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新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

新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15 13:09:02

1. 新公司法關於監事會有哪些規定

《公司法》

第四節監事會
第一百一十八條【監事會的設立與組成】股份有限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三人。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可以設副主席。監事會主席和副主席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監事會副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副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本法第五十三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監事任期的規定,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第一百一十九條【監事會的職權】本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職權的規定,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
監事會行使職權所必需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一百二十條【監事會的會議制度】監事會每六個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監事可以提議召開臨時監事會會議。
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決議應當經半數以上監事通過。
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注意:
非專業人士嚴禁擅自以法律條文作為實際案件的處理依據,否則後果自負。

2. 公司做違法的事監事承擔什麼責任

《公司法》第148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3. 公司監事有沒有什麼責任

不需要承擔公司債務,但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話需要賠償。

公司監事因其專享有律和公司章屬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其需要對公司履行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違法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新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公司法》

第五十三條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 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4. 公司的一切法律責任和監事有關嗎

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公司法》對公司的監事會制度作了許多新的規定,主要集中於為監事會和監事權利的實現提供了許多可操作的途徑。 在舊公司法中,監事會雖然擁有臨時股東(大)會提議權、公司事務監督權、對董事和高管的質詢權等等,但是其實現權利所依賴的途徑和手段是缺乏的。 在舊公司法框架下,監事會沒有臨時股東(大)會的召集權和主持權,其提議召開的股東(大)會仍需要通過董事會召集和主持方能進行,在董事會不作為時,監事會將束手無策;監事會對公司事務的監督缺乏技術力量支持,自身也缺乏財力聘請外部機構來實現;監事會對高管的質詢權並不能上升到提案的層面,因為舊公司法對監事會的提案權利沒有相應規定;監事會沒有相應的訴權,無法對董事、高管人員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提出賠償訴求等等。 可見,在舊公司法框架下,雖然監事會的實體權利是充分的,但在實現實體權利所依賴的程序權利上存在不足,這使監事會的監督權長期形同虛設。而新公司法在這些程序性權利上則作了操作性很強的新規定。 首先,新公司法第41、54、102條規定了監事會召集和主持股東(大)會的權利,從而可以繞過董事會,直接召集並主持臨時股東(大)會,將其所發現的公司重大問題以提案的形式(第54條)及時向股東大會反映。這無疑提高了監事會的監督效率和監督效果。 其次,新公司法賦予了監事會的調查權、聘請外部專業機構協助調查權和監督財權。新公司法55條規定,監事會或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這為監事會及時發現公司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麻煩採納,謝謝!

5. 新公司法規定的監事會的責任和義務都有哪些

監事會
為了保證公司正常有序有規則地進行經營,保證公司決策正確和領導層正確執行公務,防止濫用職權,危及公司、股東及第三人的利益,各國都規定在公司中設立監察人或監事會。監事會是股東大會領導下的公司的常設監察機構,執行監督職能。監事會與董事會並立,獨立地行使對董事會、總經理、高級職員及整個公司管理的監督權。為保證監事會和監事的獨立性,監事 不得兼任董事和經理。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全面的監督,包括調查和審查公司的業務狀況,檢查各種財務情況,並向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提供報告,對公司各級幹部的行為實行監督,並對領導幹部的任免提出建議,對公司的計劃、決策及其實施進行監督等。

監事會是由全體監事組成的、對公司業務活動及會計事務等進行監督的機構.

監事會,也稱公司監察委員會,是股份公司法定的必備監督機關,是在股東大會領導下,與董事會並列設置,對董事會和總經理行政管理系統行使監督的內部組織。
(1)監事會的設立目的。由於公司股東分散,專業知識和能力差別很大,為了防止董事會、經理濫用職權,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就需要在股東大會上選出這種專門監督機關,代表股東大會行使監督職能。
(2)監事會的組成。監事會由全體監事組成。監事的資格基本上與董事資格相同,並必須經股東大會選出。監事可以是股東、公司職工,也可以是非公司專業人員。其專業組成類別應由公司法規定和公司章程具體規定。但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總經理、經理不得兼任監事會成員。監事會設主任、副主任、委員等職。
(3)監事會的職權范圍如下:第一,可隨時調查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審閱帳簿、報表和文件,並請求董事會提出報告;第二,必要時,可根據法規和公司章程,召集股東大會;第三,列席董事會會議,能對董事會的決議提出異議,可要求復議;第四,對公司的各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和處分的建議。

一、監事會作用
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對公司財務以及公司董事、總裁、副總裁、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秘書履行職責的合法性進行監督,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
公司應採取措施保障監事的知情權,及時向監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資料,以便監事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管理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和評價。總裁應當根據監事會的要求,向監事會報告公司重大合同的簽訂、執行情況、資金運用情況和盈虧情況。總裁必須保證該報告的真實性。
監事會發現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存在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行為,可以向董事會、股東大會反映,也可以直接向證券監管機構及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二、監事會的職權
監事會依法行使以下職權:
1. 查公司財務,可在必要時以公司名義另行委託會計師事務所獨立審查公司財務;
2. 對公司董事、總裁、副總裁、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秘書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3. 當公司董事、總裁、副總裁、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前述人員予以糾正;
4. 核對董事會擬提交股東大會的財務報告、營業報告和利潤分配方案等財務資料,發現疑問的可以公司名義委託注冊會計師、執業審計師幫助復審;
5. 可對公司聘用會計師事務所發表建議;
6. 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也可以在股東年會上提出臨時提案;
7. 提議召開臨時董事會;
8. 代表公司與董事交涉或對董事起訴

法律後果:知情不報當然後果嚴重,輕的卷鋪蓋,重得話看情況啦,
要是不知情,那就問題不大,重得話也就卷鋪蓋

6. 最新監事義務責任

公司法規定: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7. 我朋友需要開一個公司,叫我幫忙找一個掛名監事,掛名監事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這樣做有什麼風險

掛名監事有過錯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公司違法作為監事有沒有股份,也會牽連。這個內掛名監事是不被法律容認可的,公司的監事就是監事,依據公司法設定的重要公司自治機關,寫入公司章程備案,不會只是掛名沒有責任的。

(7)新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2005年《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監事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關聯交易】: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第一百四十七條明確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違反了這些義務就會對公司利益造成損害。

熱點內容
刑法與民法的關系 發布:2025-09-24 11:23:36 瀏覽:338
合同法法條分析 發布:2025-09-24 11:13:29 瀏覽:291
法是由社會成員共同 發布:2025-09-24 11:11:50 瀏覽:678
濱州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24 11:05:37 瀏覽:271
政法大學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4 11:03:59 瀏覽:121
論述題行政法的原則 發布:2025-09-24 11:03:58 瀏覽:252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 發布:2025-09-24 11:03:13 瀏覽:526
建築工程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4 10:54:22 瀏覽:959
慧海天合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4 10:41:06 瀏覽:918
法律碩士非法學導師選擇 發布:2025-09-24 10:38:04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