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銷合同違約法律責任
⑴ 購銷合同違約責任承擔。
律師解答:
采購方承擔違約責任和賠償損失的責任,違約責任即受到的采購方的定金供貨方不予返還,損失賠償責任由供貨方出具損失證據要求采購方賠償。
⑵ 購銷協議購方違約怎麼辦
如果該協復議中有明確約制定,需換成正式購銷合同後才生效這樣的條件,那麼就不能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且對方也談不上違約責任,而只能要求對方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即合同訂立當事人一方因違背其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並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⑶ 購銷合同違約責任
一 違約金是來200000X5% ,即1萬自元,可要求支付違約金1萬;
二 損失是2萬,損失超出違約金部分才能得到賠償,因損失超出違約金1萬,故可要求賠償損失1萬;
三 定金雙倍返還,即 5000X2 故可要求返還1萬元
三項合計3萬元,就是這么多啦
⑷ 購銷合同中沒有簽訂違約條款,對方違約,可否追究違約責任
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條款,違約方一樣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因為按照合同的約定來版說,等於違約方未權按照約定的條款來執行,所以就等於違反了合同。這樣違約方應該採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這是《合同法》里有明文規定的。但是至於口頭約定現款結算的事情就不好說了,因為不知道你的合同裡面的結算方式有沒有寫清楚,如果寫清付款時間,對方超過了此期限,完全等於違約。如果沒有寫那就麻煩了。
⑸ 關於購銷合同違約金糾紛
訴訟時效從最後一次付款之日起算,因此截止09年12月主張違約金尚未超過訴專訟時效。
因為合同明確屬約定了按照所欠款項的5%承擔違約金,因此只需分段計算不同時期的欠款數額乘以5%累加即可。
但是計算時注意,按照合同法規定,違約金高於守約方實際損失的,違約方可以要求法院予以降低。(所謂高於,是指不高於實際損失的30%為宜)
⑹ 購銷合同違約金的賠償標准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版給予減少或權者增加的。《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⑺ 違反購銷合同的責任
違反購銷合同的復責任
一、制供方的責任:
1.產品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和包裝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或未按合同規定日期交貨,應償付違約金、賠償金。
2.產品錯發到貨地點或接貨單位(人),除按合同規定負責運到規定的到貨地點或接貨單位(人)外,並承擔因此而多支付的運雜費;如果造成逾期交貨,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
二、需方的責任:
1.中途退貨應償付違約金、賠償金。
2.未按合同規定日期付款或提貨,應償付違約金。
3.錯填或臨時變更到貨地點,承擔由此而多支出的費用。
⑻ 購銷合同若果沒有寫清楚違約條款,甲方或乙方違約,法律上有否規定違約責任的賠償比例
違約條款是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如果合同中沒有明確違約責任的約定,法律同時沒有強制性規定違約責任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