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身份證法律責任
1. 公司委託代辦業務使用代辦人身份證有沒有法律責任
參考 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四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權。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八條 委託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2. 代人簽字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有公司的代理權,或者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的合同,簽字人要承擔相應責任。請參考以下法律資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中止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不做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代理人身份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也指出關於代理權的若干問題: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3. 用他人身份證來注冊公司,作為委託代理人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如果只是作為辦手續的委託代理人,只要委託行為不違反法律的規定,並且委託的事項也不違法,承擔的責任主要是代理人對委託的事項是否盡到了責任及注意的義務。
4. 他人注冊公司 我作為委託代理人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法律責任
幫助他人注冊的行為,屬於委託代理關系.
依<<民法通則>>第63條的規定,公民\法人可以專通過代理人實施民屬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因此,你的代理辦理注冊登記行為,最終權利效果是由委託人承擔,只有在受託人有過錯的情況才承擔相應的責任.(受託的過錯是指超越代理許可權;與他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應當親自實施委託行為事項並且確須轉委託的應告知委託人等等)
5. 身份證被盜用辦理營業執照 指定委託代理人有法律責任嗎
不用承擔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有關規定,公民丟專失居民身份證後應當向常住屬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丟失補領。公民辦理丟失補領證件的行為本身就告知了公安機關證件丟失的事實,不需要再辦理掛失和登報聲明,也沒有相關法律規...
6. 注冊公司時的委託代理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嗎
《中華人民共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第六十七條規定「代理人知道被代理的事項違法仍進行代理活動的,或知道被代理的事項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6)代理人身份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委託代理用書面形式也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應當用書面形式書面委託代理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代理人是由授權人授權、委託專人辦理專項事項。委託代理人所代理事務的一切結果都由授權人承受。委託代理關系自授權時開始,至代理事項完成結束或授權時效屆滿自動結束。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授權時,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資料和親筆簽名的,如有問題,工商部門會直接找法定代表人的,不會因為曾經是代理人而負責。
7. 法人身份證造假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嗎
代理人有沒有參與造假?
若參與,則需要承擔責任。
8. 被他人借用身份證辦理法定代理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說明你就是法定代理人,是需要承擔代理人的責任的,如果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建議你讓他撤銷代理,或者報警。
如果滿意,希望採納!
9. 我給我們公司做新公司注冊的事情,刻章時要我拿法人的身份證去備案,代理人是我,到時候不會負法律責任吧
不會,要說有責任,只限於你當時沒把章子弄的最好。呵呵,本質上,你是在內執行職務,職務行為容後果,歸屬公司法人,即使以後有事,也是公司有事,與你無關。
再者,備案上面所寫代理人,是指的刻章事務的代理人,而不是新公司的代理人。
10. 開庭後為啥要代理人身份證
民事案件訴訟代理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委託人要寫委託書,代理人在向法院提交委版托書時應該提交自己的身份權證、復印件及其他材料,證明代理人身份,當時沒有提交,庭審後要補交。
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八條 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