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3-04 18:19:51

Ⅰ 性侵害法律責任主要包括哪些

刑法中與性侵害的有關的罪名有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等。

1、《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1)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2)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3)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4)二人以上輪奸的。

(5)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2、《刑法》第二二百三十七條:

【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1)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擴展閱讀: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和司法部昨日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規定性侵幼女、校園性侵害以及國家工作人員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等行為都將受到嚴懲,而組織、強迫未成年人賣淫最高可判死刑。

在中國,對未成年人實施姦淫、猥褻,誘騙、組織、強迫未成年少女賣淫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有發生,雖然在整個刑事犯罪案件中所佔比例不高,但是這些犯罪給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

《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共34條,對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司法實踐經驗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一些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疑難問題予以明確,是指導辦案的規范性文件。

《意見》所稱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刑法規定的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猥褻兒童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引誘幼女賣淫罪,嫖宿幼女罪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

Ⅱ 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三者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回。行政責任是個人或者單答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分類不同

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3、構成的主觀要件不同

故意和過失對於刑事責任和對於民事責任的影響程度不同。由於刑事責任重在懲罰,因此故意和過失對於刑事責任的影響非常大,而民事責任主要是補償性,但相較於刑事責任要輕得多,主要看它給他人帶來的損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損害非常大,就要承擔巨大的民事責任。

Ⅲ 什麼是 政治案件

政治案件是指與國家政治有直接聯系的事件,是一切政黨活動以及回一切與政權有關的活動答文獻來源。

重大政治案件對政治文化的影響,往往要在政治事件發展到末期、事件結果基本顯露出來之後才展示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影響了一些國家的政治文化,德國和日本兩國戰敗並作為戰爭挑起者面對世界,其國土變為一堆廢墟時,政府形式,意識形態中的某些重要的政治價值觀,就受到了人們普遍的厭惡,社會總體的政治文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重大事件往往在短時期里給人民以強烈的政治刺激,並引發社會總體政治文化的急劇和比較徹底的改變。由於廣大社會成員在這種事件的經歷中,會對舊的政治系統和某些政治價值產生根本的否定態度,相對於平常、潛移默化的政治文化的發生、發展及變化過程,重大政治事件對政治文化的影響具有變化的歷史性、急驟性、徹底性特點。

Ⅳ 刑事責任包括哪些

有期徒刑,是刑罰的一種,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五大主刑罰之一(其他四種回分別是管制、拘役、無答期徒刑、死刑(其中死刑又分為死緩和死刑立即執行)。它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並監禁於一定場所的刑罰。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要送交監獄執行,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有期徒刑,也是比較常見的刑罰,刑法規定的四百多個罪名中,基本上都可以適用有期徒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三條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Ⅳ .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

有期徒刑,是刑罰的一種,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五大主刑罰之一內(其他四種分別是管容制、拘役、無期徒刑、死刑(其中死刑又分為死緩和死刑立即執行)。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並監禁於一定場所的刑罰。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要送交監獄。

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為。

(5)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條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並處罰金。

Ⅵ 行政責任包括哪些

1、根據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不同,可以分為行政主體的責任和國家公務員的責任。

2、根據行政責任所涉及的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行政責任和外部行政責任。

內部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內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時因行政違法而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

外部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外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時因行政違法而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

3、根據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

補救性行政責任,是指行政違法主體對因其行政違法而受到損害的行政相對人實施補救的責任方式。

懲罰性行政責任,是指行政違法主體因其行政違法而必須接受懲罰的責任方式。

4、根據行政責任的具體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精神罰、財產罰、身份罰。

精神罰是對行政違法主體的精神上的懲戒,它不直接涉及被懲罰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但它對於引起行政違法主體的警覺,並防止下次重犯起著較大的作用,如警告。

財產罰是強迫造成損害後果的行政行為主體交納一定金額的罰款,或者剝奪其某些財產權利的責任,如行政賠償。

身份罰是對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行政主體以及國家公務員的特定方面的權力予以限制或者剝奪,進而改變其身份的一種責任,如撤職、開除。

(6)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擴展閱讀:

行政責任作為人類社會制度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有其生成和發展的必然性和條件。在現代社會中,行政責任愈來愈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而使確立和確保行政責任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行政責任能夠限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濫用行政權力。

第二,行政責任能夠提高減少政府工作失誤,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Ⅶ 刑事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主刑和附加刑兩種刑事責任

一、主刑

1、管制。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限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機關執行的一種刑罰方法。

2、拘役。拘役是指短期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並由公安機關就近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指剝奪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內的人身自由,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罰方法。

4、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是指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5、死刑。死刑是指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

二、附加刑

1、罰金。罰金是指人民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

2、剝奪政治權利。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分子參加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的一種刑罰方法。

3、沒收財產。沒收財產是指將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一種刑罰方法。

(7)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年齡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9、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0、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法學和非法學題型區別 發布:2025-09-27 12:27:08 瀏覽:585
國防法規名詞 發布:2025-09-27 12:25:30 瀏覽:622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