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佔用使用的法律效力
Ⅰ 非法佔用房屋能定什麼罪
非法佔用房屋是將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拒不交出或退還的構成侵佔罪;違背房屋主人意願,拒不退出的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可以直接向當地法院起訴。如果不走司法這條途徑,可以找到街道委員會進行協商調解。
《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第二百七十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1)房屋佔用使用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侵佔罪構成特徵
1、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1)以「侵入」為條件構成犯罪的行為,是行為犯。從犯罪的構成看,只要違背住宅內成員的意思,實施侵入住宅的行為,就具備了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構成要件,不應強調侵入住宅後滯留時間的長短。
行為者的身體侵入住宅只是瞬間行為,侵入的行為一經完成就構成犯罪的既遂,而侵入住宅的時間長短是犯罪的情節。
(2)以「拒不退出」為條件構成犯罪的,是繼續犯。要求退出後,行為人拒不退出,其侵害住宅的狀態是一種持續行為。只要行為人不退出住宅,就使得侵害或威脅住宅安寧權的狀態一直持續,就構成犯罪既遂。
Ⅱ 關於房屋使用權所有權問題的法律咨詢
這種房子你得問一下部隊將來產權證下來是否可以上市交易或贈與子女,有些是不能的,如果確實不能,現在做什麼也沒多大意義。
如果可以,他們離婚可以簽訂一份書面文件將來把房產贈與你,但這種贈與的生效也得過戶才行,現在只是一個意向,如果將來任何一方反悔,那他們接著分割共同財產去。
暫時不能分割此房,不影響他們離婚,可以先離婚,等房產證下來再具體處理。
Ⅲ 私自佔用他人的房屋觸犯那條法律規定
如果他人房屋是住宅,屬於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違反了《憲法》39條、《刑法》245條、《治安管理處罰法》40條第1款第(三)項的規定,同時違反了《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等規定。如果不是住宅,屬於侵犯他人財產的行為。僅違反了《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等規定。
中國憲法第3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物權法》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
第六十六條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九條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Ⅳ 使用他人房屋,使用者承擔使用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房屋租賃合同,按照合同約定,有償使用。
Ⅳ 房屋被人佔用,要求佔用期間的房租法院判,缺少法律依據
可能還是證據環節出了問題!
如果能找到當時租賃房屋的一方,無論是租賃合同還是租金收據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Ⅵ 住宅使用說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為進一步維護業主合法權益,規范住宅使用行為,確保住宅的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根據《物業管理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商 品住宅實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制度的規定》及《上海市住宅物業保修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的相關要求,在征詢各方面意見和試點的基礎上,決定在本 市統一使用《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2013年版)和《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2013年版)。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2013年版)和《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2013年版)於2013年4月1日起施行,2013年7月1日起,本市交付使用的新建住宅項目,住房建設單位應向住戶統一提供新版「兩書」。
二、《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2013年版)由市建設交通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統一印製,住房建設單位不得自行製作。同時,住房建設單位應結合《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2013年版)的實行,建立、完善住宅質量保修機制,落實人員負責。
三、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應由建設單位編制。《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2013年版)作為示範文本,可在市房地產行 業協會官方網站上下載。住房建設單位可按照示範文本的基本內容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編制,但內容不得少於示範文本。建設單位自行編制的《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 應採用專業印製,不可簡單裝訂,其尺寸為180*250(mm),封面應採用證件皮,字體燙金,內芯為雙膠紙(100g)。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負責監督 管理。
四、《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作為新建住宅銷售(配售)合同的附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住房建設單位應在辦理房屋交接書時,及時向住戶提供《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和《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房屋買賣時,由出讓人向買受人提供。
五、本通知由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建設交通委負責解釋。《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在實施過程中如有問題,請及時向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反映。
Ⅶ 私自佔用他人的房屋觸犯哪條法律規定
如果他人房屋是住宅,屬於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則違反了《憲法》第三十九條、內《刑法》二百容四十五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等規定。
Ⅷ 有協議又實際佔有的房屋是否受法律保護
所謂的協議就是你們雙方的口頭約定或者是雙方的合同買賣,但是如果說沒有第三方公證的話,這份協議或者約定是基本上是無效的,所以關鍵看你們的協議和你們的相應的合同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如果具備法律效力的話,是屬於房產中規定的具有法律保護效果的房產,但是如果說確定沒有任何的依據或者是相關的證據的話,那麼你這個協議是毫無用處的。
而且你們之間也不會產生任何的法律效力,所以關鍵看樓主的這份協議是否有效,建議樓主在不確定的情況下。
可以找一個專門的律師來咨詢一下,看看你們是否有相應的法律效力,這樣的話能夠確認一下房產究竟歸屬於誰,而且房產的以後的使用權究竟歸屬於誰?!
Ⅸ 佔有的法律效力
佔有的法律效力:
一、佔有是一種法律保護的事實狀態。佔有不是一種權利,只是一種事實狀態。這種事實狀態就是一種對物的實際控制。物權法對其規定,並對這種事實狀態予以法律保護,使其具有準物權的性質。
二、佔有的對象僅限於物。按照《物權法》的規定,佔有的對象僅限於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但須注意的是這里的物並非必須是獨立的物,對某一獨力物的某一部分亦可成立佔有。
三、佔有是對物具有事實上的管領力。這種管領力,就是對物具有實際的控制和支配能力。空間、時間和法律上的結合是判斷事實上管領力的標准。空間上的結合表明特定物在特定人的控制下,時間上的結合要求這種控制有一定的連續性,法律上的結合強調控制的效力而非直接控制。
(9)房屋佔用使用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穩定財產的佔有關系,以維護物的秩序和社會平和,法律給佔有以相當於本權的保護。分物權法上的保護與債權法上的保護。後者由債權法調整,本文不涉列。就物權法上保護,手段有二:即佔有人的自力救濟權與佔有人的物上請求權。
佔有人的自力救濟權乃在確保現已存在的事實上管領力,以維護社會的安定,並非有違私力救濟禁止的原則。從消極方面言,指佔有防禦權,從積極方面看,指佔有物取回權,二者合稱自力救濟權。自力防禦權是指佔有人對於侵奪或防害其佔有的行為,得以己力防禦之。
可見,系屬一種自力救濟。就行使防禦權利主體言,指直接佔有人或輔助佔有人,而不包括間接佔有人;就構成要件言,須以佔有被侵奪或妨害為要件。
自力取回權系為貫徹佔有保護目的,於消極賦予佔有人自力救濟權基礎上,更進一步賦予對侵害人取回佔有物的積極權能。立法根據被侵奪的佔有物為動產還是不動產分設規定。如中國台灣民法第960條第2項規定:佔有物被侵奪者,如系不動產,佔有人得於侵奪後,即時排除加害人而取回之,如系動產佔有人得就地追蹤向加害人取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