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設置停車場的法律責任
1. 關於違章停車的法律規定
根據2003年10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最新規定,該法律專規定違章停車只屬罰款不扣分。違章停車有如下處罰條例:
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九十三條: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的,可以指出違法行為,並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並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地點。因採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拓展資料:
違章停車是法律名詞,是指車輛停放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63條規定的情況。沒有在規定位置停車。
2. 佔用空地設立停車場違反哪條法律法規
中國的土地,所有權不是國家的就是集體的,沒有任何一寸地是無主的,即使是荒地,回沙漠。
公民和法人只能答通過劃撥或者出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集體中農民和鄉鎮企業通過集體土地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沒有通過合法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使用土地就是違法的,在這種土地上建房子也是違章建築,相關部門會責令拆除。
實在要說就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3. 停車場逃費的法律責任
停車泊位收費屬於經營服務性收費,服務提供方和司機其實是構成了一種民事合同關系。如果拒不繳費,屬於一方違約,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3)違法設置停車場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
2014年7月,杭州開始實施市區道路停車未收費補繳機制,當時就說了,如果再逃費、拒繳,就有可能吃官司。
一年後的今天,江干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民事合同糾紛,江干區道路停車收費服務中心告了一名85後女車主,女孩拖欠停車費高達1470元。據悉,之前還有一位車主拖欠停車費3000餘元,聽到服務中心要動真格起訴的風聲後,匆匆補繳。
就這樣,這個85後的姑娘成了杭州市第一例公共泊車位停車欠費案的被告。江干區道路停車收費服務中心方面認為,停車泊位收費屬於經營服務性收費,服務提供方和司機其實是構成了一種民事合同關系。如果拒不繳費,屬於一方違約,所以起訴。
庭上,道路停車服務中心方面說,這個姑娘從去年8月29日到今年1月20日期間,累計在江干區采荷路段停車22次,共計產生了1470元的停車費沒有繳納。他們多次郵寄、電話聯絡催討,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拖延。
市停車監管中心說,如果各區道路停車服務中心以書面函告的形式通知車主,要求在函告規定的15日內補繳停車費用,逾期未繳的車主,中心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正常的收費秩序。
4. 福州市停車場管理辦法的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一款、第十一條規定,未配建停車場或者配建停車場達不到標準的,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建;逾期不補建或者確實無法補建的,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按照規劃配建標准所需停車場建設工程造價徵收停車場建設補償費,可以並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改變功能、挪作他用或者停止使用的停車泊位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一萬元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公共停車場經營者未按規定備案登記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罰款。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設立臨時停車場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撤銷,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擅自佔用道路設置停車泊位或者擅自撤銷停車泊位,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按泊位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一千五百元罰款。
第三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城鄉規劃、建設等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者不履行本辦法規定職責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 青島市停車場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無正當理由不投入使用或者停止使用按照規劃要求建設的停車場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按照閑置泊位的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未按照規定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備案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三千元罰款。
第三十七條 經營性公共停車場的經營者未履行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職責,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五百元罰款;造成停車場內的車輛毀損或者丟失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未經公安部門審批設立臨時停車場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擅自設置、撤除道路停車泊位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按照設置、撤除泊位的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五百元罰款。
擅自設置影響道路停車泊位使用障礙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按照影響使用泊位的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二百元罰款。
第四十條 對違反規劃、建設、工商、價格、交通秩序等有關管理規定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有關處罰按照規定應當相對集中行使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行使。
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長沙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辦法的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依法對停車場進行監督檢查。
社會公眾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和舉報。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未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履行備案、報告義務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處1000元罰款。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未按有關規定和標准設置與城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相配套的實時停車信息數據傳輸系統,將停車信息納入全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罰款。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擅自設置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可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10000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擅自撤除道路臨時停車泊位或者設置障礙物影響道路臨時停車泊位使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恢復原狀,並處警告或1000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對違反規劃、建設、工商、價格、交通秩序等有關管理規定的,由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在市區范圍內人行道上違法停車的,根據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規定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第三十八條規劃、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相關規定,致使建設項目的配建停車場達不到配建標準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管理工作中,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當履行管理職責的情形,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拒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7. 停車場該不該負法律責任
主動和業主聯系協調一下,態度誠懇一些,一般人沒什麼損失不會為難你們的
8. 對於物業佔用停車場違建,有什麼適用的法律條款和處罰條例
一、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十一條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五十條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服務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一)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
(二)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
(三)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
個人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二、請參閱《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辦法》
物業服務企業申請核定資質等級,在申請之日前一年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資質審批部門不予批准:
(五)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
(六)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
(七)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
(十)不履行物業服務合同,業主投訴較多,經查證屬實的;
(十三)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1]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一級物業服務企業資質證書的頒發和管理。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二級物業服務企業資質證書的頒發和管理,直轄市人民政府房地產主管部門負責二級和三級物業服務企業資質證書的頒發和管理,並接受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房地產主管部門負責三級物業服務企業資質證書的頒發和管理,並接受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