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差額補足的法律效力

差額補足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1-18 09:07:32

❶ 補充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般情況下,補充協議的效力回應基於整個合同答。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合同補充協議的約定需要注意幾個必備信息,一是雙方當事人的基本信息需全面具體。二是說明你定補充協議的原因。三是協議補充的內容或變更的內容。

❷ 對賭協議中的差額補足條款是什麼意思

你肯定是辦理了什麼包月,要求每個月消費到多少錢, 如果你沒有消費到規定的額度,他也會扣你那麼多。 我開通了親情號碼,每個月要消費30元,如果我這個月的話費少於30的話,我就要交包月費差額補足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信託條款中的差額補足和回購哪個效力更強

法律效力都一樣啊,本質上都是擔保。

❹ 協議的補充說明是不是和補充協議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般協議分主協抄議、協議附襲件、補充協議。如果lz講的補充說明是附件的話,那麼是的,一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是補充協議,分兩種情況,一是協議中說明補充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那麼是的,補充協議經雙方簽字蓋章便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是如果協議明確不準修訂,那麼no,補充協議無效,除非雙方廢止原協議另行簽訂完整協議。

上述為個人分析 與觀點,建議 最好問下 律師 去幫助自己判斷下,如 至該鏈接~http://tieba..com/p/4406423967 ~ 可具體詳問得知與知曉

❺ 差額補足和回購哪個效力更強

「差額回購」主要是為經銷商融資,將經銷商與上下游企業的利益進行捆綁,利用產品組合構造封閉的授信環境,為經銷商解決融資問題的同時,也有效地控制了貸款的風險。 「差額回購」所適用的條件是,上游生產商具有良好的資質,同時在「差額回購」的過程...3755

❻ 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信件無法視作協復議的,補充制協議是需要的是對生效的合同做補充,沒有簽字是無效的,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6)差額補足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補充合同的效力

當補充合同的約定與主合同的約定發生矛盾時,應該以時間在後的約定條款為准執行。時間在後的約定,實際上是對主合同的原約定的重新修訂,該新約定是補充合同的精要和實質。如果仍以主合同的原條款為准執行,那就失去了補充合同存在的意義。

補充合同與合同變更

補充合同對主合同補充太多的新約定,則該補充合同就難以稱之為補充合同了。補充合同對主合同修改得太多,超過了適當的量,或補充合同對主合同的實質要件進行了較大的補充修改。

比如對價格條款,技術標准,履約期限等約定進行了不利於其中一方的修改,這也不能稱之為補充合同。這些補充和修改已經符合合同變更的要求,應該稱之為合同變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❼ 補充協議和原協議是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般情況下都寫這么一條「本合同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專補充協議,與本合屬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果原協議沒有特別約定,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的補充協議就與原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實實際操作上,「補充協議」的效力往往高於原合同。
(7)差額補足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簽訂合同之後,發現內容還需補充的,可以擬定合同補充協議[1] 。合同補充協議的擬定需要注意幾個必備信息:一是雙方當事人的基本信息需全面具體;二是說明擬定補充協議的原因;三是協議補充的內容或變更的內容。
參考資料:補充協議——網路

❽ 後補合同的效力問題如何認定

題目所說的情況下合同是有效的,法律依據如下:

《合同法》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8)差額補足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有效合同的要求:

所謂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成立並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

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徵。根據《民法通則》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有以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是民事行為能夠合法的一般准則,當然也應適用於當事人簽訂合同這種民事行為。

所以,合同有效的條件也應當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只不過是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民法通則》中的「不違反法律」具體表現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結合到《合同法》第10條等規定來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還要求合同必須具備某一特定的形式。

因此,以上四個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從《合同法》第44條來看,就是要「合法」。當然以上四個條件也都是《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會有「有效」的可能。

合同如果成立後生效,則會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我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依照本條規定及合同的具體要求對方履行或承擔違約責任。

由於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所以如果第三人侵害合同債權時,另一方當事人只能依據《合同法》第121條的規定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也就是說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和現有的法律規定,有效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僅限於合同當事人之間,對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並無法律約束力,沒有為守約方或受害方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保護,有待合同法的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熱點內容
公司職工勞動法培訓 發布:2025-09-23 12:05:23 瀏覽:612
葛蘭素史克司法 發布:2025-09-23 12:04:07 瀏覽:658
協議寫好用相機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3 11:40:33 瀏覽:961
印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1:02:29 瀏覽:541
梁園區法院長 發布:2025-09-23 11:01:53 瀏覽:448
何華為法院 發布:2025-09-23 10:59:25 瀏覽:217
猶太人經商法則女人 發布:2025-09-23 10:51:01 瀏覽:925
法治與利益調整 發布:2025-09-23 10:51:00 瀏覽:756
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 發布:2025-09-23 10:47:36 瀏覽:528
社會和諧道德 發布:2025-09-23 10:47:36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