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條過期三年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1. 欠條日期過了三年了還有效嗎
借條的有效期是多久?
無論經過多久,借條本身的效力是不受影響的。借條的有效期是指借條的訴訟時效,指能得到法律保護的期限。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意思就是,現在借條的有效期是多少,要看是否約定了還款時間,如果寫明了還款日期,那麼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3年。如果沒有約定歸還時間,則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至於民間借貸的。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怎麼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至於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從哪一天開始計算:
借條註明了還款日期
訴訟時效期間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
借條沒有註明還款日期
1、若當事人協商一致確定一個明確的履行期限,債務人於該期限屆滿仍未履行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則從履行期限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如果債務人要求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2、若債權人催告債務人還款,當時債務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實際上卻未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自催告次日起計算。
3、若債權人已經向債務人主張還款,但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並有否定債權存在的意思表示,那麼,訴訟時效期間應從該拒絕之日的次日起計算,而不論之前債權人是否已規定有寬限期限及該期限是否屆滿。
4、若在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履行債務,債務人未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雙方約定有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屆滿時,無論債務人是否明確拒絕履行債務,只要在客觀上債務人不履行,訴訟時效應自該寬限期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超過訴訟時效怎麼辦?
借條上的還款日已超過3年,中間沒有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說明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1、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最好的辦法就是可以協商還款事宜。通過還款協議,重新做一個約定,達成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議應受法律保護。
2、如果雙方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以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如果債務人在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超過了訴訟時效債權人是否就不能起訴?不是的!債權人仍然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債務人還款。但是如果債務人提出借條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那麼法院在查清事實的情況下就會駁回債權人的訴訟請求。
2. 欠條過期還有法律效力嗎
這個問題本質上個訴訟時效問題。民間借貸適用普通訴訟時效,即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屬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出借人沒有在3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權利或起訴,如果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起訴至法院,而借款人以超過訴訟時效抗辯,出借人的訴求將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在實踐中,有很多出借人不能或不願意起訴、或希望在條件成熟時再起訴等諸多原因,在這樣情況下如何規避3年的訴訟時效的限制呢?通常的作法是是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規則來實現。所謂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而重新計算的法律規定。訴訟時效的中斷沒有次數限制,以最後一次中斷的證據為准,但必須切記的是,訴訟時效不管中斷多少次,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不得超過20年。即便是欠條訴訟時效過期,債權人依然可以主張債務人還錢,只是起訴到法院後,債務人抗辯的,法院會予以判訴。
3. 欠款寫了欠條過了兩年還有效嗎,對方不起訴,還有法律效力嗎
欠條過了兩年是有效的,有約定時間的,按約定時間為准,未約定時間的,有三年的訴訟時效,對方不起訴,代表自願放棄了,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3)欠條過期三年了還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欠條的格式與注意事項:
欠條短小精悍,在日常民商事活動中經常使用。
比照民事法律關系的三要件(主體、客體、內容),出具欠條時應當注意如下事項:
一、主體
要將債權、債務關系的主體表達清楚,即誰是債權人誰是債務人(注意「借」詞的歧意)要明確;自然人為主體時,應核對其身份證上姓名,條件許可時應在欠條上抄錄居民身份證號,簽字,最好是按上指紋。;法人單位為主體時,應蓋上單位公章,。
二、客體
數額單位要明確,數額應應阿拉伯數字標注後再用中文繁體字書寫,分比應明確百分比、千分比、萬分比。
三、內容
表達清楚,注意避免歧義。應將歸還日期明確,如有利息約定,應寫明,否則依法視為無利息,如有違約金約定,應寫明。如有擔保人,應註明擔保方式,並寫明擔保人,擔保人簽字,按手印。
四、一式兩份
條據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作為一種快速、便捷的確認方式,一般情況下條據都是手寫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寫並蓋章,但現實中不乏由債權人、出借人、送給人撰寫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簽字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裡邊沒有一張同樣的條據,撰寫者對僅存的一張條據上作了手腳,比如加了借款的數額,那麼簽字的人如何去抗辯呢?相反,如果存在兩張完全一樣的(一式兩份)條據,雙方作手腳不但是徒勞的,而且還會因此傷了感情。
4. 借款到期後又過了三年,借款條還有法律效應嗎
有法律效力,說明借款行為存在,只是過了起訴時效,法院不再受理此版案。
1、個人權借款合同到期後,一直可以證明借款事實的存在,不受時間的限制。
2、借款的索要主要是涉及到一個訴訟時效問題。通俗的來講,還款到期後,債權人不在兩年時間內索要,過了兩年再去起訴,法院可能會不判債權人勝訴
借條的訴訟時效是2年,但是不能機械地去理解。因為這個期間是可以中止中斷的。借條上註明了還款日期或者借款期限的,期限屆滿後才開始起算2年的訴訟時效。借條上沒有註明期限的,從出借人催要借款時開始起算2年的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止、中斷的,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9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以及第140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5. 欠條過期兩年還有效嗎
永遠有效,但訴訟時效是兩年,最新的民法總則正在指定中,擬延長為三年,但這個還沒生效。現在還按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