看你跟客戶復協商嘍制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如果產品在你公司的時候就已經驗過貨的話就不會產生這種不必要的麻煩了
以後應該跟客戶協商找一家像SGS這樣的驗貨公司做驗貨,由你的客戶提出品質要求,到時候到他那裡爛掉了也不關你的事情
F. 出據不清潔提單後,到達目的港無人提貨承運人該如何處理
向海關申請拍賣
G. 貨物發生目的港無人提貨要怎麼處理等海商法相關的題目
條做出了相應的規定。
我國《海商法》第86條規定「在卸貨港無人提取貨物或者收貨人遲延、拒絕提取貨物的,船長可以將貨物卸在倉庫或者其他適當場所,由此產生的費用和風險由收貨人承擔」。第87條規定「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運費、共同海損分攤、滯期費和承運人為貨物墊付的必要費用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費用沒有付清,又沒有提供適當擔保的,承運人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內留置其貨物。」第87條規定「承運人根據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留置的貨物,自船舶抵達卸貨港的次日起滿六十日無人提取的,承運人可以申請法院裁定拍賣;貨物易腐爛變質或者貨物的保管費用可能超過其價值的,可以申請提前拍賣。拍賣所得價款,用於清償保管、拍賣貨物的費用和運費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有關費用;不足的金額,承運人有權向托運人追償;剩餘的金額,退還托運人;無法退還、自拍賣之日起滿一年又無人領取的,上繳國庫。」
合同法第119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承運人未及時採取措施,造成損失擴大的應由其自行承擔。」B、在實踐中,一旦發生目的港無人提貨而產生滯期、倉儲等費用時,貨運代理企業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應當根據其在海運出口中的身份定位而區分:
1、在貨運代理企業作為代理人身份從事業務時,貨代與發貨人建立的運輸代理法律關系,對於因棄貨產生的費用(滯期費等)均不應當由代理人承擔,而應當由與承運人建立運輸合同法律關系的發貨人或收貨人承擔。
2、在貨運代理企業作為無船承運人身份從事業務時,無船承運人不同於實際承運人,其風險責任期間長於實際承運人,從收貨時起至交貨時止。在這種情況下,無船承運人既然已經與實際承運人建立運輸合同法律關系,無論產生棄貨的責任在誰,無船承運人都有義務先行向實際承運人支付,然後自己再向發貨人追償。C、貨運代理企業如何規避目的港無人提貨的法律風險:
2、平常工作中,貨物發送後,應當追蹤貨物,了解貨物走向和收貨人情況。
3、無人提貨確實發生,貨運代理企業應將目的港無人提貨的情況在第一時間告知托運人,同時告知托運人免費期的天數、免費期過後每天將產生的滯港費及集裝箱超期使用費等,並要求托運人就貨物如何處置作出表態。貨代還應以郵件、律師函或特快專遞等方式告知以留下證據,以證明已履行了告知的義務。在履行了告知義務後,如果托運人手裡仍持有全套正本提單,托運人有權向承運人發出貨物轉賣或棄貨或運回的指示,承運人應按托運人的指示行事,雙方重新締結新的合同關系,托運人應繳納所有已發生及將要發生的費用。如果托運人手裡並沒有全套正本提單,其無權向承運人發出關於貨物處置的指示,承運人只能在貨物留置期過後進行拍賣,用於清償相關費用,這種情況下,托運人(發貨人)雖然無權處置貨物,但仍不免除其作為托運人的義務,承運人留置貨物仍然得不到賠償的部分仍可向托運人索賠。
一、分析客戶以遲延交付為由可以獲得的賠償額。根據《海商法》第50條第1款規定,「貨物未能在明確約定的時間內、在約定的卸貨港交付的,為遲延交付。」因此,遲延交付的責任僅限於雙方約定了運輸期限的情況。可以認定遲延交付索賠的范圍涉及:1、貨物因遲延交付遭受了滅失或者損壞;2、雖然遲延交付沒有造成貨物的滅失或損壞,但發生了經濟損失;「經濟損失」則包括(1)市場差價損失;(2)利息損失;(3)已經實際支付給第三人的違約損失,但應以在簽訂運輸合同時承運人可以合理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為限定。並且上述賠償范圍還將受到《海商法》其他條款的限制:
第一、《海商法》第58條的限制,即關於承運人的抗辯理由和限制賠償責任的規定可以適用;承運人也可以援引《海商法》第51的免責條款,對發生因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等12項事由下造成遲延交付,均不負賠償責任。
第二、在上述遲延交付賠償責任的基礎上,《海商法》第57條還規定了明確的責任限制,即「承運人對貨物因遲延交付造成經濟損失的賠償限額,為所遲延交付的貨物的運費數額,」當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和遲延交付同時發生的,承運人的賠償責任限額適用《海商法》第56條第1款規定的限額。
因此,如果客戶以遲延交付主張損失賠償,根據《海商法》的規定,受到諸多限制,實際獲得的數額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二、防止客戶以其它訴由主張損失賠償。本案是由於船舶修理導致遲延交付,因此我們必須確認船舶的適航性,搜集證據證明承運人已經履行了適航義務。
一、了解TTCLUB的索賠條款和會員規則,確定索賠需要提供的資料;
三、以維護客戶的權益為目標,對客戶和我們手中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確定可以提供且不影響賠付的資料。
四、對不能提供的資料進行分別處理。
H. 如果貨物到了目的港,客人拒收貨該如何處理
客戶拒絕收貨的原因呢?貨值很低的話,就別想退運,劃不來。貨值高的話,可以考慮,最好是轉賣。
I. 櫃子在港口客戶不提貨,發貨人會有什麼責任
行內6年回復僅供參來考
這個比較自麻煩 收貨人棄貨發貨人是提單的貨權人承運人有權像發貨人追責
目的港收貨人不提貨 目的港船東代理找不到收貨人,目的港集裝箱會產生滯箱費和倉儲費
這個費用收貨人不付船東會找發貨人來要問題很嚴重。
貨款收到了嗎?你現在要做的一方面協調收貨人為什麼不要貨了,有沒有協調的辦法一方面協調有沒有另外的買家同一個目的港的。看能底價賣給他不 事不宜遲趕緊處理
J. 目的港無人提貨時,訂約承運人是否需要向實際承運人承擔責任呢
不需要 根據國際經濟法規定,到達即為完成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