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自離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自離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2-28 17:04:29

㈠ 試用期自離需要負法律責任

試用期內辭職只需提前3天通知單位,做好工作交接,3天後就可以離職,不需要內單位批准。辭職是容法律賦予勞動者的合法權力,不是用人單位賦予的。單位一年內不能辭職的規定排除了勞動者的合法權力,是違法的,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㈡ 請問,我和一家公司簽了合同,現在我打算自離會有什麼後果要付法律責任嗎

那要看你合同上是怎麼寫的了,正常的不會在上面寫
違約金數額的,實版際上,如果公司不同意,而權你自已
又不幹了,頂多這段時間工資公司不支付了,其它沒
什麼的。但如果你與公司簽訂了違約條款協議或培訓
協議,那你可能要支付違約金。不支付對方就會起訴
你,但這樣做的公司非常少,不值得為這點小事上訴,
沒那時間。

㈢ 自離要不要承擔風險

自動離職有風險,員工需注意。勞動者擅自離職又稱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不辭而別的一種違法行為,本質是其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實際上處於一種尚未結束的狀態。因此,用人單位應及時作出相應處理,解除彼此之間的勞動關系。按照法律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嚴格按照規定,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向用人單位提出。因此勞動者自動離職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我們看看用人單位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勞動者提出辭職,用人單位應要求其提供書面文本,並注意離職原因。
2、勞動者辭職(非因用人單位過錯)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要求賠償。
3、如何計算沒有提前通知的損失?
最後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操作。
一、通常解除或終止的勞動合同通知書,應向勞動者送達並經勞動者簽收,否則將無法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對擅自離職的勞動者,用人單位一般可以採取以下處理措施:
1、直接送達
單位人資部門製作《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將通知書及時送達勞動者本人,並要求勞動者在備查的通知書上簽收(簽署名、寫簽收時間),將通知書當面送交本人。
2、郵寄送達
用人單位在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要約定勞動者通訊的地址,以便在通訊不暢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能及時和勞動者發放相關通知或規定。如勞動者地址發生變更,要在一定的時間內(一般為7天)將變更地址及時通知單位。因送達地址改變造成無法送達,應視為送達,否則責任自負。這幾點要在勞動合同中體現。
可採用正規郵遞公司特快專遞方式。如EMS,不僅提供送達回執、發票憑證,還提供對方的簽收證明,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要在表格備注里註明是「離職通知書」。
若郵件被退回未能送達,則人力資源部應將退回的信件完整保存,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未郵寄送達的證據。
3、公告送達
可在所在地區有影響力的報刊雜志上刊登離職通知(即張貼公告或通過新聞媒介通知),並限定公告期限,期滿即視為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4、留置送達
如當事人拒絕接收,可將通知書存放在其住所內,由第三人見證①。
二、計算損失要注意的問題
1、損失期間為勞動合同解除之日往前推至與30日相差的期間。如勞動者在9月1日提出辭職申請,在9月30日解除勞動合同(僅提前15天)那麼計算損失的期間范圍為9月1日至9月15日。
2、損失應與未提前通知有必然的聯系。如公司9月14日安排員工去參加培訓,已交付的培訓定金、機票、預訂酒店等費用。
3、損失應為實際損失、直接損失。比如培訓定金、機票、預訂酒店等為實際發生的、直接的損失,而因勞動者辭職造成的企業經營損失為間接損失,除非用人單位提供票據和憑證能證明該損失與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有直接聯系,否則勞動者可不承擔責任。
三、省份證能否登報的問題
至於身份證號是否登報,這涉公民隱私問題。 用人單位在交付報刊雜志之前,報刊雜志方會衡量是否侵權的問題;另外,登身份證號的話所涉及的版面也會增多,如果你們公司此類員工多的話,佔用的版面將會比不登身份證號的大所涉及的刊登費用也會增多。從縮減單位成本的角度來說,刊登身份證號不可取。最關鍵的是,我個人認為,只有法院的公告才寫身份證號。比如說法制報刊登的某某案,涉及的當事人一般都是有身份證號的。
相關法律依據援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31條。
(2)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33條。
(3)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第4條、第5條。
(4)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 第18條。
(5)《關於企業處理擅自離職勞動者問題的復函》
(6)勞動部《關於通過新聞媒介通知勞動者回單位並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1995年7月31日 勞辦發[1995]179號)。
(7)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6條
《8)民事訴訟法》第77條至84條

㈣ 在職員工自離了,要負什麼法律責任嗎勞保還退得了嗎

如果未提前向公司通知或上交書面申請導致工作不能正常交接,對公司影響大,有經濟損失的可以向該員工追償。公司也可以以未提前上交書面申請而拒絕支付相關工資。《勞動合同法》。

㈤ 實習生在沒有簽訂合同的情況下自離需要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實習期間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相互了解的過程,要想離職只要通知即可。只要你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自然無責任可言。如果感覺滿意的話,一定要給我投採納啊 謝謝

㈥ 自動離職要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雖然已經提出離職,但是還沒有到最後工作日就不去上班,按照你原來的公司制度內,是可以按照曠容工給你處理,連續曠工達到三天以上,公司就可以對你做除名處理,且會被扣相應的曠工款項,但是屬於你的工資,應在你辦理好離職手續,照常發放給你。

只要連續曠工達到三天以上,公司對你做除名處理,您就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了。不存在什麼經濟賠償,只能扣除你無故曠工的款項。關於曠工的扣除標准 可以根據你們公司的制度才進行。

㈦ 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自離需要負法律責任嘛!

復自離應當賠償用人制單位損失。
自理,自動離職,即不告而別,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要求自動離職的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應當對損失承擔舉證責任。

㈧ 在工廠里上班我不想做自離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不用的,大不了工資不要

㈨ 自離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般情況下,不用。

㈩ 自動離職要負法律責任嗎

  1. 你應當找對策,你不是自動離職,你應當找公司的毛病。

  2. 第二年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你可以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為由,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並且離職。這樣你就一舉兩得。

熱點內容
貴陽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28 11:51:39 瀏覽:203
用好司法建議 發布:2025-09-28 11:41:40 瀏覽:788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11:38:03 瀏覽:981
股份制公司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9-28 11:33:42 瀏覽:475
14歲就可以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11:13:31 瀏覽:890
桑林律師 發布:2025-09-28 11:09:49 瀏覽:429
民法學的書 發布:2025-09-28 10:34:44 瀏覽:724
新鄭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9-28 10:25:50 瀏覽:342
檢察機關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28 10:23:46 瀏覽:939
法院行政忙 發布:2025-09-28 10:23:36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