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人法律責任題目

法人法律責任題目

發布時間: 2021-11-18 07:16:43

❶ 指定法人代表要是企業有什麼問題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不能簡單的說做和不做,關鍵是法定代表人是企業的化身,如果說你有能力和水平把企業做好,即使做法定代表人也沒有什麼未嘗不可,我建議你首先要了解一下這個企業是做什麼的,能否有可能做下去等問題。

❷ 兩人公司中如果公司出現法律問題時法人和監事各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一、法人的責任。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並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第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第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第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第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監事人的責任(一)檢查公司財務;(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六)依照法律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以上第(六)款中所提及的的規定是指:在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針對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訴訟。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綜上所述,兩人公司里法人和監事都是不可少的,針對兩人公司法人和監事需要各自承擔什麼責任的問題,法人一般具有民事權利和義務,承擔民事責任,監事的責任是檢查財務狀況、監督公司人員行為、管理股東等,即使是兩人公司,發人和監事也是各司其職、各有責任的

❸ 關於法人代表的責任問題

作為任何一個企業的法人代表,在參與公司經營決策管理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對企業的所有合法經營行為和非法經營行為負責,對企業的所有債權和債務負責。
1.民事責任:
(1)法定代表人因為經營過錯,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由公司承擔民事責任。法人對企業承擔賠償責任。典型案例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
(2)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法定代表人可能會被採取強制措施:
a.公司不履行合同義務,司法機關可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採取限制出境等強制措施。
b.如公司進入破產程序,法定代表人未經許可不得離開住所地。
c.如公司欠繳稅款,稅務機關可對法定代表人限制出境。

2.行政責任:
如果公司有違法情形,法定代表人可能因此受到行政處罰,不能以內部約定對抗。
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主要是行政處分,罰款。其中行政處分主要是針對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的,普通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就是罰款。
下列情形可對法定代表人給予行政處罰: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3.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目前對單位犯罪追究時,只追究對單位犯罪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因此,直接參與犯罪活動的法定代表人,有可能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而對沒有直接參與犯罪活動的法定代表人,是無需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歡迎下載我們的「法率」APP,目前可以免費進行法律問題方面的咨詢,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

❹ 單位法人代表和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問題

1,法人代表和所長都要負責人,但責任不同,所長的責任重要些
2,內部規定, 外部人找不到
3,實際法律責任應由法院決定

❺ 我只是公司掛名法人代表,假如公司有問題,我是否要付全部責任怎樣才能不要負那些法律責任

無論掛不掛名,法人都要負責任。

一、在民事、經濟上:

1、擔任有兩名股東以上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代表」,當公司對外負債時,與自己不發生關系,僅以公司自身的財產為限對外承擔還款責任。此時風險很小。

2、擔任個人獨資企業的「法人代表」,當公司對外負債時,就要以自己的全部個人財產對外承擔還款責任。此時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3、擔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代表」,當公司對外負債時,原則上也僅以公司的財產為限對外承擔責任,但是如果無法分清公司和股東個人的財產時,股東有可能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在刑事上:如果擔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出現經濟犯罪,比如公司出現詐騙銀行貸款、詐騙保險金、非法集資等情況。此時,作為法人代表如果對此情況明知,就有可能要為此承擔刑事責任。

(5)法人法律責任題目擴展閱讀:

法人責任與外部個人責任的關系:

(1)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對其職務行為是否承擔個人責任,以其在履行職務時有無過失為依據。只有有過失的,個人才可能承擔責任。

(2)違約責任只能由法人承擔,而不由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承擔。法律上所謂責任不僅以義務存在為前提,而且是在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時才發生,因此,義務范圍和責任范圍是有聯系的。

無論是勞動合同還是集體合同總是以法人的名義簽訂的,只能由法人來承擔義務以及由此發生的法律責任。

(3)法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個人才承擔外部責任。依我國勞動法規定,只有對勞動者造成嚴重的人身侵害,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才直接承擔個人責任。

❻ 一道民法案例題,關於法人的。

一、學校要承擔連帶責任。
二、首先,學校於當年便收回投資10萬元,是抽逃出資行為(公司法36條),構成抽逃抽逃出資罪,應負刑事責任(刑法159條);其次,學校作為股東濫用法人獨立地位逃避債務,可對商貿公司和學校提起人格否認之訴,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法20條第3款);最後,學校承擔的連帶責任,從法理的角度來說,也只能以當初的10萬元出資為限。

❼ 關於公司法人責任的問題

以你的名義注冊公司,則實質上你為名義股東,名義股東要承擔完全的股東責任,也就是說,你作為名義股東跟你背後的股東的責任是完全一致的,負連帶責任。讓你做公司法定代表人,名義上的法定代表人同樣要承擔與實質法定代表人一致的對外責任。所以,所謂的名義,並不為名義。

❽ 關於公司法人和主要負責人責任問題

法人只有一個,主要負責人可以有多個,法人承擔責任。。
例,您開了一個公司,你就是法人,您任命的經理等為負責人,一般情況下,公司出了事情,責任您負,如果負責人有過錯,您可以追償。。

❾ 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問題

根據我國《民來法通則源》的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第38條)。
法定代表人制度是源於我國國有企業的傳統領導體制的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法人代表權制度。我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通常情形下法人的正職負責人(如董事長)是法定代表人。

熱點內容
法律顧問實習報告 發布:2025-09-23 12:24:31 瀏覽:416
法治丈夫 發布:2025-09-23 12:12:30 瀏覽:930
公司職工勞動法培訓 發布:2025-09-23 12:05:23 瀏覽:612
葛蘭素史克司法 發布:2025-09-23 12:04:07 瀏覽:658
協議寫好用相機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3 11:40:33 瀏覽:961
印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1:02:29 瀏覽:541
梁園區法院長 發布:2025-09-23 11:01:53 瀏覽:448
何華為法院 發布:2025-09-23 10:59:25 瀏覽:217
猶太人經商法則女人 發布:2025-09-23 10:51:01 瀏覽:925
法治與利益調整 發布:2025-09-23 10:51:00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