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部門公章法律效力
A. 學校授權委託下屬部門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所蓋公章是下屬部門的公章、這份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託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如果既未取得營業執照或登記證書,又沒有母公司的委託或授權,分公司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但這不意味著一定對你不利,因為如果是無效的合同,那等於對方未能與你簽訂正式的勞務合同,那麼如果你已經工作了一定時間,用人單位辭去你,是要按雙倍工資來補償你的.
B. 部門公章是否有法律效應
拜託 部門的公章 蓋上了就代表這個單位的確認 各個部門負責的不一樣 比如人事的 負責財務就每用不是所有的公章對外都有效力 但是對內都有 不一定是法律 也可能是公司內部效力
C. 部門公章具有法律效力嗎
比如財務公章就是有效的
D. 公司部門章對外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
內部部門不是獨立的法人,不具備法人資格,對外簽署文件顯然是不可能有同回等的法律答效力的,對外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公司公章。
公司公章是公司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公司對外的正式信函、文件、報告使用公章,蓋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公章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掌,法定代表人如果把法定代表人章與公章一同使用就代表公司行為。
(4)大學部門公章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公司公章使用范圍如下:
1、 凡屬以公司名義對外發文、開具介紹信、報送報表等一律加蓋公司公章;
2、 凡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加蓋部門章;
3、 凡屬合同類的用合同專用章;
4、 凡屬財務會計業務的用財務專用章。
E. 請問部門章和公章有什麼區別
尺寸,效力均不同,對外要公章,內部使用部門章,部門章對外沒法律效力印章在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公司印章繁多,不僅存在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還有合同專用章、部門專用章等等各種印章。每個印章都有其使用范圍,如果印章使用錯誤,可能導致蓋章文書的效力存在問題。那麼這些印章的使用范圍是怎樣的,在使用中又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公章
公章是公司所有印章中權力最大的一枚章,是公司最高權力的象徵,如果把公司看成一個國家的話,那麼公章就相當於玉璽。
公章除了特別規定以外(比如財務中有些規定只能加蓋財務章和法人章),可以用於單位內外一切事務上,只要加蓋了公司的公章,則代表公司對蓋章內容的認可,公司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人章
確切的說,法人章應該叫法定代表人章。
法人章在特定用途中使用的情況較多,比如法人章一般和財務章一起用於銀行預留印鑒,公司出具票據時一般也需要加蓋法人章。
此外,需要說明一個常見的法律知識點,公司在對外簽訂合同時,除非合同中有條款明確約定必須同時加蓋公章和法人章合同才生效,否則只需要加蓋公章或合同專用章即生效,加蓋法人章與否對合同的效力沒有任何影響。
財務專用章
一般與法人章一起作為銀行預留印鑒,主要用於辦理公司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在涉及公司財務事項時,一般加蓋財務專用章。
合同專用章
專門用於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如果公司沒有合同專用章,則用公章。合同章是專用的,即只能加蓋在合同上,加蓋在合同之外的文件上無效。
部門專用章
除了上述印章之外,有的公司還刻制了很多部門專用章,比如采購專用章、行政專用章等等,在公司內部,這些章具有一定效力。但是對外來講,部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所以印章效力存在很大問題。
因此公司在對外活動,尤其是簽訂合同中應該注意,要拒絕對方公司這種部門章,要求對方公司在合同中加蓋公章或合同專用章。
印章的管理
公司對於印章的使用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防範因此可能出現的風險,比如財務章和法人章不能由同一個人保管,不得以任何事由在空白書面上加蓋印章等等。
如果持加蓋印章的合同、文書等,以公司名義活動,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公司要承擔賠償責任。
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一、概念不同。公章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使用的印章。技術章是企事業單位技術相關項目使用的專門印章。
二、效力不同。公章的法律效力最高,能代表單位一切行為,技術章只能代表技術相關行為。
三、規制不同。由於公安部對辦理刻制印章的手續未作統一規定,所以各地公安機關對刻制印章手續的規定有所不同。根據刻制印章的種類不同,手續也不一樣。
國有企業、國營股份制企業等公章(包括公司章、部門章)一律為圓形,直徑為4.2cm,中央一律刊五角星,星尖直徑為1.4cm,圓邊寬為0.12cm,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者名稱的前段自左而右環行、後段自左而右橫行,即單位部門名稱放在星下方作橫排,印文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技術章沒有明文規定,單位認可的任意形狀都有效,在方、圓、三角、橢圓等。
四、使用范圍不同。公章可以在與單位有關的一切文件上使用,技術章只在與技術有關的項目上使用。
(5)大學部門公章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由於公安部對辦理刻制印章的手續未作統一規定,所以各地公安機關對刻制印章手續的規定有所不同。根據刻制印章的種類不同,手續也不一樣。
一、刻制黨政、國有或集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內部機構的公章,一律憑本單位的上一級領導部門或批准成立的部門開具的證明文件或信函,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經公安機關審查後,發給刻制印章通知單或介紹信、證明等,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字店刻制公章。
學校刻印章,必須持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證明,到所在地的縣以上公安機關辦理審批手續,經批准後,方可到指定的刻字店或工廠刻制。
地方性社會團體的印章,由地方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出具證明,經該社團總部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准刻手續後,由地方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制發。
二、刻制國有、集體企業單位的財務章、合同章、業務專用章及銀行的轉帳章、現金收訖章、現金付訖章,需憑本單位開具的介紹信和營業執照,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經公安機關審查後,簽發刻制印章通知單或介紹信,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字店刻制。
三資企業刻制上述印章,需憑營業執照和《三資企業備案證》,如果企業為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必須執中方開具的介紹信,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理刻制印章通知單或介紹信,然後憑著通知單或介紹信,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字店刻制。
刻章需到持有《特種行業許可證》的刻制單位刻制公章,一切私刻公章均屬違法行為,所刻印章無任何法律效力。
F. 校團委的公章有法律效力么
學校是事業單位,而「團委」基本上市每個學校都存在的一個部門組織,它的全稱內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員委容員會,它不同於國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它只是青年團員集合上的一個自治管理組織,所以它的章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它根本就沒有國家賦予的執行法律的權利。但是你如果做為一名團員有義務遵守團委的集中決定,否則可以根據相關團員守則接受相應的團內處罰,甚至開除你的團籍,要不然你就根本就別入它,這個章就和你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G. 大學生實習證明上的(實習單位蓋章蓋)的公章可以是財務章嗎
不可以。
首先要明白企業財務章和企業公章的用途和使用范圍。
企業的財務專用章,是用來進行財務結算,開具收據、發票(有發票專用章的除外)給付款方、以及用於銀行印簽、能夠代表公司承擔所有財務相關的義務,享受所有財務相關的權利的作用。一般由企業的專門財務人員管理,可以是財務主管或出納等。
企業公章是用於單位對外的行文,是以公司名義發出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等相關文件的法律授權或者認可,企業公章也應當由專人進行保管,一旦對外的文書文件加蓋了公章之後,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因此,大學生實習證明文件上應當加蓋的是企業公章,而不是財務專用章。
(7)大學部門公章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三、公章使用
(一)使用范圍如下:
1、 凡屬以公司名義對外發文、開具介紹信、報送報表等一律加蓋公司公章;
2、 凡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加蓋部門章;
3、 凡屬合同類的用合同專用章;
4、 凡屬財務會計業務的用財務專用章。
(二)使用程序
1、 公司業務合同、項目協議、授權書、承諾書等用章都須先經部門主管審核、公司分管領導批准,填寫《公章使用登記表》後方可蓋章,同時需將用印文件的復印件提交辦公室備案。
2、 公章使用必須建立用章登記制度,嚴格審批手續,不符合規定的和不經主管領導簽發的文件、合同等,辦公室有權拒印。
3、 嚴禁填蓋空白合同、協議、證明及介紹信。因工作特殊確需開具時,須經主管行政副總經理或總經理同意方可開具;待工作結束後,必須及時向公司匯報開具手續的用途, 未使用的必須立即收回。
H. 用學校教務處公章簽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合同法,合同是否有效不是看蓋的什麼公章,主要看是否滿足合同成立的相關要件版,是否是權合同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其他的都不是主要要件。
一般合同成立的要件是:
1、雙方當事人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
2、合同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
3、合同內容不能損害社會、公眾及其他人的合法利益
I.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