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辦法的法律效力
1. 《規定》《意見》具有法律效力嗎
規定和意見要看具體的制定部門和法律程序,可能是法規、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都有可能。內只要不和上容位法律抵觸,並符合制定程序,在一定范圍內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說,國家機關以「國家機關以令第**號」公布的,屬於部門規章,依法制定並公布的,肯定有法律效力;對於國家機關發布的《xxxx的意見》(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查處廣告違法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其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反復適用,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2. 關於實施細則的法律效力和地位
實施細則是為了使法律易於理解和操作,由法律授權的機關在不違背法律原則的前提內下,對法律容所作的具體的、詳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釋性規定。實施細則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遵照執行,但它的法律效力比法律低,並且不能與本法相沖突,不能作超越本法的擴大解釋。制定好實施細則,對於完善立法,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看細則的本法是什麼法,要是憲法、法律的細則就肯定大於地方法規,如果是地方法規的細則就比地方法規低!
3. 法律效力的范圍有哪些
1、對人的效力
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
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2、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3、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4、時間效力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法律效力的范圍包括法律對人、事、空間、時間四個維度上的約束力,法律效力在於約束特定人在特定地點和特定時間上的的特定行為,在於規范人們的守法行為,作為公民應當明確法律效力的范圍,做到有法必依,任何人都不能超脫法律的效力范圍,不能享有超脫法律的特權,必須尊重法律的權威。
4. 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具有法律效力嗎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需要分情況來看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十四條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推薦性標准,國家鼓勵企業自願採用;
2、第十五條企業對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產品,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部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
(1)認證合格的,由認證部門授予認證證書,准許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規定的認證標志。
(2)已經取得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以及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
(4)各種辦法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國家標准和推薦性國家標准。
(1)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
(2)對於滿足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准配套、對各有關行業起引領作用等需要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推薦性國家標准。
2、行業標准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統一管理。行業標準的歸口部門及其所管理的行業標准范圍,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告,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確定,並公布該行業的行業標准代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網路—國家標准、網路—行業標准
5. 各種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法律地位各是怎樣的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回單行條例、答規章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3)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4)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大原則就是上面這個。至於後面的通知、意見之類的,不屬於正式的法律,而是行政體系的概念,更多的是在行政單位體系內發揮效力
6.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意見法律效力如何
這個問題在實踐中經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師困惑,一較真誰也說不好答案。
關於回司法指導文答件、司法解釋的定義的問題。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對司法解釋的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在這之前凡屬於對應用法律、法令解釋的,不論形式,不管是通知、紀要、決定、答復等等,全部歸於司法解釋。比如最高院關於民法通則的意見就是司法解釋。其餘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適用問題的,屬於司法指導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見」一類。
關於司法指導文件的法律效力問題。最高院的司法指導文件不能作為裁判依據,即不能在裁判文書的裁判依據部分寫「依據最高院×××的意見之第××條之規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於說理,也就是說司法指導文件在實際上法律效力還是很高的,因為它是最高院用於統一裁判的規定。
本答案的依據:由周強院長主編的《司法解釋匯編》(迄今為止周院長唯一掛名主編的書)一書中,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釋,作出了以上說明,絕對權威。
7. 法律 法規 規章 規定 條例 區別及其效力差異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行政專法規是國務院制屬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的。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8. 法律中實施條例是什麼意思具有法律效力嗎
實施條例是對法復律的一個具體制規定!具有法律效力。
9. 地方出台的暫行辦法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簡單說明一下:抄
首先,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凡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通過的法律都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比如,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
其次,地方各級人大制訂的統稱為地方法規,其不能同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相悖。
第三,由國務院的制訂的為行政法規。
第四,由國務院各個部門制定的為部門規章。
第五,由地方政府制定的為地方規定。
最後,回到你的問題,無論上述哪一種,都是具有效力的,只是效力的大小范圍的不同,有沒有同上級法律相悖的地方,故只能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具體確定。
10. 憲法 法律 條例 規定 制度 等,各自是什麼那些有法律效力
憲法是全國人大才有權利制定的
法律是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會都可以制定的。只有法律才可以規定人身性質的處罰,比如拘留。
行政法規(條例)是國務院才有權利制定的,法規可以規定吊銷營業執照。
規章是省級政府和較大市政府才可以制定的,根據的是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是省級人大常委會制定的。
制度不屬於法律法規,一般公司會在設立時候制定章程,章程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有一定靈活性,詳細可見公司法。公司制度當然可以自己制定,但是如果違法就會無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